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雲南江城)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雲南江城一般指本詞條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簡稱江城縣)為雲南省普洱市下轄縣。因李仙江、曼老江、勐野江三江環繞故名江城。

江城縣位於雲南省南部,與越南、寮國兩國接壤,邊境線長達183公里,是雲南省唯一與寮國、越南兩國接壤的縣城。

2016年,江城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7032萬元,增長9.0%,第一產業增加值89705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95468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1859萬元,三次產業結構為33.6:35.8:30.6。

江城縣名優特產主要有江城香軟米、火燒牛乾巴、江城大黃魚等;風景名勝主要有十層大山、勐烈湖濕地公園、山神廟丫口阻擊戰遺址等。

2018年9月25日,江城縣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 行政區類別:自治縣
  • 所屬地區:雲南省普洱市
  • 下轄地區:整董鎮、康平鎮、國慶鄉等5鎮2鄉
  • 政府駐地:勐烈大街
  • 電話區號:0879(+86)
  • 郵政區碼:665900
  • 地理位置:雲南省南部
  • 面積:3544平方公里
  • 方言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獅子崖、勐烈湖濕地公園等
  • 機場:距思茅機場約100公里
  • 火車站:距建水站約160公里
  • 車牌代碼:雲J
  • 行政代碼:530826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河流水系,自然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水能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交通,風俗民情,名優特產,風景名勝,

建制沿革

公元前109年以前,今江城縣境為傣族古國“勐達光”(漢譯“哀牢國”)南境。
公元前109年,漢朝征服滇國及昆明、嶲等部族置益州郡,將勢力伸入“勐達光”(哀牢國)境內設定縣(軍事據點),“勐達光”(哀牢國)向西退讓;今江城縣境成為自由地。
公元69年,“勐達光”(哀牢國)歸附漢朝、其地置永昌郡,先前在“勐達光”境內設的縣(據點)由益州郡劃入永昌郡;今江城縣境屬永昌郡。
公元225年,蜀漢分建寧、越雋、永昌三郡地置雲南郡;今江城縣境屬雲南郡。
公元271年,西晉將建寧、興古、雲南、永昌四郡合置寧州;今江城縣境仍屬雲南郡。
公元420年,東晉滅亡,之後的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等中國內地王朝逐步退出雲南高原,陳(南朝)代梁(南朝)後,中國內地王朝徹底放棄雲南高原;今江城縣境成為傣族土目自治領地。
公元738年,“勐舍”(即“老虎之邦”、今巍山盆地)傣族入主洱海盆地建立“勐舍龍”(即“大老虎之國”、漢譯“南詔國”);公元765年,“勐舍龍”(南詔國)在“勐谷”(景東盆地)設銀生節度,統轄“勐谷”及其以南地區,“領有銀生城、開南城、威遠城、奉逸城、利潤城、茫乃道、柳追和城、撲敗、通遺川、河普川、大銀孔等地”;今江城縣境屬銀生節度河普川。
公元937年,前“勐舍龍”(南詔國)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入主洱海盆地建大理國,沿“勐舍龍”舊制在“勐谷”置銀生節度;公元1096年,大理國廢節度、都督等軍事轄區,設八府、四郡、四鎮;今江城縣境先屬銀生節度河普川、後屬威楚府思摩部。
公元1254年,大蒙古國滅大理國;公元1256年,蒙古人在大理國直轄地區設萬戶、千戶、百戶等各級軍事轄區,穩定大理國局勢後便轉攻南宋;公元1274年,元朝(原大蒙古國)在大理國故地設雲南等處行中書省後,裁萬戶、千戶、百戶等軍事轄區,設路、府、州、縣等各級行政區,同時平定前大理國外圍屬地;公元1288年,元軍平定前大理國威楚府南部的羅盤、馬籠、步日、思麽、羅醜、羅陀、步騰、步竭、台威、台陽、設棲、你陀等十二部設元江路,元江路下置普日思麽甸長官司、馬龍他郎甸長官司、因遠羅必甸長官司等;今江城縣境屬元江路普日思麽甸長官司。
公元1301年,“勐泐”(車裡軍民府)攻占元江路所屬的羅陀、步騰等部(思茅區西、景洪市東北),元江路將步日、思麽等部設普日思麽甸長官司(今寧洱縣、思茅區東、江城縣);公元1360年,普日思麽甸長官司長官父子、兄弟因承襲問題相互攻殺,普日思麽甸長官司等於廢置;今江城縣境屬元江路普日思麽甸長官司。
公元1382年,明朝擊垮雲南的元朝勢力設雲南都指揮使司(軍事機構)與雲南承宣布政使司(行政機構),前元江路改設元江府,前普日思麽甸長官司所轄的李仙江(把邊江)流域地區劃入元江府、瀾滄江流域地區劃入車裡軍民府;今江城縣境分屬元江府、車裡軍民府(後改車裡宣慰司)。
公元1433年,元江府下增設鈕兀御夷長官司;今江城縣境的李仙江(把邊江)流域屬元江府鈕兀御夷長官司、瀾滄江流域屬車裡宣慰司。
公元1659年,清軍攻入雲南,仍沿明制設元江府、車裡宣慰司,但廢除鈕兀御夷長官司,轄地分設土千總、土守備、土千戶等;今江城縣境的把李仙江(把邊江)流域屬元江府、瀾滄江流域屬車裡宣慰司。
公元1729年,清朝分車裡宣慰司瀾滄江以東地區設普洱府;公元1732年,元江府下設他郎廳;公元1735年,普洱府下設寧洱縣、思茅廳;今江城縣境的李仙江(把邊江)流域屬元江府他郎廳、瀾滄江流域部分屬普洱府寧洱縣。
江城縣地圖江城縣地圖
公元1770年,元江府降為元江州,儒林里土守備、定南里土千總併入他郎廳劃歸普洱府;今江城縣境的李仙江(把邊江)流域屬他郎廳、瀾滄江流域屬寧洱縣。
公元1913年,民國政府裁他郎廳,原他郎廳所屬的儒林里土守備領地劃入元江縣、把邊江以西劃入寧洱縣,其餘地區設他郎縣(後改墨江縣);公元1916年,墨江縣南部諸土目領地劃出設行政委員管轄;公元1929年,墨江縣南部土目領地、寧洱縣東南部土目領地合設江城縣。
公元1949年,江城縣解放;公元1950年,江城縣成立人民政府;公元1954年,江城縣改為縣級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區。
公元1955年,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區改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行政區劃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轄5個鎮(勐烈鎮、整董鎮、康平鎮、寶藏鎮、曲水鎮),2個鄉(國慶鄉、嘉禾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城縣位於雲南省南部,地理坐標在101°14`-102°19`、北緯22°20`-22°36`之間。東與紅河州綠春縣為鄰,東南與越南接壤,南與寮國交界,西與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景洪市毗鄰,西北與思茅區寧洱縣相連,北與墨江縣隔江相望。東西橫距112公里,南北縱距64公里,總面積3544平方公里。縣城距省會昆明公路里程520公里,距市政府駐地思茅區145公里。
江城縣地理位置圖

地形地貌

江城縣地處橫斷山脈,在無量山尾端。地形起伏大,切割深,形成中低山地貌。地勢呈西北高東南低,最高的獅子崖海拔2207米,最低的土卡河僅317米。

氣候

江城縣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冬夏兩季短,春秋兩季長。年平均氣溫18.7℃,最冷月1月,月均氣溫12.1℃;最熱月6、7月,月均氣溫22.2℃。年均有霜日僅2-3天。年平均降雨量2283毫米,年均降雨天數178天。年均日照1886小時,相對濕度為85%,蒸發量為1478毫米。
江城縣嘉禾鄉風光江城縣嘉禾鄉風光

河流水系

江城縣境內有曼老江、勐野江、李仙江、曼連河、臘戶河、土卡河等30條江河及200多條溪流。以康平鄉營盤山為分水嶺,營盤山以西河流注入曼老江,屬瀾滄江水系,營盤山以東河流注入李仙江,屬紅河水系。
李仙江李仙江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12年,江城縣境內金屬礦產有銅、鉛、鎢、鋅、辰砂等,其中瑤家山銅礦儲量為96萬噸。非金屬礦產有鉀鹽、煤、石膏、石灰石、石棉等,其中已探明岩鹽儲量25億噸,鉀鹽的儲量2000多萬噸。

生物資源

截至2012年,江城縣境內有植物種類達2000種,主要有思茅松、柏木、紅椿、黃楊木、花皮木、大樹花生、木姜子、八角香蘭、山桂花、香八角、野三七、白豆蔻、砂仁、苦竹、甜竹、黃竹、白竹、大藤條、小藤條、楊梅、乾天果、三丫果、橄欖、山茶花、冬鳳蘭、竹葉蘭等。動物主要有虎、熊、豹、鹿、野豬、麂子、刺豬、穿山甲、蛇類、鳥類、魚類等動物上百種。

水能資源

截至2012年,江城縣水資源總量達168.9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為302萬千瓦。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2年底,江城縣有戶籍人口113781人。常住人口為33880戶124000人。其中農業戶數為24686戶101621人。人口出生率為12.7‰,人口死亡率7.00‰,人口自增率6.00‰。

民族

截至2012年底,江城縣境內有25個民族,其中有彝族、漢族、傣族、瑤族、哈尼族、拉枯族等6個世居民族。

經濟

綜述

2016年,江城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7032萬元,增長9.0%,增速高於全省0.3個百分點,低於全市1.2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9705萬元,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95468萬元,增長10.6%;第三產業增加值81859萬元,增長10.9%。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33.6:35.8:30.6。一、二、三產業分別拉動GDP增長2.0、3.8和3.2個百分點,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2.3%、42.3%和35.4%。全縣人均GDP達到21075元,增長8.4%。非公經濟增加值實現69341萬元,增長9.3%,占全縣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6%。

第一產業

2016年,江城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52008萬元,增長6%。其中:農業產值97502萬元,增長3.8%;林業產值21699萬元,增長11.3%;牧業產值23387萬元,增長10.4%;漁業產值6113萬元,增長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307萬元,增長7%。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92060萬元,增長6%。
江城縣鄉村風光江城縣鄉村風光
全年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35.3396萬畝,下降4.3%。其中:經濟作物面積13.9396萬畝,增長0.2%;糧食作物面積21.4萬畝,下降7%。主要經濟林木年末實有面積分別為:橡膠49.4685萬畝,增長20.1%;現代茶園16.9029萬畝,增長17.2%;咖啡6.7945萬畝,增長29.7%;果園8.6523萬畝,增長3.3%,其中,香蕉6.9213萬畝,下降3.9%。全年實現糧豆總產量45000噸,同比下降0.1%。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7182噸,下降1.3%;禽蛋產量1138噸,增長13%;水產品產量6400噸,增長7.4%。

第二產業

2016年,江城縣完成工業總產值188728萬元,增長11.3%。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完成產值61736億元,增長5.0%;重工業完成產值126992億元,增長14.6%。
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54996萬元,增長8.1%,拉動GDP增長1.8個百分點,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為19.5%。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家,主營業務收入137612萬元,增長51.6%;完成增加值4.2963億元,增長8.0%。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七增四減。其中:增幅較大的是顆粒膠,增長49%;降幅較大的是白糖,下降37%。
年內具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2家,從業人員2960人。全年簽訂契約額96304萬元,增長13.7%;完成產值84647萬元,增長10%;房屋施工面積67986平方米,增長205.7%。

第三產業

2016年,江城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272萬元,增長12%。按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完成零售額53250萬元,同比增12.3%;鄉村完成零售額11022萬元,同比增10.5%。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住宿和餐飲業)15649萬元,同比增10.4%;商品零售48623萬元,同比增12.5%。
江城縣城區江城縣城區
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實現增加值2096萬元,增長4.7%。全縣公路運輸客運量為84萬人,下降7%;旅客運輸周轉量為8763萬人公里,下降3.3%。貨運量181萬噸,增長37.6%;貨物周轉量31504萬噸公里,增長62.5%。
郵政業務總量320萬元,增長7%。國內函件79693件;訂銷報紙152.24萬份,雜誌4萬份。全縣固定電話用戶4800戶,下降21.3%;行動電話用戶118320戶,增長14.2%;網際網路寬頻網用戶9500戶,增長18.8%。
接待遊客101萬人次,增長25.6%;實現旅遊總收入8.7億元,增長49%。年底全縣擁有星級飯店11家;國際國內旅行社2家;國家級AA級景區1個;雲南省級特色旅遊小鎮1個;開通普洱市經勐康口岸出入境至寮國豐沙里省、烏多姆賽省、琅勃拉邦省的5條邊境旅遊線路。
金融保險業實現增加值3255萬元,增長11%。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37.4441億元,比年初增加5.1833億元,增長16.1%,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6.3554億元,增加1.2687億元,增長8.4%。各項貸款餘額21.2177億元,比年初增加0.3493億元,增長1.7%。存貸比為56.7%。

社會事業

教育

2016年底,江城縣有各級各類學校49所,在校生18395人,在編專任教師1016人。其中:職業高中1所,招生261人,在校學生601人,畢業生104人;普通高中1所,招生462人,在校學生1281人,畢業生394人;國中8所(含1所完中附設國中部和1所職高附設國中部),招生1563人,在校學生4516人,畢業生1317人;國小22所、校點6所,招生1637人,在校學生9113人,畢業生1651人;幼稚園11所(其中8所為民辦),入園幼兒1689人,在園幼兒2884人,離園幼兒1483人。

科技

2016年,江城縣完成專利申請1件,發明專利有效量2件。開展智慧財產權周、科技周、科技“三下鄉”、科普日等宣傳活動,在縣農業信息網及江城手機報發布相關信息140餘條,組織電視專題宣傳7期,開展現場觀摩會議6次,科技趕集10場次,牆體廣告30條,報刊簡報12條。加強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全年舉辦各類科技培訓324期,培訓人數2.2萬人次。

文化

2016年底,江城縣共有博物館1個,文化館1個,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7個,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館藏書4.67萬冊。

體育

2016年,江城縣成功舉辦了第二十一屆全縣文明運動會、“百隊千人”氣排球賽、“活力青春·炫舞飛揚”健身舞蹈大賽等民眾體育活動70次,參加人數達4.03萬人次。在“民體杯”全國陀螺比賽中榮獲女子團體賽第一名,在普洱市“雲健杯”網球賽中榮獲團體賽第六名,在七彩雲南全民健身運動會第二屆籃球協會景東工業園區“郝思嘉杯”籃球大賽中榮獲第五名。

衛生

2016年底,江城縣共有各級各類衛生機構(含村衛生室、服務站、門診)77個,其中醫院2個,衛生機構擁有床位數480張,衛生技術人員569人,其中執業醫生149人、註冊護士231人。

交通

截至2016年底,江城縣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037公里,其中:二級公路96.94公里,占全縣公路總里程的9.3%。

風俗民情

傣族竹樓
傣族竹樓是一種乾欄式住宅,住宅用竹子建造,留有高腳欄乾,分上下兩層,故稱竹樓,樓上住人,樓下堆放什物和關家畜、家禽。
彝族民居
彝族的住宅,一般是穿逗屋架,土基砌牆,茅草屋頂,有的還用石料鑲砌台階和鋪墊寨內路面,住房多是有門無窗或窗戶很小、光線較暗,習慣喜歡“黑房亮灶”。
江城縣風光江城縣風光
彝族服飾
彝族成年男子包青布頭,穿青色對襟止衣和寬大的褲子。婦女纏青布包頭,穿緊袖元領大襟上衣,長及膝蓋,外套青色領褂,領褂上釘有成排銀紐扣,胸前配戴一串銀果和銀響鈴。未婚姑娘系紅腰帶,已婚婦女系青腰帶,喜歡戴耳環、手鐲、戒指。有的未婚姑娘還在頭上裝飾有兩條長線穗,兩個銀葫蘆和兩個銀響鈴。
彝族節日
彝族節日主要有:正月過春節,從除夕過到正月十六,二月“打掃寨子”、“祭竜”、“獻廟房”、“獻水井”,三月清明上墳修墓,四月做重陽會、獻竜山,五月端午包粽粑,六月二十四火把節,殺牛祭祖,七月半接老社公,八月十五蒸糕獻月亮,冬至吃湯圓。

名優特產

江城香軟米
江城香軟米是江城縣特產,通常指大毛毛穀米和麻線穀米兩種,屬晚秈型品種。桿高穗粗、粒大,出米率高而不易碎斷。
火燒牛乾巴
火燒牛乾巴是景頗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菜餚。是把牛肉條放到木炭火灰里,將乾巴燒熟,取出拍盡灰燼,待牛肉鬆軟後,將乾巴撕成肉絲防入盤中,同薄荷、辣椒等配料攪拌食用。
江城大黃魚
江城大黃魚產於勐野江、李仙江和曼克老江中,頭扁身圓,體表無鱗,無粘液,鰭鬚髮達,內原無刺,體重每條可達30多公斤。

風景名勝

十層大山
十層大山,也稱為寬羅珊山,是一座座落於中國雲南省、越南奠邊省及寮國豐沙里省的山峰,為三國邊界的交界點,海拔1864米。山頂被稱為雞鳴三國,豎立有一塊花崗岩界碑,分別書寫中國、越南、寮國3國文字的界碑面向著各國的領土。
山神廟丫口阻擊戰遺址
山神廟丫口阻擊戰發生於1950年2月,是解放軍在江城縣東北方的山神廟丫口阻擊國民黨軍隊的一場戰鬥。1987年6月29日,江城縣把山神廟丫口阻擊戰遺址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