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區博物館,位於上海市青浦區崧澤廣場,原址設在青浦區城隍廟內,其前身為始建於1958年的青浦縣博物館。1999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青浦縣改為青浦區,青浦縣博物館易名為青浦區博物館。2004年12月,在上海市歷史文化名城命名十八周年之際,青浦區博物館遷址重建後的新館正式對外開放。
青浦區博物館有建築面積約8800平方米,展廳面積3600平方米;館藏文物一萬餘件,陳列展出了千餘件文物精品。
2012年,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和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授予青浦區博物館“2010—2011年度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先進單位”稱號。據2016年1月博物館官網顯示,自開館以來,該館共接待中外觀眾達百萬多人。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
建築布局
館藏精品
石器
彩繪有肩石斧 高19.6厘米,刃寬20厘米,福泉山遺址出土。 生產用具,或作兵器。 斧呈梯形,器身扁薄,背部兩端有短矮窄肩,弧刃,兩端上翹成方角。斧身上部對鑽一圓孔,圓孔兩側各有朱紅彩繪斜線連向肩部。應是捆綁繩索的部位。有肩石斧裝柄方法與無肩石斧大致相同,柄卯一般不穿透,只是開挖較淺的凹槽,將斧背嵌入槽內,斧肩緊貼槽口下端兩側,以繩索加固,增加耐用性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的新樣式。青銅器時代的銅鉞延續了這種形制。 | |
斜柄三角形大石刀 長56.5厘米,鳳溪鎮果園村遺址出土。 砍伐工具。 體大厚重,以大塊板岩石料打製成形後再磨平,表面留了多處打制痕跡。石刀略呈三角形,斜背,頂端凸出短柄,圓弧形刀刃,在刀身上部琢出一小圓孔。大石刀的圓孔和短柄部都是用來綑紮木柄時穿繩系縛的,構思巧妙。大石刀的刃部似有鋸齒狀的崩裂痕,只有經常觸及比較堅硬的物體才會導致這種損傷。 |
玉器
象牙梳玉背 高3.6厘米,上寬6.8厘米,下寬5.1厘米,厚0.5厘米,福泉山遺址出土。 象牙梳玉背一般為體形扁薄的倒梯形,下側有條形插榫,鑽2~3個小孔,上寬下窄。上端切割出二耳,形成冠頂狀,下端琢制凸出的扁榫,榫的兩側鑽2個小孔。冠頂的正下方鑽一小孔。上海、浙江等地多次在良渚文化遺址出土冠形狀玉器,因不清楚它的用途,故一直稱之為“玉冠形器”。自海鹽出土了完整的象牙梳以後,玉冠形器的用途才真相大白。 | |
圓筒形玉琮 高3.9厘米,射徑8~8.3厘米,福泉山遺址出土。 禮器。 青玉琢制,青白色,圓筒形,上大下小。中間大圓孔對鑽而成,內孔壁琢磨光滑。琮面在圓柱體上凸出四塊長方形凸面,中部以一條橫槽將凸面分為上、下兩節,並以四角為中線向兩側展開紋飾。上節有兩條平行的橫凸棱、兩個圓圈和一個凸橫檔,表示冠帽、眼睛、鼻子,組成帶冠神面紋。下節有一個橋形凸面連結兩個橢圓形凸面,在橢圓形凸面中間分別有一個圓圈,表示額、眼瞼和眼睛,組成獸面紋,紋飾對稱和諧。 |
陶瓷器
灰陶竹節紋熏爐 口徑9.9厘米,高11厘米,福泉山遺址出土。 熏蒸香料器具。 爐為陶質,呈笠形,上部為爐蓋,在捉手四周飾鏤6組孔紋,3孔為一組,按三角形排列。器身為大口,斜直腹,矮圈足,外壁飾6周竹節形凸棱紋。古人在爐內熏蒸香料,使香味從爐蓋18個孔中散出,起到淨室驅蟲的作用。這類器具在中國新石器考古中尚屬首次發現。 | |
紅陶盆形大鼎 口徑45厘米,高36厘米,福泉山遺址出土。 炊器。 形制厚重,是陶製器皿中的大件。鼎的上部呈盆形,直壁深腹,寬口沿外折,可以承蓋;底部圓形,留有一層黑色煙炱,是長期炊煮的痕跡。器腹下部一周凸棱,中部箍一圈齒狀堆紋,上下又有密集的凹弦紋,裝飾簡潔樸素。鼎足橫剖面為直角曲尺形,從正面看,上寬下窄;從側面看,略向外撇,承重性能優良。鼎足上部是兩行點線紋,下部以凹線勾勒出臉形,中間是齒形豎脊,兩側各有一個圓形捺窩,形成獸面。這種拐角中軸線的紋飾手法,在良渚文化玉器的製作中得到進一步發展。 |
象牙製品
神像紋象牙器 殘長25.4厘米,福泉山遺址出土。 以縱向剖開的象牙雕刻而成,置於墓主左腿骨旁,凸面朝上,凹面朝下,平面朽蝕嚴重,刻紋模糊不清,其形制無法判明。經細心整理,呈現出繁複的神像紋,神像輪廓粗獷清晰,地紋纖細緻密,口、眼、鼻及獠牙內部填刻雲紋和橫直線組成的幾何形圖案,口內一大一小兩對獠牙用弧線構成。象牙器紋飾神秘,肅穆威嚴,應是古人在舉行重大儀式時使用的重器,在良渚文化中屬首次發現。 |
展覽陳列
綜述
東翼
- 東翼一層
- 東翼二層
南翼
- 南翼一層
- 南翼二層
文化建設
所獲榮譽
參觀指南
- 開放時間
- 門票信息
- 交通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