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

陳毅

陳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樂至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長。

1977年其遺作專集《陳毅詩詞選集》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毅
  • 別名:陳世俊,字仲弘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01年8月26日
  • 逝世日期:1972年1月6日
  • 畢業院校:成都甲種工業學校
  • 職業: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
  • 主要成就:新四軍軍長
    華東野戰軍司令員
    上海市市長
  • 出生地:四川樂至縣
  • 代表作品:《陳毅詩詞選集》
  • 軍銜: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 配偶:肖菊英,賴月明張茜
人物生平,戰爭時期,建國時期,人物逝世,主要功績,主要戰役,軍事思想,個人生活,人物作品,人物評價,軼事典故,圍棋外交,藝術形象,電影,雕塑,

人物生平

戰爭時期

陳毅,1901年8月26日(清光緒二十七年七月十三)生於四川樂至復興場張安井村。1916年就讀於成都甲種工業學校(現成都工業學院
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
1921年10月因參加中國留法學生的愛國運動,被武裝押送回國。
1922年回到四川家鄉,通過與蔡和森通信,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學文學院學習,並經顏昌頤、肖振聲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陳毅任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中國共產黨委員會書記。同年參加南昌起義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二十五師七十三團政治指導員,率部參加湘南起義。
中國土改革命戰爭時期歷任:中國共產黨工農革命軍第一師師黨代表;中國工農紅軍(初稱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師長、軍委書記、政治部主任、前委書記;第六軍政治委員;中國共產黨贛西南特區委員會書記;第二十二軍軍長;江西軍區總指揮兼政治委員;西方軍總指揮;中國共產黨中央蘇區分局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歷任:中國共產黨中央軍委新4軍分會副書記、新4軍第1支隊司令員、江南指揮部指揮、蘇北指揮部指揮、華中總指揮部代理總指揮、新4軍代軍長、新4軍軍長兼山東軍區司令員。(圖冊中的參考資料
中國解放戰爭時期歷任:中國共產黨華東軍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國共產黨中央中原局第二書記、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副司令員,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建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歷任:華東軍區司令員、上海市市長、第三野戰軍司令員。
陳毅
陳毅元帥
1954年任國務院副總理,並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58年2月起兼任外交部部長。
1959年起任第三、第四屆 中國政協副主席。
1966年1月陳毅任中國共產黨中央軍委副主席。並任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七、九屆中央委員。
文革期間,與四人幫鬥爭,被對方劃為“二月逆流”。
中國共產黨九屆二中全會上捲入了所謂“二陳(陳毅、陳伯達合流”。

人物逝世

1971年1月16日,陳毅腹痛加劇,發現患有腸癌。
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1歲。
1972年1月10日,在北京西郊八寶山舉行追悼會,毛澤東到達現場。

主要功績

主要戰役

  • 黃橋戰役
1940年9月30日,國民黨調集部隊,對江蘇省泰興縣黃橋地區的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發動進攻。黃橋戰役進行時,八路軍第5縱隊從淮陰地區南下,新四軍江北指揮部部隊東進至運河,在戰略上起了策應作用。此役歷時4天,共殲國民黨軍隊1.1萬餘人,俘虜官兵4000餘名,繳獲軍用品甚多。新四軍傷亡900餘名。這次戰役,對反擊國民黨軍隊進攻的重要戰役。為蘇中蘇北抗日根據地奠定了基礎,打開了華中抗戰新局面。
  • 孟良崮戰役
1947年4月,蔣介石在進攻延安的同時,調動40萬人向山東解放區進行“重點進攻”,陳毅、粟裕等率領的華東人民解放軍作戰,殲滅國民黨2萬4千多人。5月上旬,國民黨軍復由臨沂、泰安一線,分左、中、右三路向沂蒙山區進攻,壓迫華東解放軍退至膠東狹窄地區。華東解放軍以部分兵力分別鉗制國民黨的左右兩翼,而以主要兵力實施中間突破,即選擇了冒進突懸的中路敵人,實行猛烈的圍攻,經過5月13-14日的浴血戰鬥,陳毅率軍將國民黨素有“王牌師”之稱的整編74師全殲於孟良崮山區,此戰共斃傷俘虜國民黨3萬2千多人,該師師長張靈甫亦被擊斃,這就是著名的孟良崮戰役,也是後來小說《紅日》的歷史題材。解放軍打退國民黨對沂蒙山區的第二次進攻,扭轉了山東戰場的整個戰局。7月,陳毅率軍再次打退了國民黨的第三次進攻,國民黨被迫西撤。
  • 淮海戰役(1949年)
淮海戰役三大戰役中第二個戰役,是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進行的。這時,中國共產黨中央軍委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委,鄧小平為書記,統一指揮淮海戰役。淮海戰役於1948年11月6日發起。解放軍經過66天的戰鬥,以傷亡11萬餘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55.5萬人。
  • 上海戰役(1949年)
上海戰役是陳毅指揮的最後一場戰役,也是他指揮的最艱難的戰役。國民黨大部分軍隊退集到了上海,蔣介石要求指揮這三十萬軍隊的湯恩伯堅守六個月,等待美國人出兵救援,陳毅指揮的第三野戰軍已經達到了上海。
陳毅擔當上海市市長;共產黨軍隊極力將國民黨調到外圍陣地加以殲滅,以輕武器攻占城市,付出了重大代價,取得了勝利,前後15天時間。

軍事思想

陳毅的軍事思想研究,在中國現代軍事思想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陳毅傳》編寫組撰寫、當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當代中國人物傳記·陳毅傳》,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陳毅軍事文選》,是研究陳毅的軍事思想的重要依據。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思想》中,收有《陳毅的軍事思想》及其重要著作的條目。

個人生活

陳毅第一個妻子肖菊英是位才貌出眾的學生,1930年十月結婚,1931年,由於肅反擴大化,波及到當時的陳毅。一天,陳毅接到了通知,要他到吉安開會,他預計此行兇多吉少。陳毅原本能如期歸來,未料途中遭到白匪襲擊,馬被打死,只好與警衛員繞道步行返回興國城。等到陳毅回來時,肖菊英因誤認為陳毅已死而跳井自盡了!當時才二十歲出頭。
1932年,在時任江西省委書記李富春和省委組織部長兼婦女部長蔡暢這對月老的關心下,陳毅與賴月明結為夫妻,1934年11月,紅軍反圍剿當中失散,據宋生髮打探到的訊息,賴月明回家鄉後繼續堅持鬥爭,不幸被捕,國民黨一個姓方的鄉丁看中她,硬要娶她。賴月明寧死不從。
1937年在籌組新四軍途中,陳毅在南昌遇到了率領上海戰地服務團的胡蘭畦,二人早年就是相識相知。此次相見後訂下婚約。然而共產黨不同意二人結婚,中國共產黨東南局書記項英找胡蘭畦談話,要求胡蘭畦隱蔽共產黨員身份,以國民黨部隊少將身份繼續做統戰工作對革命更為重要。陳毅致信胡蘭畦:“馬革裹屍是壯烈犧牲;從容就義是沉默犧牲,為了革命,我們就吃下這杯苦酒吧。假如我們三年內不能結合,就各人自由,互不干涉。”
1940年,與張茜結婚,生長子陳昊蘇,次子陳丹淮和三子陳曉魯
陳毅元帥最小的女兒陳珊珊,退休前是一名外交官。

人物作品

陳毅主要詩歌作品
哭阮嘯仙、賀昌同志
三十五歲生日寄懷
梅嶺三章
孟良崮戰役
紅梅
幽蘭
含羞草
題西山紅葉


人物評價

周恩來在陳毅追悼會的悼詞中簡述了陳毅一生的主要經歷,高度評價了他為革命事業所做的重大貢獻。並指出:陳毅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人民的忠誠戰士。幾十年來,他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在長期革命鬥爭中,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堅持戰鬥,努力工作,為人民服務。他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老戰友、老同志,是我黨、我軍的一大損失。
陳毅同志是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他畢生堅信馬克思主義,坦蕩無私、愛憎分明,為人民軍隊的創建和發展,為爭取人民解放的革命事業和新中國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績。

軼事典故

圍棋外交

自二戰結束後,中日兩國間便陷於冷戰狀態,中日政府間交往中斷,只保持了一部分民間交流,而建國後的中日外交則面臨著新的考驗。50年代剛剛出任外交部長的陳毅正在尋找打開外交僵局的突破口,恰逢日本圍棋代表團訪華,這位聞名政壇的圍棋迷抓住這一機會,親自前往設在北京飯店的賽場與日本棋手對弈,並在宴會上提出,中日兩國圍棋界今後可以進行交流。從此,也就拉開了中日兩國間“圍棋外交”的序幕。

藝術形象

電影

1981年出品的電影《陳毅市長》,該片講述了上海解放初期陳毅同志魏啟明飾)任上海市長期間,依靠工人階級、革命幹部和知識分子,團結民族資產階級,正確執行黨的方針政策,打開上海工作新局面的故事。

雕塑

《新四軍軍長陳毅》:南昌新四軍紀念館的青銅雕塑《新四軍軍長陳毅》(我國著名雕塑家朱惟精創作)
上海福壽園新四軍廣場上是2013年10月落成的陳毅元帥夫婦雕塑。雕塑由錫青銅整體鑄造,陳毅像高2.32米,張茜像高2.24米,兩人並肩而立。雕像碑文是人們熟知的陳毅詩詞:“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陳毅
陳毅元帥夫婦雕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