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陳氏

據《陳氏通譜》記載,霍州陳氏祖籍河南潁川,屬潁川陳氏支脈。據家族老譜記載,陳氏兄弟二人早在明朝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1566年,明世宗朱厚熜,在位45年,是明朝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帝)就已遷居霍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霍州陳氏
  • 來源:鳳棲嶺陳姓
  • 出處:陳氏通譜
  • 陳姓名人陳寔
鳳棲嶺陳姓,師莊鄉,師莊村,陳家窊陳姓,陳家山頭陳姓,三教鄉陳姓,上三教村,下三教村,天下陳姓是一家,天下陳姓出潁川,封地為姓,源在齊國,堂號遍江淮,瓜瓞綿延,陳姓名人,

鳳棲嶺陳姓

鳳棲嶺位於師莊村以北5公里處,坐北朝南山坳處,原名麻灣,亦稱磚窯坡。據史料記載,明嘉靖年間,陳氏族人由河南潁川郡遷徒於此落足。傳說古時這裡樹木繁茂,山清水秀,鳳凰常在此地落架棲息,古稱鳳棲。據《陳氏通譜》記載:鳳棲為霍州陳姓最早發源地之一。該村因傳說而得名。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有時也寫作“楓”,原因不詳。全村有107戶,570口人,567畝耕地。

師莊鄉

師莊鄉位於霍州市境北部,距州城12.5公里。該鄉東鄰三教鄉,西接退沙街道,南連大張鎮,北靠靈石縣,總面積90.4平方公里。下轄31個行政村,46個自然村。全鄉共有3232戶,15036口人,22160畝耕地。鄉政府駐師莊村,因駐地而得名。
該鄉轄區地下煤炭資源豐富,地處丘陵、旱塬,以農為主,主要種植小麥、雜糧、玉米等。
古代,師莊一直為交通要道,歷史重鎮。南北向的古驛道穿境而過,沿路現仍保存有古代驛站、茶房、烽火台等遺址。該鄉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文化底蘊較深,神話傳說遍布,名勝古蹟甚多,現存有唐代古槐、宋代墓穴、元代石碑,明代廟宇,清代民宅。其中烽火台魁星樓文昌閣節孝坊等一批文物古蹟,構建技藝別致,展示了先輩人的聰明才智。戰爭時期,師莊鄉大部分地區為革命根據地

師莊村

師莊村位於州城北部12.5公里處。相傳該村最早由師姓人家建村,因姓氏而得名。明初時期,陝西朱氏家族後裔來霍任霍郡牧,數代之後,朱氏家族從朱家嶺搬到交通便利的師莊,師姓人家逐漸遷移他處,隨後又有劉、張兩姓人相繼來到該村落足。上世紀初,又有石、魏、李等族先後從臨猗、山東來到師莊落戶。全村有197戶,768口人,997畝耕地,是全鄉較大的行政村之一。
玉霍公路(原古驛道)穿村而過,自古為鎮,解放後各個時期均為鄉政府機關、公社駐地,是霍州市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據《霍州志》記載,清代一位南方官員途徑該村,感觸頗深,即興賦詩,留下了“畫意詩情彈兩肩,繡衣直指玉堂仙,不禁幾次山中過,換卻人間是美少年”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讚美佳句。
該村沿古驛道路西有玉皇廟一座,建於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據傳說光緒二十六年(1900)慈禧太后西逃,曾在此廟憩足,村東南有一座民代古建築原名文昌閣,慶嘉慶六年(1901年)改名為魁星樓,為古霍樓閣知名建築。在村南1.5公里玉霍公路旁,有一寺院,原名五槐寺,該寺毗鄰古驛道,來往的車馬行人,都要在此停留小歇,飲茶用餐。久而久之,人們便習慣地稱五槐寺為茶房,一直流傳至今。
該村自古為軍事要地,1939年日軍侵霍期間,曾在村西劉家堡設立據點,駐紮軍隊禍害老百姓。1945年6月6日,洪趙支隊在當地民兵配合下,拔除了師莊據點,解放了師莊人民。

陳家窊陳姓

陳家窊 (窊 wā <形> 低凹;低下)位於師莊村以東3公里處,明嘉靖年間,陳氏族人從霍州鳳棲嶺遷來居住,這裡是一個避風向陽的山窪,故名陳家 。以姓氏、地形而得名。全村有122戶,548口人,858畝耕地。
據《陳氏通譜》記載,陳家窪為霍州陳姓最早發祥地之一。
該村有清代建築三王廟

陳家山頭陳姓

陳家山頭村位於師莊村東南5公里處。最初系晉姓人家在此落足建村。由於村子地處山頭之上,因此先後得名為晉家莊、晉山、晉家山、晉家山頭。明末時期,陳姓兄弟二人,從陳家窪遷移此地定居,之後,人丁興旺。據碑文記載,陳姓在200多年前就已占全村總人口的85%。由於人多勢大,不甘於晉姓之下,故將晉家山頭改名為陳家山頭(具體年代約為1949年前後),該村因姓氏、地形而得名。全村有119戶,636口人,1347畝耕地。
傳說古時該村地貌稱為“鳳凰單展翅”。遠遠望去,村子的至高點有一座房子,緊靠堡子下方是一座倚山而建的觀音廟,廟的再下方是因勢而建、錯落有致的村院。堡子是鳳頭,廟宇暴風驟雨脖,村院是鳳身,構成了一幅鳳凰單展翅的形狀。

三教鄉陳姓

三教鄉位於霍州市境東北部,距霍州城區12.5公里,東與李曹鎮接壤,西與師莊鄉相望,南與大張鎮相鄰,北與靈石縣交界,總面積151.46平方公里。下轄32個行政村,56個自然村。鄉政府駐地下三教村,因駐地而得名。該鄉上三教村和下三教村是陳姓族人的主要聚居地。
該鄉地處霍山西麓,東部為山區,西北部為丘陵地帶,溝壑縱橫起伏不平,西南部為緩坡高塬。東部沿山一帶在戰爭年代曾是太岳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縣抗日政府曾在此駐紮。全鄉共有5513戶,22398口人,49325畝耕地,以農業為主業,經濟作物以蘋果著稱,是霍州市主要的水果、乾果生產基地。

上三教村

上三教村位於下三教東北1.5公里的北澗河岸邊。據當地民眾傳說,很早以前此村叫范家莊,居住著范姓人家。隨著人口的遷移,范姓人家陸續遷出了上三教村,村里再無范氏後裔。上三教村東只有一個叫范家墓的地名。現全村居民中,陳、晉、郭三大姓氏占絕大多數。據“直隸霍州志”載:上三教村居民信仰儒、釋、道三教,村里設有三教廟堂,教堂附近有一坡,名南澗堡坡,為上下三教的分界,民眾慣稱教堂坡,該村位置於南澗堡坡上故名上三教,因位置和地物得名。有215戶,951口人,2001畝耕地。

下三教村

下三教村位於霍州城東北12.5公里的丘陵塬地。該村居民信仰儒、釋、道三教,並於村里設有三教廟堂,廟堂附近的南澗堡坡為上、下三教的分界,該村位置於南澗堡坡下故名下三教。因位置和地物得名。下三教村一直為三教公社和鄉政府駐地。村里傳說下三教最早的居民為賀姓,後來從安樂遷來郭姓人家,其它姓氏亦是從郭姓之後逐步遷來的。但從三教廟的碑文記載看,早年的居民百分之九十為南姓,其它姓氏寥寥無幾。至今村里還有叫“南家院宅”地方。

天下陳姓是一家

陳霸先“自雲漢太丘長陳寔之後”以來,天下陳氏大都以潁川為祖。以潁川陳氏廣布南北的事實及其在歷史上的影響來看,天下陳氏共祖潁川的情況於理於情都還是合理的。明清以來民間跨地域聯宗修譜活動的發展更加強了各姓氏先祖淵源的合流,但近世一些陳姓族譜對所追溯的漢末魏晉時期世系的記敘,卻往往不顧史實,隨意竄摘,不但不能增加“家自為說”的可信性,反為作偽添一明證。

天下陳姓出潁川

陳姓,按人口計算是全國第五大姓。

它最初起源於周口淮陽,卻以許昌為基,逐步走向壯大,直至遍布大江南北、世界各地。

封地為姓

3000多年前,周武王滅商後分封諸侯。在被分封的這些諸侯中,有一個叫媯滿的人被封在了陳地。媯滿是的後裔。仗著祖上的榮耀,他被列為十二諸侯之一。按照當時的慣例,媯滿及其後裔以國為姓,陳便成了他們的姓氏。
其實,陳姓的起源遠比武王伐紂的年代久遠。陳本是黃帝軒轅氏分支部族陳豐氏的族徽。它一邊是一面旌旗,一邊是一輛戰車,象徵這個部族驍勇善戰。他們跟隨黃帝從西北遷徙到中原,定居在宛丘,即今河南省淮陽縣一帶。這個地方被稱為陳地。

源在齊國

春秋時,陳國發生了一場爭奪王位的宮廷政變,陳厲公之子陳完逃至齊國,改姓田,做了個“工正”的小官。陳完第五代孫田乞做了齊景公的大夫,發動了一次政變。田乞的後裔得以世代為相。傳至田和時,他索性奪取齊國政權,自立為齊太公。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齊”。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天下,齊國滅亡。為保全性命,田氏子孫進行了分化:齊王建的3個兒子田升田桓和田軫,均改了姓氏。田升、田桓改為王氏,後代即漢代王莽一族。
田軫則在楚國任相,被封為潁川侯,因遷入陳國故地潁川,恢復了陳姓,改稱陳軫,遂成為潁川陳氏的始祖。

堂號遍江淮

秦漢以後,陳氏不斷發展壯大。南北朝時北方動盪,陳氏加入南遷行列,故而陳氏的郡望和堂號遍布長江兩岸、江淮之間。
郡望
潁川郡:秦時置郡,治所在今禹州。此支陳氏開基始祖為齊王建三子陳軫。
武當郡:北魏置郡,治所在湖北均縣西北。這一支出自陳寔之後。
堂號
三恪堂:恪是尊敬的意思,又是客人的意思。周武王滅紂後,把商之後封於宋,夏之後封於杞,帝舜之後封於陳,稱為三恪,表示他們是周朝的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地尊敬他們。
德星堂、德聚堂:源自太丘長陳寔子侄。二人同以孝賢聞名,當年訪名士荀淑父子,正值德星聚。族人遂以德星或德聚為堂號。

瓜瓞綿延

漢末魏晉是士族門閥制度最為鼎盛的時期。潁川陳氏成為當時的巨姓望族,世代傳襲,名重魏晉。如今天下陳氏大多以潁川為祖,鮮有例外者。
陳姓望族居潁川郡(今長葛市老城鎮西),歷代賢者、名人輩出。春秋時有孔子弟子陳亢,秦末有農民起義領袖陳勝,西漢有丞相陳平,晉代有史學家陳壽,南朝時有陳朝開創者陳霸先,唐代有詩人陳子昂,宋代有著名道士陳摶,近代有愛國華僑陳家庚等。

陳姓名人

陳寔,東漢潁川許縣(今河南許昌東)人。曾入太學就讀,後任太丘長。黨錮之禍起,被連,餘人多逃亡,他說:“吾不就獄,眾無所恃。”自請囚禁。黨禁解,大將軍何進、司徒袁隗招辟,皆辭不就。
陳琳,廣陵人,建安七子之一,初從袁紹,後歸曹操。陳琳詩、文、賦兼善。詩歌今存4首,代表作《飲馬長城窟行》是最早的文人模仿漢樂府之作。
陳群,潁川許縣人,初任劉備別駕,後投奔曹操,與曹休、曹真、司馬懿並列為四大將軍。他創立的九品中正制,後演變為士族壟斷政權的工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