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南山花鼓,中國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傳統音樂,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源於中國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主要存在於靖安縣璪都鎮茶子山村的南山自然村,地處偏僻,有大量客家人居住。客家文化具有原生態特色,生活習慣與風俗民生大...
安打鼓鏟山歌又稱靖安鋤山鼓,是劉玉翠宜春市靖安縣的地方民歌。主要流傳於靖安縣山上片(客家人聚居地)一帶。清初隨廣東、福建一帶客家人帶入靖安,已有300年以上的歷史。過去,每逢農曆六月耘禾,八月捍茶山都要唱“鋤山鼓”,它是一種勞動人民集體勞動時唱的歌曲。鼓師身背圓鼓一面,雙手握槌,擊拍領唱,...
靖安茶花燈,中國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傳統舞蹈,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簡介 茶花燈現主要流布于靖安縣羅灣哨前、官莊及仁首大團一帶。《茶花燈》俗稱“文燈”,包括花盆燈、蚌殼燈、船燈等內容,據現年91歲老藝人徐本錙介紹,《茶花燈》在靖安大約有六、七百年歷史,該燈表演形式融說、唱、舞為一體,...
商洛花鼓,陝西省商洛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商洛花鼓民間又稱花鼓子、地蹦子,盛行於陝西省商洛市7縣(區),尤以商州、丹風、鎮安和柞水最為普遍。清光緒三年湖北鄖陽遭受水災,大批災民進入商洛地區,帶來了鄖陽流行的花鼓戲,後逐漸改用商洛地區方言演唱,並吸收了許多商洛的民歌小調,最終形成...
花鼓戲(臨湘花鼓戲)起源於清乾隆年間,形成於清道光年初的龍窖山(舊稱藥姑山)下的尤港河上游地區,流布於以臨湘龍窖山為中心的湘鄂贛毗鄰地區的岳陽、平江,湖北的通城、赤壁、崇陽、通山,江西的修水、銅鼓等地。文化特徵 臨湘花鼓戲的特點就是土生、土長、土氣、土味。即演的地方事,唱的地方人,說的...
彝族花鼓舞,彝語稱“熱波比”,流傳於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山區的雙柏縣、峨山彝族自治縣和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一帶,是一種表演性的舞蹈,一般由村子裡的花鼓班子表演。彝族花鼓舞的表現形式特點是“歌”、“舞”結合。表演者都是男子。在雙柏縣,每逢年節和辦喪事時,就請花鼓班子來跳。人們說,人在世上活著高...
鳳陽縣地處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游南岸。鳳陽花鼓始稱“打花鼓”,又稱“花鼓小鑼”、“雙條鼓”,是根植於安徽省鳳陽傳統漢族民間戲曲藝術瑰寶,有鳳陽“一絕”和“東方芭蕾”之美稱,併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史起源 鳳陽花鼓起源於元朝末年,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它原系鳳陽民間社事活動中娛神歌舞的...
南縣地花鼓,湖南省南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南縣地花鼓起源於清代嘉慶三年(1796),它是在民間山歌、小調和勞動號子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以其樸實粗獷的動作、明快高亢的音樂、活潑自如的表演、濃郁的生活氣息、獨特的藝術風格,深深紮根於民眾之中。2011年,南縣地花鼓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
益陽花鼓戲又稱益陽楚劇,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流行於湖南省的益陽、南縣、沅江、桃江、西湖(洞庭湖舊分西、東兩區)、寧鄉、湘陰、長沙、望城、瀏陽、湘潭、株洲等地。簡介 湖南有16個地方戲曲劇種,其中地方小戲8個,即長沙花鼓戲、常德花鼓戲(克克戲)、岳陽花鼓戲(亦名提琴戲、翁琴戲)、衡州花鼓戲...
鼓舞(萬榮花鼓),山西省萬榮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萬榮花鼓是流行於萬榮縣南景村一帶的傳統民間舞蹈,它有三種表演形式:第一種是低鼓,即腰系鼓;第二種是高鼓,即胸前鼓;第三種是多鼓,於舞者頭部、胸部、肩部及兩腿中間都繫上鼓,最多時一人可系十多個鼓。萬榮花鼓的套路較多,有一點油...
英山古為皋陶部落,漢為英布封候,宋為畢升故里,今為作家之縣的英山,乃江淮文化,荊楚文化,南北文化,佛教文化的交匯地,堪稱京、漢、楚三大劇種之母的採茶戲千年衍演於此,風靡全球的黃梅戲之基本聲腔亦脫胎於斯。英山花鼓是具有關公楚韻的地方民間曲藝,其藝術形式多樣,世代相傳,獨具典型的地方色彩,莫不渲染於...
常德花鼓戲,又稱常德喀喀戲。為湖南花鼓戲六大流派之一。流行於沅水、澧水流域以及湘北鄂南毗鄰地區如常德全區、湘西、懷化的部分城鎮,湖北南部的公安、石首、松滋、長陽、五峰、鶴峰等地。主要唱腔曲調“正宮調”借鑑沅水號子和山歌的某些特色唱法,用假嗓翻高八度唱句尾,形成一種獨特的音樂風格。這種音域和音色...
靖安縣,江西省宜春市轄縣,位於江西省西北部、宜春市北部,地處北緯28°46′—29°06′,東經114°55′—115°31′之間,東鄰安義縣,南界奉新縣,西毗修水縣,北接武寧縣,東北連永修縣,東西最大橫距37千米,南北最大縱距33.1千米,總面積137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3月,靖安縣轄5個鎮、6個鄉。截至2023...
鳳陽花鼓戲是一種安徽省的傳統戲曲劇種。被譽為鳳陽三花(鳳陽花鼓、花鼓燈、花鼓戲)之一,因起源於鳳陽縣長淮衛鄉(今分屬蚌埠市龍子湖區長淮衛鎮,滁州市鳳陽縣府城鎮),故又稱衛調花鼓戲、衛調花鼓。鳳陽花鼓戲源自於花鼓燈,起初是花鼓燈的後場小戲,在清代中期逐漸成熟為獨立劇種。基本信息 起源時間地點 ...
翼城花鼓,山西省翼城縣的地方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翼城花鼓,據史料記載,在唐朝的貞觀年間就已存在,明朝達到鼎盛時期,到了清代,這項活動才有了明確的記載。2006年5月20日,翼城花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11。歷史淵源 起源 據史料記載,在唐朝的貞觀年間...
鼓舞(土沃老花鼓),山西省沁水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土沃老花鼓發源於清代,是集擊鼓、歌唱、舞蹈三個部分為一體的舞蹈表演形式,主要角色有老醜、小丑、花姑、老漢、老婆、腰鼓手、報馬童、擔鼓。其舞蹈步法主要是全腳擦地行進的“曲曲步”,舞蹈時身體左右擰轉,如風擺楊柳,輕柔優美。2011年...
飛刀花鼓是四川省地方曲藝劇種之一,以鑼鼓伴奏演唱故事並配以拋刀擲棒等雜耍表演的曲種。形成於清鹹豐年間。表演者手持木棒、火棒及特製的刀、叉等物,一面演唱,一面將手持物向空中拋擲,一般拋擲三件,空中二件,手中一件,如此循環往復,類似於“雜耍”。簡介 飛刀花鼓是一種由雜技和曲藝藝術嫁接而成的地方...
慶豐花鼓舞 慶豐花鼓舞是在商丘大地流傳著一種古老的地方民間絕技,花鼓舞以其誇張的生活動作、絕妙的武術動作和生動的動物模仿,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所屬地區 : 河南 · 商丘 · 梁園區 文化遺產名稱 :慶豐花鼓舞 遺產編號:Ⅳ-5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梁園區 ...
鼓舞(陳官短穗花鼓),山東省廣饒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陳官短穗花鼓是一種獨特的民間舞蹈,流傳於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陳官鄉一帶及商河縣等地,其起源於清代,由要飯手段演變而來。陳官短穗花鼓早期的表演方式為一人打鑔說唱,一人擊鼓表演,之後演變為一人唱或兩人對唱,多人以鑼、鑔等伴奏,...
璪都鎮,隸屬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位於靖安縣西北部。轄區面積120.10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6060人(2018年),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2019年10月)。境內自古以來就是山上片的文化、商業中心,是鐵門塹以內各鄉鎮出入靖安縣城的門戶。流行的靖安打鼓鏟山歌、靖安南山花鼓被列為江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8...
吉安採茶戲是江西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 清中葉,在吉安府的中部和北部幾縣農村流行一種由燈歌演變而成的花鼓戲。一個戲僅有一旦、一醜、一生三個角色,故又稱“三腳班”或“三小戲”。伴奏樂器有竹木邦、小鑼和正反手胡琴各一件,演出劇目多為表現古代勞動人民的勞動和愛情的單頭戲和“三小戲”。劇種簡介 清...
為了製造熱鬧氣氛,出行時有的舉著各式花燈,有的與馬燈和花鼓配合演出。馬燈有二馬、四馬兩種,在嗩吶鑼鼓的伴奏下,一邊跑馬一邊唱馬燈調,圍起圓場後也會演一些簡單小戲。花鼓源自安徽風陽,原為兩位婦女打著腰鼓(後改為小鼓)邊走邊唱的賣唱形式,後來受當時新興的“雜劇”的影響,增加人員,也演一些有人物有...
“龍鳳呈祥”福字彩繪及雕版工藝,主要存在於靖安縣羅灣、中源、寶峰一帶。清朝末期,“龍鳳呈祥”福字彩繪及雕版拓印作品,主要用於民間廳堂張貼,表示吉祥、喜慶、祝願、圓滿之意。工藝概述 近30年來,民間藝人毛誠衍、萬發逢在繼承前人“福”字藝術的基礎上,發展十餘種“福”字彩繪及雕版印刷作品。作品以龍鳳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