面向21世紀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套用基礎

面向21世紀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套用基礎

《面向21世紀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套用基礎》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的圖書,ISBN是7560619134

基本介紹

  • 書名:面向21世紀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套用基礎
  • ISBN:7560619134,9787560619132
  • 頁數:327頁
  • 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目錄,按廣義定義,按連線定義,按需求定義,

內容簡介

《面向21世紀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套用基礎》全面系統地講解了組成計算機網路的各種硬體設備,詳細介紹了其原理、功能、分類、連線、設定技術等,使讀者通過對網路設備的了解掌握區域網路的架設和維護技能。並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網路設備,組建出適合自己需求的區域網路
全書共12章,主要內容有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區域網路基礎知識、區域網路組建技術基礎、伺服器與組網規則、常見網路解決方案、安裝與配置區域網路伺服器、劃分子網和分配IP位址、安裝和配置Web/FTP伺服器、安裝和配置其他網路伺服器、從區域網路共享Internet連線、區域網路的升級與維護、資源共享方案與常見故障等。書中收錄了大量的網路設計實例和圖片,並在每一章結束提供了適量的練習題,讓讀者在學習網路各項技術的同時注意鞏固與提高。

目錄

第1章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
1.1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
1.1.1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史
1.1.2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前景
1.2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和功能

按廣義定義

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線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
另外,從邏輯功能上看,計算機網路是以傳輸信息為基礎目的,用通信線路將多個計算機連線起來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一個計算機網路組成包括傳輸介質通信設備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它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作業系統。有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一個比較通用的定義是:利用通信線路將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系統和通信設備按不同的形式連線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及協定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線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按連線定義

計算機網路就是通過線路互連起來的、資質的計算機集合,確切的說就是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計算機、終端及其附屬設備用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連線起來,並配置網路軟體,以實現計算機資源共享的系統。

按需求定義

計算機網路就是由大量獨立的、但相互連線起來的計算機來共同完成計算機任務。這些系統稱為計算機網路(computer networks)
1.2.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1.2.2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
1.2.3 計算機網路的類型
1.3 網路體系結構
1.3.1 網路體系結構
1.3.2 不同的網路協定層
1.3.3 TCP/IP協定
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簡寫,中譯名為傳輸控制協定/網際網路互聯協定,又名網路通訊協定,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協定、Internet國際網際網路絡的基礎,由網路層的IP協定和傳輸層的TCP協定組成。TCP/IP 定義了電子設備如何連入網際網路,以及數據如何在它們之間傳輸的標準。協定採用了4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網路來完成自己的需求。通俗而言:TCP負責發現傳輸的問題,一有問題就發出信號,要求重新傳輸,直到所有數據安全正確地傳輸到目的地。而IP是給網際網路的每一台電腦規定一個地址。
TCP/IP協定不是TCP和IP這兩個協定的合稱,而是指網際網路整個TCP/IP協定族。
從協定分層模型方面來講,TCP/IP由四個層次組成:網路接口層網路層傳輸層套用層
TCP/IP協定並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層參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是傳統的開放式系統互連參考模型,是一種通信協定的7層抽象的參考模型,其中每一層執行某一特定任務。該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種硬體在相同的層次上相互通信。這7層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接口層)、網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套用層(套用層)。而TCP/IP通訊協定採用了4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網路來完成自己的需求。由於ARPNET的設計者注重的是網路互聯,允許通信子網網路接口層)採用已有的或是將來有的各種協定,所以這個層次中沒有提供專門的協定。實際上,TCP/IP協定可以通過網路接口層連線到任何網路上,例如X.25交換網或IEEE802區域網路。
自我突破習題
第2章 區域網路基礎知識
2.1 區域網路概述
2.1.1 區域網路的基本概念
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區域內由多台計算機互聯成的計算機組。一般是方圓幾千米以內。區域網路可以實現檔案管理、套用軟體共享、印表機共享、工作組內的日程安排、電子郵件和傳真通信服務等功能。區域網路是封閉型的,可以由辦公室內的兩台計算機組成,也可以由一個公司內的上千台計算機組成。
為了完整地給出LAN的定義,必須使用兩種方式:一種是功能性定義,另一種是技術性定義。前一種將LAN定義為一組台式計算機和其它設備,在物理地址上彼此相隔不遠,以允許用戶相互通信和共享諸如印表機和存儲設備之類的計算資源的方式互連在一起的系統。這種定義適用於辦公環境下的LAN、工廠和研究機構中使用的LAN。
就LAN的技術性定義而言,它定義為由特定類型的傳輸媒體(如電纜光纜和無線媒體)和網路適配器(亦稱為網卡)互連在一起的計算機,並受網路作業系統監控的網路系統。
功能性和技術性定義之間的差別是很明顯的,功能性定義強調的是外界行為和服務;技術性定義強調的則是構成LAN所需的物質基礎和構成的方法。
區域網路(LAN)的名字本身就隱含了這種網路地理範圍的局域性。由於較小的地理範圍的局限性,LAN通常要比廣域網(WAN)具有高的多的傳輸速率,例如,LAN的傳輸速率為10Mb/s,FDDI的傳輸速率為100Mb/s,而WAN的主幹線速率國內僅為64kbps或2.048Mbps,最終用戶的上線速率通常為14.4kbps。
LAN的拓撲結構常用的是匯流排型和環行,這是由於有限地理範圍決定的,這兩種結構很少在廣域網環境下使用。
LAN還有諸如高可靠性、易擴縮和易於管理及安全等多種特性。
2.1.2 區域網路的三要素
2.1.3 區域網路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2.1.4 IEEE 802協定
2.2 區域網路的組成
2.2.1 區域網路的互聯設備
2.2.2 區域網路伺服器與工作站
2.2.3 傳輸介質
網路傳輸介質是指在網路中傳輸信息的載體,常用的傳輸介質分為有線傳輸介質和無線傳輸介質兩大類。
(1)有線傳輸介質是指在兩個通信設備之間實現的物理連線部分,它能將信號從一方傳輸到另一方,有線傳輸介質主要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雙絞線同軸電纜傳輸電信號,光纖傳輸光信號。
(2)無線傳輸介質指我們周圍的自由空間。我們利用無線電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可以實現多種無線通信。在自由空間傳輸的電磁波根據頻譜可將其分為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雷射等,信息被載入在電磁波上進行傳輸。
不同的傳輸介質,其特性也各不相同。他們不同的特性對網路數據通信質量和通信速度有較大影響!這些特性是:
1、物理特性。說明傳播介質的特徵。
2、傳輸特性。包括信號形式、調製技術、傳輸速度及頻頻寬度等內容。
3、連通性。採用點到點連線還是多點連線
4、地域範圍。網上各點間的最大距離。
5、抗干擾性。防止噪聲、電磁干擾對數據傳輸影響的能力。
6、相對價格。以元件、安裝和維護的價格為基礎。
2.2.4 網路互聯的定義和類型
2.3 區域網路基本工作原理
2.3.1 區域網路的技術特點及基本結構
2.3.2 高速區域網路和交換區域網路
交換區域網路即交換式區域網路。傳統的乙太網中,在任意一個時刻網路中只能有一個站點傳送數據,其他站點只可以接收信息,若想傳送數據,只能退避等待。因此,共享式乙太網的固定頻寬被網路上所有站點共享,隨機占用,網路中的站點越多,每個站點平均可以使用的頻寬就越窄,網路的回響速度就越慢。交換式區域網路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
交換式區域網路所有站點都連線到一個交換式集線器區域網路交換機上。交換式集線器或區域網路交換機具有交換功能,它們的特點是:所有連線埠平時都不連通,當工作站需要通信時,交換式集線器或區域網路交換機能同時連通許多連線埠,使每一對連線埠都能像獨占通信媒體那樣無衝突的傳輸數據,通信完成後下線。由於消除了公共的通信媒體,每個站點獨自使用一條鏈路,不存在衝突問題,可以提高用戶的平均數據傳輸速率,即容量得以擴大。交換式區域網路的優點:(1)採用星型拓撲結構,容易擴展,而且每個用戶的頻寬並不因為互連的設備增多而降低。(2)由於消除了公共的通信媒體,每個站點獨自使用一條鏈路,不存在衝突問題,可以提高用戶的平均數據傳輸速度。交換式區域網路無論是從物理上還是邏輯上都是星形拓撲結構,多台交換式集線器可以串接,連成多級星形結構。
2.3.3 虛擬區域網路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中文名為"虛擬區域網路"。VLAN是一種將區域網路設備從邏輯上劃分成一個個網段,從而實現虛擬工作組的新興數據交換技術。這一新興技術主要套用於交換機路由器中,但主流套用還是在交換機之中。但又不是所有交換機都具有此功能,只有VLAN協定的第三層以上交換機才具有此功能,這一點可以查看相應交換機的說明書即可得知。
IEEE於1999年頒布了用於標準化VLAN實現方案的802.1Q協定標準草案VLAN技術的出現,使得管理員根據
實際套用需求,把同一物理區域網路內的不同用戶邏輯地劃分成不同的廣播域,每一個VLAN都包含一組有著相同需求的計算機工作站,與物理上形成的LAN有著相同的屬性。由於它是從邏輯上劃分,而不是從物理上劃分,所以同一個VLAN內的各個工作站沒有限制在同一個物理範圍中,即這些工作站可以在不同物理LAN網段。由VLAN的特點可知,一個VLAN內部的廣播單播流量都不會轉發到其他VLAN中,從而有助於控制流量、減少設備投資、簡化網路管理、提高網路的安全性。
交換技術的發展,也加快了新的交換技術(VLAN)的套用速度。通過將企業網路劃分為虛擬網絡VLAN網段,可以強化網路管理和網路安全,控制不必要的數據廣播。在共享網路中,一個物理的網段就是一個廣播域。而在交換網路中,廣播域可以是有一組任意選定的第二層網路地址MAC地址)組成的虛擬網段。這樣,網路中工作組的劃分可以突破共享網路中的地理位置限制,而完全根據管理功能來劃分。這種基於工作流的分組模式,大大提高了網路規劃和重組的管理功能。在同一個VLAN中的工作站,不論它們實際與哪個交換機連線,它們之間的通訊就好象在獨立的交換機上一樣。同一個VLAN中的廣播只有VLAN中的成員才能聽到,而不會傳輸到其他的VLAN中去,這樣可以很好的控制不必要的廣播風暴的產生。同時,若沒有路由的話,不同VLAN之間不能相互通訊,這樣增加了企業網路中不同部門之間的安全性。網路管理員可以通過配置VLAN之間的路由來全面管理企業內部不同管理單元之間的信息互訪。交換機是根據交換機的連線埠來劃分VLAN的。所以,用戶可以自由的在企業網路中移動辦公,不論他在何處接入交換網路,他都可以與VLAN內其他用戶自如通訊。
VLAN網路可以是有混合的網路類型設備組成,比如:10M乙太網、100M乙太網令牌網、FDDI、CDDI等等,可以是工作站、伺服器、集線器、網路上行主幹等等。
VLAN除了能將網路劃分為多個廣播域,從而有效地控制廣播風暴的發生,以及使網路的拓撲結構變得非常靈活的優點外,還可以用於控制網路中不同部門、不同站點之間的互相訪問。
VLAN是為解決乙太網的廣播問題和安全性而提出的一種協定,它在乙太網幀的基礎上增加了VLAN頭,用VLAN ID把用戶劃分為更小的工作組,限制不同工作組間的用戶互訪,每個工作組就是一個虛擬區域網路。虛擬區域網路的好處是可以限制廣播範圍,並能夠形成虛擬工作組,動態管理網路
自我突破習題
第3章 區域網路組建技術基礎
3.1 典型區域網路概述
3.1.1 乙太網的基本概念
乙太網(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創建並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聯合開發的基帶區域網路規範,是當今現有區域網路採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協定標準。乙太網絡使用CSMA/CD(載波監聽多路訪問衝突檢測)技術,並以10M/S的速率運行在多種類型的電纜上。乙太網與IEEE802·3系列標準相類似。
乙太網(EtherNet)
乙太網最早由Xerox(施樂)公司創建,於1980年DEC、lntel和Xerox三家公司聯合開發成為一個標準。乙太網是套用最為廣泛的區域網路,包括標準的乙太網(10Mbit/s)、快速乙太網(100Mbit/s)和10G(10Gbit/s)乙太網,採用的是CSMA/CD訪問控制法,它們都符合IEEE802.3
IEEE 802.3標準
IEEE802.3規定了包括物理層的連線、電信號和介質訪問層協定的內容。乙太網是當前套用最普遍的區域網路技術,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區域網路標準。如令牌環、FDDI和ARCNET。歷經100M乙太網在上世紀末的飛速發展後,目前千兆乙太網甚至10G乙太網正在國際組織和領導企業的推動下不斷拓展套用範圍。
常見的802.3套用為:
10M: 10base-T (銅線UTP模式)
100M: 100base-TX (銅線UTP模式)
100base-FX(光纖線)
1000M: 1000base-T(銅線UTP模式)
3.1.2 交換式乙太網概述
交換式乙太網是以交換式集線器(switching Hub)或交換機(switch)為中心構成,是一種星型拓撲結構的網路。簡稱為交換機為核心設備而建立起來的一種高速網路,這種網路在近幾年運用的非常廣泛。
交換式乙太網技術的優點
交換式乙太網不需要改變網路其它硬體,包括電纜和用戶的網卡,僅需要用交換式交換機改變共享式HUB,節省用戶網路升級的費用。
可在高速與低速網路間轉換,實現不同網路的協同。目前大多數交換式乙太網都具有100MBPS的連線埠,通過與之相對應的100MBPS的網卡接入到伺服器上,暫時解決了10MBPS的瓶頸,成為網路區域網路升級時首選的方案。
它同時提供多個通道,比傳統的共享式集線器提供更多的頻寬,傳統的共享式10MBPS/100MPS乙太網採用廣播式通信方式,每次只能在一對用戶間進行通信,如果發生碰撞還得重試,而交換式乙太網允許不同用戶間進行傳送,比如,一個16連線埠的乙太網交換機允許16個站點在8條鏈路間通信。
特別是在時間回響方面的優點,使的區域網路交換機倍受青睞。它以比路由器低的成本卻提供了比路由器寬的頻寬、高的速度,除非有上廣域網(WAN)的要求,否則,交換機有替代路由器的趨勢。
3.1.3 基於乙太網的VLAN
3.1.4 交換乙太網
交換乙太網:其支持的協定仍然是ieee802.3/乙太網,但提供多個單獨的10mbps連線埠。它與原來的ieee802.3/乙太網完全兼容,並且克服了共享10mbps帶來的網路效率下降 交換乙太網技術(SWITCH)是在多連線埠網橋的基礎上與九十年代初發展起來的,實現OSI模型的下兩層協定,與網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被業界人士稱為"許多聯繫在一起的網橋",因此現在的交換式技術並不是什麼新的標準,而是現有技術的新套用而已,是一種改進了的區域網路橋,與傳統的網橋相比,它能提供更多的連線埠(4~88)、更好的性能、更強的管理功能以及更便宜的價格。現在某些區域網路交換機也實現了OSI參考模型的第三層協定,實現簡單的路由選擇功能,目前很熱的第三層交換就是指此。乙太網交換機又與電話交換機相似,除了提供存儲轉發(STOREANGFORWORD)方式外還提供了其它的橋接技術,如:直通方式(CUTTHROUGH)。
交換乙太網不需要改變網路其它硬體,包括電纜和用戶的網卡,僅需要用交換式交換機改變共享式HUB,節省用戶網路升級的費用。可在高速與低速網路間轉換,實現不同網路的協同。目前大多數交換式乙太網都具有100MBPS的連線埠,通過與之相對應的100MBPS的網卡接入到伺服器上,暫時解決了10MBPS的瓶頸,成為網路區域網路升級時首選的方案。
它同時提供多個通道,比傳統的共享式集線器提供更多的頻寬,傳統的共享式10MBPS/100MPS乙太網採用廣播式通信方式,每次只能在一對用戶間進行通信,如果發生碰撞還得重試,而交換式乙太網允許不同用戶間進行傳送,比如,一個16連線埠的乙太網交換機允許16個站點在8條鏈路間通信。
特別是在時間回響方面的優點,使的區域網路交換機倍受青睞。它以比路由器低的成本卻提供了比路由器寬的頻寬、高的速度,除非有上廣域網(WAN)的要求,否則,交換機有替代路由器的趨勢。
3.1.5 無線區域網路概述
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是相當便利的數據傳輸系統,它利用射頻(Radio Frequency; RF)的技術,取代舊式礙手礙腳的雙絞銅線(Coaxial)所構成的區域網路,使得無線區域網路能利用簡單的存取架構讓用戶透過它,達到“信息隨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區域網路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鋪設電纜或是檢查電纜是否斷線這種耗時的工作,很容易令人煩躁,也不容易在短時間內找出斷線所在。再者,由於配合企業及套用環境不斷的更新與發展,原有的企業網路必須配合重新布局,需要重新安裝網路線路。雖然電纜本身並不貴,可是請技術人員來配線的成本很高,尤其是老舊的大樓,配線工程費用就更高了。因此,架設無線區域網路就成為最佳解決方案
無線區域網路拓撲結構概述:基於IEEE802.11標準的無線區域網路允許在區域網路環境中使用可以不必授權的ISM頻段中的2.4或5.8GHz射頻波段進行無線連線。它們被廣泛套用,從家庭到企業再到Internet接入熱點。
簡單的家庭無線LAN:在家庭無線區域網路最通用和最便宜的例子,如圖1所示,一台設備作為防火牆路由器交換機無線接入點。這些無線路由器可以提供廣泛的功能,例如:保護家庭網路遠離外界的入侵。允許共享一個ISP(Internet服務提供商)的單一IP地址。可為4台計算機提供有線乙太網服務,但是也可以和另一個乙太網交換機或集線器進行擴展。為多個無線計算機作一個無線接入點。通常基本模組提供2.4GHz802.11b/g操作的Wi-Fi,而更高端模組將提供雙波段Wi-Fi或高速MIMO性能。
雙波段接入點提供2.4GHz802.11b/g和5.8GHz802.11a性能,而MIMO接入點在2.4GHz範圍中可使用多個射頻以提高性能。雙波段接入點本質上是兩個接入點為一體並可以同時提供兩個非干擾頻率,而更新的MIMO設備在2.4GHz範圍或更高的範圍提高了速度。2.4GHz範圍經常擁擠不堪而且由於成本問題,廠商避開了雙波段MIMO設備。雙波段設備不具有最高性能或範圍,但是允許你在相對不那么擁擠的5.8GHz範圍操作,並且如果兩個設備在不同的波段,允許它們同時全速操作。家庭網路中的例子並不常見。該拓撲費用更高但是提供了更強的靈活性。路由器和無線設備可能不提供高級用戶希望的所有特性。在這個配置中,此類接入點的費用可能會超過一個相當的路由器和AP一體機的價格,歸因於市場中這種產品較少,因為多數人喜歡組合功能。一些人需要更高的終端路由器和交換機,因為這些設備具有諸如頻寬控制千兆乙太網這樣的特性,以及具有允許他們擁有需要的靈活性的標準設計
3.2 區域網路的作業系統
3.2.1 網路作業系統的概念
網路作業系統(NOS)是網路的心臟和靈魂,是向網路計算機提供服務的特殊的作業系統。它在計算機作業系統下工作,使計算機作業系統增加了網路操作所需要的能力。例如像前面已談到的當在LAN上使用字處理程式時,用戶的PC機作業系統的行為像在沒有構成LAN時一樣,這正是LAN作業系統軟體管理了用戶對字處理程式的訪問。網路作業系統運行在稱為伺服器的計算機上,並由聯網的計算機用戶共享,這類用戶稱為客戶。
NOS與運行在工作站上的單用戶作業系統(如WINDOWS系列)或多用戶作業系統(Linux 、UNIX)由於提供的服務類型不同而有差別。一般情況下,NOS是以使網路相關特性達到最佳為目的的,如共享數據檔案、軟體套用,以及共享硬碟、印表機、數據機、掃瞄器和傳真機等。一般計算機作業系統,如DOS和OS/2等,其目的是讓用戶與系統及在此作業系統上運行的各種套用之間的互動作用最佳。
為防止一次由一個以上的用戶對檔案進行訪問,一般網路作業系統都具有檔案加鎖功能。如果系統沒有這種功能,用戶將不會正常工作。檔案加鎖功能可跟蹤使用中的每個檔案,並確保一次只能一個用戶對其進行編輯。檔案也可由用戶的口令加鎖,以維持專用檔案的專用性。
NOS還負責管理LAN用戶和LAN印表機之間的連線。NOS總是跟蹤每一個可供使用的印表機,以及每個用戶的列印請求,並對如何滿足這些請求進行管理,使每個端用戶感到進行操作的印表機猶如與其計算機直接相連。
由於網路計算的出現和發展,現代作業系統的主要特徵之一就是具有上網功能,因此,除了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Novell公司的Netware等系統被稱為網路作業系統之外,人們一般不再特指某個作業系統為網路作業系統。
3.2.2 網路作業系統的分類
3.2.3 網路作業系統的選擇
3.3 網線製作材料和工具
3.3.1 雙絞線與水晶頭
3.3.2 網路布線的材料和工具
3.3.3 同軸電纜網線製作材料與工具
3.3.4 網線製作詳解
3.3.5 如何安裝網卡
3.3.6 選購不同的網路附屬檔案
3.4 Windows Server 2003伺服器安裝實戰
3.4.1 Windows Server 2003網路功能簡介
3.4.2 Windows Server 2003區域網路的架設
3.4.3 在區域網路中安裝Windows Server 2003系統
3.5 無線區域網路的組建
3.5.1 無線區域網路的傳輸方式
3.5.2 無線區域網路的工作原理
3.5.3 無線區域網路的組建
自我突破習題
第4章 伺服器與組網規則
4.1 伺服器知識概述
4.1.1 伺服器的基本概念
4.1.2 伺服器的主要性能和外觀特點
4.1.3 伺服器的主要結構類型
4.1.4 伺服器的分類
4.2 需求分析與組網原則
4.2.1 網路拓撲選擇
4.2.2 網路布線規則
4.3 選擇與連線網路設備
4.3.1 選擇合適的路由參數
4.3.2 交換機的選擇
4.3.3 集線器的選擇
自我突破習題
第5章 常見網路解決方案
5.1 區域網路建設概述
5.1.1 網路建設的基本概念
5.1.2 建網的基本原則
5.1.3 建網的技術與方法
5.1.4 區域網路共享中的技巧
5.2 結構化布線
5.2.1 結構化布線概述
5.2.2 結構化布線系統的構成
5.2.3 結構化布線系統的測試
5.2.4 結構化布線方案的確定
5.3 常見網路解決方案實例
5.3.1 解決方案的步驟與原則
5.3.2 實例1——商務中心網路系統解決方案
5.3.3 實例2——中小型辦公網路系統解決方案
5.3.4 實例3——校園網解決方案
5.3.5 實例4——IP電話網路解決方案
5.4 網路安全解決方案
5.4.1 網路安全概述
5.4.2 網路的不安全因素
5.4.3 網路安全技術
5.4.5 網路安全系統解決方案
自我突破習題
第6章 安裝與配置區域網路伺服器
第7章 劃分子網和分配IP位址
第8章 安裝和配置Web/FTP伺服器
第9章 安裝和配置其他網路伺服器
第10章 從區域網路共享Internet連線
第11章 區域網路的升級與維護
第12章 資源共享方案與常見故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