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浦田歌
- 分類:民歌
- 地區:上海市
田歌種類,鼎盛時期,田歌現狀,
田歌種類
青浦田歌種類很多,有吆賣山歌、落秧歌、大頭山歌等,是稻農插秧、除草、車水、挖地時傳唱的。田歌以吳越文化為基礎,內容分傳統歌謠、即興創作和新民歌3種。演唱的形式也自成一格,有頭歌、前賣、前嘹、長聲、後賣、後嘹、趕老鴉、歇聲8個部分組成,頭唱即領唱,由一人率先開腔;前賣、後賣屬於單獨演唱,趕老鴉、歇聲是合唱,前嘹、後嘹、長聲均為跟唱。田歌音調高亢嘹亮,旋律起伏大,經常出現八度的差異。演唱節奏是散板式的,沒有周期性的節拍,速度也非常自由。
鼎盛時期
作為一種傳統民歌,田歌發展鼎盛時期,幾乎家家都會唱,但也有半職業性歌手,當地尊為“歌師”、“歌伯”或“歌匠”。他們自幼學唱,既有即興編唱的能力,又掌握了大量的歷史故事、傳說等長篇唱詞。因此,青浦田歌的敘事歌頗有特色,短則幾十行,長則上千行。每到農忙時節,兩三人站在田頭,敲鑼打鼓,相互對歌。勞作從早到晚,歌師也要唱上一整天。為了給幹活的人解除疲勞,他們常唱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臨時編一段笑料。有時也發號施令,請大家休息、吃飯、挪動幹活的位置。除了對歌形式外,也有歌師與眾人間你領我唱的形式。《青浦縣續志》中就有“唱田歌悠揚赴節,聲聞遠近”的記載。
解放後,田歌從田間唱到舞台,多次在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匯演中獲獎。然而,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的推進,田歌賴以生存的載體正逐漸消失,高強度的農田勞作也已被機械化替代,會唱原汁原味田歌的老人大都80歲以上,最年輕的也已64歲。加之演唱的即興性不便於紙面保存,田歌文化形態正在迅速消亡。目 前流傳的田歌還有《十二月生肖》(大頭歌)、小山歌《山歌好唱口難開》(四句頭山歌)、小調《小舨艄》、婚嫁禮儀歌《十教訓》(娘囡對哭)等6大類20餘首。
田歌現狀
今 年 初,上海成立了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基地,青浦田歌與上海顧繡一起被確認為市級保護工程。近 日,青浦區政府撥出專項經費,用於田歌的搶救和研究。首先,準備對健在的田歌民間藝人進行搶救性記錄,包括文字、音像、圖片,建立田歌藝人檔案庫和田歌藝術檔案庫,出版有關文字、圖片,舉辦研究性觀摩演出;其次,保護田歌的生存環境,開展“青浦田歌之鎮”、“青浦田歌之村”命名活動,恢復和發展區域性田歌傳統活動;再次是建立青浦田歌博物館(陳列室),舉辦“田歌節”,使之成為青浦地區獨具特色的文化活動。
原生態民歌:在長期勞動中產生,流傳於一定區域範圍內,由民歌手自行創作編排,用口傳心記方式進行傳唱流播,未經文人雕琢修飾的民間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