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明道人

靈明道人,本名牛巍,1987年生,中共黨員,畢業於佳木斯大學音樂學院音樂表演專業,主修竹笛,先後獲得音樂表演專業文學學士、漢語言文學教育文學學士、臨床檢驗學士學位。當代詞人、詩人、樂手、流浪者,徒步旅行狂野之徒,自號靈明道人、歧路樂府主人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靈明道人
  • 出生日期:1987年
  • 職業:當代詞人、詩人、樂手、流浪者
  • 畢業院校佳木斯大學音樂學院
  • 代表作品:《雞鳴風雨集》、《黑龍江詩詞卷》
  • 本名:牛巍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 專業音樂表演
  • 性別:男
簡介:,主要事跡與成就:,主要事跡,參與出版作品:,滑稽軼事數則:,主要作品選:,《歧路詞》,《歧路詩存》,《簫經》,

簡介:

靈明道人,本名牛巍,1987年生,中共黨員,畢業於佳木斯大學音樂學院。當代詞人、詩人、樂手、流浪者,徒步旅行狂野之徒,自號靈明道人、歧路樂府主人等,現居黑龍江省佳木斯市。
生平雅好音律,擅以笛簫吟曲,亦好夷樂,曾舉辦個人竹笛獨奏音樂會《歧路行吟》,有文論《簫經》、錄音《赫哲新歌》等作品流傳。其事跡多次被《佳木斯日報》、《三江晚報》等媒體報導及刊稿。
2005年開始創作詩、詞、曲,至今頗豐,有集《歧路詞》、《歧路詩存》、《黑龍江吟壇十三家》等。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黑龍江省詩詞協會會員。另有作品發表於詩詞合集《雞鳴風雨集》、《黑龍江詩詞卷》、《二十世紀詩詞文庫》、《海岳清音集》等。在80後詩詞創作群體中,有著一定影響。
2009年開始徒步旅行,由深圳出發抵達西藏地區珠穆朗瑪峰,行程長達四千七百公里,登頂海拔四千米以上高山十五座,穿越汶川地震災區等,其間創作詩詞集《流波集》。
靈明道人

主要事跡與成就:

主要事跡 2005年:

主要事跡

師從佳木斯大學音樂學院曹雪峰副教授習吹笛
與賀蘭眾友結義,行十二;
2007年:
撰寫《簫經》,負笛南下蘇、杭、滬、陽羨等地訪師友;
2008年:
獲得黑龍江省第三屆器樂大賽職業組(青年組)一等獎;
加入黑龍江省詩詞協會;
參與錄製東北風格竹笛作品《赫哲新歌》
2009年:
4月出版《黑龍江吟壇十三家》,加入中華詩詞學會;
6月於佳木斯大學音樂廳舉辦個人竹笛獨奏音樂會《歧路行吟》;
7月負笛流浪山東,走訪齊魯史跡,途徑十市。
8月南下,客寓深圳,以教授音律為生,交結湖廣豪傑甚眾。撰寫《笛經》等;
2010年:
1月至3月,從深圳出發,徒步穿越珠江三角洲、廣東西北部及汶川等地,考察人文遺蹟,結集《徒步汶川集》等;
6月至9月,從成都出發徒步抵達拉薩、珠穆朗瑪峰大本營等地;
9月至10月,流浪在陝甘二省,返回黑龍江;
2011年:
5月,發起“國境之南——徒步中俄國境線七日”活動,與佳木斯驢友完成線路;
7月,赴西安參加簫雅集網站第一屆全國簫友大會。
7月-8月,獨自遊歷川南、雲南、貴州、湖南、江西、安徽、山西等地。
2012年:
1月,赴青海黃南州同仁縣夏卜浪村支教。
2月,於西寧購得二百元二手永久腳踏車一台,騎行青疆線,環行青海湖、穿越柴達木
3月,遊歷新疆南北、甘肅、寧夏、內蒙古等,於北京會韓生。
7月,赴京隱居。
9月,遊歷遼西東,訪道黑龍江綏化慈雲觀
參與出版作品: 2005年:《雞鳴風雨集》(中國文聯出版社

參與出版作品:

2008年:錄製《赫哲新歌》
《中華詩詞黑龍江卷》(北方文藝出版社
2009年:《二十一世紀詩詞文庫》(四川出版社)
《黑龍江吟壇十三家》(北方文藝出版社)
2010年:《海岳清音集》(杭州出版社

滑稽軼事數則:

賀蘭吹簫雅好音律,猶善吹簫,時得子晉遺意(注1)。然性簡傲,未嘗輕與人聽,雖一時名士世許風流者,亦莫能屈。或問之,曰:“無他,但恐措大驢耳(注2),污我簫聲。”
(注1)高駢《聞河中王鐸加都統》詩:“不知子晉緣何事,只學吹簫便得仙”。
(注2)《朝野僉載》:“江陵號衣冠藪澤,人言琵琶多於飯甑,措大多於鯽魚。” 賀蘭吹簫,雖居極北苦寒之地,而意氣不衰。嘗有句云:“我本古人生今世,此恨真真難雪。”或曰:“汝何以知今世不如前?”乃曰:“汝如此與某放言,便是不如前也。”人亦不能屈。
賀蘭十二云:吾雖步虛衣羽,枕石漱流,倚山林而居,行煙波之事。然他日當為天下畫奇計,成不世功,寧負此三寸毛錐子哉!
賀蘭十二云:斯世忌才,比今尤甚。昔賈誼獻策,杜牧談兵,皆成水月。吾輩大隱於市,高明難煊,可謂千古遺憾也。
賀蘭三,性喜雁,嘗化身為鳥,而皆不類雁。十二戲之:爾欲化雁而不得,蓋羽翼未豐,鳥氣未重也。須向野騖借翅一雙,充之羽翼;抱窩十日,受之鳥氣,或能化雁亦未可知。
佳木斯,古之僻地也。今有暴桀客,荼毒甚慘。賀蘭倚筠,善岐黃,能破腹洗腸,居噓字輩首,十二之弟也。是日,十二諭之曰:“里人殘忍,吾亦怵目。觀其手段,裂屍而已。爾輩行徑,可謂大同小異。”

主要作品選:

《歧路詞》 青門引 憶流浪的一年

《歧路詞》

風叫寒窗靜,凍雪呼號難定。獨吟瘦榻不成哀,黯然涼臥,恨也無由病
送君萬里堪清醒,別袂依稀冷。舊箋忽覺荒唐,常痴夢會模糊影。
高陽台 讀朱祖謀書生滿眼神州淚感賦
絕塞銀刀,長江凍斷,酸風摧宇無情。落魄江湖,為誰萬里飄零。書生滿眼神州淚,踏千山、萬壑哀聲。盡蕭然、當哭長歌,恨擲簫箏。
去家南下環海走,甚青樓屠狗,分付餘生。葬劍西隅,醉鄉中酒難醒。待尋三五真知己,嘆十年,身老伶仃。最消磨、形影闌珊,訴與誰聽。
鷓鴣天 聽Janis Joplin之summer time,憶攜友徒步千里
往事擦肩已莫歸,輕言錯許卻難知。千山越過驚心遠,萬種情疏不可期。
翻舊佩,憶當時。天涯無奈各東西。何如對酒荒山側,相擁風寒手緊衣。
鷓鴣天 一個未接電話
夜夢神傷又為誰,欄桿獨倚欲沾衣。冷霜伴月無聲悄,最恨消磨乍醒時。
來世晚,誓言遲,傷心暗換莫相思。昔年顛倒流連處,路遠情遙不可期。
喝火令
別久知難遇,相逢已夢深。笛聲過恨懶藏心。堪問齧痕留後,何處與追尋。
忽記天南走,樽前百緒襟。少年詞讖淚難禁。一路風波,一路興消沉。一路飲傷狂醉,萬里寄哀音。
朝中措
春風莫笑乍來時,風雪兩依稀。料得錦花開晚,此生淒寂誰知。
長歌掃恨,閒愁當醉,淚與遙期。執手舊遊尋處,幾回形影參差。
鷓鴣天 中秋
聚少離多夢斷頻,人生恨處對金樽。佳期問取淒涼月,誰教伶仃只一輪。
追往事,痛心魂,回眸輕笑已無言。平生吟詠終成讖,忍看當年齧臂痕。
鵲橋仙 七夕深夜,客寓南海
孤樓深館,殘燈空夜,恨冷寒山涼雨。穿林秋葉正悽然,莫笑我、吞聲淚語。
擦肩緣盡,傷心如夢,瀚影星雲凝駐。飄零人海獨彷徨,且十載、天涯逆旅。
鷓鴣天 客途中秋獨飲,次前韻
絕袂誰知入夢頻,參差心事酒盈樽。漫天黑玉朦朧掛,只道他鄉少月輪。
聽風意,看花魂,幾回哽咽竟無言。模糊記得庭前恨,流落江湖一點痕。
蕃女怨
萬般情劫今已遍,最恨初見。夢懷輕,痴意斷,舊時人面。芳魂一點化相思,在天涯。
蝶戀花 珠江二沙島星海音樂廳門前與流浪歌手羅平演唱《恰似你的溫柔》
誰道江湖深若許,放浪人間,惆悵望前路。二十年來堪一語,合身混沌飄輕羽。
滿目荒涼應記取,遍踏千山,依舊橫無數。唱罷繁華歸甚處,且留白髮天涯住。
臨江仙 過星海音樂學院,因粵藝考不得入
客寓嶺南寅醜換,望鄉問與誰同。此間畢竟不能容,月圓依北國,形影墮風中。
踽踽前行終鑄錯,手拈橫笛愁濃。浮生寂寞恨飄蓬,笑談皆夢裡,夢醒一無蹤。
木蘭花 次韻容若,夜宿羊城小谷圍島,答前女友
人生莫恨如初見,且把衷腸揉舊扇。寄身江海盪天南,夜雨悽惶隨夢變。
當年劇飲分杯半,此夕為誰藏故怨。可曾偶憶共歡時,許過三生三世願?
浣溪紗 辰時列車將之哈爾濱
愈近桑園愈斷魂,長車呼嘯過松津。霜須捻斷雪紛紛。
落拓江湖知己少,經年異客夢中人。此身非我自由身。
鷓鴣天 過紅博廣場,見蘇共紀念碑,因憶十年前與家慈同游,時十三四歲。
重訪故游萬事非,流華歲月盡同歸。十年消得容顏老,摧趁南風兩地稀。
書萬卷,路千歧。此生新舊恨難欺。獨臨風雪徘徊久,忽憶寒樓講字時。
鷓鴣天
流水桃花俱忘懷,驀然回首是塵埃。輕嗔淺笑今何在,往日心情且莫開。
雙雙蝶,舊樓台。人生總教費心猜。他年若與盟湖約,祈許從前不再來。
金縷曲·用其年“已矣何須說”韻,高考後
閒話君休說!問誰堪,茅山陶景、隆中諸葛。我本古人生今世,此恨真真難雪!扶鏡看,零星華發。虛度十年如逝水,嘆青天,蔽日朦朧月。漫把酒,聽秦瑟。
一聲腸斷歌永別。踏水雲,乾坤爐鼎,藥從六合。彈鋏神州留萍影,管他王侯枯骨。坐壁看,晚生愁絕。一樣走投天不惜,萬卷書,其臭如銅鐵。三味火,盡燒裂。
金縷曲·我的笛簫緣沒有句號
吾詞名《歧路》,昔唐人呼樂工為“路歧人”“歧路人”,此一也。又《列子·說符》:大道多以歧路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此二也。人生本多歧路,是是非非,終無定論。世
人身在歧路而譏余歧路,豈不可笑!
一夢終難醒。恨人間、九流三教,高低分等。嘆我平生如柳七,不管蘇譏晏冷。無非也、布衣孤影。發嘯彈箏舒此臆,遏行雲、天地凝聲哽。付鐵板,鶯啼詠。
狂歌當哭誰能領。任由我,身疲心老,知弦難應。空有擒龍縛虎手,都是英雄憧憬。路歧客、古今同病。笛管奔雷鳳簫動,作奇歌、待與周郎聽。卻可惜,尋無徑。
金縷曲
一夢難醒者。嘆年年、朦朧混沌,誰堪度化。我醉狂歌將俗笑,有口曾如公冶。生花筆、麻衣子野。曠達風流痴老阮,撫空弦、自比淵明亞。贏得了,一聲罵。
大道雖好休描畫。嘆吾輩、蹣跚苔路,詩題空瓦。且放輕舟浮東海,當此傷心涼夜。吟不盡、潸然閒話。來去蕭蕭無牽絆,只颼颼、風雨無情打。回首看,淚盈把。
臨江仙
不忍參差吟小竹,舊聲最怕重聽。牛山望遠淚如傾,杞人爭似我,無寐到天明。
歧路彷徨空浩嘆,十年書劍飄零。且從今日讀玄經,採薇騎鶴去,蜀市訪君平。
鷓鴣天 用小山“守得蓮開結伴遊”韻
曾作高陽結侶游,鯨吞玉液放輕舟。憶來不盡唏噓里,萬種心情鎖小樓。
雲鬢挽,眼波流,春宵故景也多愁。此生遺恨誰勘得,零落一身總是秋。
《歧路詩存》

《歧路詩存》

早春
早春臨上巳,江南正鶯飛。塞外荒草木,槁死生氣微。東風挾怒雪,覆地化濙濘。寒衾裹身重,行行不由徑。欲往皆茫茫,四顧目如盲。歸來烹茶飲,融融換輕裳。
訪樺川縣生女真人之瓦里霍吞故城遺蹟口占
越里篤國今安在,馬鞍山上宛里行。高台鳥瞰群峰小,萬頃平原黃未青。雪壓風烈連天吼,荒冢無依殘垣橫。黑土烏泥相膠著,凍溪繞折寂無聲。兀朮於此曾點將,陸沉中原恣胡兵。搗碎汴京奪漢祚,天子北狩寒江城。華服盡去辭廟日,身被皮毛望松瀾。井底潛龍成笑謔,生飲惡血蹈斃殫。百萬雄師無男兒,剩水殘山守彈丸。遙想當年竟何益,登臨唯有空嗟嘆。
詠懷第十
堯舜當天下,四海無窮貧。太平去已久,死生托鬼神。黃堂窮肉糜,等閒莫居人。斗米難果腹,君子窮於陳。大雪僵而臥,飢腸乾萬民。決履甘輕賤,屍寒無相親。仰古名大賢,黯然墮風塵。修身清以節,濯面潁水濱。
自壽
君不見浮生轉瞬三分去,二毛忽已染霜華。回首廿載荊棘路,苦吟作嘯盡長嗟。少年壯懷如夢幻,屠龍空擎出鞘刀。曾記學道玉虛宮,三十三天有神霄。駕鶴游遍十方界,呼喚風雨斬海潮。移轉星辰定乾坤,踏斗何處不逍遙。淪落塵間億萬劫,蠅頭蝸角爭一先。擦肩人海逐流波,為向營苟度華年。料是無從尋雲梯,醉里擊案復狂歌。鯨吞凡間八百斛,且笑光陰須臾過。
午時小雪
履霜催做黑雲幕,清寒萬里滿城廓。忽然市井傳呼叫,星點細鱗互相照。裹衣猶呵手,舉目盡茫茫。九月難得飄渺雪,千片萬片綻流芒。四十年來聞此景,滿目浮花不聞香。六出晶瑩造化奇,恍惚當空爭明滅。誰知此物天上來,為得那般恁皎潔。未染塵俗落泥壤,世間幾人能憐惜。莫嘆傷心是故事,淪落凡塵化狼藉。惜乎碾做靴底泥,好花須臾成湛露,教人如何賞其滋。
九月初九於龍川道上作
流離百越古粵中,盥手靈江小渚東。折枝端詳莫能名,此物與家混不同。足踏斷壁殘城垣,舉望金烏烈炎紅。懸照神州億萬頃,故園秋深碧樹窮。獨在異鄉憶重九,問誰借取千里風?
感懷
去家八千里,一日當十年。異榻不成臥,反側難入眠。縱有還鄉夢,約略杳如煙。飲水哽咽喉,此源非故泉。登高藐奇峻,目斷雲霧連。憑欄莫遠望,神傷自可憐。
無衣歌
南國秋風冷並刀,剪碎四時剩苦寒。雁字凌亂悲鳥號,凍樹葉黃枯枝殘。道人無衣不逍遙,三裹破被爛絮鑽。瘦榻一隅成天地,瑟縮震床抖如山。呵手唇焦涼瞬暖,蒸水寸寸化長嘆。遙呼力士送羹炙,入口噎喉強為餐。客途莫恨形牽影,漂泊何處是鄉關。
無衣歌
無衣歌,歌無衣,道人無衣腹亦飢。鐵衾披掛裹病笛,老竹裂斷不須吹。沽飲慢填愁腸罅,流落鵬城知弦希。冬夜嶺南無由雨,鄉醾頻斟吞聲悲。袖手長街行人少,踏水徐行路參差。忍見丐臥朱門底,夢中猶緊昂藏眉。束身七尺如稚童,北風淒號卷寒披。焉知甚日成凍骨,此地何曾少流屍。醺然觀此已猛醒,吾屋尚能疲且歸。縱使無衣蔽體膚,堪剩微軀待春期。
鵬城賣藝伶之一
五老伶,六十花甲莫安寧。豫中北曲煊關中,風塵南海誰堪聆。鵬城野市唱委曲,盛裝喬扮萬事輕。一招一式皆辛苦,天為屏蓋地為庭。琴鼓伴音發稀聲,可憐不經驢耳停。悲夫蠻夷亂華夏,遺禍流毒已難醒。惟願絕藝就此絕,勿使雅樂獨零丁。
聆中山陳林鋒吹笛歌
今有中山陳林鋒,擅使橫笛引玉龍。激聲裂雲散沉靄,掌中三尺韻無窮。一轉風動山搖驚,二轉奔雷九霄鳴。三轉月隱不復現,繞耳希音十日縈。君不見,天朝大樂淪夷久,誰堪集菁振正聲。百家先賢已存史,有君無慚世上英。妙哉其情言難盡,聆此神技快生平。
聆瞽師董文強吹塤
秦火焚大樂,凡音亂天倫。貨藝市井間,八音染俗塵。高雅久難作,誰解此中因。大音發乎心,動靜應其神。清濁皆不乖,至妙法成真。知聲古來眾,解音者幾希審音以達樂,九州已式微。壯哉聆董師,萬象具玄歸。
天邊縹緲幕雲遮,電光雷動舞龍蛇。狂風呼嘯折千樹,水掩縱橫阻長車。踏歌登臨蓮花頂,一覽鵬鎮稱奇絕。霧籠廣廈朦朧間,危乎如傾生杌隉。忽然雲開金烏現,遍撒滿山不復整。斜照青翠映水色,極目遠望渺無影。彩霞零星掛西北,光華萬丈生新虹。吞吐清氣入玄府,手提落日如血紅。且嘆此生類轉蓬,落拓南海人未識。縱有竹隱歸去意,紅塵羈絆催白髮。歧路行吟郁嵯峨,窺道十年恨難平。發放靈台一點神,震動幽谷盈嘯聲。
洪湖公園口占
芙蓉階下洪湖水,斜映赤霞氤氳杳。翠環眼底盈蔥鬱,浪打秋荷驚飛鳥。蔭遮花徑向幽獨,蛙鳴蛩叫人聲悄。白橋曲聯俱通達,奇石聳峙亭樓小。醉心自在放逸情,便覺萬事成飄渺。
徒步汶川至映秀
黑水西來何從去?岷山過處草森森。征羌曾駐姜維部,禹王古邑尚存今。歲次戊子有奇禍,一夜地動綿雨淫。殘垣斷壁吞千戶,碎山裂石萬壑喑。哀我胞族水火深,臨江遠眺淚滿襟。百里南下汶映路,且縱胸懷放長吟。
攜旅伴夜宿汶映高速五十二公里草坡鄉震後某山下,手機臨屏感賦
奔行六十里,草坡起雙帳。明月雲中隱,星垂平野曠。怒車往來疾,撼地頻搖漾。頭枕岷山石,足拍岷江浪。蓋天而席地,萬頃屏殘嶂。夜晚更亦深,反側心神愴。高臥難入眠,自斟復高唱。
露宿汶川草坡鄉,攜糯米酒二斤,對月獨飲
月汝來前者,吾欲與汝酌。汝何羞掩雲,教吾獨不樂。且作傾杯醉,對景排寂寞。北望群山碎,長河幾斷涸。樹折如草屑,良田淪壙漠。西羌歷奇劫,生民填溝壑。汝曾親觀睹,知是誰人錯?諸洞真仙遠,漫天神佛惡。造化衍慘烈,古今皆輕薄。請引萬魂來,吾夢接其魄。願以大德法,九天擊金柝。
拔營口占
辰時天猶暗,雲海初微熒。冷月隱華闕,霧籠無光星。朔風侵大帳,獵獵霜滿衣。衰枝啼寒鳥,江水去難歸。雄峙峰岩渺,一朝化塗泥。鬱郁十年老,百歲亦成痴。何處不為家,五尺立帳帷。
宿汶川草坡鄉羊店山中遇四點二級地震
君不見地動山搖屑石雨,岷江怒濤偷聲語。枯樹成林掩群冢,怪岩危然凌空住。才與冰輪把清酒,酩酊尋夢不知處。吾醉欲眠朦朧間,高臥西蜀蠻荒路。此生風波已經慣,舍卻頭顱任天主。
別映秀
日暮蜀道霧如漆,一片孤城岷江西。新山舊瓦疊岸積,危橋懸卵橫斷崖。巧匠劈山裂巨石,欲鑄鐵城永不移。此別映秀難再訪,遍踏神州作福祈。
辦公室口占
枯坐閒蕩志,方寸陋室羈。往來皆性偽,寒暄以為欺。朔風吹號鳥,凍樹斷南枝。物由造化主,亂世何可恃。目光忽短淺,寡歡每如茲。不若落魄時,乞酒斟酌之。
漢服論
制服興漢唐,大雅今無跡。漢字猶不識,唐服亦何益。張冠李戴之,效顰復低眉。青蚨幾萬錢,手足駢於枝。蠻貊猙面目,盛裝亦狄夷。堂堂在天朝,豈容蹏狗窺。古來愚民眾,知者幾希微。描摹仿故舊,卓然樣貌巍。圖畫應有恨,此非舊時衣。
簫經

《簫經》

歧路樂府主人自序
余才出於天,法本於己,遍采典籍,私淑古人,蹉跎半世,未有師授。所善諸技,皆得自先賢筆記也,尤喜洞簫。因讀《棋經》、《茶經》而慨:中華古籍,卷帙浩繁,雅樂興衰,千秋佳話,竟無論簫者,豈不荒唐!故提拙筆,為敘品簫之道。
源流篇第一
三代之簫為今之排簫,亦名鳳凰簫。三代之笛為今之洞簫,考黃帝使伶倫作笛,後人以為橫笛,實謬。《玉海》:黃帝使伶倫伐竹而作笛,吹之作鳳鳴。鳳鳴,簫之聲容也。洞簫作於橫笛之先,蓋因其前探而吹,合乎自然。簫自秦,禮崩樂壞,鮮有擅者,漢馬融賦《長笛》,晉桓伊作《梅花三弄》,傳簫之一脈。至開元盛世,明皇樂帝,制《霓裳》,衍多部樂,簫遂大盛。有宋一朝,教坊大興,簫亦大行。至蒙元,蠻夷東侵,神州淪陷,文明毀之一旦,簫道庶幾斷絕。明清二朝,簫竟為青樓館娃所用,痛乎哉!當世好簫者何啻千萬,多葉公之好也。古今惟善琴者皆能品簫,能品簫者皆超邁之輩,或隱或狂,微斯人,願訪之執弟子禮。
形制篇第二
簫分南北,貴者九節,象道之極,然長短迥異。蓋我天朝遼闊,南北風物各不同也。北簫長二尺七寸,南簫長一尺八寸,皆六按孔,一山口。北簫鳳眼有四,南簫僅得其二,管長短之故也。噓氣之口,北簫平而圓,名山口;南簫陡而尖,名歌口,故聲不同。又有尺八琴簫之屬,皆非慣用。尺八者,風靡有宋。歌口奇大,五竅缺商,故音聲委婉。宋後中原失傳,淪落炎洲倭島久矣。琴簫者,清彭祉卿之發明,鑿八竅,因其特合琴律,故名琴簫,又因其別於世俗,亦名雅簫。今有改制八竅簫及加鍵簫,因其旋宮甚易,海內名手皆喜之。南北洞簫,其管長不過二尺,而鳳眼之下長短不一,故為分別。欲使聲正,則管徑之比,恰合四十之數。按竅形狀,南小於北,略圓。
聲容篇第三
北簫慷慨雄勁,能動木石,品之而涕下,南簫止於吳儂軟語。此北人多豪傑,南人多墨客也。北人粗豪義氣,故簫之聲亦豪,古劍客吟簫作殺,野史志之,雖無確實,亦為佐證。南人文弱儒雅,簫聲亦雅,昔子房夜持南簫盡散烏江子弟,其聲戚然,思之扼腕。
律制篇第四
朱明以昔,依三分損益律,其法古傳,約略可考。取周尺一把,漢劉歆之銅斛尺差堪近矣。以九寸為管,三分為徑,吹之得黃鐘律,復以弦應其聲,得黃鐘弦,為宮。三分而益一,得林鐘,為征。以林鐘三分而損一,得太簇,為商。類此推之,則十二律相生畢。所謂黃鐘生林鐘,林鐘生太簇,太簇生南呂,南呂生姑先,姑先生應鐘,應鐘生蕤賓,蕤賓生大呂,大呂生夷則,夷則生夾鐘,夾鐘生無射,無射生仲呂也。益一者,為上生。損一者,為下生。六律為上,六呂為下,像十二月,合陰陽奇正,故曰樂道即天道。然此法推至仲呂生清黃鐘,其聲不得還元,又宋蔡元定推至十八律,制箏阮猶可,付之簫管,必難套用。
後明王公朱道人始創新法密律,沿用至今,較之西夷樂律,庶幾無異。取黃鐘管,以大九九之珠盤,加以算術,得密律,分別乘除,得數管,則十二律生矣。以之制簫,考漢荀氏管口校正為準,依密率法,得各竅間隙,仲呂復生清黃鐘,可還元。此法不拘管徑,但以宗之,即得正律,無不神驗。後四百餘年,西夷始知,可見我天朝教化。
技法篇第五
論技法,實為品簫末節。簫以氣為上,指為末。氣息勻和,不急不餒。運指務要鬆弛,如行雲流水,順乎氣息,必以氣運指。指在氣先,則曲散。氣在指先,則曲亂。唯氣指合一,從心所欲,方稱名手。出手疊打,須於不經意間,多則刻意,非正道。少則遲滯,非巧技。簫之指技,異於笛而嚴於笛,善學者不可不察。
旋宮法第六
旋相為宮,古已有之。乃取簫管,參差輪換按之,得諸調。昔民間匠師精擅此法,簫以小工調之角聲定均,開下手三竅為宮,依次開合,七聲齊畢。又以各竅為宮,得七調,其清角變宮,皆叉手按之。今世名手以按半竅為多,可得十二調,其五調雖不見諸套用,亦可謂之今勝昔也。旋宮指法,以底竅合字為宮,曰乙字調。以一竅四字為宮,曰上字調。以二竅乙字為宮,曰尺字調。以三竅上字為宮,曰小工調,以四竅尺字為宮,曰凡字調。以五竅工字為宮,曰六字調。以六竅凡字為宮,曰正宮調
用法篇第七
簫之為用,吹噓養氣,定性明心。吹噓之法,古多秘之,蓋中華傳道,私相授受,恐妄傳匪人也。昔琴師焚香沐浴,以求琴德,簫亦如此。吹簫之先,應凝神調息,斷絕諸般怨念,務使神閒氣定。世人皆知洞簫斷腸,乃品簫者境界使然。有吹者強作悲戚,簫聲欲絕,久之傷己傷人,淪為魔道,學者不可不知。
品簫篇第八
品簫氣必極細,力發乎丹田,方得清微之大聲。品簫之先,須氣沉丹田,默觀內景,引氣遊走周天。神定之後,方可輕啟兩唇,唇間裂隙若針絲,吐氣不可急,急則有惡聲,緩緩噓氣少許,盡入管中,發簫音之正始。唇不可盡掩管口,亦不可不掩;掩之過甚,則簫聲沉濁,音不諧。掩之過少,則簫聲悽厲,其中奧妙,學者自知。
持簫之法,須端正身形,不可搖曳無根,當如黃山之松,巋然屹立。上體中正,渾圓無極矣。兩手開合,太極始分;及至噓氣入管,則萬物化生,與道渾然也。此乃三一之法,大道之本。
知簫法,吹正音嗚嗚然,煌煌乎有鳳德。明者愛其幽雅深邃,持之修身,可證仙道;持之入世,可達世故。此簫之大者。
境界篇第九
樂之一道,雲集群響,法本靈明。人心之動,外物使然。盈乎正氣,魅邪不侵。是故聖人鼓琴,漆園擊缶,率性而為,皆合自然。品簫境界,天人歸一,參道之行,合道之本。觀梨園樂工,技藝絕倫,然非品簫,乃用簫耳。至於文雅炫耀,亦非品簫。簫之境界有二,即有簫,無簫。娛人之簫,何足道哉,曾不若籠中獅猴,博鄉愚拊掌。娛己之簫,差堪近道。我吹與我聽,如一泓清池,漣漪微動,然我仍如清池,還我本相,故曰有簫。及至入道,則我自吹手中之簫,恍若太虛無形無相,如何動他,故曰無簫。有無之間,境界天壤,法我法自然,法有相法無相,近道而合道,乃知天地宇宙之生息,窺萬古造化之妙。
歧路樂府主人,傷心之輩也。幼讀詩書,胼胝數載,有辭章三百篇,自詡雅士,而耽於音律,不得上進,遂淪為樂府教坊中人,又號歧路客。曾有詩云“一生羞做路歧人”,路歧者,故唐之歌舞樂師也。作《簫經》凡九篇,發願有二:傳我天朝教化,儆大夢世人。文辭粗魯,識見淺陋,行家一笑可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