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集賢寺
- 地理位置:山東煙臺福山區門樓鎮集賢村
集賢村在福山門樓鎮東,因原有寺廟得名。
據地方文獻記載,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一位法名元祥的和尚主持修建了這座集賢寺。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重修。清代順治十一年(1654年)重建。康熙年間(1662-1722年)重修時曾刻有碑記。乾隆年間(1736-1795年)再次重修。五百多年間,經過初建、重修、再建、再修,成了一座頗具規模的古寺。當年廟裡有39間殿堂與僧室,有鐘樓與鼓樓,有山門,山門之外還建有戲樓。
寺廟的選址看起來是費了心思的,主體建築坐落在一個平頂的小山包上,北面的山嶺形成了俗說的“椅子圈”,地高而又能避風向陽,立廟門前南望,遠山如黛,在寺廟與遠山之間,有一片平坦的地帶,田疇,村莊,道路,歷歷在目,儼然是一幅畫卷。
元代末年,姜姓由文登小碾遷來這裡建村,村址選在寺東,便以寺名為村名,村與寺相伴,也有了五六百年的歷史。寺廟繁盛的年月,由山門出來,下坡到戲樓,遇到廟會之日,演起廟戲來,就成了村中居民的節日。
辛亥革命以後,寺廟改為學校,建築仍是存在的。建國以後,逐漸地拆去舊房建了新的教室,寺廟便失去了原貌。到20世紀年代,拆掉最後幾間老殿,集賢寺就連根兒也沒有了。如今這裡仍然是一所國小,一圈圍牆,兩排平房,很是整齊。
在村里,又聽到一種說法:從前村里人稱現為學校的這一座寺廟為“西廟”(以其在村之西),而“西廟”西北另有一處寺廟,那才叫“集賢寺”。我猜想,稍遠一點的廟可能是金代初建時廟址,而規模較大的“西廟”則是重遷時的新址,兩處同為集賢寺。因為地方文獻中並無兩廟並存的記錄。 (山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