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刀花鼓

飛刀花鼓

飛刀花鼓是四川省地方曲藝劇種之一,以鑼鼓伴奏演唱故事並配以拋刀擲棒等雜耍表演的曲種。形成於清鹹豐年間。表演者手持木棒、火棒及特製的刀、叉等物,一面演唱,一面將手持物向空中拋擲,一般拋擲三件,空中二件,手中一件,如此循環往復,類似於“雜耍”。

基本介紹

簡介,起源及發展,現狀,惟一傳人劉陶,“飛刀花鼓”名震巴黎,為了生存又學清音變臉,學生害怕動用真刀練習,

簡介

飛刀花鼓是一種由雜技和曲藝藝術嫁接而成的地方民間曲藝形式,主要流行於四川成都綿陽廣元宜賓自貢內江瀘州達州以及重慶涪陵萬州等地。。表演的藝人通常有二:一名藝人一邊演唱,一邊將手中的刀、叉、棒等物輪流拋向空中,既使人眼花繚亂,空中的飛刀又不失誤落地,顯示出藝人高超精湛的技藝。另一名藝人則作為表演者的助手,在一旁打鑼鼓伴奏並伴唱,同時還碎步表演各種舞蹈。兩人載歌載舞,默契配合,既有雜耍的驚險刺激,又有民間歌舞的喜慶熱鬧,歷來受到城鄉人民的廣泛歡迎。

起源及發展

最早起源於四川中江縣,早在北宋年間就已十分流行,並享譽全國各地。據司馬光《涑水記文》和周密《癸辛雜識續集》介紹,唐宋時期就有不少的蜀人會一種叫“鞀鼓”的雜耍和曲藝,表演形式為手搖撥浪鼓演唱民間小曲,或手中拋動鼓槌唱歌,它是飛刀花鼓最原始的表現形式。司馬光記載說,北宋章獻年間的劉皇后是四川人,她就會耍一手熟練的鞀鼓。而周密在文章中也記載說,宋真宗時候的劉皇后,祖籍四川華陽縣,身懷鞀鼓的高超絕技。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最早的飛刀花鼓可能曲藝形式重於雜耍形式,因為大多數掌握這種藝術形式的人都是女性,而且不是底層婦女,在當時的宮廷和上層社會比較流行,可見它是一種高雅活潑的藝術。
在國際上表演的飛刀花鼓很受歡迎在國際上表演的飛刀花鼓很受歡迎
至清朝民國年間,飛刀花鼓開始在巴蜀大地生根開花、廣泛流行,許多民間藝人把它作為一種養家餬口的技藝進行演出和傳播。由於它所需演員不多,道具也不複雜,對演出場地的要求也不高,因此在街頭巷尾、廟會燈會和街市鄉村都可以見到飛刀花鼓的影子。雜耍和曲藝的完美結合,使得這種藝術形式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每當演出時,人們就會層層圍觀,不時爆發出驚嘆聲和熱烈的掌聲。尤其是耍飛刀的演員手執七、八把鋒利的小刀接連不斷地拋向空中時,人們更是激動得拍痛了巴掌。
飛刀花鼓的演唱曲目多為民間小調,諸如《山伯送行》、《山伯訪友》、《孟姜女哭長城》、《孟姜出關》、《孟姜女哭靈》、《祝英台求學》等,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故事,且唱詞通俗,曲調也非陽春白雪,受到老百姓的喜愛也在情理之中。跟四川其他的民間藝術形式一樣,飛刀花鼓的唱詞也隨時代變遷而不斷創新,這反映了民間藝術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這門來自巴蜀大地的獨特民間藝術,同時也受到國外觀眾的熱捧。法國國際廣播電視台墨西哥駐法國記者亨利克在觀看演出後,激動地稱讚說:“你們的花鼓藝術就像一朵鮮花,永遠開在法國人民的心裡,我已經把你們這朵美麗的鮮花播放到西班牙美國去了,並且我也會用文章把它介紹到拉丁美洲去!”法國阿維尼翁省省長觀看演出後,也由衷地讚揚:“你們把中國民間藝術帶到法國,使法國人民得到了心情的愉悅和享受。”在法國表演期間,《歐洲日報》、《自由南方報》、《解放日報》、《巴黎時報》以及《世界日報》都對飛刀花鼓精彩的表演作了熱情洋溢的報導。法國中央電視台還為此做了專題採訪和現場錄像。1998年,來自四川成都的飛刀花鼓還隨中國民間藝術團遠赴日本進行表演。這說明來自東方的傳統民間藝術同樣可以打動異國人民的心靈,世界上所有的藝術形式在本質上都是相通的。

現狀

當今,飛刀花鼓的現實生存狀況並不樂觀,以成都市青羊區飛刀花鼓世家陶明成老先生為例,在他去世以後,其孫劉陶成了這門技藝的唯一傳人,每次演出,都特邀著名連簫表演藝術家牟慶雲客串協助其表演,可見這門藝術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因此,對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已成為新時期文化工作的重點。

惟一傳人劉陶

“我早就想把這些刀扔了,搬來搬去太重了,一年用不上幾回。”在外化成小區的一間房子裡,四川“飛刀花鼓”的惟一傳承者劉陶從床下拖出一個袋子,裡面裝著三把刀具。劉陶表示,保存“飛刀花鼓”她是有心無力。

“飛刀花鼓”名震巴黎

1992年,劉陶和爺爺陶明成就是用這三把刀在巴黎登台演出中國民間絕技“飛刀花鼓”,當時的法國人為此瘋狂,法國的各大報紙和電視台都對此做了專題報導。
正在練習飛刀花鼓的劉陶正在練習飛刀花鼓的劉陶
劉陶拿出來的三把刀很像柳葉刀,但是刀尖卻是圓的,把手的圓環上已經有明顯的磨損。劉陶說,這三把刀是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青羊區文化館工作人員趕緊小心翼翼地接過刀,一一拍照存檔。
現在劉陶慣常表演用花棍,一根棍子上纏著彩帶和銅錢。隨著劉陶雙手不斷地舞動,三根花棍像翩翩的蝴蝶飛舞起來了,她開始唱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同時還要根據故事的發展踏舞步,擺出不同的姿勢;耍起刀時,刀影舞動,不由得讓人將心提到嗓子眼。劉陶介紹,“飛刀花鼓”是鳳陽花鼓傳進四川後的變種,是功夫和藝術的結合體,必須兩個人配合,在法國演出時,是劉陶拋三把刀(叉、棍)主唱,爺爺打鑼鼓伴唱。

為了生存又學清音變臉

三把刀很重,但是在劉陶的內心深處,四川“飛刀花鼓”傳承的擔子更重。劉陶的父母輩沒有人學“飛刀花鼓”。2000年,爺爺陶明成去世,劉陶就成了四川“飛刀花鼓”惟一傳人。陶老先生去世前和劉陶反覆討論後,決定請劉陶的連簫老師牟慶雲來敲鑼協助。牟老師和劉陶一起配了兩回戲後,陶老先生就帶著遺憾去世了。目前,牟老師已經65歲。
劉陶表示,1000多年的歷史不能中斷在自己手上。“但我是有心無力。”40歲的劉陶一個人帶著女兒生活,家裡的生活主要靠劉陶跑場演出維持。一套一的房子,在客廳隔了一間房出租;臥室內幾乎沒有家具,只擺著兩張床,靠著窗台的地方放著一張課桌,上面有一盞檯燈。劉陶靠坐在課桌旁,平淡地講述著自己的生活:“我每天6點就起來,把早飯做好後,就督促上國小一年級的女兒起來看書。要到外地去演出,就只有把女兒託付給其他藝人照顧。”
為了生存,劉陶先後又學會了四川清音、川劇變臉、演小品等。“現在,‘飛刀花鼓’也就是一年能夠有兩三次演出,主要是政府的演出,那些只出一兩百元的商業演出我又不想去演。”在劉陶心裡,“飛刀花鼓”應該有更高的價值。

學生害怕動用真刀練習

雖然“飛刀花鼓”之前一直是家傳的,但劉陶不太願意讓女兒學“飛刀花鼓”。
“那些家傳的民間藝術,由於市場的衰退,傳承者自身大多生活困難,又沒有人願意來學習,傳承就更加困難。”成都市相關部門的一位負責人分析道。
為了做到手熟,“飛刀花鼓”必須用真刀練習。劉陶舉起自己的雙手,手指頭依然可以看出很多傷痕:“當年我在練飛刀的時候,十根指頭都被打爛了,只有在上面不停地纏膠布,咬著牙再練。”
2004年,四川戲曲團特意請劉陶去給學生上課,希望從中選幾個“飛刀花鼓”的傳人。一節課下來,學生全部怕了:“劉老師,我們的手要貼滿創可貼了。”這課也就沒再上下去了,這幾年也不斷有人打電話說要來學,但始終沒有人真的上門拜師。
飛刀花鼓表演現場飛刀花鼓表演現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