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
耕地總面積1737.7畝(其中:田1248.6畝,地489.1畝),人均耕地0.84畝,主要種植水稻、 烤菸 蠶豆、包穀等作物;
擁有林地2858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7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9畝,主要種植核桃、板栗 、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690畝,其中養殖面積 400畝;荒山荒地2200畝,其他面積770畝。有石灰石、洗澡河風光等自然資源。
基礎設施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1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3戶;建有小水窖246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05戶。
全村有8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0個自然村已通路;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行政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84戶居住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5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78.8萬元,占總收入的65.5%;畜牧業收入 97萬元,占總收入的16.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29頭,肉牛179頭,肉羊414頭);漁業收入4.5 萬元;林業收入35.5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16.2 萬元;工資性收入36.4 萬元。
農民人均純收入166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林業及林下資源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50人。其中在省內務工96人,到省外務工5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烤菸產,主要銷往縣內。2008年 該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1.2%。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野生菌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仔豬產業。
人口衛生
該行政村現有農戶486戶,鄉村人口2155人,其中男性1118人,女性1037人。其中農業人口1996人,勞動力 1437人。
該行政村村民結構由漢族和彝族組成。其中漢族1086人,彝族910人。到20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20人,參合率91.2%;
享受低保9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行政村距離鄉衛生院5.6公里。
該村尚無公廁、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和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基礎設施和居住環境亟待改善。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1460平方米,擁有教師11人,在校學生166人,距離中學5.6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54人,其中小學生166人,中學生88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8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82.6畝,已
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0.5萬元,有固定資產3.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集體收支情況和投工投勞情況。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1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07人,少數民族黨員30人,其中男黨員87人、女黨員20人。
村委會由支部書記(主任)、副主任、文書組成,下設11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3個,共有團員103 人。
人文地理
該行政村地處蟠貓鄉東南部,長期以來,彝漢聚居形成了該行政村獨特的人文環境。
左腳舞,彝弦製作源遠流長,洗澡河更是風景秀麗,景色迷人。
新農村建設
近年來,該行政村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上報工作。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各村沒有生活垃圾處理地方,沒有娛樂場所和文化室,部分自然村飲水困難,村間道路差,個別自然村還不通公路,農民增收困難,需要上級資金扶持。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計畫在上級有關部門幫助下,繼續鞏固烤菸支柱產業,發展仔豬產業,統籌解決各村組間存在的問題,加快各自然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洗澡河礦產資源開發.在適當的時候成立野生菌協會,擴大農民增收的途徑,促使農民增收。
地圖信息
地址: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