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墨西
- 外文名:Chen Moxi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衡陽
- 出生日期:1869.1.19
- 逝世日期:1960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直系親屬,
人物簡介
陳墨西(Chen Moxi)
光緒十六年(1890)鄉試授廩貢生,1903年考入兩江優級師範學堂,成為書畫大師李瑞清學生。宣統元年(1909)留學日本,結識黃興、孫中山,加入同盟會。1911年底隨孫中山回國,歷任甘肅臨時軍政府教育司司長兼軍政府秘書長、《真共和報》(《啟明日報》)總編輯、孫中山大元帥府咨議、廣東惠陽縣縣長、衡陽市寧遠縣縣長、北伐軍總司令部政治顧問北伐第二軍政治顧問、浙江省政府顧問等職。1936年,回歸故里從事教育,先後在衡陽省立高中、省立衡陽女中、衡陽市二中、衡山南華中學等校任教。曾與段家謙等十二子首創“湘東詩社”,蜚聲一時。1952年經湖南省委書記黃克誠批示,受聘為衡陽縣誌編撰委員會主任委員,同年夏被聘為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並當選為湖南省第一、二屆人大代表和衡陽縣政協委員,1953年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1954年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1960年在衡陽市石鼓區去世,享年91歲,喪事由省政府出資操辦。平生推崇船山學術思想,著有《王夫之學術之探論》、《船山祠堂》,《墳墓沿革》。擅長詩文,撰有《潛齋文集》六卷、《詩存六卷》、《隨筆》二卷、《大學新義》一卷等著述,可惜於文革散失。1999年湖南省文史研究館編印《風範長存》專集,對其誕辰130周年表示緬懷與崇敬。
陳墨西其人屬政界、亦屬文學界,為人廉潔正直、不事權貴、樂善好施。
人物生平
1890年,鄉試授廩貢生。
1903年,考入兩江優級師範學堂,成為書畫大師李瑞清學生。
1909年,東渡留學日本,結識黃興,在東京由黃興介紹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深得孫中山賞識,關係甚密,成為同盟會積極分子。
1911年,陳墨西回國赴甘肅蘭州,參加領導辛亥革命反清起義,任甘肅軍政府教育司司長兼軍政府秘書長。1914年,與革命黨人黃戍領導了甘肅的討袁戰爭。
1916年底,孫中山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陳墨西與黃戍一起南下廣州,任職於中華民國軍政府。
1924年,隨孫中山赴北平。
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國共分裂,藉口“家母過世,回家鄉守孝”脫離了軍政界,再度赴北平,任教輔仁大學。
1942年1月,兒子陳致平、孫女瓊瑤一家輾轉數省回到了衡陽渣江蘭芝堂,與陳墨西團聚。
1952年,經湖南省委書記、湖南省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黃克誠批示,受聘為衡陽縣誌編撰委員會主任委員,同年夏被聘為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並當選為湖南省第一、二屆人大代表和衡陽縣政協委員。
1954年,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1960年,在家鄉衡陽市去世,享年91歲,喪事由省政府出資操辦。
1989年5月7日,瓊瑤偕丈夫平鑫濤返回家鄉掃墓祭祖,在修整一新的祖父陳墨西墓道前行三跪九叩之大禮,轟動家鄉。
1999年湖南省文史研究館編印《風範長存》專集,對其誕辰130周年表示緬懷與崇敬。
直系親屬
父親:陳維之,清朝進士,同治年間任江西省九江知府,思想較開明進步,病故於任上。
長子:陳道,字菊池,國民政府海軍上校,1908年生,1949年去台灣,1980年病逝於台北。
孫女:陳喆(筆名瓊瑤),中國當代最著名的言情小說家,1938年4月20日生,1942年隨父母離開成都,回到家鄉衡陽渣江蘭芝堂,與祖父陳墨西團聚。1946年,瓊瑤入衡陽市剛直國小讀書,同年底轉入上海同濟大學附小。1948年上海物價飛漲,陳致平送妻子袁行恕和四個孩子回衡陽。瓊瑤再次進入衡陽市剛直國小繼續念書,與祖父陳墨西住衡陽市陝西巷怡園。1949年春,陳致平攜妻兒離開衡陽,乘火車到廣州,乘船到台灣。秋季,進入台北師範大學附小讀六年級。1950年,考進台北第一女中。在家庭環境的教養下,瓊瑤從小就和文學結下了疑惑之緣,九歲時,也就是1947年在上海《大公報》公布其第一篇小說《不幸的小青》。對於樂群。到後,她用本身奇特的視角和厚實的感,編織了一個個絢麗多彩,令肝腸寸斷的世界。代表作品有《幾度斜陽紅》、《窗外》、《點燃吧!火鳥》、《白狐》,《我是一片雲》、《心有千千結》、《還珠格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