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通過界定社會責任感培育的相關語素,闡釋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的理論依據,分析中國青年大學生的時代境遇與群體特徵,沿著中外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的歷史進程,概括整理中外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的內容,總結提煉中外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的方法和目標,並對中外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的內容、方法、目標進行比較,從而為中國更好開展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論與現實借鑑。
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青年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使命。而當代青年大學生道德滑坡,高校道德教育實效性差,主要是源於社會責任感的缺失。在這樣的現實語境下,加強社會責任感培育顯得尤為重要。基於此,《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研究》深入探討了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問題。
作品思想
該書研究結論認為:
一、中國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需要進行切實有效的創新,首先必須要注重其內容上的創新。積極借鑑吸收世界先進文明成果,批判繼承和創造性轉換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是進行中國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內容創新的有效途徑。中華傳統道德觀念作為立國之基,要對優秀成果予以弘揚,同時要大膽學習世界文明成果,並取長補短。
杜威指出“在各種不確定的情況下,有一點是可以永久參照的,那便是教育與個人經驗之間的有機聯繫”。簡單說教是不可取的,是形而上的,當務之急是要建構生活化的社會責任感培育內容。要紮根生活土壤,融入受教者個體學習、交往、集體和職業生活中,發揮對人生的肯定、調節和提升功能。社會責任感培育內容需要向時代和生活開放,不斷從經濟社會變革和文化創新中吸納新鮮的理論養料,關注人們生活中所遇到的新矛盾、新挑戰、新問題和新熱點,從而使施教者和受教者的道德批判和創新能力不斷得到發展的同時,實現社會責任培育內容不斷創新。
二、中國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方法創新的基本要求,在於切實建立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徵的、實行人文教育方式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的、具有規律性和實效性的社會責任感培育方法系統。(1)青年大學生要發揮自身在社會責任感培育中的主體作用,同時社會也要尊重青年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促進社會責任感培育主體的自我完善與發展。要把青年大學生作為社會責任感培育的主體,而不是被動的受教者,施教者與受教者在學習中的互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真正尊重青年大學生的主體地位是要通過青年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而實現的活動,創設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發展的必要前提在於在施教者與青年大學生之間建立平等交流和互相學習的溝通橋樑。(2)實行人文培育方式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現代科技載體是當代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過程各要素的聯結點。因而,中國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方法的創新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和工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為主要培育內容,深刻影響青年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3)中國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方法顯性化與隱性化相結合。教育者要充分尊重並發揮青年大學生的主體性,給予其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與此同時充分發揮隱性教育資源的功能。鼓勵當代青年大學生通過搭建並最佳化隱性教育平台和內容,在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中對價值觀和道德規範逐步有所發現、領悟和收穫,以此達到在潛移默化中培育自身社會責任感的作用。
三、中國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體制的創新,需要在與經濟社會變遷相適應的基礎上,構建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體制發展所需要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民主化、社會化和科學化的終身教育體制。(1)中國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體制需要在教育層面形成社會合力。以青年大學生為重點,面向全體社會成員,要從提高中華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精神文明水平的角度,努力在全社會構築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體制的立體網路和終身教育體系。(2)中國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體制需要切實可行的科學評價機制。需要堅持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橫向與縱向比較並舉、自評與他評相作用,創新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體制的評價方法,並將其貫穿於受教者社會責任感的實踐中。(3)中國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育需要建立完備的科研機制。依靠科學,將開展與社會責任感相關的科學研究作為高校的重要職能。建立與青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密切相關的培育體制,通過蒐集社會責任感現象的事例和個案,揭示社會責任感培育規律,以形成社會責任感培育的正確決策和方案,並指導整個社會責任感培育實踐。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包雅瑋,女,1980年出生,江蘇鹽城人,鹽城工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