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彝民

費彝民

費彝民(1908.12.22-1988.5.18)中國著名新聞工作者。筆名執中、夷明。江蘇吳縣(今蘇州)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費彝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08.12.22
  • 逝世日期:1988.5.18
人物履歷,人物生平,

人物履歷

1925年畢業於北京高等法文學堂。曾在北京隴海鐵路總公所工作。
1930年後任天津《大公報》駐遼寧通訊記者。
1945年後任上海《大公報》副經理兼社評審員。
1948年赴香港參加香港《大公報》復刊工作,任經理、社長。
1950年任中南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會委員、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三屆副主席。
1952年至1988年,任香港《大公報》社長。此後一直在該報工作,發表許多報章社評,如《產業救國及其方案》、《航空救國》等。在此期間還擔任第二、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第五、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他在處理香港事務、增進國際友誼、聯絡和團結海外同胞方面做了許多工作,積極幫助華羅庚、侯寶璋馬師曾紅線女馬連良俞振飛容國團姜永寧等學者、藝術家、運動員返回內地。
由於長期在英國治下的香港工作,且是無黨無派的特殊身份,一生受到周恩來總理的50餘次接見,因而其行蹤一直受到各界的矚目。

人物生平

大革命時期,1925年夏在北京高等法文學堂畢業後,進入北京隴海鐵路總會所工作。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0年調職瀋陽工作,由張季鸞聘為天津《大公報》社駐瀋陽兼職通訊員,開始為天津《大公報》撰寫新聞和通訊稿件。
1931年5月22日天津《大公報》發行“一萬號”紀念日,為此準備編輯出版“特刊”以示慶賀。受張季鸞之邀,為“特刊”撰寫了《談大公報的使命》一文,對辦好《大公報》提出了三條建議。發表在《大公報》紀念“特刊”上的顯著位置。見報後,在報社內部引起了很好的反響,吳鼎昌(社長)、胡政之(總經理)和張季鸞還專門議論其建議。
1931年7月從瀋陽到天津,向張季鸞匯報東北的形勢,特別講述了張學良的東北軍的近況。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8月返回瀋陽。“九·一八”事變後再回到天津,從此正式加入《大公報》社的報人行列。歷任《大公報》社編輯部記者、經濟課主任、總稽核、上海分館社評審員等職。
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任上海《大公報》社副經理。抗戰勝利後,應邀赴台北參加日本投降儀式,並發表長篇報告。1948年任香港《大公報》社經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起一直擔任香港《大公報》社社長。期間還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四、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第四、五、六、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六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從事新聞工作近60年,主持香港《大公報》社工作近40年,對香港新聞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1988年5月18日因病在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年80歲。
鑒於費彝民的特殊貢獻,經中共中央統戰部和國家民政部特別批准,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院內立碑紀念。
2002年7月7日,費夫人蘇務滋病逝。10月15日費彝民夫婦的骨灰合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