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賢門,如皋古城內城之東南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集賢門
- 釋義:如皋古城內城之東南門
集賢門,如皋古城內城之東南門。
“集賢門”是國子監的大門,寓意國子監為“聚集、培養賢能人才之處”。建築格局此門面闊三間,灰瓦歇山頂,前後檐完全敞開通透,檐下不安裝任何窗扇,大門門樘安裝在正中央的位置。這類屋宇式大門在傳統建築中,一般只能作為重要建築的南...
集賢門,如皋古城內城之東南門。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 ,知縣劉永準劃定了城池,建起六座城門:東門叫先春門,在迎春橋西堍;西門叫豐樂門,在豐樂橋東堍;南門叫宣化門,在閘橋北堍;北門叫北極門,在西惠政橋(後改名范家橋)南堍;東南門叫集賢門,在集賢橋(今名冒家橋)北堍;東北門叫拱辰門,在...
集賢殿是官立書院,主要職能是為政府修書。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唐玄宗收集天下典籍,在東都紫微城乾元殿整理,設各種專職整理和管理人員。開元六年(公元718年),乾元殿更號麗正修書院,改修書官為麗正殿直學士,並於長安大明宮光順門外亦設一麗正修書院。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東都麗正修書院移至明福門外...
集賢村在福山門樓鎮東,因原有寺廟得名。據地方文獻記載,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一位法名元祥的和尚主持修建了這座集賢寺。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重修。清代順治十一年(1654年)重建。康熙年間(1662-1722年)重修時曾刻有碑記。乾隆年間(1736-1795年)再次重修。五百多年間,經過初建、重修、再建、...
2009年,復建“集賢”牌坊一座,位於冒家巷南端,冒家橋北堍,作為歷史上的集賢門和集賢街北端集賢牌坊的一個標誌性建築。地理概況 如皋平原最早成陸的地方位於揚泰古沙嘴最東端的海安、如皋一帶。青墩新石器遺址的發現及隨後的研究證實,距今6000年前,如皋周邊今南通西北部已經成陸,並有人類活動。如皋平原是...
國子監(Imperial College),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國子監街15號,始建於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國子監坐北朝南,按“左廟右學”之制,東鄰北京孔廟,由三進院落組成,占地20000多平方米。主要建築全部集中在一條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集賢門、太學門、琉璃牌坊、辟雍、...
學前街和碾盤街為東西走向的同一條街,以大十字為界。南北向有7條街:其中西街拐彎向東至大十字;宣化街和大北街是以大十字為界的同一條街;上南街和三槐街以新華書店為界,南至集賢門,北至小十字,再向北至迎仙門這段為小北街;后稷街南起草場巷菩薩廟向北與碾盤街相交。十八巷 東順城巷(廟東巷)、南...
北極門,如皋古城內城之北門。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 ,知縣劉永準劃定了城池,建起六座城門:東門叫先春門,在迎春橋西堍;西門叫豐樂門,在豐樂橋東堍;南門叫宣化門,在閘橋北堍;北門叫北極門,在西惠政橋(後改名范家橋)南堍;東南門叫集賢門,在集賢橋(今名冒家橋)北堍;東北門叫拱辰門,在東...
國子監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又稱“太學”、“國學”,監整體建築坐北朝南,為三進院落,占地面積27000多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集賢門(大門)、太學門(二門)、琉璃牌坊、辟雍殿、彝倫堂、敬一亭。辟雍殿 辟雍殿是中國現存唯一的古代“學堂”,是古代皇帝臨雍講學的場所。辟雍殿...
宣化門,如皋古城內城之南門。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 ,知縣劉永準劃定了城池,建起六座城門:東門叫先春門,在迎春橋西堍;西門叫豐樂門,在豐樂橋東堍;南門叫宣化門,在閘橋北堍;北門叫北極門,在西惠政橋 (後改名范家橋)南堍;東南門叫集賢門,在集賢橋(今名冒家橋)北堍;東北門叫拱辰門,在...
國子監是中國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太學)和管理教育的行政機構,是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學府校址,整體建築坐北朝南,為三進院落,占地面積超過2700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集賢門、太學門、琉璃牌坊、辟雍殿、彝倫堂、敬一亭 。1961年,國子監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鐘樓 ...
安慶城古城最早開六門,西門正觀門俗稱八卦門、南門盛唐門後改曰鎮海俗稱大南門、東南門康濟門俗稱小南門、北門集賢門、西北門萬觀門俗稱小西門元代封閉。城池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入大南門就是近三十米高的盛唐山,古人別說是站在城樓,就是在城樓上再建一座太平天國望樓也是絕對看不到北門集賢門的。趙烈文日記記載...
豐樂門,如皋古城內城之西門。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 ,知縣劉永準劃定了城池,建起六座城門:東門叫先春門,在迎春橋西堍;西門叫豐樂門,在豐樂橋東堍;南門叫宣化門,在閘橋北堍;北門叫北極門,在西惠政橋 (後改名范家橋)南堍;東南門叫集賢門,在集賢橋(今名冒家橋)北堍;東北門叫拱辰門,在...
先春門,如皋內城古城門之東門。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 ,知縣劉永準劃定了城池,建起六座城門:東門叫先春門,在迎春橋西堍;西門叫豐樂門,在豐樂橋東堍;南門叫宣化門,在閘橋北堍;北門叫北極門,在西惠政橋 (後改名范家橋)南堍;東南門叫集賢門,在集賢橋(今名冒家橋)北堍;東北門叫拱辰門...
拱辰門,如皋古城內城之東北門。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 ,知縣劉永準劃定了城池,建起六座城門:東門叫先春門,在迎春橋西堍;西門叫豐樂門,在豐樂橋東堍;南門叫宣化門,在閘橋北堍;北門叫北極門,在西惠政橋(後改名范家橋)南堍;東南門叫集賢門,在集賢橋(今名冒家橋)北堍;東北門叫拱辰門,在...
這裡正是唐東都洛陽城的“履道坊”;而獅子橋村 ,則位於“集賢坊” ;獅子橋村正北的軍屯 ,則是位於“尊賢坊” ;獅子橋村正東的何村 ,則是位於“永通坊” ;何村南面 ,則應是“永通門”的位置。白居易故居 ,在履道坊西北隅。考古發掘判明 ,故居是一座含有前後庭院的兩進式院落。復建建築 上清宮 ...
北宋慶曆四年(1044年)集賢院校理蘇舜欽在汴京遭貶謫,翌年流寓吳中,見孫氏棄地約六十尋,以四萬錢買入。在北碕築亭,命名“滄浪亭”。蘇舜欽常駕舟遊玩,自號滄浪翁,作《滄浪亭記》。常與歐陽修、梅聖俞等作詩唱酬往還。從此滄浪之名傳開。慶曆八年(1048年)蘇舜欽去世。後園多次更換主人,最後為章惇、龔...
集仙殿是唐代洛陽宮城紫微城迎仙宮內建築,由武則天所造,是武則天所居的寢殿。又稱長生殿,在宣政殿西北。開元十三年改名為集賢殿。名稱由來 集仙殿亦稱長生殿。根據五王誅二張,進至太后所寢的長生殿。對此,閻若璩注曰:“唐寢殿皆謂之長生殿。”故集仙殿亦稱長生殿。地理位置 集仙殿是唐代洛陽宮城紫微城迎...
如皋的南門,現已拆除。簡介 如皋古城分內城和外城,外圓內方,形似古錢。內城有玉帶河(市河,內城河)無城牆,設六座城門(先春、集賢、宣化、豐樂、北極、拱辰);外城有濠河(城河,外城河)及城牆,設城門四座(靖海、澄江、餞日、拱極)及東、北二水關。現狀 南城門現在是寬闊的海陽路,南門橋西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