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開始修建。
洪武五年(1372年),實行監生實習歷事制度。
洪武八年(1376年),設立中都國子學。
洪武十五年(1378年),改國子學、中都國子學為國子監、中都國子監。
洪武二十六年(1389年),革除中都國子監。
明永樂二年(1404年),恢復國子監名稱。
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後,以北京國子監為京師國子監,原來的京師國子監改為南京國子監。
明嘉靖七年(1528年),修建敬一亭。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開始修建辟雍殿。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辟雍殿及琉璃牌樓、碑亭、鐘鼓亭歷時二年竣工建成。同年,乾隆親臨辟雍講學。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末改革學制,設定學部,國子監裁廢,其教育行政功能併入學部。
民國元年(1912年),
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在國子監原址設立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
民國七年(1918年),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遷址到
故宮的
端門與
午門。
2005年,首都圖書館遷出。
2006年,孔廟和國子監成立北京國子監和孔廟管理處。
2008年,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掛牌並正式對外開放。同年被命名為東城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0年,“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學術委員會”成立。
2012年,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被命名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建築特點
結構
國子監整體建築坐北朝南,為三進院落,占地面積超過2700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集賢門(大門)、太學門(二門)、琉璃牌坊、辟雍殿、彝倫堂、敬一亭。
國子監大門名集賢門,門內東西兩側有井亭。二門名太學門,門內左為鐘亭,右為鼓亭。門北甬道中有一座琉璃牌坊,坊內左右為黃琉璃瓦重檐碑亭,北為主體建築辟雍。主體建築兩側有“二廳六堂”、御碑亭等,形成傳統的對稱格局。前院東側有敬持門與孔廟相通,構成“左廟右學”。
特點
國子監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太學)和管理教育的行政機構,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學府校址,中國唯一一座古代中央公辦大學建築。
主要建築
集賢門
集賢門是國子監的大門,位於中軸線最南端,門內院子東西設有井亭,東側的持敬門與孔廟相通。
太學門
太學門是國子監的第二進院落大門,位於集賢門以北。門內左為鐘亭,右為鼓亭,還有一座御碑亭,內立“恭勒御製國學新建辟雍圜水工成碑記”碑。
琉璃牌坊
琉璃牌坊,三門四柱七座。位於二門內辟雍殿前,是北京唯一一座專為教育設立的琉璃牌坊。牌坊正中,正背兩面有醒目“圜橋教澤”、“學海節觀”,均系乾隆皇帝御書。牌坊上覆黃色琉璃瓦,以示皇家向學重教的傳統。坊內左右為黃琉璃瓦重檐碑亭。
辟雍殿
辟雍殿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下詔修建,乾隆五十年(1785年)辟雍及配套工程歷時二年竣工建成,由當時的大學士兼國子監事務劉墉主持修建,是中國現存唯一的古代“學堂”,是古代皇帝臨雍講學的場所。辟雍殿矗立在國子監的中心位置,平面呈正方形,深廣各17.7米,每邊三間面闊,三三得九,意為九州,均為大紅色木質門窗。四角重檐攢尖頂,覆黃琉璃瓦。四面辟門,四周環以迴廊和水池,池周為漢白玉雕護攔。池水四壁有噴水龍頭,璧池的水是在外院的東西各挖一眼水井,井上蓋有亭子,稱為“井亭”。水井挖有暗溝,分別通往裡院的東、西三堂後引入的璧池。池上架有四周石橋,通向辟雍四門,構成周代“辟雍泮水”之制,以喻天地方圓,傳流教化之意。
“六堂”
辟雍兩側各有廂房33間,為授課處。東為率性堂、誠心堂、崇至堂;西為修道堂、正義堂、廣業堂,統稱六堂。
彝倫堂
彝倫堂位於國子監二進院辟雍殿北側,原名崇文閣,建於元皇慶二年(1313年),是國子監藏書的地方。明代永樂年間予以重建並改名為彝倫堂,清康熙皇帝親題大堂中門上方“彝倫堂”橫匾。曾是皇帝講學之處,興建辟雍殿之後,則改為監內的藏書處。彝倫堂的建築形式為單檐懸山頂,面闊七間,後帶抱廈三間,室內面積500平方米,室外月台面積400平方米,是國子監里最大的廳堂式建築。2008年完成功能改造,配有完備的會議設備和專業燈光音響等設施,可同時容納200人活動。
敬一亭
敬一亭位於在彝倫堂之後,是國子監的第三進院落。建於明嘉靖七年(1528年),內有御製聖諭碑等7座。亭東為祭酒廂房,西為司業廂房,是國子監最高長官祭酒諭其副職司業的辦公地。
文物遺存
十三經刻石
十三經刻石亦稱“乾隆石經”,是儒家的十三部經典著作,研究儒學的珍貴史料。清代
蔣衡遊歷長安,見“開成石經”眾手雜書,紊亂不堪,深以為憾,決心自書一部十三經,從雍正四年(1726年)至乾隆二年(1737年),歷時12年完成這部63萬字經文手書。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經考訂蔣文並動工刻石,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碑刻成,立於太學。此刻石原放國子監六堂,1956年移至國子監與孔廟之間夾道內。
“十三經”刊刻完成後,為紀念祖父蔣衡,
蔣和以蔣衡自畫像為底本刻了一尊“蔣湘帆先生寫經圖”石碑,並請書畫家
馮敏昌以隸書題名。此碑高110厘米,寬41厘米。碑前面為線刻人物畫,畫面上蔣衡右手拄杖,左手捻須,衣衫飄飄,神情自得。碑後面刻有蔣衡行書七絕二首,署名“拙老人”。此碑安放在國子監十三經刻石碑林最南端,1956年該碑與十三經石刻一起移到國子監與孔廟之間夾道內。
古槐
據史料載,在元明時,國子監內有國槐古柏二百餘株,以古槐為多。隨著年代的推移,現存古槐古柏僅四十餘株。國子監里的古槐大多種植於元代,已七百多年。在這些古槐中,最著名的兩棵,是位於彝倫堂前西側的“吉祥槐”和辟雍殿西側的“羅鍋槐”。
“吉祥槐”
“吉祥槐”,也叫“復甦槐”,高約15米,是由兩棵主幹組成,其周長分別為2.8米、2.6米。種植於元代,據說是元代國吉監第一任祭酒
許衡所植,明末時此槐已死,但到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初夏,枝幹上忽又萌發新芽成葉,枯而復榮。正值乾隆生母慈寧太后六十壽辰,人們認為是吉祥的徵兆,所以得名“吉祥”,文武百官紛紛題詩作畫,以示慶賀。大學士將溥奉旨到孔廟祭先師,他得知後,夜宿國子監,繪製一副古槐圖,得到乾隆的嘉獎。乾隆皇帝作《御製國學古槐詩》,詩云:“黃宮嘉蔭樹,遺蹟緬前賢。初植至元歲,重榮辛末年。奇同曲阜檜,靈紀易林乾。徵瑞作人化,符祥介壽筵。喬柯應芹藻,翠葉潤觚編。右相非夸繪,由來事可傳。”乾隆的古槐詩和蔣溥的古槐圖及眾大臣的詩文還刻在碑上,立在樹旁。1956年該碑與十三經石刻一起移到孔廟西側。
“羅鍋槐”
在國子監的辟雍殿西側的圓水池旁,高矗一棵古槐,它的主幹呈羅鍋狀,上部向南傾斜,而且在乾北側的羅鍋部位還有很像被用利器砍過的痕跡,其實是原有一大枝斷掉的原故。人們稱此槐為“羅鍋槐”。
歷史文化
國子監有兩個特點,其一,以師為官。從祭酒到一般教學、管理人員都是朝廷命官,由
吏部任免。明朝對教官的約束極為嚴格,特別是國子監祭酒,更是要絕對忠於皇帝和職守。他們不僅要取得皇帝的信任,還要迎合朝中各種當權的政治勢力。其二,採用分堂積分和撥歷(指監生被派往政府各部門歷事)的教學制度。國子監學生稱為
監生,以其出身身份分為
官生和民生兩大類。若以入學途徑可分為
蔭監、
舉監、
貢監、
例監四類。蔭監包括官生和恩生兩種。官生是指按父祖官品蒙恩入監者;恩生是父祖以身殉國,故蒙恩入監者。舉監是指下第舉人入監。貢監是地方府州縣學向國子監貢送的生員,也稱“貢生”。例監是指以納馬、納粟、納銀等方式入學的生員。監生在國子監分六堂肄業,通四書未通經者入正義、崇志、廣業三堂,修業一年半以上文理通暢者,許升入修道、誠心二堂。又修業一年半以上,經史兼通、文理俱優者,升入率性堂。生員入率性堂後,實行積分制,肄業後,可被派往政府部門實習或參加科舉考試。在教學方面,為了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國子監從洪武五年(1372年)開始實行監生實習歷事制度,即讓國子監高年級學生分別到
六部、
都察院、
大理寺、
通政司、
行人司等中央機關實習。時間三個月、一年、三年不等。這種制度可使監生在未進入仕途之前得到實際鍛鍊的機會,是對國子監教育的一種補充。
國子監設有
祭酒一人,
從四品。祭酒,為古官名,本為首席之意。古代
宴饗時推年高有德者先舉酒以祭,故有此稱。秦漢時以祭酒為名的官很多,隋唐以後則專稱國子監主官。屬官有司業、監丞、博士等職。國子監的內部管理:國子監設有祭酒、
司業各一人,祭酒、司業全面負責國子監內教學行政事務的管理。
繩愆廳分管校內監察,凡是教官怠於師訓,生員違犯校規、學業不精,後勤人員搞不好一伙食,都有權糾舉。
博士廳主管教學。監生的功課內容為《
御製大誥》、《大明律令》、《
四書》、《
五經》、《
性理大全》、《
說苑》等。生員日常功課一是練字,二是背書,三是作文。
典簿廳掌管檔案檔案和圖書資料。典簿既管出納,又管教務。掌饌廳負責後勤一伙食,為監內師生服務。
活動建設
2012年9月,第二屆國子監儒商文化論壇在國子監彝倫堂舉辦。
2013年10月,第五屆“和平的旗幟”未來星世界兒童呼喚和平繪旗展覽開幕式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召開。
2015年6月,第十屆北京端午詩會在國子監彝倫堂舉辦。
2015年9月,第五屆北京孔廟國子監國學文化節開幕式暨東城區慶祝第三十一個教師節表彰活動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舉辦。
2017年11月,第六屆北京孔廟國子監國學文化節在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舉辦。
研究價值
科舉制度,就是通過公開考試,公平競爭,擇優錄取,來選拔官員的制度。它創立於隋唐,終結於清末,在歷史長河中,實行了1300年之久,在世界範圍產生了劃時代的影響。科舉制度造就了中國古代政治文教的一體化。公開平等擇優原則的推行,給國家政權和社會帶來了活力。造就了大批棟樑之材,自下而上地提高了整個社會教育的普及與發展;影響所及,遠播海外,對東亞和世界文明進程產生過重要影響。國子監就是元、明、清三朝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它的另外一個名稱就叫太學,和科舉制度是相伴而生的。國子監也見證了科舉制度的產生、發展和消亡。國子監和科舉制度所蘊含的價值與精神對於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種巨大的文化財富。
保護措施
1956年,北京市政府修繕國子監。同年,乾隆石經和“蔣湘帆先生寫經圖”石碑一同移道孔廟與國子監之間的夾道內。
1961年,國務院公布國子監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1年,北京市政府為乾隆石經加蓋屋頂。
2005年起,北京市政府耗資2000萬元人民幣對國子監進行大規模修繕,對建築物進行修補和加固。修繕後的國子監恢復了歷史上的格局和規制。
2008年,北京市文物局對國子監辟雍環水橋面進行修繕。
2016年,北京市文物局對國子監辟雍漢白玉欄板及望柱頭和南廊房、東西講堂、藥房及司房屋面進行修繕。
2017年,北京市文物局對孔廟、國子監院內的16座碑亭進行修繕。
旅遊信息
地址
國子監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國子監街15號。
門票
門票價格:成人 30元/人。
每周三免費參觀(限額200名)需提前一天(周二)電話預約。
北京市60歲以上老人、離休幹部、殘疾人、現役士兵、中小學生、北京市見義勇為榮譽人員憑本人有效證件免票參觀。
外埠老年人憑本人老年證票價15元;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憑本人有效學生證票價15元。
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或6周歲(含6周歲)以下兒童免費。
交通
捷運:乘坐北京捷運2號線、5號線在雍和宮站下車;
公交:乘坐北京公交118、684、13、117路在雍和宮站下車,113、108、104、803、124、758、950路在方家胡同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