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龍村(安徽樅陽縣樅陽鎮下轄村)

雙龍村(安徽樅陽縣樅陽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陽鎮雙龍村是在2005年3月份由龍窩和石龍兩個貧困村合併而成,坐落縣城長江東出口,距縣城大約5公里,巍巍長江大堤圍繞全村東西南三方,號稱“兩圩一賽”,人均不足三分地。全村轄40個村民組958戶3454人,其中黨員75人,村集體經濟相當薄弱,農民主要種植棉花、蔬菜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龍村
  • 主要種植:棉花、蔬菜
  • 位於:安徽樅陽縣樅陽鎮
  • 成立:2005年3月
村務
雙龍村“三保”要求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
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是當前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是中央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確保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提出的重大任務。作為黨執政的組織基礎,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拓寬思路,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民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為實現“三保”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發揮推動發展作用,保增長
■創新基層黨組織的設定方式,為黨員創業和農民致富搭建平台。黨的組織形式與工作方法,是依據黨所處的內外環境和黨的政治任務來決定的,必須具有一定限度的靈活性。因此,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設定方式必須與黨在農村的新任務和工作需要相適應。為適應農村經濟集約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的新形勢,利用現有農村黨組織之間在人力、資源等方面存在的互補性,農村基層黨組織可考慮創新組織設定的方式,實行“支部+協會”、“產業鏈上建支部”、按經濟區域設定黨組織、“村村聯建”黨組織和“村企聯建”黨組織等組織設定創新模式,架起農民與政府、農民與企業、農民與市場的橋樑,實現基層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相融互動,逐步形成基層黨組織引領農民增收新模式,帶領農戶發展經濟、增收致富。
■服務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少企業訂單減少,工廠停工,生產經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為及時支持幫助企業積極應對和化解當前的困難,農村基層黨組織應堅決貫徹落實有關針對企業的優惠政策和幫扶措施,為企業提供上門服務,為企業獻計獻策、無私奉獻,確保企業真正享受到相關的優惠政策。同時,在民營企業積極開展非公經濟黨建活動,在優秀員工中發展黨員,在企業中培植黨組織,使黨組織和企業同步發展壯大,實現多贏、共贏。
■引進人才,發展黨員,使黨員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中起模範作用。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出現了農民工返鄉潮,他們帶回的不僅僅是多年積累的資金、技術,還有開拓的視野、開放的觀念和敢創敢試的精神;部分技校、中專和大學畢業生由於受到嚴峻的就業形勢的影響暫時找不到工作,他們有知識、有朝氣、有活力;再加上企業倒閉後分流出部分人,他們多半擁有管理知識和熟練技術。在城市人才已經相對飽和的情況下,農村依然有較大的空間吸引這些剩餘的人才。為此,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抓住機遇,拓寬視野,打破過去僅限於從本鄉本土選拔鄉村幹部的做法,打破城市與農村的地域界限和農業人口和非農人口的身份界限,打破農業與工商業的產業壁壘,“不拘一格選人才”。在挖掘培養鄉村本土人才的基礎上,採取社會化的選拔機制,注重從農村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回鄉青年、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大中專畢業生中培養選拔村幹部。另外,善於把組織資源與農村經濟資源對接起來,發揮集體優勢和政治優勢,鼓勵農村黨員帶頭學習技術和經營管理知識,帶頭闖市場,成為致富能手,使黨員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對於農村致富能手中的優秀分子,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為黨組織輸入新鮮血液。通過以上途徑使農村基層黨組織成為農村優秀人才的儲備庫和集聚地,為農村經濟發展開發和儲備人才資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