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腸毒素

霍亂腸毒素

系霍亂弧菌的外毒素,注射動物體內可產生中和抗體。它並不損傷細胞,可作用於小腸黏膜細胞,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激活腺苷環化酶,使細胞內三磷酸腺苷變成環磷酸腺苷。由於細胞內環磷酸腺苷濃度增高,使腸細胞分泌功能增強,水分和電解質從小腸上皮細胞中大量丟失,即出現其特有的劇烈水樣腹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霍亂腸毒素
  • 症狀:劇烈水樣腹瀉
  • 病因:霍亂弧菌
危害性質,毒素來源,毒素本質,致病機理,

危害性質

目前已知的致瀉毒素中最為強烈的毒素。

毒素來源

由霍亂弧菌分泌。
詳見詞條:霍亂弧菌

毒素本質

由一個A亞單位和五個相同的B亞單位構成的一個熱不穩定性多聚體蛋白,能作用於小腸黏膜上皮細胞上相應受體,使細胞內cAMP水平升高,主動分泌Na+、K+、HCO3—和水,導致嚴重的腹瀉與嘔吐。不耐熱,56℃經30分鐘,即可破壞其活性。對蛋白酶敏感而對胰蛋白酶抵抗。該毒素屬外毒素,具有很強的抗原性。現已能將該毒素高度精製成晶狀,仍保持極強的生物學活性。

致病機理

毒素由A和B兩個亞單位組成,A亞單位又分為A1和A2兩個肽鏈,兩者依靠二硫鏈連線。A亞單位為毒性單位,其中A1肽鏈具有酶活性,A2肽鏈與B亞單位結合參與受體介導的內吞作用中的轉位作用。B亞單位為結合單位,能特異地識別腸上皮細胞上的受體。1個毒素分子由一個A亞單位和5個B亞單位組成多聚體。霍亂腸毒素作用於腸細胞膜表面上的受體(由神經節苷脂GM1組成),其B亞單位與受體結合,使毒素分子變構,A經子單位進入細胞,A1肽鏈活化,進而激活腺苷環化酶(AC),使三磷酸腺苷(ATP)轉化為環磷酸腺苷(cAMP),細胞內 cAMP濃度增高,導致腸黏膜細胞分泌功能大為亢進,使大量體液和電解質進入腸腔而發生劇烈吐瀉,由於大量脫水和失鹽,可發生代謝性酸中毒,血循環衰竭,甚至休克或死亡。
霍亂腸毒素的作用機制霍亂腸毒素的作用機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