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辰門,如皋古城內城之東北門。
拱辰門,如皋古城內城之東北門。
西寧拱辰門位於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北大街最北端,是原西寧衛城的北門。地理位置 建設歷史 據了解,西寧雖然歷史悠久,但從公元758年到公元1227年,西寧為吐蕃、唃嘶囉、西夏、金所爭奪,權力更迭像走馬燈般,統治者無暇修築城垣。元朝...
2019年10月9日晚,雲南省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發布了《關於恢復拱辰樓“拱辰門”字樣設定的情況通報》。《情況通報》稱,為做好拱辰樓修復重建後續工作,巍山縣文旅局於2019年9月實施了拱辰樓柱子地仗等...
拱辰門,如皋古城內城之東北門。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 ,知縣劉永準劃定了城池,建起六座城門:東門叫先春門,在迎春橋西堍;西門叫豐樂門,在豐樂橋東堍;南門叫宣化門,在閘橋北堍;北門叫北極門,在西惠政橋(後改名范家橋)...
1997年合肥市實施“便民工程”時,對之進行了相應的改造和規範,從而發展成了今天的拱辰街。民間傳說 相傳南宋期間,廬州城很小,一位姓郭的守將來此駐守時,覺得城區太小,就把城牆往外擴展,其中擴後的北門就叫拱辰門。拱辰乃四方...
歷史上,合肥古城牆原本共有八個城門,除了大家熟悉的“威武門”、“時雍門”、“南熏門”、“德勝門”、“西平門”、“水西門”、“拱辰門”七座城門以外,還有一座“金斗門”。太平天國時期,太平軍圍攻合肥,因為城牆既高大且...
奉賢古城牆遺址,奉城築於明洪武十九年,後多次修築。城周圍6里(3公里),高2.5丈(8.33米),原有朝陽、鎮海、阜成、拱辰四門,四門外又各有月城一座。今留有拱辰門(北門)月城城牆一段,寬10餘米,高近4米。另在西北角高土墩...
明萬曆十一年(1583)漢水暴漲,將城垣市井圮毀,到清順治四年(1647)城區恢復重建時,曾將此“通津門”與新築的南城北門一般,取“眾星拱北辰”之意而易名為“拱辰門”。對此更名百姓們似乎接受不了,於是便以“大北門”取而代...
城有8門:東為安東門、迎春門,南為丹鳳門、開陽門,西為清晉門、顯西門,北為通天門、拱辰門。其中有兩條貫穿城市的大道:一條為東西向,聯通了清晉門和安東門,它是廣安門內、外大街的前身;另一條為南北向,聯通了拱辰門和...
中都的中心是皇城,基址位於今天廣安門南濱河路一帶。東西窄,南北長,周圍3里,共有城門四:東為宣華門、南宣陽門,西玉華門,北是拱辰門。皇城中有宮城,中心則是大安殿,為朝會慶典之所。其基址為今白紙坊立交橋北端之東,距原...
萬曆三十八年至四十三年間(1610-1615),郡守洪纖若重修因火而毀的朝京門城樓。天啟二、三年(1622-1623)重建拱辰門城樓。“崇禎庚辰(1640)郡守張文達修城、浚濠,豎譙樓五、建窩棚四十三,造土牆二千四百二十五。”由此,...
建起六座城門:東門叫先春門,在迎春橋西堍;西門叫豐樂門,在豐樂橋東堍;南門叫宣化門,在閘橋北堍;北門叫北極門,在西惠政橋 (後改名范家橋)南堍;東南門叫集賢門,在集賢橋(今名冒家橋)北堍;東北門叫拱辰門,在東...
每座城門均有瓮城,現存三座城門:臨漢門,拱辰門和震華門。現存的長門遺址即原來震華門的屯兵城,又稱瓮城,位於襄陽古城東北角。明朝開國初年維修古城時,漢水南岸北移,為使北城與漢水聯繫更加緊密、加強城牆防禦能力,把城向東北...
建起六座城門:東門叫先春門,在迎春橋西堍;西門叫豐樂門,在豐樂橋東堍;南門叫宣化門,在閘橋北堍;北門叫北極門,在西惠政橋 (後改名范家橋)南堍;東南門叫集賢門,在集賢橋(今名冒家橋)北堍;東北門叫拱辰門,在東...
垤澤之門 :朱熹註:“宋城門也。”即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商丘古城的內城西關城門。商丘古城城門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東門曰賓陽門,西門曰垤澤門,南門曰拱陽門,北門曰拱辰門。垤澤之門 :朱熹註:“宋城門也。”語出《孟子...
建起六座城門:東門叫先春門,在迎春橋西堍;西門叫豐樂門,在豐樂橋東堍;南門叫宣化門,在閘橋北堍;北門叫北極門,在西惠政橋 (後改名范家橋)南堍;東南門叫集賢門,在集賢橋(今名冒家橋)北堍;東北門叫拱辰門,在東惠...
忻州北城門樓是山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坐落於忻州市忻府區光明東街與五台山南路交叉口,舊北城牆拱辰門上,創建於明萬曆二十四年。樓身座落在12米高的城牆之上,更顯其巍峨高大,雄偉壯觀。城牆巍巍聳立,外塗朱紅,下築券門洞,洞...
“拱辰門”(6),沿霞城老街直走20米右轉5米“官用品博物館”(7)出門左轉再左轉執行20米“海峽兩岸博物館”(8)出門左轉10米“愛情文化博物館"(9)。出門走到對面右轉直走10米”酒文化博物館“(10),再直走”閩台匾額博物館AB...
興寧古城牆始建於明成化三年(1476),現存南門(迎薰門)、北門(拱辰門)及西北城牆、東北城牆、東南城牆、西城牆。南門(迎薰門)據興寧史志記載,建於明嘉靖四年(1525),坐北向南。1560年加建重門。主體建築面闊22米,進深18米,高9米,...
建起六座城門:東門叫先春門,在迎春橋西堍;西門叫豐樂門,在豐樂橋東堍;南門叫宣化門,在閘橋北堍;北門叫北極門,在西惠政橋(後改名范家橋)南堍;東南門叫集賢門,在集賢橋(今名冒家橋)北堍;東北門叫拱辰門,在東惠...
明·蔣一葵《長安客話·長安門》:“東西長安門外有通五府各部處總門,京師市井人謂之孔聖門,或以為本名公生門,並無意義。其有識者則曰拱辰門之誤,近是。”郭沫若 《棠棣之花》附錄《我怎樣寫》:“有的人站在純粹歷史家的...
南為拱陽門,拱券式建築,門洞全長21米,台高8米。北為拱辰門,東為賓陽門,西為垤澤門。門上原皆有城門樓,1943年毀於炮火。現北城門樓與南城門樓均已修復。北門城樓為歸德知府王有為於明嘉靖34年(1555年)所建,雙重檐、...
北為拱辰門,東為賓陽門,西為垤澤門。門上有城門樓。四門之外原皆有瓮城,每瓮城各1座扭頭門,民國年間被拆除。城牆四面共有9座敵台,形制大小不一,西門向南的第一個馬面呈半圓形建築,其餘皆呈凸出牆外馬頭形。城牆角各有一處角台...
雄武門 又稱拱辰門,俗稱蘄州城北門,位於麒麟山之巔。始建於宋理宗景定四年(公元1263年),後在明代進行修補。蘄州諸城諸門和城牆均毀於文革非常時期,而雄武門是蘄州保存完整的惟一古城建築,至今古韻雄風猶存。城門頂平台上今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