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使用地區,語言屬性,方言分類,閩語系,客語系,粵語系,舊時正,其他,各區的方言分布,電白話使用人數,
使用地區
廣東省電白縣全境與毗鄰的茂港區
語言屬性
許多人印象和討論中“電白話”僅是指一種方言,事實上電白地區的語言甚為複雜。
當中的黎話、海話方言屬於閩語系;涯話方言屬於客語系;白話屬於粵語系。另外,局部有舊時正話(據資料,由中原調來歸都指揮所統領之兵,稱曰衛兵,其子孫繁殖於城內,其語言因其地而言“城語”,因其時(為明代)而言曰“舊時正”,即明代之正音),饒平話(極少)、壯話(屬於壯族語,不屬於漢方言,本不應作敘述,但是作為語言之一應提及)。
由於電白縣長期以來,民族交替、雜居、同化,外來人口異源多流,電白縣的方言顯得異常複雜:不同鎮之間的同種方言也會略有差異或差異很大,這就是為何複雜的表現。當然,這種現象也不僅僅在電白出現。而博賀鎮似乎更為特別,即使是鄰居也可能說不同的方言。
方言分類
又民國《電白縣誌稿》:電白語言,比諸他縣,較為複雜,確而論之,亦可分為三系,一曰海語系,二曰客語系,三曰越語系。
閩語系
沿海之語言,屬閩語。閩語在電白分為“黎話”和“海話”。還包括在馬踏的“福建話”、“饒平話”。閩語是現電白縣的第一大方言,講閩語者達八十多萬,在電白分布最廣,人數最多。海話以電城為代表,黎話以霞洞為代表。
客語系
客語,通稱客家話,在電白稱稱“涯話”,因其“我”曰“涯”,故名(但是聲調不同,故這種說法也只是一種看法)。涯話有“大涯”和“小涯”之別。大涯指那些受其他方言影響較少的客家話,小涯指那些地處分散,受其他方言影響較多的客家話。
涯話分布在東北部山區的那霍、羅坑、望夫、黃嶺、沙瑯、觀珠等鎮,西部霞洞,中部大衙、馬踏、林頭也有較多分布,嶺門、麻崗、旦場、曙光場有少量分布。客家話以沙瑯為代表,全縣講客家話的有二十八萬左右。客家人因多住在山區,故客家話在清光緒《電白縣誌.卷三》中被稱為“山話”,是相對於“海話”說的。
粵語系
粵語,現電白人把粵語叫“白話”。粵語有羊角白和鹹水白等不同名稱,還包括分布在曙光場的四邑話,分布在馬踏鎮的淡水陽江話。全縣講粵語(白話)的人有十六萬。清光緒《電白縣誌.卷三》沒有提到粵語,概因粵語進入電白縣比較晚,在當時可能還沒有進入或影響不大。
舊時正
電白縣城,原為明代之電衛,由中原調來歸都指揮所統領之兵,稱曰衛兵,其子孫繁殖於城內,其語言因其地而言“城語”,因其時(為明代)而言曰“舊時正”,即明代之正音,因其語言與今之國語相近,故稱“舊時正”。清光緒《電白縣誌》把“舊時正”放在第一位置,而民國《電白縣誌稿》把“舊時正”放在“三大語系”之外“附述之”。說明“舊時正”已從優勢方言變成弱勢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