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萬榮花鼓),山西省萬榮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萬榮花鼓是流行於萬榮縣南景村一帶的傳統民間舞蹈,它有三種表演形式:第一種是低鼓,即腰系鼓;第二種是高鼓,即胸前鼓;第三種是多鼓,於舞者頭部、胸部、肩部及兩腿中間都繫上鼓,最多時一人可系十多個鼓。萬榮花鼓的套路較多,有一點油、風攪雪、乾炒豆、狗撕咬、鴨子浮水、鳳凰三點頭等,如果在廣場演出,還有白菜卷心、龍擺尾、踏四角、十字花、蟬脫皮、倒扳磨等套路。萬榮花鼓表演中有掏腿、掏腰、繞膝以及獅子滾繡球、秦瓊背鐧、鳳凰雙層翅等各種高難度動作。
2009年,萬榮花鼓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5月23日,鼓舞(萬榮花鼓)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4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鼓舞(萬榮花鼓)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山西省萬榮縣
- 遺產編號:Ⅲ-42
- 批准時間:2011年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形式,動作特徵,音樂特點,人物扮相,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據《萬榮縣誌》記載,萬榮花鼓興於宋代,起源於鄭恩打瓜園的故事。萬榮當地有民間傳說,宋太祖年間,有一老者陶紅精通武藝,其女陶三春亦通武藝。陶紅有言必擇一武藝勝其女者為婿。一天,太祖手下的大將鄭恩(鄭子明)到瓜園吃瓜不給錢,與陶三春發生爭吵,兩人交手而鄭子明勝之,陶紅便將其女陶三春許配給鄭恩,人們後來便將這段故事編成花鼓的內容。萬榮花鼓大都是老頭打鼓,姑娘打鑼,據說扮老頭者為陶紅,扮姑娘者為陶三春,花鼓的鼓亦是仿照西瓜的樣子做成。
明代,安徽鳳陽花鼓藝人敲著花鼓走四方,渡過黃河進入山西境內,與萬榮花鼓相互融合,相互借鑑。如萬榮花鼓曲中也有“背著花鼓走四方”曲調。萬榮花鼓由此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
清末民初,農村經濟不振,民不聊生,許多花鼓藝人外出逃荒。民國十八年(1929)時,南景村以王田福為首的王氏家族老藝人帶領全家身背花鼓,四處奔走謀生,到過太原、陝州(今三門峽市陝州區)、潼關、濟南等地,把萬榮花鼓傳播到四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人們加強了對中國的民間藝術的重視,中國各地許多專業性較強的文藝團體都到南景挖掘整理過花鼓資料。
萬榮花鼓在過去大都圍繞著神廟、社廟、家廟為迎神祭祀而進行,在節日、廟會也會進行表演。據清代康熙八年(1669)南景村興村碑記載,“花鼓乃民間社火,由七至九人組成,女演奏者持手鑼,鳳頭蛇身,男者腰鼓,蛇身龍體,曲牌流暢,寓有陰陽八卦、天地人和、金木水火土、五相生克之意。唯我村獨有,世代相傳,為祭拜皇天后土民間興事所奏。”萬榮花鼓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吸收其他的藝術元素,而發展成為一種集體育、演唱、戲劇、舞蹈於一體的民間藝術,後來成為萬榮地區民眾開展民間社火的舞蹈形式。逢年過節,花鼓舞者便會紮起紅綢,綁起花鼓,隨著大鑼、銅鈸的敲打聲一邊舞蹈一邊擊鼓。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萬榮花鼓以低鼓見長,表演時,鼓手帶領三至五個手敲小呆鑼的女娃子出場,先在“長流水”鼓點中跑各種場圖,然後開始正式表演。《萬榮花鼓》的表演以花鼓手為主,而鼓手動作又由鼓點套路為依託,不同的鼓點就顯示出不同的動作。
萬榮的中鼓、多鼓,還可在桌上擊鼓表演,亦可頭上頂燈或頂碗擊鼓表演,可繞長凳擊鼓表演;也可在二人抬的棍子上,單腿站立擊鼓表演,還可將腿勾在棍上,倒掛著擊鼓表演。此外,還有以花鼓為主帶女苗子和小丑的表演,即由一名花鼓手在前,引出眾持小鑼的女苗子和一名持撥浪鼓的小丑,在場上走圓圈,變換“龍擺尾”等隊形後,花鼓手在場中即興表演,女苗子則走輕盈的“圓場步”,敲擊呆鑼,變換“棗花”“繞心掏花”“八字連環”“剪子股擺尾”等隊形,並不時與自由走動的小丑戲逗,直至高潮方告結束。然後,演唱民歌小調,開始新的表演,萬榮花鼓具有唱時不舞,舞時不唱的特點。
動作特徵
萬榮花鼓擊高鼓的基本擊法有“鼓上摟槌”“鼓前摟槌”“鼓下摟槌”“前推後挑槌”“左手倒摟槌”“背後摟槌”等,腳下動作主要是“正步半蹲”接雙跳落地的“騎馬蹲襠”,及前、旁“弓步”的換跳擊,“踢腿掏襠擊”等。由於花鼓緊貼頦下,控制了花鼓上下的顛動,加上皮製的軟槌擊鼓較靈活,腳的動作常帶有跳躍性,節奏也較快。
萬榮花鼓擊中鼓的動作基本同高鼓,但幅度較小,很少跳躍。雖有“提腿掏襠”等難度稍大的動作,但間隔幾拍才做一次,故腳下動作穩健紮實。
萬榮花鼓擊低鼓講究的是鼓槌功夫,表演者雙手持木質硬槌,右手握槌中部,使槌的兩頭都可擊鼓,而形成了“撇擊”“挑擊”“繞擊”“甩擊”“拉擊”“戳擊”“摟擊”“掏擊”“勾擊”“點擊”十種截然不同的單一擊鼓動作,然後通過擊鼓之後臂順勢走弧劃圓的連線,產生很多多變又,幾種單一的擊法經過劃圓連線起來,藝人起名叫“拐線“。低鼓的擊鼓一般都是右槌擊前半拍,左槌擊後半拍,右手每擊一下,上身都有一次明顯的振動和角度的變化,頭也點動一下,顯示出低鼓手動作的力度,柔軟中有剛勁。腳下的步法多為“騎馬蹲襠勢“,舞動中兩腳始終不停地左右換動,兩胯也隨之左右扭動,配以不規則的晃頭,形成了不大協調的動律,展觀出低鼓表演的詼諧幽默以及老當益壯、老而不衰的氣概。低鼓的表演往往是花鼓隊中的壓軸表演。
萬榮花鼓擊多鼓的花鼓手右手持軟槌,左手持硬槌,打法基本同高鼓,動作的開始一般先打胸鼓或頭鼓,腳下動作主要是“踏步半蹲”換腳跳,或“騎馬蹲襠勢”,表演中因頭或肩都系鼓,所以不做俯身動作,更不宜做跳躍動作。
音樂特點
鼓點特徵
萬榮花鼓的鼓點有開場、流水、小收點、大收點以及一點油、一錘、二槌、三槌、緊三槌、慢三槌、四槌、五槌、八槌、十二槌等。鼓點的銜接有一定規律,每個套子有四個部分,即開場、流水、正套、結尾。演員出場時,用開場;擊流水時,演員可盡情舞動,顯示技能;小收點則是變換動作,走新場圖的信號;四槌屬於正套,鼓點上下句對稱,要求動作也左右對稱;一點油鼓點舒緩,動作節奏緩慢,舞姿優美;緊三槌突出了一個“緊”字,用於舞蹈結束之時,也是整個表演的高潮之處,最後結束在大收點。
伴奏樂器
萬榮花鼓中的花鼓、呆鑼(手鑼)由場上演員敲擊,系舞蹈道具;大鑼、鈸等為場外伴奏。其中,花鼓為領奏樂器,指揮全盤;大鑼直徑約40厘米,質薄沿窄,發音低而酥,延續音長,為主奏樂器;鈸的直徑約30厘米,鈸碗直徑約7厘米,鈸邊較薄,發“沙”音,用以擊節拍,掌握速度快慢;呆鑼發音短促,從中加花,烘托熱烈氣氛。它們組合在一起便可以產生火熱、歡快的音響效果。
唱詞特徵
萬榮花鼓花鼓曲多採用民間小調和歌謠,如《繡荷包》《割韭菜》《小放牛》《剪花》《高調》等。歌詞則根據演出的情況而定,如元宵節的歌詞“正月十五月兒圓,有隊花鼓到門前,一個鼓子打得歡,三個娃娃轉得圓。”“一個小鼓圓又圓,兩頭都用牛皮瞞,先打個青龍來戲水,再打個珍珠倒捲簾。”舊時花鼓隊也有祭祀各路神仙的習慣,其唱詞多是對神靈的讚頌和祈禱,如“此廟蓋得寬又寬,十根柱角栽得端,眾位神象上邊坐,保佑村民得平安。抬起頭來用目觀,此廟蓋得高又寬,關老爺爺上邊坐,關平、周倉兩邊站……”戶主蓋了新房,請花鼓隊來“踩院”,為取得主人的喜歡,花鼓手就唱“進了院內觀四方,高大樓房好院牆,餵下狗兒賽獅子,餵下雞兒賽鳳凰。”
人物扮相
萬榮花鼓鼓手戴氈帽、掛滿髯,穿對襟襖、彩褲,打裹腿,腰系水裙,裙的一角掖在腰間,蹬雲頭鞋;花鼓女(俗稱女娃子)頭戴鳳冠,梳一條長辮,穿鮮艷的大襟襖、綢花裙、繡花彩鞋;丑角梳朝天辮,畫醜臉,穿大花襖、背帶開襠褲,身背串鈴;另有一名穿大褂、戴禮帽的人,負責唱曲。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萬榮花鼓是山西具有代表性的一種鼓類民間舞蹈,其風格淳樸、動作粗獷、節奏歡快、情緒熱烈,它與山西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為人們了解古代萬榮地區的社會變遷以及歷史沿革提供了史料。
萬榮花鼓的藝術形式異彩紛呈,表現力豐富,率真自然,具有一定的藝術審美價值。
傳承狀況
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年輕人外出打工,很少人願意學打花鼓,加上大多數老花鼓藝人年事已高,花鼓藝術面臨傳承危機。
傳承人物
王企仁,男,漢族,1941年4月出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鼓舞(萬榮花鼓),山西省萬榮縣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萬榮縣文化館獲得“鼓舞(萬榮花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鼓舞(萬榮花鼓)項目評估合格,萬榮縣文化館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1958年,萬榮花鼓在北京舉辦的全國職工文藝會演中進行了表演。
2000年,萬榮花鼓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民間文藝調演中進行了表演。
2020年9月22日,萬榮花鼓在第三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中進行了表演。
榮譽表彰
1989年,萬榮花鼓在山西電視台舉辦的農民家庭音樂會中獲得榮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