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國發〔2011〕8號)和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提升我省農業科技創新水平,增強農作物種業競爭力,滿足建設現代農業的需要,現就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基本介紹
- 索 引 號::015000185/2011-00158
- 文 號::青政辦[2011]163號
- 主題分類::農業、林業、水利、漁業
- 服務對象::企業
- 發布單位::省政府辦公廳
- 發布日期::2011/7/27
一、總體要求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進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完善地方性法規和制度,整合農作物種業資源,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農作物種業投入,強化市場監管,構建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託、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農作物種業體系,快速提升我省農作物種業科技創新能力、企業競爭能力和供種保障能力。
二、基本原則
——堅持自主創新。加強農作物種業科技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國內外技術合作,鼓勵和引進國內外優良種質資源、先進制種技術和種業物質裝備製造技術,加快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農作物種業科研成果,提高種業核心競爭力。
——堅持產學研相結合。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州級農科所種質資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種子企業流動,逐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資本為紐帶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農作物種業科技創新模式。
——堅持育小扶大。以“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為主體,整合農作物種業資源,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通過政策引導,帶動企業和社會資金投入,充分發揮企業在商業化育種、成果轉化與套用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加強對種子企業的政策引導和扶持,鼓勵有發展潛力、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通過重組、兼併、聯合等途徑率先做大做強,帶動中小企業用市場手段調整資源配置,進行資本運營,增強發展實力和創新能力。
——堅持突出特色。充分發揮我省地域獨特、氣候冷涼,有利於發展雜交油菜、馬鈴薯制繁種的區域優勢,優先做大做強雜交油菜制種基地和脫毒馬鈴薯繁種基地,擴大規模,增加效益,提高競爭能力。
——堅持合理布局。緊緊圍繞全省現代農業發展方向和種子育繁推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體系要求,充分利用現有基礎和設施,按照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的要求,合理規劃種子生產基地。
三、發展目標
立足省內,面向全國,圍繞特色農業,加快推進現代種業發展進程,形成科研分工合理、產學研相結合、資源集中、運行高效的育種新機制,培育一批具有廣泛套用前景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突破性優良品種;建設一批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生產的優勢種子基地,重點打造2個“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種子企業;進一步健全職責明確、手段先進、監管有力的種子管理體系;完善種業法規制度建設,加強市場監管能力,提高優良品種的自主研發能力和覆蓋率,確保糧食、蔬菜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到2015年在優勢區建設高標準的種子生產基地80萬畝,其中春油菜雜交制種基地4萬畝、馬鈴薯繁種基地50萬畝,主要農作物種子統供率達到13%,良種覆蓋率達到95%,良種在農業生產中的貢獻率提升到45%,以雜交油菜種子產業為主體,打造出1個“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農作物種子企業,完成青海高原種業有限公司對青海薯業有限公司的兼併重組。到2020年在優勢區建設高標準的種子生產基地100萬畝,其中春油菜雜交制種基地6萬畝、馬鈴薯繁種基地穩定在50萬畝,主要農作物種子統供率達到15%,良種覆蓋率達到98%;再打造出1個以馬鈴薯產業為主體的常規作物“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農作物種子企業,良種在農業生產中的科技貢獻率提升到50%,建成全國重要的雜交油菜制種和脫毒馬鈴薯繁種基地。
四、主要任務
(一)強化農作物種業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在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新機制過程中,對不具備實現商業化育種條件或不能實現商業化育種的小麥、青稞、豆類等常規作物,依託農林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實施公益性育種。大力支持省農林科學院、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學農牧學院等科研院所和州級農科所以及有育種能力的企業和個人,積極開展農作物種質資源蒐集、保護、鑑定、評價、利用及分類管理,加強農作物核心育種材料和重要功能基因的篩選、創製,強化現代育種理論、方法和技術、作物抗逆機理、生物安全檢測、無性繁殖作物品種選育和套用等技術的研究。大力開展農作物育種、品種測試、品種抗性鑑定、機械化制種、種子加工儲藏、質量快速檢驗、種業信息管理等共性技術的研究與套用。進一步完善公共研究成果共享機制和農作物新品種示範推廣服務機制,加大新品種示範推廣力度,為種子企業提供科技支撐。
(二)提升種子科技創新能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促進科研育種單位進入或轉變為種子企業,大力推進種子科研、生產經營單位之間的聯合。積極扶持種子企業建立科技創新體系,組織開展種子科研、生產、經營單位的聯合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速國內外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消化和推廣,全面提高良種培育、生產、儲運、加工、包裝技術和種子生產管理水平。
(三)加強種子生產基地建設。儘快制定《青海省農作物品種繁制種區劃》,科學規劃種子生產區域布局,建立優勢種子生產保護區;加強雜交油菜、馬鈴薯、蠶豆等特色優勢作物種子繁育基地的規劃建設與用地保護,鞏固和保護現有特色優勢作物種子生產基地;進一步加大雜交種親本、常規種原原種的保護和繁殖力度,鼓勵種子企業採取多種形式建立相對集中、穩定的種子生產基地,增強種子生產能力,實現良種生產多元化、高效化。立足區域生態條件和農作物制繁種特點,合理布局種子生產基地,西寧、海東、海西、海南和海北建設雜交油菜制種基地和常規油菜繁種基地,西寧、海東和海西建設馬鈴薯種薯繁殖基地,西寧、海東、海南和黃南建設蔬菜繁種基地,西寧、海東、海南建設蠶豆繁種基地,西寧、海東和海西建設豌豆繁種基地,西寧、海東、海南和海西建設小麥種子基地,西寧、海東、海北、海南建設青稞種子基地,西寧和海南建設花卉繁種基地,海西和黃南建設中藏藥材繁種基地。
(四)建立商業化育種體系。加快建立雜交油菜、脫毒馬鈴薯等農作物商業化育種體系。進一步理順科研、推廣、企業和種子部門之間的關係,明確各自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充分發揮各部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科研院所作為農作物種業科技創新主體,積極引導和推進科研院所逐步退出商業化育種。大力扶持種子企業,加強現有育種力量和資源整合,加快品種研發,逐步建立以種子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新機制。支持優勢種子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加強種業合作交流,鼓勵引進國內外先進育種技術、優勢種質資源和管理經驗,逐步建立國家扶持、目標管理、擇優競標的商業化育種新機制。
(五)嚴格品種審定和保護。加快州(地、市)縣級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建設,嚴格品種審定標準,完善品種引種登記及管理制度,進一步規範品種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品種保護測試和品種跨區引種行為,統一鑑定標準,提高品種審定條件,杜絕品種未審先推現象。完善新品種保護制度,強化品種權執法,加強新品種保護和信息服務。加強對已審定品種的監管,健全原種保純制度,強化原種生產管理,健全品種退出機制,確保種子質量。
(六)完善種子儲備調控制度。加強州(地、市)縣級種子倉儲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種子儲備條件。進一步完善救災備荒種子儲備制度,健全國家和省兩級種子儲備制度,國家級儲備嚴格按照農業部下達的儲備作物的種類和數量確定,並根據《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管理辦法》有關規定,通過招投標方式擇優確定承儲單位。省級儲備仍由州(地、市)縣代儲備,重點儲備短生育期和大宗農作物種子,保障災後恢復生產和區域性市場調劑。全省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根據儲備的功能定位和生產實際需要,提前確定儲備品種,嚴格落實儲備任務,保證儲備種子質量。
(七)強化市場監督管理。各級種子部門要嚴格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依法糾正和查處騙取審批、違法審批等行為。嚴格種子市場準入條件,強化市場監管和服務,全面推進縣級農業綜合執法,加強種子許可事後監管和日常執法,強化種子企業監管,建立工商、農業、種子管理和種子企業聯席會議制度,加大對種子生產和購銷環節的管理力度,嚴厲打擊制繁種基地無證或侵權生產、搶購套購等違法行為,取締違法生產企業,維護種子生產秩序。嚴厲打擊套牌侵權、生產經營假劣種子等行為,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建立種子質量檢測、認證制度,嚴格種子質量監督檢驗,加大種子市場檢查和企業監督抽查力度,強化種子質量全程監控,加強品種真實性檢測,保證農業生產用種安全。建立種子企業公開信息查詢平台,強化信息服務。嚴格品種權執法,健全智慧財產權服務體系,切實保障品種權人合法權益。
(八)加強農作物種業人才培養。加強省農林科學院、青海大學農牧學院和州級農科所農作物種業相關學科、實驗室、研究中心以及實習基地建設,建立教學、科研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機制。充分利用國內知名農業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青海大學資源,採取多種形式培育種業後備人才,培養一批高素質種業科研、生產、行銷服務和管理人才,為全省農作物種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九)加強種子管理體系建設。進一步強化種子行政管理職能,將公共服務範圍的種子管理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切實保障種子管理工作經費。強化種子管理隊伍建設,建立一支廉潔公正、作風優良、業務精通、素質過硬和裝備精良的種子管理隊伍。改善縣級種子管理條件,加強品種試驗和種子檢測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配備農作物種子質量快速檢測、信息管理等儀器設備,為履行種子管理職能提供保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各級財政、金融部門要切實加大對種子產業的投入力度,劃定投資重點,加快農作物制繁種基地建設,支持制繁種企業增強產品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在科研項目和資金安排上合理分工,對科研院所主要支持基礎性研究和公益性研究,對企業主要支持商業化育種和競爭性研究。各級財政每年對種子產業的投資比例,要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增加對種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農業綜合開發、商品糧基地建設以及扶貧開發等農業發展項目中凡涉及農作物種子的,都要與種子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列入專項,增加投入,確保項目投資真正落到實處。各級財政要加大“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大對科研單位育種研究及創新平台、產學研聯盟的支持力度,支持引進國內外先進育種技術、裝備和高端人才,促進“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發展壯大。
(二)加快落實種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的種子生產經營所得,免徵企業所得稅;對企業兼併重組涉及的資產評估增值、債務重組收益、土地房屋權屬轉移等給予稅收優惠。完善種子生產收儲政策,建立政府支持、企業參與、商業化運作的種子生產風險分散機制。各級政府都要建立糧食種子儲備制度,安排專項投資,建設相應的種子儲備設施。各級財政要把種子儲備資金列入同級財政預算,用於補貼救災備荒種子收購貸款的利息、正常儲備損耗、管理費用和轉商虧損等。農業發展銀行要將種子收購資金納入糧食收購貸款中,做出專項安排,給予重點支持。逐步建立種子風險基金,對符合條件的農作物種子生產開展保險試點,增強抗禦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能力。省上安排種子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扶持良種的選育和推廣,推動現代種業發展;對在農作物育種和引種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科研單位、科技人員給予獎勵。鼓勵和支持種子企業通過租賃、承包等方式流轉國營農牧場或農民的土地,建立一批相對集中、長期穩定的種子生產基地,確保用種數量和質量。進一步加大對良(原)種場的扶持力度,採取多種形式,盤活存量資產,嚴格保護耕地資源,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各級政府要加大對各類良(原)種場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著力改善良(原)種場的基礎設施條件,引導良(原)種場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最佳化內部資源配置,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繼續起到示範樣板和骨幹作用。按照建立現代種業體系的要求,推進種業科研、生產、經營和管理各個環節的改革和機制創新。
(三)完善種子法規。堅持依法治種,完善種子法規制度,出台《青海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辦法》及《青海省農作物種子生產基地管理辦法》等配套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初步建成比較完善、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科學合理的種業法律制度、執法體系和行業管理體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健全並改進品種測試、品種審定、品種保護和品種退出制度,完善種子生產、經營行政許可審批和監督管理的相關規定,制定育種研發、科技成果轉化及科研人員行為準則,嚴厲打擊不法生產經營行為,確保公正、嚴格、廉潔執法,切實維護種子企業、育種單位、品種權人和農民的利益,保證種子市場規範化運行。進一步完善種子行業協會工作職能,充分發揮種子行業協會在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中的協調、服務、維權、自律作用。
(四)加強組織領導。各州(地、市)縣人民政府要加強對農作物種業工作的領導,制定本地區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規劃和方案,認真落實各項扶持政策措施,大力支持種子企業從事育繁推工作。省農牧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教育廳、科技廳、財政廳、國土資源廳、工商局、質監局等部門成立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工作協調組,研究解決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組織擬定重大政策,並負責綜合協調和行業指導,監督各項措施落實。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細化並落實各項措施,全面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