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館

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館

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館位於中山公園內,展館面積1300平方米,通過400餘幅照片、300餘件實物、100餘件藝術品,詳盡展示了上海凝聚力工程的產生背景、發展過程和在不斷創新發展社會管理模式等方面作出地積極嘗試及有益探索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館
  • 類別:科技類
  • 地點:中山公園內
  • 館藏精品:《萬碗壽麵慶重陽》油畫
基本信息,發展歷史,館藏文物,

基本信息

據介紹,凝聚力工程博物館共分五個部分,展出了400餘幅照片、300餘件實物、100餘件藝術品。除長寧區的凝聚力工程外,博物館還展示了上海其他區縣的優秀黨務工作法,如楊浦區的“一線工作法”,浦東新區凝聚黨員、凝聚民眾、凝聚社會的“三服務”,黃浦區的“三會一代理”、閔行區的“三聯四會”等。
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館濃縮著一個時代的回憶,展館中出現的“銅鈴鐺”、《萬碗壽麵慶重陽》油畫、“感恩石”等物件,娓娓道來“凝聚力工程”建設的20年,見證了上海20多年的巨大變化。上世紀90年代初,以“了解人、關心人、凝聚人”為主要內容的“凝聚力工程”從長寧區華陽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廣到全市,在深入推進“凝聚力工程”建設過程中,先後湧現出楊浦區“一線工作法”、浦東新區“三服務”、徐匯區“康樂工程”、黃浦區“三會一代理”等一批先進典型,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大家感慨萬千。

發展歷史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部分民眾生活發生困難,迫切需要黨組織去關心。華陽路街道黨員、幹部以為民解難、為黨分憂的強烈政治責任感,開展“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大規模走訪活動,建立起關心民眾的一系列工作機制,創造了以“了解人、關心人、凝聚人”為主要內容的“凝聚力工程”,初步回答了基層黨組織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做什麼”和“怎么做”的問題,得到中共中央組織部和中共上海市委的充分肯定。以“華陽經驗”為代表,在全市國企、高校、農村等領域湧現出一批先進典型。

館藏文物

博物館一角擺著三隻銅鈴鐺,將當年長一居委會幹部楊金秀的思緒拉回當年。她給解放日報記者講述起“搖鈴鐺的故事”——那時的長一居委有170戶人家,棚戶區里都是彈格路,居民沒有自來水,只能用吊桶打井水。“清潔衛生是當時居民區的大事,居民們相約出來大掃除,我也漸漸琢磨出了其中規律。於是,每周四的某一時刻,我就搖起鈴鐺,‘叮鈴鈴’。這時,家家戶戶的窗子都開了,居民們紛紛出門挑水掃馬路。”
在《萬碗壽麵慶重陽》油畫前,華陽社區“三老”談心站站長張鑫伯凝視了良久。油畫前擺著一口銹跡斑斑的大鐵鍋,還保留著配套的“鋼精鍋子”、湯勺和漏勺。“聽說要建凝聚力工程博物館,我們站的老同志獻出了當年這口下壽麵的大鐵鍋。”張鑫伯講起自己的凝聚力情結:他剛搬到華陽時,發現所住的海廈小區有電梯卻不準使用,原來因為動遷居民與開發商有矛盾,小區電梯十多年一直閒置不開。他和其他居民向很多地方反映,卻遲遲沒有回音,後來找到時任華陽街道黨工委書記倪炳生,才解決了電梯的重啟問題。“我記得電梯運行那天,整個小區像過節一樣。”這件事讓張鑫伯感懷不已,“凝聚力作用到居民心上,居民就會產生一種向心力。打那以後,我就開始主動去幫居民區做事,從陶家宅居民區總支委員、支部書記,做到老年協會副會長、三老談心站第五任站長……”這次來博物館,他還帶上了厚厚一疊談心站老人的活動資料與大家分享。“退休;但不能褪色,不能碌碌無為地虛度光陰,要盡所能為社區作貢獻。”
博物館裡有一塊從虹儲小區複製來的“感恩石”,很多居民在此拍照留念。牆上展示的凝聚力工程感人故事,不斷被居民深情憶起:一對老夫妻約定,百年後將200多萬元積蓄作為特殊黨費上繳;一位老先生臨終前提出希望,要過一次組織生活。“他們為什麼這樣做,這與凝聚力工程的開展與不斷薰陶分不開。”生在華陽、住在華陽的沈金芳曾擔任過華陽街道建寧居民區書記,“作為一位華陽居民,我是凝聚力工程的參與者、建設者,同時也是受惠者。”最叫沈金芳印象深刻的是,華陽棚戶區的實景模型。這個微縮布景再現了上世紀90年代初華陽街道孫家宅、西新街一帶的原貌,“這讓我一下子身臨其境,這些年所經歷的酸甜苦辣歷歷在目。”沈金芳說,當年棚戶區居民沒有獨立煤衛設施,都是生煤爐、拎馬桶、倒痰盂罐的,用水則要從外面公用龍頭放了再拎進來。經過動遷,這塊地方如今已舊貌換新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