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程式化決策

非程式化決策,是指對那些不重複出現,不能以現成的程式來表達的問題作出決策。戰略決策多屬於非程式化決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程式化決策
  • 外文名:Non programmed Decisions
  • 前提:信息不完全
  • 學科:管理學
基本定義,決策過程,基本原則,典型案例,

基本定義

程式化決策所賴以進行的信息不完全,變數與變數之間的關係模糊、不確定。約束條件是由各種各樣的社會發展變數,比如社會需求、消費偏好、個人收入、消費習慣等等之間的關係構成的。社會發展變數的不確定性制約著約束條件的穩定性,而且這種決策的貫徹實施還會引決策所影響對象的有意識反應,比如競爭對手採取與之相對應的措施,這就導致決策與決策實施結果之間關係的進一步複雜化。這種決策,是無法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來為決策人制定決策提供最佳化方案的,在這種決策中,變數更多的是人的意志因素。而人又是一個奇怪的存在物,他的意志和欲望多種多樣,並且各自的評價又不同。所以,這種決策就不是一種可以在數理基礎上完成的邏輯選擇。
非程式化決策非程式化決策

決策過程

1.識別機會或診斷問題
如何發現問題?
從情況的突然變化中發現問題;根據計畫的執行情況發現問題;
非程式化決策非程式化決策
從外界的批評中發現問題;
從競爭中發現問題;
顧客的反饋中發現問題。
2.確立目標
有一個清楚正確的目標——有所為有所不為;
堅定不移地圍繞著目標開展工作——排除萬難,抑制誘惑。
3.擬訂備選方案
4.選擇備選方案

基本原則

非程式化決策不能是隨意的、莽撞的、為所欲為的決策,要進行科學的非程式決策,應該遵循以下四條原則:
1.掌握決策對象的有關資料
決策的兩個客觀要素是目標環境,決策過程就是通過對環境的不斷分析和識別,確定具體的目標。全部的環境要素,按照它們同目標之問的關係可以分兩大類:一類是對目標起關鍵作用的要素即關鍵要素;另一類因素對目標有影響但不起關鍵作用即輔助要素。非程式決策要從大量的有關決策對象的情報資料中把握關鍵要素,關鍵要素把握得越準,決策的質量就越高。把握關鍵要素要適當,太多或太少都會影響決策的質量。我們應該注意的是,關鍵要素隨目標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準確地把握關鍵要素,是有效決策的必要條件,領導者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準確地抓住關鍵要素。
非程式化決策非程式化決策
2.聽取不同意見
嚴格的科學程式決策要求充分重視和發展智囊專家的作用,然而在非程式化決策中,一般說來都沒有智囊專家參與,許多規模較小的單位或時間緊迫的決策場合也根本找不到智囊專家,許多日常決策也不一定非要智囊專家參加,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保證決策的可靠性和準確性,領導者應該重視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儘可能讓下級參與決策。對於需要保密的事情,可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徵求意見。決策的效果最終是由決策的質量和人們認同的程式這兩個方面的因素決定的,聽取不同意見,讓下級參與決策,除了提高決策的質量外,還有利於提高下級對決策的認同程式,得到下級的支持。當然,聽取下級意見並不是被下級的意見所左右,對下級的意見要注意分析,領導者永遠都是決策的主人。
3.實事求是
非程式化決策解決的是實踐過程中,不斷湧現出來的新情況,新問題,沒有現成的經驗和辦法可循,需要發揮創造性思維。沒有創造性思維,非程式化決策就是一句空話。要提高自己的創造性決策能力,就必須解放思想,敢於打破僵化的陳規陋習,敢於向傳統挑戰;同時要加強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聯想和想像能力,以及直覺和頓悟靈感能力。
4.只作屬於自己職責範圍內的決策
美國總統羅斯福有一句名言:“一位最佳的領導者,是一位知人善任者,在下級甘心從事於其職守時,領導要有自我約束力量,不要隨意插手干涉他們”。如果領導者代替自己的下級做決策,既浪費了自己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又會造就一批沒有主見沒有責任感的下級。一個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事必躬親的領導者肯定無法作出高質量的非程式決策。
對比區別
對於程式化決策,主要是運用人工智慧,在精確計算的基礎上,求取極限值,進行最佳化。這可以在嚴格變數關係分析的基礎上,藉助計算機技術來完成。而非程式化決策,則必須在明確價值觀念的情況下,建立一個決策因素關聯分析框架,並按照這既定的框架來制定決策。也就是說,把企業領導人所賴以形成決策的價值觀念,具體化為一個分析框架,然後把所要進行分析的各種變數納入這個框架之中來進行關聯比較,最後做出選擇。
非程式化決策非程式化決策
對這兩種不同的決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西蒙教授作過專門分析。但在現實的企業決策中,人們往往對這兩類決策並不加區分。有的把非程式化決策當做程式化決策來制定,強調所有決策都要通過數理邏輯運算來進行最佳化選擇,結果所謂的最佳化,只不過是一種虛假的形式,因而導致決策的低質量。有的則不管是程式化決策,還是非程式化決策,統統用簡單的信念化代替科學的分析論證,結果更是決策質量的下降。
在這裡必須明確一點,不能運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最佳化計算的決策,遠不等於靠拍腦袋獲得靈感和知覺來決策,而是要通過建立決策關聯分析框架,藉助關聯分析方法來決策。科學的決策分析方法是保證決策質量的關鍵。

典型案例

從2006年3月21日發現第一起非典病例起,至4月23日被宣布整體隔離,人民醫院2000餘名醫務人員中,有93名相繼被感染!成為SARS風暴以來世界上醫務人員被感染最多的醫療機構。究其原因,無外乎這樣幾點:1、發病太急,短時間內大量非典病人就診,醫院無接收烈性傳染病的條件和經驗,防護用品供應不及時;2、醫院建築結構不合理,極易造成大面積傳染;3、業務流程仿照國外的做法,病人太過於集中某一部門,最初無法將非典病人單獨處理;4、接診後的病人太多,醫院無法容納,隔離實施不足,又無法轉出。
以上情況,對於任何一家醫療機構來說,都是極為嚴峻的現實。但是痛定之餘,人們不禁要問,一個月之內93名醫務人員被感染的情況不能避免嗎?作為北京市接診量最大的三甲級醫院之一,連基本的隔離條件都不能及時滿足嗎?其實細想一想情況並非如此,如果處理果斷及時,利用現有條件,人民醫院完全可以減少感染人數,至少後果不會如此嚴重。比如,在接診第一例非典患者之後,迅速果斷的停掉人民醫院老院址的門診,而利用其相對獨立的樓房結構,產生更好的隔離效果,醫務人員也因此可避免大面積交叉感染,但這些都是後話了。
面對媒體,人民醫院院長呂厚山曾無可奈何地回答:“人們盡了最大的努力”。的確,面對突如其來的SARS,人們有多少更好的心理準備和處理危機的能力呢?人們習慣的是根據既有條件,按部就班的處理病人,習慣於將本院處理不了的病人轉到其他專門的醫療機構。因此一遇到極其特殊的情況,人們就失去了平衡,手足無策。人們缺乏的是一種處理危機的能力,這種能力,在決策學上被稱為非程式化決策能力。
程式化決策能力與非程式化決策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所謂程式化決策能力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式和指令完成既定的決策。如當工廠煉鐵爐里的鐵水達到一定溫度,就要下達出爐的指令;在醫院病人的體溫升高時就要採取藥物或物理降溫;政府部門在節假日前要發布休假通知;學校要根據四季變化安排作息時間等等。所謂非程式化決策能力是指在當不可預見的危機突發時,迅速地進行分析判斷,進而採取必要的手段和及時的措施,化解風險和危機帶來的危害。
由此可見,程式化決策是很多人可以勝任的,這種能力更多的是一種慣性使然,不需要刻意去培養。而非程式化決策能力則需要充分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需要長期的鍛鍊和培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