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隆安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由隆安縣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名錄項目,那桐“四月八”農具節,紅良打鐵技藝,壯族亥日,壯族“九蓮燈”,芒那節(稻神祭),隆安壯族排歌,壯族譚氏草藥療骨法,更望湖壯族歌圩,構樹造紙技藝,雁江粉利製作技藝,壯族婚俗,南圩“2·19”,拱擱龍舞,喬建“三月三”,丁當“十兄弟”,雁江捲筒粉,都結豆腐,麒麟鳳舞,壯族舞獅,布泉天王廟會,布泉酸魚(肉),都結“5·13”傳統節,古潭“2·15”傳統節,城廂“5·13”那文化節,雁江醬油,那桐鹽漬酸品,板蔡魚生節,母王節(鳥王節),更丹屯女織,雁江炮獅,春牛舞,

名錄項目

那桐“四月八”農具節

2010年5月,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那桐壯族農具節於每年農曆四月初八舉行,源於富於壯族古老的敬牛習俗,形成於明代萬曆、天啟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主要內容有祭祀、游花炮、唱戲、山歌演唱、搶花炮等文娛活動和百家宴,而農具展銷則是最為重要的內容。每年參加農具節的人數多則達十幾萬人。
農曆四月初八是壯族傳統文化中牛的生日,壯族民眾在這一天不但不讓牛下地幹活,還要對牛照料有加,同時也藉此機會修繕、添補農業用具。後來,隨著漢文化進入壯族地區,隆安壯族農具節又融入了佛、道等民間信仰因素,在節日期間還要祭拜佛祖、玉皇大帝等神祇,以期獲得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清朝初年至康熙年間,隆安一帶壯族地區商品經濟有所發展。每到四月初八農具節,村民們都紛紛趕到隆安那桐街三界廟聚會,互相交流農具,同時敲鑼打鼓、演社戲、對唱山歌、祭祀祖先和神靈,並舉辦百家宴。於是,一年一度的那桐壯族農具節就逐漸形成了頗具規模的農具交易市場。

紅良打鐵技藝

2010年5月,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流傳於隆安縣雁江鎮紅良村一帶的家族式壯族民間手工技藝,至今有近200年的歷史。清道光八年(1828年),當時年輕力壯的外鄉人林寬瑞逃難落腳紅良村,為了維持生計,他自製煽火木風箱、火爐,靠撿回零星破碎的廢鐵開爐煉鐵製作鐵鉗、鐵錘、鐵砧等簡陋工具,土法上馬操起手工打鐵業,從製作小件家庭生活用具發展到製造鋤頭、斧頭、鐮刀、耙子之類的生產用具,代代相傳至今已是第七代傳人。到了民國元年(約1912年),村里人在林寬瑞家族的影響和傳授下,也學會了手工打鐵工藝,從此屯裡的村民興起了手工打鐵業。從民國年初到“大躍進”時期,再到1960年困難時期,直至改革開放後的今天,幾經風雨,紅良村打鐵業從不間斷,一直盛行至今。隨著經濟時代的迅猛發展,紅良村靠傳統的打鐵業逐漸富裕起來的村民不滿足於現狀,有不少農戶購買空氣錘、鼓風機、電焊機、切割機、砂輪、沖床、鑽床等現代機械工具,購進成批的鋼鐵、焦炭等原材料,在傳統作坊的基礎上不斷擴大更新產品,除從事生產圓柄沙鋤、方形沙鋤頭、回齒鋤、十字鋤、帳篷鋤、花生鋤、甘蔗鋤、魚尾鋤、斧頭、扁刀、大磚刀、直柴刀、勾柴刀、小勾柴刀、草鐮刀、魚叉、菜刀等各種鐵制農具和小五金外,他們還從事相關農機具製造業,自行研製多功能脫粒機,產品用於稻穀、玉米農作物的脫粒,還生產多種型號的吊車、拖拉機鐵輪、滾輪、鐵犁頭架等配件,產品鍛打密實,冷處理得當,鐵器堅硬耐用,刀口堅韌鋒利,質量上乘,產品十分暢銷,有不少外地客商上門訂貨,產品遠銷南寧、百色、雲南,有的出口越南等地。經過近200年的發展,打鐵業已成為紅流村農民經濟收入的支柱。2013年,全村3願戶中就有2緣戶開爐打鐵,湧現出“夫妻爐”、“父子爐”、“兄弟爐”等打鐵家庭,其中有三戶辦起小型工廠,每家雇有10耀30名工人,被譽為“鐵匠之村”。

壯族亥日

2010年5月,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南圩鎮壯族“亥日”圩場源於明清時期,是在長期的農耕生活中形成的以豬、牛、馬等牲畜交易為主的傳統大圩日(當地民眾稱以豬、牛、馬等牲畜交易為主的圩日為“亥日”),十二天一“亥”,每次“亥日”圩場趕圩的人多達三四萬人,成為桂西南地區較大的傳統牲畜交易圩場。除本縣各鄉鎮民眾趕集外,鄰近縣的平果、田東、田陽、那坡、靖西、德保、大新、武鳴等地均有客商來趕集,遠至廣東、雲南、貴州甚至越南、泰國也常有商客往來做生意,商貿極為活躍。上市物品繁多,應有盡有,尤其是豬、馬、牛、羊、農具、嫁妝等商品。南圩的壯族“亥日”由天等縣的“亥日”派生而來。當時一些商販在天等“亥日”交易過後,在趕著豬牛羊返回途中經過南圩,因連續走了兩三天的路程,人畜疲憊,便在南圩市集旁的樹蔭下歇息。當時正值南圩圩日,趕圩的民眾誤以為歇息的商販是趕著牛羊來賣的,便上前與之交易。商販們見有利可圖,每次到天等趕“亥”,歸來途經南圩街時都有意在南圩停留,與民眾進行交易。“亥日”里豬牛的交易不用稱,大家公開評估、按膘論價,買賣雙方全憑眼力進行挑選和評估。隨著更多商販的加入,牲畜交易數量的不斷上升,帶動飲食、住宿、農具等相關貿易的發展。鬥牛、斗羊、鬥狗等一些相關的文娛、競技活動也相繼產生。

壯族“九蓮燈”

2010年5月,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壯族“九蓮燈”亦稱“佛手蓮花舞”,是以隆安縣雁江鎮為中心並廣泛流傳於隆安縣城廂鎮、那桐鎮喬建鎮南圩鎮以及百色平果等地區的一項壯族民間舞蹈,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壯族“九蓮燈”原本是道公為逝者超度亡魂的道場中一段富有特色的舞蹈,是一種為有兒有女、子孫滿堂、福祿壽全的老齡人逝後或二次葬的祭祀舞蹈,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其表現形式發生了從娛神到娛人的歷史嬗變。現在不但仍然活躍在民間法事活動中,也成為大眾舞台上展演的富有特色的壯族民間舞蹈。壯族“九蓮燈”圍繞“香、花、燈、塗、果、樂”等內容進行邊唱邊用手、腕、指,不斷變化造型作出各種花手舞,舞手複雜多變快捷有序,配上擊樂伴奏,演繹富有獨特柔情的“九蓮燈”。“九蓮燈”的花燈分上、中、下三品,通過“佛、法、僧”將“九蓮燈”中的“香、花、燈、塗、果、樂”賜予孝男孝女,祈福他們日後種植業五穀豐登,養殖業六畜興旺,生活順順利利,教誨眾人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修成正果,迎來福、祿、壽。“九蓮燈”花手舞的動作及手位包括翻腕輪指花、外內腕花、佛手、法手、僧手、香手、花手、燈手、塗手、果手、樂手、腕花佛手、腕花劍指、腕花響指、端掌彈指、千日指花、慈悲指花、三寶指花等。其舞蹈內容豐富,寓意深長,風格獨特,舞姿柔和、曼妙和富有韻律,顯得優美動人,場面靈活躍動,極富藝術感染力,其娛人娛神祈福的表達目的明朗無遺。

芒那節(稻神祭)

2010年5月,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壯族芒那節是桂西南壯族人民在長期的農耕生活和稻作習俗中形成的以娛神為內容的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動,含有歷史、宗教、民俗、藝術、商貿等諸多文化內容的傳統民間文化活動。隆安壯族芒那節萌芽於新石器時代隆安大龍潭的石鏟祭祀活動,與石鏟祭祀有一定的歷史淵源。隆安縣壯族芒那節是“那”文化的一部分,“那”文化是指稻作文化。在壯語中,“芒”“那”分別是“神”和“水田、水稻”之意,芒那節即稻神節。壯族芒那節是一個系列性的稻作祭祀活動,從農曆四月初八開始至七月廿日結束。其中主要有四月初八“求雨”、“祭農具”,六月初六“招稻魂”“驅田鬼”、“請婭王”、七月廿“祭姆王”等六大活動內容。整個祭祀活動以六月初六的“招稻魂”、“驅田鬼”“請婭王”等三個儀式最為熱烈、最為隆重,它是整個壯族芒那節的核心。人們之所以選擇六月初六為祭祀核心,原因是農曆六月是水稻抽穗揚花的時候,也是一年是否豐收的重要關頭,所以遠古的壯民族祖先選擇稻神婭王的生日六月初六這一天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是藉以祈求稻神婭王的保佑。傳說在這一天必須祭祀稻神,否則十幾天后水稻就會出現空殼,不“勾頭”結穗。因此壯族芒那節寄託著農民對豐收的期待,是當地一年中十分重要的節日。

隆安壯族排歌

2012年5月,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排歌屬於民間音樂的範疇,是壯族山歌的一種。隆安壯話排歌,當地稱“潘”,分高腔和低腔排歌,包括有“談情歌”、“婚嫁歌”、“慶賀歌”,“勞動歌”、“禮儀歌”、“悼念歌”等,主要分布在城廂鎮、那桐鎮、喬建鎮、都結鄉、丁當鎮、布泉鄉等。排歌中的“談情歌”,是隆安壯族同胞千百年來世代沿襲下來的習俗,多在歌圩里進行,或相約結伴在林間山坡等地方對唱,是青年男女以歌表情懷,以歌結伴侶的“媒歌”;“婚嫁歌”是送嫁迎娶的男女雙方的朋友們為祝福新郎、新娘一生恩愛幸福,白頭偕老而唱;“慶賀歌”是村里人為一年來獲得豐收的聚餐會即興而歌,歡樂的人們邊唱酒邊唱,唱風調雨順好收成,唱來年獲更大豐收;“勞動歌”是在勞動的休息時間裡選風趣幽默的詞句來唱,以減輕勞動的疲勞;“悼念歌”是在70歲以上老人謝世的喪場上唱的,人們在悼念亡者時歌頌他(她)在世時的功德,希望他在天之靈能恩澤後代。隆安排歌古老、悠遠、神秘,充滿歲月的印記和滄桑。縣文聯收集出版的隆安縣原生態排歌新民歌專輯《綠色天堂》,收錄8首極具濃郁隆安地域特色的古老山歌———排歌,還有6首由南寧市音樂家協會著名音樂人陸堅、莫軍生、楊詩詠、陳春燕、袁泉、潘傲峰等專門為隆安創作和演唱的新民歌。

壯族譚氏草藥療骨法

2014年11月,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隆安縣南圩鎮譚氏草藥療骨法自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傳承至今,經五代280餘年,是廣西壯族地區富有特色和代表性很強的傳統骨傷療法。清代,南圩地方山高谷深,道路崎嶇,交通閉塞,骨折骨傷患者只能靠自己摸索以草藥自救。經幾個世紀的實踐,草藥治骨傷經譚氏的前人研究,在行醫的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得以基本定型並一代代傳續。譚氏草藥療骨用羊蹄藤、穿破石、吹風藤、小榕葉、小榕根等10多種草本木本植物經切碎搗爛入藥。其治療的順序:給患者正骨、復位,再用搗爛的草藥攪米酒敷患處,每隔3小時將藥攪酒再敷,一日敷4次。連敷20~30天斷骨即癒合。此時停用草藥外敷,改用以草藥浸泡的藥酒外擦患處。整個療程九九八十一天,斷骨即完好如初。其特點是不施手術,敷藥三分鐘解除痛苦,敷藥、換藥簡單,藥源足,易采、無副作用,標本兼治。整個療程嚴禁吃豆類、魚類、酸類、蛋類和糯米飯。因療效顯著,愈後完好如初無後遺症,且經濟實惠,深受患者歡迎,名聲遠播,每天都有來自周邊鄉鎮、縣、市如南寧市、百色市、崇左市、平果縣、大新縣、天等縣等地的患者慕名前來求治。

更望湖壯族歌圩

2014年11月,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更望湖壯族歌圩是隆安縣民眾自發的規模大、歷史悠久的山歌集會,每年三月初四在高山深谷與湖畔間舉行。更望湖壯族歌圩成圩年代久遠,至今至少有一千年以上歷史。每年農曆三月初四這一天,更望湖周邊村落的男女青年,甚至周邊的大新縣、天等縣、崇左市等地的男女青年,他們大多數為了尋得意中人,自動匯聚到隆安縣布泉、屏山、南圩三鄉交會處的更望湖。仲夏時節,碧波倒映著青山,湖光山影,別有情趣,青年們三五成群,慢悠悠地在歌圩上散步,如果一幫小伙子看中了一夥勒俏(姑娘),就用山歌來逗引,這稱為“引歌”:“一條大路黑麻麻,人講這裡有金花;哥我一心跑來看,誰知踩上爛泥巴。”要是勒俏們有好感,就以歌作答:“哥想唱歌就唱歌,哥想打魚就下河;妹拿竹籃哥拿網,隨哥帶到哪條河。”下午,歌圩進入高潮,幾十對甚至成百對青年同時對歌的場面,山鳴谷應,十分壯觀。圍觀民眾少則千餘人,多時數千。有各種小商小販擺賣各種小商品。不少青年男女靠對歌,彼此定下終身。歌圩活動直到當天黃昏時分才正式結束。更望湖壯族歌圩上唱的山歌,曲調婉轉悠揚,以五言為主,以當地方壯語方言唱,易唱易記,歌詞依據現場情況脫口而成,押韻自由,可押韻尾也可押韻頭、韻腹。山歌的內容包羅萬象,有感情交流,有生產生活,有社會知識,有自然知識,但是愛情是其主要內容。山歌大量使用比興手法,比喻、對比、誇張、比擬等修辭,表現力十分豐富。在山歌對唱時,男女方各兩人,從開始直到結束全部唱詞都由兩人一起唱出。其中各有一人先輕聲將唱詞說出,再和同伴一同高聲齊唱。

構樹造紙技藝

2014年11月,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構樹手工造紙技藝流傳於隆安縣南圩鎮聯造村及周邊一帶的家族式傳統手工造紙技藝,靠祖輩相傳已有近200年的歷史,該村曾被譽為“造紙村”,產品遠銷南寧、百色、雲南等地,最遠曾經銷到越南等國。採用構樹造紙,是當地民間的一種因地制宜的土法造紙技術。其主要原料是構樹皮和米呺(hao)(當地壯話,一種具有粘膠的野生植物),生產出來的紙當地人稱為“紗紙”。構樹皮造紙工藝流程十分複雜,分為採料、曬乾、泡料、染料、磕料、蒸料、踩料、洗料、漂料、打料、煮料、再蒸料、洗料、泡料、濾料、舀紙、壓紙、晾紙、炕紙、鉗紙、揭紙等18道大工序和72道小工序。該技藝自流傳以來,當地人以簡易窩棚為廠房,挖地為池,引用溝水,就地取材,採用家庭式作坊純手工製作。當地有民謠形象地再現了造紙人的辛勞與酸楚:“有女不嫁紙匠家,褲子扯破齊屁股丫,屋頭提起針線撩褲子,門外又喊打構粑。”聯造村地處毗鄰大石山區的布泉、都結鄉,大山區適宜構樹灌木的生長,有豐富的製造沙紙資源。一百多年來,聯造村古法造紙技藝靠前人口傳心授一代代傳承下來。古老的造沙紙業在聯造村曾有過盛行的歷史。過去,如果走進聯造村的任何一個屯,都隨處可聽到家家戶戶里傳出有節奏的木槌捶打紗皮“貼貼,貼都貼的貼”的響聲。由於現代造紙技術的飛速發展,沙紙逐漸被質優價廉的各類紙張取代,構樹皮手工造紙工藝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聯造村古斗屯的老藝人黃國佳和他的家人們,現在還傳承著該手工造紙技藝。

雁江粉利製作技藝

2013年10月,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雁江粉利是隆安縣遠近馳名的美食,屬民間手工製作技藝,歷史悠久。據傳約1800年前,諸葛亮南征經過此地,當時瘴癘流行,江水污染,諸葛亮遂命軍士挖“孔明井”取水,將大米蒸熟磨漿搓成團便於行軍作戰時食用,這就是粉利的雛形。如今人們眾口皆碑,認為粉利是諸葛亮傳下技藝。粉利還因它吉祥的名字“利”而得寵,“利”寓意大吉大利、順順利利。現雁江多處的“孔明井”仍未廢棄,逢年過節,人們仍汲井水做粉利,因為“孔明井”井水做粉利久儲不變質,可保存數月。雁江粉利的製作過程首先是選米,選用當地特產“硬米”。用“硬米”煮出來的飯很硬,難以下咽,而用它做粉利卻久煮不爛,韌而爽口。將米倒在水中浸泡一個時辰,然後用石磨磨漿,連磨兩次米漿。將磨好的米漿舀入鐵鍋翻煮,火力適中,不大也不小。米漿越煮越稠,經不斷翻動、揉捏,使之增加韌勁。翻煮的米漿成米糰後出鍋,再用手搓揉成圓柱狀的粉利,復入鍋內蒸上半個時辰就能出鍋晾乾,再蓋上紅印即成粉利。古代,因雁江鎮有右江水路交通大動脈,商賈雲集,雁江粉利供不應求,名播四方。

壯族婚俗

2013年10月,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壯族婚俗歷史悠久,壯族巫教經文《布洛陀經詩》記載:“你若是男人,不遠嫁他鄉;因你是女兒,才嫁你出門。”其實,壯族男婚女嫁的婚俗遠比這部產生於明朝,距今600多年的經詩要早得多。壯民族在人類從母氏社會走進父氏社會以後,就已經產生了男婚女嫁的習俗,隆安壯民的婚姻習俗,正是從古壯族的婚姻習俗里延伸而來的。隆安壯族居民占全縣總人口96.7%,壯族婚俗儀式的程式與特色:一是以歌聯姻,對歌擇偶。《隆安縣誌》記載:“解放前,布泉龍禮村多助屯,每年農曆三月初四初五,都有幾百男女青年從早到晚對唱山歌,並在對歌中尋覓自己的伴侶。”此外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確定終身。二是換年庚,送聘金。即交換男女年庚“八字”進行“合命”,擇日送上禮金,商定婚期。三是迎親。迎親前一日俗稱“口乾”,男方家將豬肉、白米、白酒等禮品送到女方家,供其請客。迎親之日俗稱“正乾”,男方家張燈結彩,殺豬宰羊,宴請賓朋,新郎身掛紅綢帶,騎上大紅馬隨迎親隊,抬上花轎和禮品、庚帖等彩禮浩浩蕩蕩到女方家迎親。四是下樓梯、上花轎。“下樓梯”源於壯族民居“乾欄”建築,出門辦事均要下樓梯,故女兒出嫁,也稱為“下樓梯”。“下樓梯”和緊接的上花轎儀式在壯族婚俗中意義重大。五是拜堂。一對新人先在中堂謁拜祖先神位,叩拜家公家婆,然後才進洞房。洞房當晚,新娘在新房中設宴款待十姐妹和伴娘等人,新郎不能隨意闖入。六是新婚賀詞儀式。新郎新娘拜堂完畢,婚宴正式開始,為求吉利,在婚宴當中特邀山歌好手前來舉行新婚賀詞演唱。七是回娘家,俗稱“回面”。拜堂後第二天早上,新娘吃完早餐,便由接娘閨女陪同回娘家,並於當日返回,從此落戶夫家。

南圩“2·19”

2008年5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南圩“2·19”是南圩鎮南圩街建街節,又稱“2·19”觀音誕,起源於民國廿十年至廿四年間,距今已有近70多年歷史。當年南圩街原址在發立村南屯和冼屯交界處,後易地至興南屯。隨著市場交易規模的不斷擴大,街道狹窄、彎曲不直的興南街不能適應商業發展的需要。民國廿十年,由當地人陳天池、陳天閎、陳天驊等人組織募資20萬枚銅板購買地皮興建新圩(現新南街)。傳說請地理先生擇吉日動土興建新圩時,發現有一面鑼埋在地下,把它取出後,原來一直困擾南圩人,但又不知從何發出的翁鳴聲立刻消失。“翁鳴聲”有人員聚集、熱鬧非凡之意,故當地人認定此地為旺地。新圩建成後,於民國廿四年農曆二月十九日正式開圩。又因建圩期間,某年因天旱久無雨,街民為求雨就在觀音誕生之日農曆二月十九日抬觀音像遊街,祈求神仙保佑。後來,每年都在農曆二月十九日這天舉辦一些慶祝活動,祈求觀音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現活動內容在保持原有傳統習俗扮觀音游花炮、山歌對唱、粵劇演出外,與時俱進地融入現代文體活動,活動時間一般持續幾天,參與的人多達2萬人次以上。
  

拱擱龍舞

2008年5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拱擱龍舞”又稱“拱擱街舞龍”,據說是當年因避難來隆安定居的賓陽人姚維堯創建的,後來,姚家代代相傳,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龍舞”是屬於青壯年男性表演的傳統民間體育活動,講究團隊合作的協調配合。多用於體現和渲染喜慶節日和重大慶典活動。早期的“龍舞”主要用於春節期間的拜年活動,人們習慣在舞龍時燃放大量鞭炮、火花,以示除去晦氣,迎來萬事如意、國泰民安,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廣受民眾歡迎。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拱擱舞龍隊的表演達到鼎盛,經常受邀請到南圩、喬建、雁江等鄉鎮表演。拱擱龍舞傳統的民俗活動有:請龍、拜廟、拜年、剪龍鬚、送“龍春”、送龍等。所用的道具和器具主要有彩龍、龍珠、麒麟、花車、蝦兵蟹將,羅漢與小丑的面具等。樂器有鑼鼓、大鈸、小鈸等。逢天久旱無雨,舞龍隊還到右江邊舉行舞龍求雨儀式。

喬建“三月三”

2008年5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據說,鹹豐年間,距今154年,曾任雲南知府的周平瑞(祖籍喬建太陽升村)出資修建喬建新街市。在開街之日(農曆三月初三),支大鍋煮粥飯宴請前來趕集的民眾,並舉行隆重的開圩祭祀儀式。時值久旱無雨,民眾就順勢祭神、遊街求雨。後來,每逢農曆“三月三”,街上的民眾和附近的村民都自發集資,舉行包括祭祀、遊街和舞龍、舞獅、唱戲、搶花炮、唱山歌等街慶活動。人們抱求福、求祿、求財、求姻緣的心態參與,活動一般持續2~3天,甚為熱鬧。

丁當“十兄弟”

2008年5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丁當鎮位於隆安縣東部,“十兄弟”是當地頗為盛行的一種傳統民俗,至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1740年丁當建圩,因丁當街位於隆安、武鳴、邕寧三縣交界處,人員來自不同地方,時值社會動盪,匪盜猖獗,民生朝不保夕。為抵禦外來侵害以及平時能共同幫助操辦紅白大事,人們受《三國演義》中劉、關、張桃園結義思想的啟發,於是,義氣、性情相投的青壯年男子多則十二三人,少則七八人,在農曆五月十三(據傳是關帝磨刀良辰之日)以結拜兄弟的形式自發創立“十兄弟”組合,共同抵禦匪盜,以求共存。“團結互助,無私奉獻、患難與共,同闖難關”是“十兄弟”一貫秉承的行為宗旨,凡是兄弟中的一個遇到困難,其他兄弟都會伸出援助之手,共同渡過難關。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是“十兄弟”的結拜日和聚會日,“十兄弟”中的大多數成員年事高時,此“十兄弟”就會自行終結並不再集會。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十兄弟”已由當初的為抵禦外來侵害逐漸演變為團結互助的民眾組合,它的形成與發展不僅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明禮誠信、團結友愛、濟困扶危、家庭和睦、以德為鄰、忠守信義、相互幫助等有巨大的影響力,而且對增強社會凝聚力和構建和諧社會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雁江捲筒粉

2009年10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雁江捲筒粉是傳統特色小吃,用雁江特產優質米手工磨漿做成,蒸出來的粉以薄韌晶瑩透亮出名,卷上炒好的餡菜,捲筒粉韌勁十足,味道鮮美。舊時以“下四祥可”(鋪面名稱)最出名,有山歌傳唱:隆安十二廊,不及可下四,卷粉十二處,極下四祥可。

都結豆腐

2009年10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都結鄉盛產黃豆,村民們為提高經濟收入,利用本地產的黃豆做豆腐,以豆渣餵豬。都結豆腐以手工製作為主,不添加任何化學添加劑,生產的豆腐嫩滑、爽口,味道純正。當地豆腐做法:將黃豆浸泡四、五個小時後,加水磨成豆漿,用過濾袋將豆渣濾出,支大鍋將豆漿大火燒開,按比例加入熟石膏水(先將熟石膏溶於水),然後倒入製作豆腐的木模里包上白布,上壓木板、石塊,以加快其水分濾出。經過1個多小時的加壓定型後,即可打開劃塊,水豆腐就做成了。

麒麟鳳舞

2011年4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麒麟鳳舞是過去流行於喬建、古潭、那桐一帶的一種民間娛樂形式,主要用於春節和節慶日,現已鮮見。由多名男女青年扮演,表演時美女身著紅綢服,頭佩裝飾,腳著繡花鞋,半身套在麒麟、鳳道具中,踏著鑼鼓、嗩吶的節奏,邊舞邊唱,以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歲歲平安。

壯族舞獅

2011年4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壯族舞獅是一種流傳於民間的傳統體育活動,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每逢過年及慶典盛事,民眾有舞獅慶賀的習俗,深受大家喜愛。舞獅隊一般由10多名青壯年男子組成,表演時,一人耍獅頭,一人耍獅尾,踏著鑼鼓的節奏而舞,伴有笑面羅漢或“猴子”在前面戲耍逗樂,舞者以武術功架、威猛、形神兼併為主,融會情節表演,達到驅邪納福的目的。舞獅現已逐步發展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一項集娛樂、喜慶、表演、交流、健身和競技多種技能於一體的文化體育活動,極大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城廂鎮蘇善樂組辦的隆安縣壯族舞獅因其高超的技藝在全縣所有的舞獅團隊中獨領風騷。

布泉天王廟會

2011年4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布泉天王廟位於布泉鄉岑山村上禮屯,廟堂始建於光緒年間。一百多年前,上禮屯出了一位奇人——“長春公”馬世明。由於長春公屢屢為人們消災解難,加強護佑,使得黎民百姓常年過上康泰的日子,因此,當地人為他建造了一座廟堂。該廟為四合院,中間另有一座兩層高的六角亭。“文革”中,廟堂慘遭破壞,中間的六角亭全被搗毀,部分雕刻板被砸壞。每年農曆九月二十一日是長春公的誕辰紀念日,附近的老百姓都會自發性的提前一個晚上來到廟裡設壇誦經一整夜,給神佛獻上一片虔誠之心,逐漸發展成為當地一年一度的廟會。近十幾年來,廟會越辦越隆重,前來趕廟會的人一般以戶為單位進行,2006年以來每年有近5000人以上前來參加廟會,大部分來自布泉鄉本地,還有一部分來自外鄉和外縣。趕廟會的人頭天晚上吃的是齋飯,因此那些人也叫齋民。廟會誦經用的經書來自上禮屯珍藏的一部長春公留下來的經書,整部經書原本有32本,“文革”期間失落4本,現存28本。經書全部用毛筆寫就,字型端正,內容涉及士、農、工、商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告誡為官者勤政為民、廉潔保節的;有教導人們正確處理妯娌婆媳關係的;有規勸子女孝敬父母的;有警告世人不要作惡的;有奉勸人們勤儉持家的,等等。在百年來的誦讀中,村民不斷接受教育感化,小小的村莊形成濃厚的淳樸鄉風,並代代相傳。

布泉酸魚(肉)

2011年4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布泉鄉地處大石山區,道路崎嶇,交通閉塞,過去每逢年過節,幾乎每家都自宰一頭肥豬,食用不完,就把餘下的豬肉全部醃起來,作為常備食用;山村裡的民眾經常到河裡捕魚,食用不完的魚也全部醃起來,如有親戚、朋友、客人光臨,主人則用風味獨特的酸魚(肉)來招待。在布泉鄉,家家戶戶都掌握一套醃製酸魚(肉)的傳統工藝。酸魚(肉)醃製方法:把魚頭、魚尾、魚鱗、內臟去掉,
用水沖乾淨,晾乾,切片。把豬肉(最好是五花肉)的皮面用鍋熱炸成金黃色,切片。把玉米粉(小顆粒更好)煮熟,每公斤魚(豬肉)放精鹽1.2-1.4兩,先將魚(肉)和鹽拌均勻,待放個把小時使食鹽浸透魚片(肉片)入味,最後將玉米倒入魚(豬肉)拌攪,然後放入瓷罐或玻璃瓶裝滿壓實密封。酸魚經過兩個星期醃製後便可啟開食用,酸豬肉一般20天至一個月可食用。開罐後,要在三五天內吃完,否則會變質。如食不完則繼續密封,不給漏氣。要注意觀察瓶底是否有水分,如有水分則倒置瓶(罐)即消失。酸魚(肉)經過發酵之後,味道偏酸,多吃不膩,具有促進食慾、幫助消化、惹人饞嘴。

都結“5·13”傳統節

2011年4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1257年農曆五月十三日為都結開圩日,至今已有757年歷史,都結民眾把當天視為民族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上午民眾抬關公塑像上街巡遊,意在鎮邪保平安,圖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還舉行山歌對唱,晚上唱民間小戲、粵劇。文革時期“5·13”傳統活動被迫中斷。改革開放後,黨的民族政策給民間的文化、體育活動帶來勃勃生機,傳統節日得到恢復並增添不少內容,文體形式多樣化,場面空前壯觀。

古潭“2·15”傳統節

2011年4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古潭百合屯農民首領羅大,憑著他強壯的身體和一身好武藝,以“祖神顯靈”為庇護,在現今的當觀屯空曠開闊的荒坡上建“萬清觀”廟堂一座,並以廟為據點組織發動古潭片和永和片的農民串村遊行示威,抵抗官府的征糧。以後每年農曆“2·15”都舉行遊行示威,持續與官府對抗長達18年,史稱“羅大抗糧十八年”。最後被官府鎮壓,“萬清觀”改為“三清廟”。1938年,古潭村的把羅、古龍、五冬、蘭覃屯村民在“三清廟”周圍建房居住,便起名為“當觀”片。後來人們為了紀念羅大的精神,民間民眾“2·15”演變為游花炮節。解放後游花炮節融入了文藝、體育、祭祀活動項目,每逢農曆“2·15”傳統節,古潭民眾都組織開展傳統活動,現已瀕臨失傳。

城廂“5·13”那文化節

2011年4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在隆安縣城,以前有關帝廟、觀音廟、三界廟、城隍廟和大王廟5個廟。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城鎮化的發展,關帝廟和大王廟搬遷到如今的右江河邊合二為一,縣城人都統稱之為大王廟。其中關帝廟的誕期是農曆五月十三。在關帝廟誕期日,各廟會都做平安蘸,由各街道主持,有請道公七人九人或者十一人做三晚道場,有上“幽台”踩花燈、放花燈。用竹條紮成七十二道關,由道公領隊帶街民鑽過關門,過關則意味著祛除百病、身體健康,全街戶戶都參加。根據考證,遠在新石器時代,隆安就已經成為中國“那文化”(壯族稻作文化)的中心,而縣城“5·13”廟會開展的各項活動與稻作文化息息相關,有一定的歷史淵源。近年來,隨著隆安縣打造“那文化之都”品牌的推進以及區級非物名錄“稻神祭”傳承基地在縣城大王廟的建立,縣城的“5·13”廟會也被人們稱之為“5·13”那文化節。

雁江醬油

2011年4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雁江鎮於清朝1774年開圩,稱為下顏圩,也叫顏圩。古時,雁江街傳統製作醬料品種多種多樣,制醬業規模較大的有三個醬料廠房:福盛、怡聚、振興祥。而最有名的產品是“豉油(即醬油)王”。早在上百年前在右江兩岸一帶民間就流傳著這樣的民歌:“水從百色平馬流,流到顏圩作豉油。”“豉油王”選用本地優質黃豆、麵粉製作,一年可製作兩批。傳統工藝製作方法:配料比例為黃豆100斤配麵粉70斤,加鹽適量。每年農曆二至三月份將黃豆洗淨蒸煮後,涼開,用麵粉發酸落缸,經過一段時間後,結成一片片白色的塊狀,即可拿出晾曬,曬到中元節、中秋節為第一批;5~6月份製作落缸的,曬到元旦、春節為第二批。曬豉油要經過曝曬、陰曬、捂藏三個階段,一般要在猛烈的日光下生曬4個月以上才能成為生曬豉油。而優質“豉油王”的生產需要反覆捂曬一年以上,達到醬油滴珠為度。珍品或極品“豉油王”需要經過三年的翻曬和捂藏,才能製作成功。“豉油王”的特點是色鮮氣香,味甜鹹口,並能夠藏放2~3年不變質。因其製作工藝獨特,用料配料講究,質量上乘,曾暢銷全縣,遠銷區內外的南寧、百色、廣東等地。目前,雁江鎮制醬業僅有一兩戶家庭作坊,已處於瀕危失傳的狀況。

那桐鹽漬酸品

2011年4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那桐鹽漬醃製酸品廠,是方氏創建。方氏祖傳鹽漬醃製酸品傳承至今,已有近150年的歷史。主要醃製產品有酸蕎頭、酸辣椒。方氏酸製品主要工藝流程為:採集新鮮原料—過水清洗—硬化—入池—配料(方氏家傳秘方)—入缸封閉6個月。方氏鹽漬醃製酸品具有獨特的特點:產品開缸後,能保持3年色澤品味不變質,每次開缸時,產品特殊的芳香味飄散,周圍居民都能聞到;酸蕎頭、酸辣椒
色澤美觀、口感鮮脆,符合大眾口味,既可成為普通百姓的食用佐料,也可以成為大雅之堂的開胃佳肴。產品遠銷鄭州、廣東。在廣西區內,有相對固定的客商上門訂貨,成批購買,產銷兩旺。

板蔡魚生節

2011年4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四日,是城廂鎮東安村板蔡屯一年中最為隆重的節日——魚生節。板蔡屯祖先於明朝嘉靖十年(1530年)從福建到該屯落腳,或許是骨子裡仍殘留著沿海人的魚腥味,食魚的天性促使他的子孫依著原始的農具和蠻力,在村角、山腳、田邊,鎬刨、鍬撬、鋤挖、肩挑膀扛築堤攔水,為後代留下大大小小几十口方塘。不知是哪一年哪一位先人立下規矩,每年中秋節的前一天八月十
四日,定為板蔡屯的魚生節,宴請嫁出去的姑娘。魚生節就世世代代沿承至今。是日,無論窮富,家家戶戶下塘捕魚,做生榨粉招待八方來客,嫁出去的姑奶姑娘及諸親朋好友拖兒帶女,都趕場似的到板蔡作客,先前作客禮物是一筒月餅(四個為一筒)。有時也有不速之客,朋友的朋友、親戚的親戚拽來的,來的即是客,都待為座上賓。先前宴席為全魚宴,魚生為主,輔以炒魚片、魚頭湯、剁魚骨等。板蔡魚生片有其獨特的製作方法:魚肉骨分離後,用乾布吸去魚血,切片,盛放大盤內,撒上薑絲、椒葛葉、炒芝麻、蒜頭、糖醋、花生油等佐料,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將魚骨頭剁碎炒乾也撒上,攪勻,裝碟上席。先前製作魚生的活魚都是該屯魚塘自養的草魚、鰱魚等,一年一捕,味道十分鮮美,令人回味無窮。

母王節(鳥王節)

2013年7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傳說很久以前,動物都有自己的大王,那時鳥類的大王是一隻母的,鳥類都稱它為“母王”。鳥母王通情達理,樂於助人,每當人類有困難的時候,它總是想方設法幫忙。當時有個天王,專門管轄天下,有一年,天王故意刁難天下的百姓,從年初到年尾沒給下過一場雨,旱情嚴重,人們苦不堪言,掙扎在死亡線上。鳥母王於心不忍,就去請求天王降旨下雨,以救天下蒼生。天王卻說:“你們鳥類反正不缺水喝,何必操這份心呢?”鳥母王說:“我不能只顧自己吃飽而眼看著人類受苦。如果能夠的話,我願意把我吃的水都讓給人類。”天王大怒:“你願意替他們去死嗎?”鳥母王說:“如果我死了以後就能救眾生,那就讓我死去吧。”於是天王下令連降七天大雨,從此天下的人們又能耕田種地安居樂業了。但是,鳥王卻因連日下大雨,無法飛去覓食而餓死了。鳥王於農曆七月十八日死去,葬禮定於二十日舉行。在喬建一帶流傳歌謠:“十八母王死,十九拿抬槓,二十葬母王。”意思是說農曆七月十八那天母王死去,十九日人們準備埋葬物品,二十日給母王下葬。當地人說,七月二十日母王下葬日,必下滂沱大雨,而且少見鳥雀,因為它們都參加母王的葬禮去了。偶爾見到的一兩隻,也都是悲泣聲聲,羽毛稀疏,據說是抬母王的靈柩和過於悲傷所至。人們為了紀念鳥王的功德,把農曆七月二十日母王下葬那天定為“母王節”。這一天,喬建鎮一帶家家戶戶蒸製米粉,以祭奠母王。

更丹屯女織

2013年7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據說,南圩鎮四聯村更丹屯的“女織”技藝師承黃道婆。黃道婆,又叫黃婆,生於1245年的南宋末年間,因為生活所逼,黃道婆十二三歲就被賣給人家當童養媳,她白天下地幹活,晚上紡紗織布到深夜,擔負著繁重的勞動,因不堪忍受殘酷虐待出逃至紡織業發達的海南島崖州。其間,憑藉自己的聰慧天資、虛心好學和吃苦耐勞精神,在與海南人民的共同勞動生活中,黃道婆熟練掌握棉紡和織布技術,成為技術精湛的紡織能手。中年之後的黃道婆,思鄉情切,在元成宗元貞年間(1295~1297),帶著自己心愛的踏車、椎弓等紡織工具,踏上歸家的路途。返鄉後,她毫無保留地把紡織技術傳授給家鄉的姐妹,紡織技術因此傳到更丹屯,流傳至今。更丹屯“女織”技藝包括三道工序:一是絞棉花。目的是把棉籽與棉絮分開,絞出的棉絮俗稱“棉瓢子”。二是彈棉花。操作時,竹篾鋪在門板上,放上棉花,身背弓弦,彎腰使弦緊貼棉花,右手持榔頭彈打弓弦,弓弦的跳動使棉花蓬鬆起來,彈好後就用竹篾將棉花捲成一簡。三是紡線織布。整套工序繁雜,稍不小心,紡線織布就前功盡棄。如今,更丹屯紡織的棉布主要用於祭奠活動等領域。

雁江炮獅

2013年7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每年過大年,從初一至初三及初十上燈節,雁江鎮各村屯都有舞炮獅慶祝的傳統習俗。雁江鎮舞炮獅從明末清初流傳至今,已有兩百年歷史。炮獅由獅頭、獅身、獅尾三部分組成。獅頭,先用竹篾編紮成形然後用紙糊,再請畫師畫彩塗漆。獅身,大多數用花紋紅布繫到獅頭而成。獅尾,用染紅的黃麻綑紮成把。舞炮獅前先把炮獅拿到文武廟參拜,讓菩薩給炮獅點睛開目。舞炮獅由兩人組成,一人舞獅頭,一人搖獅尾,同時抖牽獅身互相配合舞動。每個舞獅團隊包括彩燈彩旗隊、鑼鼓嗩吶奏樂隊、面具面儺功夫武行隊、光棒赤身戲逗花炮硝筒浪人隊共4個隊人員。浪人隊個個身強力壯,氣勢孔武有力,一路高呼新年大吉,大燒大發,添丁發財的祝語。寒冬臘月無驚雷,炮獅舞起千村醒。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舞獅盛況,各家各戶都動員自己的親戚朋友前來參加製作煙花硝筒,也有專門到外地購置舞炮獅專門的鞭炮。

春牛舞

2013年7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春牛舞起源於清朝光緒二年(1874年),據說是從廣西賀縣(今賀州市)傳入隆安縣境內,主要流傳於城廂鎮的振東、小林、敏陽等地,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春牛舞是以打擊樂為伴奏樂的民間舞蹈,鄉土氣息十分濃郁。表演時一般由三個演員扮舞,用小鑼伴奏,主要道具有“春牛”、“犁”,一人舞牛頭,一人舞牛尾,一人扮演農夫。春牛舞表演時,農夫跟在“春牛”後面,做犁田動作,
邊舞邊唱山歌祝賀(有獨唱、對唱)。每逢春節,初一至元宵期間,村民們或在農家小院,或在村邊廣場演出,祝福人們在新的一年裡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萬事如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