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 陳君葆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898
- 逝世日期:1982.6.25
- 信仰:伊斯蘭教,後改為Ahmadiyya
生平,日占香港時期,1946年,解放後,最後的名單,1955年11月,1955年12月,去歲秋,1936年,
生平
陳君葆,1898年出生於廣東香山縣。幼年就讀於鄉間私塾,11歲隨父親陳佩芝前往香港,肄業於皇仁書院,畢業後考入香港大學。1921年,陳君葆從香港大學政治經濟系畢業。歷任馬來西亞半島華僑教育督學,香港大學中文學院講師,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館長,香港中英文化協會、港大文學會、新文字學會的創建倡導者(之一)。香港華人革新協會主席,解放後曾任廣東省政協委員。1941年參加宋慶齡女士組織的保衛中國同盟。3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詩集《水雲樓詩草》、《水雲樓詞》等。
日占香港時期
,陳君葆與鄭振鐸、徐森玉、張元濟、許地山、葉恭綽、徐信符、冼玉清、博薩爾等國內外知名人士,通力合作,保護一批中國善本古籍及珍貴歷史檔案,獲英國皇室頒發O.B.E.勛銜。這些古籍包括南京中央圖書館的3萬冊善本書,以及極為珍貴的《漢代木簡》,這些古籍、資料是鄭振鐸、張元濟等人多方設法,向中英庚款委員會申請,花巨資購買,價值無法估量。雖然這批總計共111箱,計3萬冊的典籍,由於未能趕上美國“格蘭總統號”油輪,而被日本憲兵查獲,但是卻意外躲過“格蘭總統號”沉沒於菲律賓的厄運。
1946年
,經陳君葆多方打聽,在國際友人博薩爾、馬提(女)等人的幫助下,在東京上野公園找到這批古籍,並於當年,經民國政府教育部次長杭立武努力,運回國內,此時震動海內外,柳亞子先生賦詩如下,予以祝賀:
《山村道畔喜晤陳君葆先生奉贈一律》
鳳輝台上陳君葆,羝乳海濱蘇子卿。
大節臨危能不奪,斯文未喪慰平生;
蕭何劫後收圖籍,阮籍壚頭證性情。
更喜謝庭才詠絮,老夫眼為鳳鸞明。
解放後
,陳君葆與老友,當時已任新中國文化部部長沈雁冰、文化部文物局局長鄭振鐸,通力合作,在鄭振鐸指揮下與徐文垌、胡惠春等在香港組織秘密收購小組,由內地出資,大量購買戰亂散失香港的文物,尤其是古籍資料,運回大陸,其中著名的有《四部叢刊》、《呂氏春秋》、《晉會要》、《王梅溪集》等罕本古籍,其中,《晉會要》是清末廣東著名學者汪兆鏞的手寫原稿。
陳君葆是知名文人,有《陳君葆日記》一書流傳,收錄其1933至1949年期間的日記文章。
陳君葆是香港地區知名政治活動家,在克什米爾公主號事件(1955年4月)事發數月後,1955年11月4日,時任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主任兼文學院教授的陳君葆,接到廣東省政協常委陳國泉從廣州發來的信函,首次提及邀請港大外國教授訪問新中國一事。11月6日,《大公報》社長費彝民、大律師陳丕士與陳君葆被邀到廣州,當晚,由時任廣東省省長的陶鑄設宴招待,正式邀請港大英國籍教授訪問內地。
由於此次訪問由新中國政府承擔費用,對來訪人員完全免費,港大教務長梅洛(B.Meller)公開徵集訪問團名單時,報名極其踴躍,連曾經撰文反對新中國的經濟系主任寇爾比(E.S.Kirby)也想參加,不好意思從梅洛之處報名,私下請陳君葆幫忙,陳本著一視同仁的態度,將私下與其接觸的寇爾比、哲學教授Keith Darid及其夫人司各脫(Scott),一併納入訪問名單,並將修正後的名單轉給《大公報》費彝民、劉芃如,訪問團就此組成,此舉也為日後打開新中國對外宣傳工作,提供了良好開端。
最後的名單
包括教授五名和一位教授的夫人:英語系主任E.C.布倫頓、經濟系主任E.S.寇爾比、教育系主任K.E.普里斯特萊、歷史系主任B.夏理臣及夫人、物理系主任R.W.柏爾遜斯,其他人員有生物化學高級講師D.格雷博士、歷史系系助理講師J.格雷、生理學高級講師D.W.顧爾特博士、地理系高級講師T.R.特理基亞、動物學講師R.史特拉恩、有機化學講師H.R.阿瑟、英文系講師C.M.魏瑟嘉、註冊主任B.梅樂爾等及他們的夫人,訪問團外籍人士一共24人。隨行中國籍人士有: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總編輯、外事組副組長譚乾、大律師陳丕士、陳君葆、《大公報》劉芃如、廖瑤珠(港大學生,後任律師,是廖恩德醫生之女公子)、港大病理學系侯寶璋教授及夫人(侯到廣州後因事退出)。
1955年11月
訪問團名單由新華社香港分社報中共廣東省委,經由廣東省委上報中央,廖承志得悉後報告給周恩來總理,總理批示由中共中央副秘書長劉瀾濤召集有關部門的作出接待安排。劉瀾濤請中共中央國際活動指導委員會副主任趙毅敏和該會秘書長張鐵生、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兼黨組書記陽翰笙、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潘梓年、高等教育部副部長劉皚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局長唐明照、外交部西歐非洲司司長黃華、全國教育工會副主席方明、外交部司長熊向暉等組成接待領導小組,下設專門辦公室,負責接待工作,可見中央高度重視。
1955年12月
香港大學英國籍教授組團到訪北京,領隊布倫頓和陳君葆,12月23日下午1時30分,在中南海紫光閣,全體成員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本次訪問,對外非常低調,《人民日報》以及香港報刊僅僅刊登了數則短訊息,但是此次訪問的影響巨大,為對英國的外交工作奠定基礎。英國雖然1950年就承認新中國,但是中英直到1972年才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陳君葆是知名伊斯蘭教學者,並宗教哲學家,1936年翻譯《伊斯蘭教哲學》一書,影響深廣,標誌其已從伊斯蘭教信仰,轉向Ahmadiyya,與白亮誠(雲南省人,移居泰國)、周仲羲(安徽省人,移居英國)等人一起,引發關於Ahmadiyya的巨大爭議,以下是陳君葆為《伊斯蘭教哲學》一書著述的《譯者序》全文。
去歲秋
余友蘇非加芙爾君示余以米爾薩·歐拉姆·阿哈默德所著伊斯蘭教哲學一書。余讀而喜之曰:伊斯蘭教人中國千餘年於茲矣。然方穆罕默德(祝安拉賜他幸福、平安!)之興也,固嘗藉兵力以推行其教義,故不三十年遂奄有西亞波斯以與我蔥嶺以西諸地相接壤,餘威所被,且於後此百年間,囊括北非,席捲西班牙,幾撼東羅馬帝國而摧陷之。其功業可謂盛矣。乃其教一入中土,即改易趣尚,不復以耀武揚威為事,何哉?豈以震旦文治之涵儒,足以去其凌厲耶?然余稽諸穆教經典神聖戰爭之為義,各宗所訓不無異同。逮十九世紀末,歐拉姆·阿哈默德出倡阿哈默底亞宗於印度之旁遮普省,所櫫教義獨與他宗異,蓋主張對異教持一種寬大主義者也。其訓神聖戰爭,則謂為神靈生活對惡生活與非正義的決鬥,對異教或不信教義者則懷柔之,以和平方法而不主用兵。是知餘緒流風有歷千百年,而猶不足以盡其美者,非蘊藏之深,植基之厚,曷克臻此?今誦米爾薩氏之書,想見其為人,寬柔誠樸極似耶穌,其以救世先覺自稱良非過侈也。夫清真之為教,奉一神而行簡易,尚虔敬而輕祭祀,無種族之界限,無階級之歧視,信仰既一,如同兄弟,其於民生日用若是,故雖崛起一隅,而信奉之者遍於寰宇,此豈偶然也哉!抑阿拉伯自古即為遊牧民族,散居各地,其族生活無定,往來飄忽,雖時自此侵入他邦,啟圖沃宇蔚為大國,然在阿拉伯,則有史以來實未嘗成為一政治單位。穆罕默德(祝安拉賜他幸福、平安!)興,乃揭教義,藉兵力,以統一全島,更挾其餘威,乘破竹之勢,以從事於以《古蘭天經》征服全世界之舉,此其計畫不可謂不宏偉;且揆以當時之情勢又不可謂為無成功之可能也。故史家威爾斯氏曰:“假使伊斯蘭教徒中,有數十青年,具阿布伯克爾之性質者,其事業必有成功之一日,所謂已近成功之境者,因阿拉伯此時已為伊斯蘭教信仰及意志之中心,且因當時世界除中國外,且除非在俄羅斯草原或土耳其斯坦諸地中已再無精神自由之人民能團結為一而深信首領者。”夫以散漫之遊牧民族,一旦乃藉宗教力量混為一體,團結以向外,此甯非歷史一異跡歟?余因之而重有感焉。米爾薩氏余不得而見之矣。得讀其書,揣摩其於所以立教之由,從而尋譯天經之真義,則古所謂寬柔以教者,其不在茲乎。加芙爾君曰:子既善之,盍翻譯為中土文字以廣布其義?余曰:諾。乃以授課之餘,閒日翻譯數頁。計歷時凡數月始竣事。中間又德黃國芳、程摯二君相助,乃底於成。感幸之餘,為識其事之原委如此。
1936年
中山陳君葆識於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