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雪山部
- 走向:喜馬拉雅山一帶
- 起點:原始佛教阿難系僧團
歷史,注釋與引用,
歷史
佛滅後約250年(137 B.C.),「重經不說論」的古阿難系僧團中,有迦旃延尼子受到優波離系分別說部提倡「新教義」之《舍利弗阿毘達磨》「論書」的影響,而寫出與傳統經說不合、揉雜《舍利弗阿毘曇》思想的《發智論》,改變阿難系僧團維護經說、律戒而不弘『阿毘達磨(論述)』的立場,造成重經的阿難系僧團,分裂為原重經的阿難系的雪山部,及重論的迦旃延尼子學眾的說一切有部。
說一切有部後來領攝了原阿難系僧團的化區──從「西印優禪尼以北」到「東印毘舍離的北部」,最北到「北印的罽賓(犍陀羅,後稱迦濕彌羅)」。原阿難系「重經」學眾為了避迦旃延尼子的學眾,遂遷往雪山(北印犍陀羅一帶)轉稱為雪山部(巴Haimavata)。
此後,說一切有部傳誦的《相應阿含(雜阿含經)》,即從「第二次結集」時集成的內容、型式,經歷佛滅後116~250年間的維護古說階段,進入說一切有部再加以編纂為「具有自部論義」色彩的經說傳誦,包括增新、編修、纂集,以及融攝了其他部派的傳誦在內。
維續「經法」傳承的雪山部日漸衰微,於公元一世紀前後沉寂隱沒於世。
注釋與引用
見公元前一世紀世友論師著,玄奘譯《異部宗輪論》:
「其上座部(古阿難系僧團)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爭,分為兩部:一、說一切有部(梵Sarvāstivāda、巴Sabbatthivāda),亦名說因部(Hetuvādin又名Muruṇṭaka)。二、即本上座部,轉名雪山部(Haimavata)。」
「上座弟子(阿難系僧團),本弘經教,說因部(說一切有部)起,多弘對法(論藏)。既閒義理,能伏上座部僧。說因時遂大強,上座於斯乃弱。說因依舊住處,上座移入雪山,從所住處為名,稱雪山部。若從遠所襲(承襲),以名上座部(阿難系僧團)。」
.
見隋朝吉藏著作的《三論玄義》︰
「上座弟子(此指阿難系僧團,不是自稱上座部的分別說部)但弘經,以經為正。律開遮不定;毗曇但釋經,或過本,或減本,故不正弘之,亦不棄捨二藏也。而薩婆多部(即說一切有部),謂毘曇最勝,故偏弘之。……上座弟子見其棄本弘末,四過宣令,遣其改宗,遂守宗不改,而上座弟子移往雪山避之。」
.
見《三論玄義檢幽集》:
「迦旃延子等,棄本取末,所說與經不相符。……再三是正,皆執不回,因此分成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