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琪

陶琪

陶琪 ,女,一級演員。江蘇蘇州人,1963年7月5日出生。1977年考入南京市越劇團工旦角,宗袁(雪芬)派。15歲從蘇州考進南京越劇團,3年後畢業。

曾任南京市越劇團副團長,江蘇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中國民主促進會南京市委員會副主委。現任江蘇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南京市文聯副主席、南京市戲劇家協會主席。

獲首屆中國小百花越劇節金獎;1998年榮獲第十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榜首);2001年獲第七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2003年榮獲第十四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2006年獲首屆中國越劇藝術節十佳演員,同年,被評為首屆南京文化名人;2007年獲第十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

先後獲得江蘇省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江蘇省新長征突擊手、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省“五個一批”人才、江蘇省“三八”紅旗手、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南京市拔尖人才等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2008年出任南京市文聯副主席。2014年夏,因工作需要,由南京市文聯副主席轉任民進南京市委專職副主委。2016年12月與越劇尹派小生王君安共同成立安琪工作室(安琪越劇藝術研究院)。

2020年6月,在江蘇省戲劇家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當選副主席。

基本介紹

  • 本名:陶琪
  • 性別:女
  • 民族:漢族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蘇州
  • 出生日期:1963年7月5日
  • 畢業院校南京市越劇團
  • 星座巨蟹座 
  • 代表作品:《李清照》、侯門之女莫愁女
  • 職業:演員
  • 主要成就:1998年獲第1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榜首) 
    2003年獲第14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
    2006年被評為首屆“南京文化名人” 
    首屆中國小百花越劇節金獎
    2001年獲第七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
    2007年獲第十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
    2016年12月與越劇尹派小生王君安共同成立安琪工作室
  • 恩師袁雪芬
  • 流派:袁派
  • 行當:花旦
  • 院團:南京市越劇團
  • 職務:江蘇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主要作品,個人經歷,藝術特色,藝術人生,人生軼事,拜個好老師,嫁個好老公,有個好小孩,取得成績,活動年表,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
年份
劇目名稱
飾演角色
備註
1980
《莫愁女》
莫愁
舞台劇
1985
《秦淮夢》
線兒
越劇電視劇
1988
《侯門之女》
賈午
舞台劇
1990
《啞女恨》
梅仙
越劇電視劇
1990
《梨園天子》
馨兒
舞台劇
1991
《侯門之女》
賈午
越劇電視劇
1992
《南冠草》
盛蘊貞
越劇電視劇
1993
《洞房文武錯》
春燕
舞台劇
1994
《侯門之女》
賈南風
舞台劇
1994
《漢宮怨》
霍成君
越劇電視劇
1995
《八女投江》
黃桂芳
舞台劇
2001
《李清照》
李清照
舞台劇
2003
《柳毅傳書》
龍女三娘
舞台劇
2006
交響版《梁山伯與祝英台》
祝英台
舞台劇
2007
《雲之錦》
彩霞
舞台劇
2019
《桃花扇》
李香君
舞台劇
未知
新版《侯門之女》
端木慧雯
舞台劇
未知
《湖畔盲女》
妮露
舞台劇
未知
《雙玉蟬》
曹芳兒
舞台劇

個人經歷

陶琪於1983年在電影《莫愁女》中首演丫環,留給觀眾清麗嫻靜的形象,數年後在此劇中改演女主角。之後又在全國首屆小百花越劇比賽中獲得金獎,繼而成為《侯門之女》的女主角,為了演好戲,陶琪一直刻苦學習,不但在業餘時間自學完成了大學本科的課程,還學習各種才藝。演《劈山救母》,她借鑑京劇中的紅綢舞來表現天女散花的情景,並自學古箏在戲中自彈自唱;演《李清照》,她又學習古琴和書法,在舞台上當場揮毫,儼然一代才女,博得台下陣陣掌聲。就這樣,通過不斷的學習和進取,陶琪獲得了第16屆梅花獎的榜首。

藝術特色

南京市越劇團袁派花旦陶琪,從藝二十多年來,以清秀俊美的扮相、質樸無華的袁派唱腔和細膩入微的表演,廣獲好評。她不斷地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覽詩卷、寫散文、習書法、練古箏,使她的氣質里平添了一抹奪目的光彩。在藝術的觸類旁通之中,她將濃厚的文化色彩融入表演藝術,形成了豐富的人物個性魅力與廣泛的知識積澱相糅合的獨特表演風格。日前,南京越劇團進京演出了“陶琪越劇折子戲專場”和陶琪領銜主演的《侯門之女》,受到首都觀眾喜愛。
陶琪
《柳毅傳書》劇照
在《柳毅傳書·龍女牧羊》一折中,她那少女清純的扮相、舒緩的演唱,較多側重於陶琪的本色表演;在《洞房文武錯·偷鑰匙》輕鬆的笑聲里,陶琪用誇張的戲曲程式、舞蹈身段、眼神刻畫人物,特色鮮明,生活氣息濃郁;《寶蓮燈·劈山救母》中的華山聖母情深而彈唱,意切而舞蹈。這裡,陶琪將向京劇表演藝術家陳正薇老師學習的《天女散花》長綢舞,融入抒情柔曼的越劇,長綢飛舞,綢花騰空,躍動著迷人的藝術魅力
大幕再度拉開,是撼人心魄的壓台戲———袁派名劇《祥林嫂·天問》一折。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於1946年首開越劇改編此劇之先河,曾數度上演,影響深遠。這次她為陶琪的演出精心指導,傾注了大量心血,並囑咐陶琪不要刻意摹仿她的表演,而應根據自身對人物的理解,從內心走近人物,再到外化的表演,由形入神。陶琪平日愛讀文學名著,悟性也高,她反覆研讀了魯迅原著,分析了作品的社會意義以及祥林嫂的悲劇命運,觸摸到了祥林嫂的靈魂。舞台上,她白髮蒼顏、目光呆滯、步態蹣跚,在風雪中踽踽而行,大段低徊深沉、跌宕有致的唱腔富有濃郁的袁派韻味,把祥林嫂向蒼天發出控訴的悲憤心情刻畫得淋漓盡致。
陶琪
陶琪
在《侯門之女》中,她扮演的慧雯心地純潔善良,被勢利的父親誘逼入宮後,被迫嫁給傻太子。年輕的皇后不甘坐等紅顏衰老,欲與心上人遠走天涯,由此塑造了一個敢於反抗命運壓迫、大膽追求愛情的皇后形象。她形神兼備的表演,把一個被剝奪了人生幸福的苦命女子形象刻畫得生動傳神,許多唱段不時贏得觀眾的熱烈掌聲。
1998年,由陶琪推出的“陶琪折子戲專場”晉京演出,榮獲第十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實現了南京市屬文藝表演團體零的突破,為南京市贏得了聲譽。2001年由她擔綱主演的新編大型越劇《李清照》在南寧第七屆中國戲劇節上一舉奪得中國曹禺戲劇獎的“優秀表演獎”。2002年陶琪赴香港、台灣演出,取得了很大反響。同年又榮獲第十四屆“白玉蘭”主演獎。2003年,塵封四十年的《柳毅傳書》復排,陶琪在劇中扮演“龍女三娘”,獲得江蘇省首屆戲劇節“優秀表演獎”。2004年,她又在上海成功舉辦了《東方戲劇之星:陶琪舞台藝術展示》專場演出,受到新老觀眾的交口稱讚。2005年她和范派弟子合作把袁雪芬、范瑞娟的經典電影《梁山泊與祝英台》呈現在越劇舞台上,並首次在上海大劇院成功演出。由於她貢獻突出,被授予江蘇省德藝雙馨藝術家、江蘇省“新長征突擊手”,江蘇省“三八紅旗手”,江蘇省優秀中青年藝術工作者,南京市勞動模範,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南京市“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2006年5月,陶琪被評為江蘇省勞動模範。
陶琪
《劈山救母》劇照

藝術人生

回溯陶琪的藝術道路,那是1977年,她還是一個蘇州小姑娘,來到南京以一曲《洪湖水,浪打浪》考入南京市越劇團。斗轉星移,一晃三十年過去了。當年那個漂亮而又略帶羞怯的姑娘,已從青年演員中脫穎而出,她承袁派專攻花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色:唱腔委婉深情悅耳,表演細膩傳神樸實,注重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在20多年的演藝生涯中,她以其生動細膩的表演、樸實純正的袁派唱腔特色,出色地塑造了眾多個性飛揚的女性形象,《莫愁女》中的莫愁、《漢宮怨》中的霍成君、《侯門之女》中的賈午、賈南風、《南冠草》中的盛蘊貞,還有李清照、龍女三娘……引起了新老越劇觀眾和行家的關注,多次在省、市會演中獲大獎。她參加拍攝的電視劇《啞女恨》、《漢宮怨》、《侯門之女》也獲得“飛天獎”。
陶琪
《紅樓夢》劇照
1993年,陶琪獲準前往瑞典探親,與分別已久的愛人在異國他鄉團聚。怡人的北歐風光、異域風情使她興奮不已。來到瑞典不久,傳統節日——春節來臨了。斯德哥爾摩的華人、華僑、留學生舉辦春節聯歡,邀請陶琪參加,她第一次在國外唱起了家鄉的曲種——評彈和她所鐘愛的越劇。熱烈的場面、歡快的氣氛把她緊緊地包融著,儘管在異國他鄉,她還是離不開舞台和觀眾,離開了心愛的舞台和觀眾,陶琪心裡總有些失落感。一種難以名狀的孤獨感湧上心頭,此時的陶琪,早已失卻初至異域時的新奇感,演出的場面也漸漸模糊,她開始冷靜地思考今後的發展方向。她不停地自問: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人生一世,總該有所追求,有精神依託。演員的價值體現在舞台上,離開了舞台、放棄了自己從事已快二十年的越劇事業,還談什麼追求!就這樣,帶著對越劇的眷戀與熱愛,陶琪回到了分別十月的南京,很快投入了中國小百花越劇節參演劇目《侯門之女》的復排。這回,她扮演的是被皇權吞噬了良知的相府長女賈南風。排練是艱苦的,在越劇團簡陋的排練場上,盛夏酷暑、夜以繼日地排戲,陶琪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傾注了滿腔的熱忱。正是在排練場和劇院中,那份沉甸甸的失落感消失了。陶琪笑了:做戲曲演員雖然清苦,但找回自我的喜悅,一個“樂”字又怎能盡言,憑藉十多年的藝術實踐和積累,《侯門之女》載譽而歸,陶琪因“南風”一角的成功塑造,榮獲金獎。她又一次露出了欣慰的笑容。1995年南京市第二屆文學藝術獎揭曉,陶琪再獲殊榮,“南風”捧回了銀獎,次年又獲江蘇省首屆青年戲曲節優秀表演獎。1999年,屢獲獎項的陶琪一舉摘取了中國戲劇的最高獎項——梅花獎,實現南京市屬劇團問鼎戲劇界最高獎項的零的突破。
陶琪
《梁山伯與祝英台》劇照
2002年底陶琪攜這台獲得“第六屆中國戲劇節金獎”的新編大型越劇《李清照》赴滬公演,她的演技,優美的唱腔傾倒了上海的觀眾與專家,以至於謝幕時大批觀眾擁向台口,齊聲歡呼“陶琪——再來! 陶琪——再來!”。在隨後召開的專家座談會上,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更指出:“陶琪是德藝雙馨的優秀演員,是越壇才女,她的演技日臻成熟,不僅繼承而且發揚光大了‘袁’派唱腔,演唱更加委婉深情,表演更加細膩傳神”。
在“第十四屆上海戲劇表演藝術‘白玉蘭’獎頒獎晚會”上,陶琪一舉奪得了“白玉蘭”獎!這在市屬藝術團體的演員中尚屬首次。“白玉蘭”獎是由《上海戲劇》雜誌社、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上海市演出公司聯合主辦的全國性獎項,每年評選一次,評選上一年度在滬公開演出的戲劇劇目的主配角演員,陶琪等十位演員獲得“主角”獎。
舞台下的陶琪還是民進南京市第十屆委員會的副主委、南京市人大代表。對於黨派工作和人大活動,她總是認真參加,積極為南京的文化建設文化事業的發展建言獻策,在民進組織的義演活動中,總能看到她的身影。身為劇團副團長和民進文化總支主任,做了大量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工作,在對口交流等參政議政工作中,常常能聽到她的聲音。在藝術道路上,陶琪精益求精,淡泊名利,不斷進取;在藝術實踐中,她謙虛好學、待人誠懇。陶琪不僅在舞台上展示著自己的藝術追求,而且還在南京大學中文系編導碩士研究生班學習導演來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質和藝術修養,為越劇事業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人生軼事

拜個好老師

1963年生於蘇州的陶琪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一口姑蘇女兒特有的柔軟腔調。15歲開始學戲,她嘗試過各種流派的表演。後來在別人的建議下開始模仿袁派唱腔,越唱越覺得對自己的路子。經人引薦,陶琪來到上海求教於袁派創始人袁雪芬。看過很多好演員的袁雪芬認為陶琪的天賦只能算普通,點撥兩句不成問題,收到自己門下則有些猶豫。但陶琪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打動了袁雪芬。她把袁老師的所有表演錄像帶都蒐集全了,反覆觀摩學習。而這個15歲就離家學戲的姑娘一直自愧文化基礎不好,業餘時間裡孜孜求學、遨遊書海。這一點更讓袁雪芬愛惜。兩人最終結為師徒,陶琪認為這是她學戲路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嫁個好老公

陶琪有個好老公,連老師袁雪芬都這么說她。而聽到這么說時,陶琪總是靦腆地一笑:“是啊,多虧了有他支持,他對我幫助真的很大。”陶琪的另一半是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的教授。陶琪感激丈夫:“他對我的表演全力支持,我38歲才要孩子,他沒說半個不字。”丈夫不但是學校里的好老師,也是陶琪的好老師。陶琪說:“很多人評價我的表演有濃濃的書卷氣,尤其是我扮演的李清照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認可。我覺得這和我先生的薰陶與幫助是分不開的。”

有個好小孩

陶琪最大的愧疚是對孩子的。38歲的高齡產婦在生下兒子後4個月不到,就停止了哺乳,束起腰帶、穿上練功服返回了排練現場,排練她在摘得梅花獎後的第一部大戲《李清照》。這樣的開端似乎注定了陶琪不是一個“好母親”。兒子長到這么大,陶琪給他餵飯、哄他睡覺的次數屈指可數。倒是動不動就離家演出,一走就十天半月的,以至於小小年紀的兒子都不大會找她撒嬌,而是早早習慣了與母親的聚少離多,但不論何時給他放起母親的清唱錄音帶,小傢伙總是興奮得手舞足蹈。陶琪語帶酸楚地說:“兒子是我最好的作品。”

取得成績

在現代越劇《八女投江》中演衛生員黃桂芳;由她主演的越劇《啞女恨》、《侯門之女》等分別獲得第十一屆、第十二屆、第十四屆全國電視劇“飛天獎”戲曲片二等獎和一等獎;
她因在家庭倫理喜劇《洞房文武錯》中飾演春燕獲江蘇省首屆戲劇節目表演獎;
在《梨園天子》中飾演馨兒獲江蘇省新劇目調演優秀表演獎,
在《侯門之女》中飾演南風獲94中國小百花越劇節金獎及江蘇省新劇目會演優秀表演獎和江蘇省首屆青年演員戲劇節優秀表演獎。
1998年榮獲第十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2001年由她擔綱主演的新編大型越劇《李清照》在南京第七屆中國戲劇節上奪得中國曹禺戲劇獎的“優秀表演獎”,
2003年榮獲第十四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
2004年榮獲江蘇省第四屆戲劇優秀表演獎。
2004年在上海成功舉辦了《東方戲劇之星——陶琪舞台藝術展示》專場表演。

活動年表

1999年,農曆己卯年:第十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 »
2006年2月4日,農曆丙戌年正月初七日,晚:越劇百年華誕江粹戲曲巡演無錫站 »
2006年5月26日,農曆丙戌年四月廿九日:南京越劇團與台北市立民樂團合演《李清照》 »
2006年8月26日,農曆丙戌年閏七月初三日,晚:百年越劇萬里行在北京舉行 »
2006年9月15日,農曆丙戌年閏七月廿三日:百年越劇萬里行在上海舉行 »
2006年12月17日,農曆丙戌年十月廿七日:“越劇流芳香溢金陵——2006中國越劇名家名段南京演唱會”舉行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