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鄉(雲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曲水鎮)

曲水鎮位於雲南省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東部,距縣城65公里,距普洱市212公里。地處東經101°59′-102°20′,北緯22°24′-22°41′之間。東與越南接壤,南與寮國毗鄰,西與本縣勐烈鎮國慶鄉、嘉禾鄉相連,北與綠春縣隔江相望,位於三國交界處。國境線長達74公里,其中:中老段7公里,中越段67公里,東西最大橫距27.3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9.5公里,全鎮總面積588.3093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曲水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雲南省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東部
  • 下轄地區:綠滿、壩傘、拉珠、田心、龍塘、高山、怒那
  • 政府駐地:綠滿村
  • 電話區號:0879
  • 郵政區碼665907
  • 地理位置:東經101°59′-102°20′,北緯22°24′-22°41′之間
  • 面積:588.3093平方公里
  • 方言: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十層大山
  • 車牌代碼:雲J
  • 海拔:最高海拔1875米,最低海拔317米
地理環境,歷史沿革,鄉鎮經濟,民族風情,旅遊資源,災後重建,

地理環境

曲水鎮全境地形狹長,地勢西高東低,地貌屬橫斷山南部中、低山河谷區。境內河流屬紅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綠滿河、土卡河、整康壩河、拉珠河、田心河五條。水系均匯入李仙江,流入紅河。氣候屬低偉度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年平均氣溫21.8℃。最冷月12月,氣溫12.1℃;最熱月6-7月,月平均氣溫22℃。全年無霜。年平均降雨量2260毫米,年平均降雨天數178天。年平均日照1871小時,相對濕度為85%,年均蒸發量為1359.5毫米。

歷史沿革

1950年6月成立曲水政府,駐地拉珠,1956年2月區政府從拉珠遷往綠滿,1958年成立曲水鄉人民公社,1964年改為曲水區公所,1988年成立曲水鄉人民政府,2014年撤鄉設鎮,駐地綠滿。全鎮共轄綠滿、壩傘、拉珠、田心、龍塘、高山、怒那7個村民委員會,59個村民小組。到2006年末,全鎮總人口10343人(註:戶數、人口不包含雲膠江城分公司、市天驕公司、大唐公司人戶),其中:農業人口9551人,非農人口:792人。鎮內哈尼族、彝族、傣族、漢族為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9154人,占全鎮總人口的88.5%,其中哈尼族人口7201人,占69.6%。鎮內基礎教育設有1所中心校,1所中學。中心校下設5所完小,3個校點。

鄉鎮經濟

曲水鎮2006年土地面積58830.93公頃,其中:耕地面積26662畝,其中水田8202畝,旱地18460畝。全鎮有林地面積682482畝,森林覆蓋率為67.5%。生長有杉欏、思茅松柏木、紅春、杉木、西南樺等30餘種喬木和品種繁多的灌木。
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310.53萬元,人均純收入1061元。糧豆播種面積22660畝,糧食總產量528萬公斤,人均口糧363公斤。大牲畜存欄11418頭,出欄1399頭;生豬存欄10644頭,出欄6270頭。
地處中、越、老三國交界的曲水鎮農業得到快速發展,綠色支柱產業為今後的發展確立了航標,交通和農田等硬體基礎設施投入不斷加大,扶貧攻堅成效顯著,科教文衛事業全面發展,人民民眾的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居住環境也變成了瓦房和明亮的電燈,電視、電話進入了農家,沉睡千年的荒山變成了整齊的橡膠園,山腰台地延綿、山腳稻穀飄香,曲水變綠了、變美了。

民族風情

曲水鎮轄區內居住著漢、哈尼、彝、傣、拉祜5種民族。哈尼族、彝族、傣族、漢族為世居民族。勤勞勇敢的曲水鎮各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征程中創造了讀不完、看不盡、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
曲水鎮內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獨特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民居建築、民族服飾、傳統節日、民歌民舞等,豐富多彩。傳統民族節日有“哈尼節”、“火把節”。舞蹈阿迷車、嘎尼尼等,樂器有葫蘆笙三弦、吹葉子。哈尼人還喜歡用本民族語言編寫種類喜怒哀樂和婚禮娶嫁的曲調。
哈尼族,是曲水鎮內數量最多的民族。哈尼族是火一樣熱情奔放、能歌善舞的民族,被人們稱為會走路就會跳舞、會說話就會唱歌的民族。走進江城哈尼族歌舞之鄉---曲水,你定會被悠久深厚的哈尼族文化所感動,定會陶醉在優美的哈尼歌舞中而留連忘返。
2005年9月,曲水鎮被列入市級保護民族文化的名錄,評為哈尼族歌舞(嘎尼尼、阿迷車)之鄉。
多年來,通過政府倡導、民間組織等形式,曲水鎮每年都舉行大型的“哈尼歷年”傳統節慶活動,邀請縣內外賓客和越南、寮國邊民參加,促進了經濟的繁榮、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
曲水鎮保存和流行的民間歌舞大體分為敘事古歌、儀式歌和山歌;在眾多歌舞節目中,《嘎尼尼》和《阿迷車》是歷史最為悠久、文化內涵最為深厚、流行面最廣、影響力最大的代表性歌舞。
曲水鎮境內海拔最高的十層大山,這裡是中、老、越三國國界的交匯點,交匯點上有三國共同出工出料修成的國界樁--零號界樁。界樁呈三棱形,三個立面上題刻著三個國家不同的文字。來到此地,背後是中國,左方是越南,右邊是寮國,有著“雞鳴三國”“一腳踏三國”的特殊意義。十層大山山高林密,山頂海拔1875米,山上森林與草場交錯分布,從800--1875米,動植物垂直頒布,山腳腰為熱帶風光,有野牛、野象、綠孔雀、樹蕨;山頂為亞熱帶風光。山腰處有高差數十米的兩級瀑布,瀑布兩側綠樹成蔭,旁邊有幾棵巨大罕見的活化石-樹蕨。一個風光秀麗的風景區,隨著海拔的高低不同,生長著與之相適應的各種不同種類的植物,其中不乏有國家一級、二級保護植物。站在山頂,可以同時看著中國、寮國、越南三個國家的山山水水。抓一把土,就是三個國家的匯合土,稱之為“一眼望三國”的地方。
曲水鄉(雲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曲水鎮)
曲水鄉(雲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曲水鎮)

旅遊資源

曲水區位條件為曲水鎮提供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十層大山、中老越三國界碑、中老1號界碑、陸上的小漁村土卡河邊境旅遊,從土卡河水路直通越南萊州省河內
曲水鎮境內海拔最高的十層大山,是中、老、越三國國界的交匯點,交匯點上有三國共同出工出料修成的國界樁——零號界樁。界樁呈三棱形,三個立面上題刻著三個國家不同的文字。來到此地,背後是中國,左方是越南,右邊是寮國,有著“雞鳴三國”“一腳踏三國”的特殊意義。十層大山山高林密,山頂海拔1875米,山上森林與草場交錯分布,從800——1875米,動植物垂直頒布,山腳腰為熱帶風光,有野牛、野象、綠孔雀樹蕨;山頂為亞熱帶風光。山腰處有高差數十米的兩級瀑布,瀑布兩側綠樹成蔭,旁邊有幾棵巨大罕見的活化石—樹蕨。一個風光秀麗的風景區,隨著海拔的高低不同,生長著與之相適應的各種不同種類的植物,其中不乏有國家一級、二級保護植物。
石頭上長樹。太奇特了。幾抱粗的大樹竟然是長在一個巨石上的。可能是這個巨石表面有凹處,開始樹苗就長在上面,後來根須朝四邊生長,於是長成了參天大樹。這種樹在曲水叫大青樹,屬榕科,樹根周長,量得2.8米。目測高約20米。樹齡約150年左右。一腳踏三國的十層大山就在這個怒那村。你可以攜帶你的家眷或者好友到此一睹其風采,實是人生一大快事。生長地點:雲南省江城縣曲水鎮怒那村村委會旁邊。
李仙江是紅河流域上最大的一級支流,為流入越南的國際河流。江城因靠近李仙江而得名,上游由把邊江與阿墨江匯合而成,入越南稱黑水河,流入紅河,全長431公里。
曲水境內的李仙江河段,水量豐富,江兩岸多為高山,因水熱條件好,山上有大片茂密熱帶雨林,林木樹幹高大,綠葉濃翠,藤纏蔓繞。林中還有當地特產,觀賞性極強的大樹花生,其潔白醒目的樹幹高達30多米,上部密葉組成的樹冠如擎天傘,其果形、果味一如人工栽培的花生果。
江流輾轉於崇山峻岭之中,沿岸接近沙床處多為懸崖峭壁,時有奇洞異石,時有濃綠的青枝翠蔓垂拂江邊。山林中野禽出沒,鳥鳴猿啼聲不絕,江岸邊蜻蜒點水、蝴蝶群飛,沿江漂流,奇異風光美不勝收江中不時還可見傣家婦女劃著名獨木刻成的豬槽長船,泛舟運輸,或有男子張網捕魚。到了邊寨土卡河,好客熱情的傣家人會端出風味別致的當地特產酸筍煮魚配野生香八角蘸水,讓遊人香溢滿口,旅遊疲勞隨之消逝。
曲水鄉(雲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曲水鎮)

災後重建

江城縣曲水鎮是雲南農墾的掛鈎扶貧點,2007年“6·3”寧洱地震,曲水鎮有2037戶7573人受災,9167間民房受損,直接經濟損失1168萬元;鎮機關、農科站、學校、衛生所等房屋受損168間,直接經濟損失270萬元。為抓好“6·3”地震震後重建工作,普洱市委辦公室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了《關於市級領導及市屬部門掛鈎負責寧洱“6·3”地震恢復重建工作的通知》(普辦發〔2007〕35號文),普洱農墾分局和普洱市經濟研究室被確定為江城縣曲水鎮掛鈎聯繫單位。農墾分局和市經研室接到通知後,非常重視此項工作,當日就通過電話和圖片了解掌握曲水鎮地震受災情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地震恢復重建工作,形成了單位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局面。
“6·3”寧洱地震發生後,曲水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抗震救災、恢復重建工作。一是及時成立了抗震救災、恢復重建領導小組,帶領全鎮人民民眾開展抗震救災、恢復重建工作;二是動用應急資金11萬元,其中2萬元用於救助遭嚴重破壞的70戶307人飲食起居,1.6萬元用於搭建安置21戶居民簡易房,2.4萬元用於修繕13條溝渠及壩頭,5萬元用於修繕和重建民房;三是認真及時將救災應急物資發放到災民手中。截止8月28日,全鎮除險加固動工55戶220間,已竣工45戶180間;拆除重建12戶55間,已竣工2戶7間;人畜飲水、通電、村內道路等基礎設施基本得到恢復;完成受地震影響加劇山體滑坡而需整體搬遷的拉珠村八十六家村民小組共41戶167人的宅基地的平整和通水通路工程;制定了曲水鎮恢復重建實施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