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行動方案

陝西省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行動方案》於2022年11月14日由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省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行動方案
  • 頒布時間:2022年11月14日
公開發布,方案全文,

公開發布

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行動方案的通知
[索引號]
116100000160002917/2022-00454
[ 主題分類 ]
農業、畜牧業、漁業
[ 發布機構 ]
省政府辦公廳
[ 成文日期 ]
2022-10-02 00:00
[ 效力狀態 ]
有效
[ 文 號 ]
陝政辦函〔2022〕140號

方案全文

陝西省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行動方案
為切實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積極探索高標準農田建設新路徑,進一步提升全省糧食產能,全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以提升糧食產能為首要目標,堅持新增建設和改造提升並重、建設數量和建成質量並重、工程建設和建後管護並重,健全完善投入保障機制,落實《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確定的目標任務,2022年,全省新建高標準農田300萬畝,到2025年,全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194萬畝,改造提升114萬畝,實現產糧大縣整縣推進全覆蓋,千萬畝糧食規模化經營核心示範區全覆蓋,大中型灌區改造提升全覆蓋,不斷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水平。
二、工作原則
(一)最佳化布局,突出重點。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國土“三調”“三區三線”相關規劃成果,銜接水資源利用,優先在產糧大縣、糧食規模經營示範區、大中型灌區有效灌溉區域建設高標準農田。
(二)整體推進,連片建設。根據農田分布、地形地貌、耕作要求和自然條件狀況,合理確定農田連片規模,統一規劃設計,集中投入、連片治理、整體推進。
(三)因地制宜,建改並舉。合理安排新建任務和已建項目區的改造提升,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填平補齊的思路,突出田間灌排工程和耕地質量提升,有效提升農田建設質量、碳匯能力和效益,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要。
(四)產能提升,綠色發展。以提升糧食產能為目標,適應現代農業生產關係,提升糧食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水平。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發揮農田在生產、生態、景觀方面的綜合功能,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五)建管並重,良性運行。按照標準化要求加強項目建設管理,確保建設成效。加強督查指導和監測評價,健全管護機制,明確管護主體,落實管護責任和管護經費,確保工程規範、良性運行,長久發揮效益。
三、建設區域與模式
依據“三區三線”範圍,結合各地自然資源條件,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劃分為關中灌區、長城沿線風沙灘區、陝北渭北旱作農業區和陝南山地丘陵區等4個區域(詳見附屬檔案2)。
(一)關中灌區。包括西安市、寶雞市、鹹陽市、渭南市4市33個縣(市、區),依託大中型灌區,新建、改造、升級農田水利設施,推廣水肥一體化及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主推“渠井配套+灌排結合+高效生產”建設模式,通過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深耕改土,提高土壤肥力,建成旱能灌、澇能排、產能穩定的“噸糧田”800萬畝。
(二)長城沿線風沙灘區。包括榆林市的5個縣(市、區),通過配套漫改滴、噴改滴、智慧型水肥一體化設施,主推“節水灌溉+土壤改良+灌排結合+生態防護”建設模式,完善田間水利基礎設施,保障農田灌排能力,栽植適宜樹種,構建防護林體系,建成“一季噸糧田”200萬畝。
(三)陝北渭北旱作農業區。包括寶雞市、鹹陽市、銅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6市34個縣(市、區),通過田塊歸併,窄幅梯田改寬幅梯田,推廣蓄水+提水+儲水+補水、“四位一體”集雨補灌技術模式,主推“一戶一田+軟體水窖+節水補灌+種養循環”“田塊合併+土壤改良+水旱輪作+集體經營”“引水蓄水+埋設暗管+補充灌溉”等建設模式,完善田間灌溉設施,栽植適宜樹種,構建防護林體系,建成“高產田”150萬畝。
(四)陝南山地丘陵區。包括寶雞市、漢中市、安康市、商洛市4市30個縣(市、區),通過修建灌排設施、完善機耕道路、開展土地合併和平整、修建水平石坎梯田和生態防護工程,主推“攔蓄灌溉+土地平整+土壤改良+道路通達”“灌排結合+道路通達+生態防護”建設模式,建成“高產田”100萬畝。
四、推進路徑與機制
(一)創新審批方式。以提升糧食產能為重點,以產糧大縣、糧食規模化經營核心示範區和大中型灌區有效灌溉區域為重點,以國土“三調”為基礎,以“三區三線”為基準,以縣為單位,科學編制高標準農田規劃,統籌安排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務,集中連片劃定實施區域,根據不同區域農業生產的特點和發展需求,按具體項目進行申報,明確項目建設規模、任務及內容。省級建立聯審機制,由省農業農村廳牽頭,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等省級相關部門,根據市縣項目情況對年度任務安排計畫提出審核意見。
(二)創新推進方式。按照“先進行土地有效組織、後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原則,在項目區積極開展“一戶一田”“一組一田”改革試點,引導鼓勵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新型經營主體採取土地租賃、聯合經營、全程或關鍵環節託管等方式,統一規劃、集中投入、連片治理、規模開發。關中地區,每個項目單元集中連片規模500畝以上,陝北及陝南地區300畝以上,畝均投資標準1500元以上。堅持按照項目單元整體招標,嚴禁多標段、分期、分成若干子項、單獨工程招標,確保建成質量。
(三)創新建設模式。按照糧食規模化生產經營千萬畝“噸糧田”的區域布局,鼓勵各地以政府部門為主導,積極與省地建集團、省農墾集團、省糧農集團等國有企業以及地方農投公司、城投公司等誠信單位合作,推行“整縣推進、企業代建”模式,開展“噸糧田”示範創建。2022年,省級創建高標準農田示範田20萬畝,每個項目縣(區)創建1-2個集中連片千畝示範片區,畝均投資達到2500元以上,打造一批高投入、高標準、高產出的示範樣板。
(四)創新投資方式。對標糧食安全考核標準,以項目區為平台,加大各類涉農資金統籌力度,將秸桿還田、有機肥替代化肥、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深耕改土、土壤改良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內容相近、功能互補、用途銜接的涉農資金統籌安排,集中投入,形成合力,提升建設質量,強化後續管護。用好高標準農田“兩項指標”,最佳化“兩項指標”產生、認定與交易中的政策制度,確保所得收益繼續用於高標準農田建設。通過整合一般預算、政府性基金、地方政府債券、新增土地出讓收入等資金,拓寬農田建設補助資金來源。發揮金融支農作用,聚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國有企業,支持以“投貸結合”的方式,用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未來的收益為擔保,發放項目收益權抵押貸款,引導各類社會主體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責任機制。嚴格落實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落實縣級主體責任,構建責任清晰、各負其責、合力攻堅的責任體系。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日常監督管理,財政部門要加強項目資金使用監管,確保高標準農田規範建設、高質量推進;自然資源部門要落實“田長制”管理要求,強化建成高標準農田的用途管控,遏制“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各縣(區)要嚴格執行省級工作方案,在實際工作中抓好落實,並結合當地實際,形成落實方案,經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審核後,報省農業農村廳備案。
(二)加強技術指導。農業農村部門要建立“高標準農田+集成技術示範+高產創建”推進機制,因地制宜,推廣高標準農田建設7種分區域主推模式,配套開展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集中連片推進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實現“良田、良種、良機、良法”配套,推動規模經營,提高農田糧食產能和可持續利用水平。
(三)強化協作配合。建立健全“政府領導、農業農村部門牽頭、部門協作”工作機制,明確分工,密切配合,推進落實。農業農村部門牽頭,負責做好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編制、項目組織實施;發展改革部門負責統籌大型灌區現代化改造、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黃河流域淤地(攔沙)壩等水利工程,做好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規劃指導及督導檢查;財政部門負責通過整合一般預算、政府性基金、地方政府債券、新增土地出讓收入等資金,建立相對穩定的農田建設補助資金來源,加大資金配套,提高畝均投入標準,落實各級財政管護經費,加強建後管護;自然資源部門負責對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及時劃為永久基本農田進行保護,對高標準農田建設產生的“兩項指標”優先交易,及時共享“三區三線”、 年度國土變更調查、“兩項指標”入庫等數據成果。
(四)嚴格督導考核。高標準農田建設已納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和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範疇,各級各部門要切實發揮好考核“指揮棒”作用,對建設成效顯著的,列入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激勵對象,在安排資金、任務時給予獎勵;對建設成效差的,將列入負面清單,責令限期整改。
附屬檔案:
1.2022年度300萬畝農田建設項目計畫任務表.pdf
2.高標準農田建設區域劃分表.pdf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