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禎(阮亭)

王士禎

阮亭一般指本詞條

王士禎(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世稱王漁洋,謚文簡山東新城(今山東桓台縣)人。清初傑出的詩人文學家

王士禎為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進士康熙四十三(1704年)官至刑部尚書,頗有政聲。

王士禛是清代著名詩人、詩詞理論家、文壇領袖,他的一生是文政兼從的一生。他在實踐“神韻說”,取得卓著詩文成果的同時,還能突破正統文壇和文人偏見,重視和高度評價小說、戲曲、民歌等通俗文學、文體。他的主要成就在詩文創作與理論方面,但在小說、戲曲、民歌、書畫、藏書、史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忽視。

基本介紹

  • 本名:王士禎
  • 別稱:王士禛、王士正
  • 字號:字子真、貽上、豫孫
    阮亭,又號漁洋山人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山東新城
  • 出生時間:1634年9月17日
  • 去世時間:1711年6月26日
  • 主要作品:《池北偶談》、《古夫於亭雜錄》、《香祖筆記
  • 主要成就:創“神韻說”;與朱彝尊並稱“南朱北王”
  • 信仰道教
人物生平,家世,生平,文學著作,人物評價,書法家與藏書,神韻詩論,家族成員,父母,妻妾,子女,詩詞選錄,

人物生平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別號漁洋山人。山東濟南新城(今淄博市桓台縣)人。逝世後十年,雍正繼康熙帝位,“禛”字犯御諱,改稱士正;乾隆間,又以“正”字與原名音不相合,詔改士禎,通行數百年。現應復其本字。

家世

王士禛出生在一個科甲蟬聯、簪纓不絕、詩家輩出的大官僚世家。明天啟禮部左侍郎文震孟說:“海內族姓之貴者,莫最於王氏。其望蓋二十有二,鹹以分封食采,而太原、琅琊尤著。若新城之王,固琅琊之裔也。自北海徙濟南凡十世,躋巍科登仕者代不乏人。身膺寵錫,龍章鳳彩、舄奕炳煥于海岱間二百餘年。遂極人文之盛。”(明崇禎四年《王氏族譜序》)從明朝中葉到清朝中葉的300多年間,新城王氏家族名揚大江南北,於明清鼎革、海內名門大多淪胥之際,“新城門第,大振於灰沉煙燼之餘”(錢謙益語,見《古夫於亭雜錄》卷三),並在第八代王士禛官至刑部尚書、身膺清初文壇領袖時,達到了輝煌的頂峰。

生平

王士禎生平年表
時間事件
明崇禎七年甲戌(1634年)
士禛於閏八月廿八日亥時,生於開封官邸。
明崇禎八年乙亥(1635年)
祖父象晉遷任浙江布政使,士禛一家隨任至杭州
明崇禎九年丙子(1636年)
祖父象晉鼎力助原浙江布政使姚永濟完成上繳稅銀,因忤權奸意,而遭報復打擊。
明崇禎十年丁丑(1637年)
祖父象晉因不屈於權奸報復,致仕歸里。王士禛一家盡回故鄉新城。
明崇禎十一年戊寅(1638年)
祖父象晉自號“明農隱士”,闔門謝客,親教諸孫讀書。閒暇著書,精岐黃,為民治病。
明崇禎十二年己卯(1639年)
伯父與胤因劾總兵鄧玘而忤政府意,被罷官歸里,主持復社事。修治大司馬東園。
明崇禎十三年庚辰(1640年)
王士禛始入 國小,在新城家塾從祖父象晉讀。與伯兄士祿、仲兄士禧、叔兄士祜同學。習五七言韻語。
明崇禎十四年辛巳(1641年)
王士禛在家塾從祖父象晉學。伯兄士祿授王、孟、韋、柳諸家詩,使手抄之。伯兄士祿補諸生。
明崇禎十五年壬午(1642年)
王士禛仲兄士禧補諸生。十一月,清兵陷新城。全家避兵鄒平長白山魯泉。
明崇禎十六年癸未(1643年)
王士禛全家避兵於鄒平,依外祖孫氏家,居長白山之魯泉。
明崇禎十七年甲申(1644年)
王士禛全家在鄒平。從祖父象晉讀。一日祖父與從弟象鹹飲酒。祖父命對句。云:“醉愛羲之跡。”漁洋應聲答道:“狂吟白也詩。”二公大喜,賞以名人書畫。父與敕成拔貢。
清順治二年乙酉(1645年)
王士禛父與敕被薦入仕,以父象晉年老為由力辭,”。
清順治三年丙戌(1647年)
王士禛與諸兄和《月泉吟社詩》。伯兄士祿為山東學政吳臣輔聘為府幕。旋以咯血辭歸。
清順治五年戊子(1648年)
王士禛出應童子試,未中。伯兄士祿舉鄉試。至是有《落箋堂初稿》一卷。
清順治六年己丑 (1649年)
在家塾讀書。
清順治七年庚寅(1650年)
再應童子試,郡、邑、提學三試皆第一。讀書水月禪寺,寺在大明湖東北。八月成婚,夫人張氏,鄒平人,祖廷登,明萬曆壬辰進士。父萬鐘,拔貢。甲申後,南渡官鎮江推官。兄實居,字賓公。
清順治八年辛卯(1651年)
應鄉試,舉第六名。是冬,與伯兄士祿同上公車赴京會試。一路唱和,題詩驛壁。
清順治九年壬辰(1652年)
在京應會試,落第。伯兄士祿成進士,因主考胡統虞之故,被停一科。
清順治十年癸巳(1653年)
八月,士禛長子啟涑生。十月,祖父象晉(1560-1653)壽終於故里,享年93歲。
清順治十一年甲午(1654年)
叔兄士祜拔貢入國學。
清順治十二年乙未(1655年)
伯兄士祿以殿試與士禛同上公車,叔兄士祜亦以太學生廷試入都。與海內聞人論交,時號“新城三王”。士禛中會試五十六名,未殿試而歸,致力於詩。伯兄士祿於十二月赴萊州府學教授。
清順治十三年丙申(1656年)
四月,省伯兄於萊州。五月,士禛第二子啟渾生。
清順治十四年丁酉(1657年)
八月,遊歷下,集諸名士於大明湖。舉秋柳詩杜。初展神韻詩風。賦《秋柳》詩四章,以述對明室悼亡之情。有《春不雨》、《蠶租行》等詩反映民間疾苦。
清順治十五年戊戌(1658年)
春,赴京。殿試中二甲三十六名。觀政兵部,備任。秋九月歸里。
清順治十六年己亥(1659年)
在京與汪琬、程可則、劉體仁、梁曰緝、葉方藹、彭孫、龔鼎孳等人唱和,十月,得授揚州府推官。十二月,赴任便道歸里,伯兄士祿、叔兄士祜送至天寧寺。自此,兄弟離多聚少。
清順治十七年庚子(1660年)
春,赴揚州任,父與敕同行。母孫夫人送至澠水邊,告誡士禛云:“汝少年為法吏,吾懼之。然揚,故爾祖舊遊地也。其務盡職守,以嗣前烈。”三月,到任。八月,充江南同考官,赴江寧。九月,病歸揚州。
清順治十八年庚子(1661年)
在揚州。審理“海寇案”、“奏銷案”等,多所平反,嚴懲誣告。罷除迎春瓊花觀會,嚴懲從中謀利奸官,揚州百姓稱頌其東坡再世。
清康熙元年壬寅(1662年)
正月,第三子啟[ ]生。母孫夫人就養至揚州。伯兄自里中報命京師,三月遷吏部考功司主事。士禛因讞事被降級,母孫夫人慰藉說:“人命至重,汝但存心公恕,升沉非所計也。”士禛遵囑,多所平反。
清康熙二年癸卯(1663年)
春,有事高郵,監理修復文游台事。題《文游台記》。伯兄西樵典河南鄉試。叔兄東亭舉於鄉。冬,伯兄便道揚州,宿一夕。士禛奉命赴江寧充江南武科同考官,舟送伯兄至儀真而別。按部至如皋與明老詩人邵潛交,縣令深受感動,免其徭役。
清康熙三年甲辰(1664年)
春,士禛與林古度、杜G9E46、張綱孫、孫豹人諸名士修禊紅橋。伯兄因河南鄉試案下吏部獄。五月,有事江寧,為伯兄燃燈於長乾寺。十月,得內遷禮部命。冬,西樵獄解,至揚州,兄弟相聚月余。
清康熙四年乙巳(1665年)
春,至如皋與冒襄、邵潛、陳維崧、許嗣隆諸名士,舉修禊水繪園詩社,杜G9E46有“酒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州”句,評價其委婉與豪放兼之的神韻詩風。七月,登舟赴京任。諸名士依依不捨,送別禪智寺。臨行惟圖書數十篋。自云:“四年只飲邗江水,數捲圖書萬首詩。”八月,過臨淄會周亮工,於臨淄別墅,攜叔兄東亭北上。九月到禮部任。十月,因戶部郎中某以惡言告吏部,士禛被罷官。
清康熙五年丙午(1666年)
春二月,與伯兄自京師歸濟南。士禛暫返新城。三月,伯兄復游揚州。士禛第三妹卒。三妹適淄川庠生畢盛肩。士禛過青州留周亮工真意亭。九月復職返京師。
康熙六年丁未(1667年)
在禮部。與汪琬、劉體仁、程翼蒼、陳廷敬、李天馥等為文社。宋犖自黃州入京始與定交。
清康熙七年戊申(1668年)
在京遷禮部儀制司員外郎。時儀制司郎中曹首望。正月初五日,於慈仁寺訪宋犖。秋,叔兄士祜南遊,泛大江至姑蘇,多所題詠。
清康熙八年己酉(1669年)
三月,至淮安榷清江浦關,專司船廠。淮安張力臣等以師禮來謁拜。惠周惕從學。吳雯訪於清江浦。
清康熙九年庚戌(1670年)
正月,伯兄視士禛於清江浦。二月,叔兄士祜舉禮部成進士。三月,伯兄北歸。冬,還京師。伯兄補吏部考功司員外郎。與宋琬、施閏章等時有唱和。
清康熙十年辛亥(1671年)
在京師,遷戶部福建司郎中。與伯兄、程可則、施閏章、沈荃、宋琬、曹爾堪唱和。
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年)
在戶部。四月,第四子啟 生。五月,次子啟渾死,時年17歲。六月,奉命典四川鄉試。歸下三峽,聞訃,奔喪。十一月,至新城。
清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年)
在新城居母喪。七月二十日,伯兄王士祿(1625-1673)卒。冬,養疴鄒平長白山柳庵。又至生生庵、唐李庵、醴泉寺。
清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年)
在里居母喪。伯兄次子啟浣死。夏秋間與邑高士徐夜、張霖多有交往,有詩。
清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年)
 服闕,七月以父命赴京。居天寧寺。八月,待依次補缺歸里。冬,訪徐夜廬舍送酒。
清康熙十五丙辰年(1676年)
正月,赴京師。五月,補戶部四川司郎中。九月,張宜人卒於家。康熙帝欲選詩文兼優者充實南書房。一日與杜臻考察王士禛,知其詩名文才。
清康熙十六丁巳年(1677年)
在戶部。六月,康熙帝又與張英考察士禛詩文。七月初一日,又與李蔚、馮溥考察士禛詩文素質。又命士禛與江南才子陳玉璂御前對詩,帝欣然內定。
清康熙十七戊午年(1678年)
正月二十二日,與翰林院學士陳廷敬同召對懋勤殿。二十三日,特旨授翰林院侍讀。夏,與陳廷敬、葉方藹入直南書房。十月,奉旨偕侍講韓菼典順天鄉試。帝命書自作詩交養心殿裝裱,頒賜大臣及外國使者。
清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年)
入直南書房。譽為一代詩壇領袖。在翰林充《明史》纂修官。
清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年 )
在翰林。十二月,遷國子監祭酒。
清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年 )
在國子監。主秋試。九月,叔兄士祜,(1632-1681)待職卒於京,享年49歲。進封父與敕為朝議大夫國子監祭酒。母孫宜人、妻張宜人贈恭人。
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年 )
春正月上元,賜宴乾清宮,帝首倡《昇平嘉宴》詩,效《柏梁體》,廷臣續和,命詹事沈荃書之。御製序文,頒諸臣。五月七日,得帝賜御書“
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年 )
在國子監。疏清修補國學所藏《十三經註疏》、《二十一史》刻板,多次上疏請定聖廟祀典等事宜,準行。
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 )
春,在國子監,咨覆台灣、琉球等地學生入太學事。九月二十日,三女阿宮生。十月,遷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十一月,奉命祭告南海。十九日,啟程。除夕,至宿松。
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年 )
二月十日,抵廣州,入南海神廟祭告畢。四月一日,歸自廣州,七月,過里。九月至京復命。聞父訃,奔喪。冬,侄啟涫卒,叔兄士祜長子。
清康熙二十五年醜丙寅(1686年 )
父喪在里,居廬。住西城。王苹、吳雯、鐘聖輿、趙豐原等門人至西城別墅撫慰。
清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年 )
在里居廬,秋移南城舊第,居宸翰堂。是春,訪淄川唐夢賚。
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1688年 )
正月,赴京悼太皇太后。訪朱彝尊於古藤書屋。三月,自京返里。
清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年 )
正月,康熙帝南巡,士禛自里赴德州迎駕。三月,葬父並母孫宜人。冬十一月,赴京。
清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年 )
正月,再補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三月十日,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三朝國史副總裁。六月,長女阿端死。七月秋審平反數案。九月, 遷兵部督捕右侍郎,孔尚任與其定交。
清 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年 )
春,二月六日,奉命主考會試。
清康熙三十一年壬申(1692年 )
四月,因受侍衛馬三捷潛逃案牽連降一級,為兵部督捕右侍郎。八月初五日,調戶部右侍郎。整飭鑄錢法規,革除送樣錢陋弊。
清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年 )
在戶部。四月,側室陳儒人卒。五月,祖、父賜封為通政大夫、經筵講官、戶部左侍郎;祖母、母、妻皆受封淑人。七月,三女阿宮卒。秋審,平反三案。
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年 )
在戶部。二月,署兵部事。六月,充纂修《類涵》總裁官;下旬,轉戶部左侍郎。
清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年 )
在戶部。時捐納方開,人皆相緣為奸利,士禛清廉自守,嚴格規章。在部七年,“不啻空山雨雪 ,燒品字柴、說無生話時也”,聲譽滿朝。
清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年 )
奉命祭告西嶽。正月二十七日,發京師。三月二十七日,祭畢,二十八日返。七月,歸過里。八 月,侄啟死,叔兄次子。九月,復命京師。
清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年 )
在戶部。二月,仲兄士禧(1627-1697)卒於里第。七月,承恩贈祖、父皆經筵講官、戶部左侍郎加一級,祖母、母、妻皆夫人。仲子啟汸任唐山縣令,士禛訓以潔己愛民。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1698年 )
七月十三日,遷都察院,左都御史。冬十一月二十四日,奉命直南書房編《類御集》。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年 )
春,在都察院。五月,康熙帝返宮,迎駕通州。奉命直南書房。六月,側室張儒人卒。九月,次女婉卒。十一月五日,遷刑部尚書。
清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1700年 )
在刑部。五月,平反徐起龍案。六月二十八日,賜御書“帶經堂”匾額。七月,與諸公內直,賜御書唐詩湘竹金扇。十月,充武會試讀卷官。
清康熙四十年辛巳(1701年 )
在刑部。三月,歸里遷祖墓、父墓。十月,返京。蒲松齡以五古詩送別。
清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年 )
在刑部。四月六日,賜御書“信古齋”匾額,暗示“信古”不妄今之意。九月,拜送車駕南巡。冬,奉命閱御試順天舉人卷。
清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年 )
在刑部。三月,啟奏刑部釋囚犯800餘人。七月,啟奏賑濟山東災民。八月,奉旨截留漕米,賑山東饑民。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
三月,恩贈祖、父皆資政大夫、刑部尚書。秋九月,因“王五”一案失出,罷歸。按至此任官45年。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年 )
在新城故居。四月,有事安德,憩門人朱緗桐陰書屋。初六日,與門人朱緗、鐘轅、從弟士驪、孫允酇同游漪園。初七日,門人朱緗、鐘轅復邀泛舟大明湖,有記。五月,以送駕至德州,下榻故國相謝升家。十月,仲子啟汸唐山知縣任滿歸,待職於家。
清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年 )
在故里。正月,趙氏妹卒。第四妹嫁益都(今博山)太學生趙作肅。二月,三男婦王氏卒。三月,侄啟卒,仲兄士禧次子。四月,往鄒平長白山中茲山別業,息居夫於草堂。山有古夫於亭,草堂名取義於此。與張實居、張篤慶等講詩授徒。
清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年 )
在新城故里。歲大旱,巡撫有命賑濟士紳,具冊領賑。士禛以不合近年朝廷發賑原旨,而獨不具冊,實家無儲米,巡撫以士禛得大臣風度。六月後患癢症。
清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年 )
在新城故里。冬,門人李先復歸浙,過訪。李為 士禛壬子取士,於今數十年。師生之誼,老而彌篤。時,士禛目已昏眵,唯視大字本。
清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年 )
在新城故里。冬,侍讀黃叔琳視學山東,過訪於士禛里第,言及有旨,取故靈璧知縣馬驌所著《繹史》,刻版入內庫。
清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年 )
在新城故里。臥病。舊有疝氣,二十餘年,時發為累。七月,忽由癢症變為瘍症。呻吟床褥、苦不堪言。十二月,奉旨復職,因病甚劇,具疏遣子啟汸入京謝恩。
清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年 )
五月十一日,士禛卒於里第。十一月七日,葬於系河北岸祖塋之次。太倉相國王掞作神道禪文,商丘宋犖作墓誌。

文學著作

作品年表
紀年作品
清順治二年乙酉(1645年)
是年,作《明湖》詩,有句:“楊柳臨湖水到門還有《清明》、《憎蛟》二賦。邑名士傅彤臣見之激賞,有過情之譽。
清順治十年癸巳(1653年)
漁洋有贈詩人徐夜詩句云:“湘東品第留金管,江左風流續《玉台》。”有《冬夜過傅濟汝詩》載《蠶尾後集》。
清順治十一年甲午(1654年)
有《湖山佳境亭》詩,載《漁洋續集》。
清順治十二年乙未(1655年)
北上至趙北口,作《竹枝詞》十首。見《蠶尾後集》。
清順治十三年丙申(1656年)
春與邑高士詩人徐夜遊長白山,有《長白游詩》、《長白山錄》合一卷。《漁洋詩集》編年始於本年,並在《丙申詩》序中確立了“神韻”詩論。
清順治十五年戊戌(1658年)
謁明楊忠公繼盛祠,有詩。夏秋與汪琬、程可則等以詩唱和。寓慈仁寺,有《慈仁寺雙松歌》。
清順治十六年己亥(1659年)
冬,與西樵、彭羨門以香奩體唱和。刻《彭王倡和集》。是年,游青州,作《法慶寺閣上望雲門山》;過臨淄,有《夜經古城作》等詩。
清順治十七年庚子(1660年)
十一月,有事南蘭陵,與程康莊同游金、焦、北固及鶴林、招隱、竹林、海岳庵諸名勝,有遊記6篇、題名7篇、古近體詩40篇。編為一集,名《過江集》。
清順治十八年庚子(1661年)
正月,有事至蘇州,過無錫,游鄧尉山,輕舟入太湖,宿聖恩寺,望漁洋山,欣其夙因,號漁洋山人。此行,得詩60餘篇,編為《入吳集》。繼至江寧,居秦淮,賦《秦淮雜詩》,有《白門集》。秋,有《鑾江倡和集》。冬,舟中作《歲暮懷人》詩60首。是秋得錢謙益五言長詩及《阮亭詩序》,有“與君代興”之語。選唐律絕句五七言為《神韻集》,授兒子啟涑兄弟讀之。與同年鄒祗謨議合輯《倚聲初集》。
清康熙元年壬寅(1662年)
二月,有事於江陰。登君山,歸過丹陽,登觀音山,臨曲阿後湖,皆有詩,刻《壬寅集》於金陵。盛符升集丙申至辛丑紀年之作刻之蘇州,此士禛專集始也。是春與袁於令、杜G9E46等名士修禊紅橋,有《紅橋倡和集》。
清康熙二年癸卯(1663年)
題《文游台記》。諸詩編為《癸卯集》。有事,雨行如皋道上,馬上得《論詩絕句》40首,闡述神韻詩學觀點。南昌陳弘緒為作序。此年,為門人宗元鼎《芙蓉集》二十一卷作序,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神韻之旨
清康熙三年癸卯(1664年)
春有修禊《冶春》詩,諸名士皆有和作。有事金陵,與方文伴遊牛首、祖堂、棲霞諸山及城南諸古寺,觀六朝松石,作詩遊記若干篇,編為前、後《白門集》,汪琬為之序。
清康熙四年癸卯(1665年)
春修禊水繪園,賦七言古體十章。七月,禪智寺送別倡和,諸名士各有詩作,編曰《禪智倡和集》。有《詠史小樂府》24首。
清康熙五年丙午(1666年)
有為周亮工題詩畫冊十餘首,及《花朝道中有感寄陳其年三首》等。
清康熙六年丁未(1667年)
有《送陶季之路州》、《送朱秋崖歸安宜兼訊陳冰壑》等詩。
清康熙七年戊申(1668年)
有《竹枝三首送陸冰修》、《古劍行》、《愁霖行》為孫承澤作等詩。
清康熙八年己酉(1669年)
以甲辰前之作增《過江》、《入吳》、《白門》前、後諸集,匯為一編,名《漁洋集》。力陳其神韻詩論。
清康熙十年辛亥(1671年)
為朱彝尊《竹垞文類》作序。石門吳孟舉錄其詩刻《八家詩集》。有《題施愚山賣船詩後》等詩。
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年)
正月初三日,與宋琬、謝重輝、伯兄游北京西山,有游西山詩。赴川途中作詩350餘篇,編為《蜀道集》。又有《蜀道驛程記》。
清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年)
輯考功詩,因選錄平生師友詩,編為《感舊集》,未梓。
清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年)
在京諸人多已散去。惟李天馥、葉方藹、陳廷敬在翰林。彭孫遹自浙西來會。然已冷落無昔時矣。
清康熙十五丙辰年(1676年)
有《漫興詩十首》、《悼亡詩二十六首》、《哭公甬戈吏部二首》等詩。
清康熙十六丁巳年(1677年)
為部院同人宋犖、王又旦、謝重輝等選定《十子詩略》及文集等。
清康熙十七戊午年(1678年)
有《召對錄》、《紀恩詩》、《御覽集》後編入《漁洋續集》。
清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年)
有《題蘇台楊柳枝詞後》、《送葉井叔歸樊上》、《送宗梅岑歸淮南》等詩。
清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年 )
是年,李天馥、陳廷敬、葉方藹、施閏章、彭孫遹、陳維崧、汪琬等皆在翰林,互有唱和,一時傳為盛事。又有奏定聖廟祀典等疏。見《漁洋文略》。
清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年 )
七月,有《瀛台賜宴恭紀》詩。有《何處故鄉思》、《湘水行送良輔宰零陵》、《送毛斧季歸常熟》、《和徐建庵宮贊喜吳漢槎入關之作》等詩
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年 )
有《吾州》、《朱浙清明上河圖》、《送葉井叔歸楚》、《摩崖碑》等詩。
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年 )
撰五、七言古詩集,姜宸英為序。有《憶山居示兒子》、《題趙伸符寫真》、《過宣城館有感》、《穿靈轡》等詩。盛珍示輯《漁洋續集》成。翌年刊刻。
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 )
刻辛亥至癸亥詩,為《漁洋續集》。冬,赴粵,至東平阻雪。愛其小洞庭湖及蠶尾山勝景,故後名其集為《蠶尾集》。途中有詩若干。
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1685年 )
廣州之行,得詩300餘篇,編為《南海集》。又有《粵行三志》三卷、《皇華紀聞》四卷。
清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年 )
取唐人殷璠、高仲武諸家詩選,各刪定,增韋莊《又玄》、姚鉉《文粹》,通為《唐詩十選》。體現神韻詩論從風格論、創作論上升為藝術精神欣賞。
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1688年 )
有《北征日記》。從藝術精神欣賞角度選《唐賢三昧集》三卷,評點蒲松齡小說《聊齋志異》。
清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年 )
有《迎駕紀恩錄》一卷。編成《池北偶談》二十六卷,又有《戲題蒲生〈聊齋志異〉卷後》等詩
清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年 )
有《題朱竹垞檢討雪景小照四首》等詩。
清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年 )
有《送陸次公赴撫州兼寄宋牧仲中丞》等詩。
清康熙三十一年壬申(1692年 )
有《題張敦復大宗伯賜〈金園圖〉》、《聞滕王閣落成寄宋二牧仲開府》等詩。
清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年 )
近年專心研究開拓豐富神韻詩學內涵;且覺居京詩作皆“流俗中求之”,故頗少詩作。
清康熙三十四年乙亥(1695年 )
編次甲子使粵以前及丁卯以後詩、庚午以後雜文,編為《蠶尾集》十卷。又為《漁洋文略》十四 卷,屬門人張漢瞻為序,序中惟推士禛為當代文宗。還有《乙亥文稿》。
清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年 )
西行,有詩百篇,為《雍益集》。又有《秦蜀驛程後記》二卷、《隴蜀餘聞》二卷。
清康熙三十七年戊寅(1698年 )
效祖輩家訓,承“忠勤報國”之門風,訓啟汸清廉公正,潔己愛民為好官。二月一日,有《手鏡》一冊。為秦松齡序《毛詩日箋》。
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年 )
二月,進《南巡頌》。撰《古歡錄》八卷。冬,選定《徐迪功集》、《高蘇門集》。刻《華泉集》。
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1700年 )
有《送杜肇余大宗伯告南歸二首》等詩。
清康熙四十年辛巳(1701年 )
二月,作《浯溪考》二卷。編撰《居易錄》成,凡三十四卷。
清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年 )
梁溪僧岳蓮為彈《平沙落雁》、《漢宮秋》二曲,古青蕭寥,做詩記事。詩載《蠶尾續集》。
清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年 )
三月,萬壽節,進《萬壽頌》。十月,上賜內閣九卿西域蒲桃,每人二株。有《紀恩詩》。
清康熙四十三年甲申(1704年 )
編輯乙亥至甲申京師之作為《蠶尾續集》,丙子使蜀所作不在其內,吳陳琬序之。暢論神韻詩學。
清康熙四十四年乙酉(1705年 )
有大明湖等勝遊記及詩。遊記載《蠶尾續集》,詩載《古夫於亭稿》。《香祖筆記》此年成二十二卷。友人宋犖為序。始撰詩話60餘篇。
清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年 )
有詩91篇,編為《古夫於亭集》。夏,避暑於西城別墅。編《年譜》。
清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年 )
因病自撰《年譜》時作時輟。刪補程孟陽選《中州集》,多不愜心,輟筆而已。
清康熙四十七年戊子(1708年 )
編次一年詩,文為《蠶尾後集》。刊定宋洪邁選集,唐絕句,為《唐人萬首絕句選》。又撰詩話160篇。
清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年 )
著《分甘餘話》四卷。有感馬驌《繹史》刻版入內庫事,賦一絕句,見《蠶尾後集》。
清康熙四十九年庚寅(1710年 )
刻《己丑庚寅近詩》一卷。於乙酉撰詩話60餘篇 ,戊子又增160篇,共三卷,授門人黃叔琳序而刻之。秋,門人程哲兄弟寄信徵士禛詩文付印全集 。士禛將各集編次凡九十二卷,據庚辰夏御賜堂名,名《帶經堂集》。
清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年 )
生前口占一聯:“得第重逢辛卯歲,刪詩斷自丙申年。”病中口授命啟 錄,初官揚州時,為居烈婦雪冤一事,立為一傳,冬,《帶經堂集》刻印告竣,士禛已過五月余,不及見。

人物評價

王士禛生於明末,長於清初,主要活動在康熙一朝。他一生居官四十餘年,位列台閣,以刑部尚書致仕,雖然不無可以稱述的宦績,卻是以詩論、詩作而享盛名。他標舉神韻,詩作清新俊逸,朝野風雅名士眾口交譽,尊為詩壇泰斗,後進之士多入其門,私淑執弟子禮者幾遍天下。乾隆間大詩人大都承認王士禛在康熙詩壇的崇高地位、聲望。
沈德潛別裁清詩,稱“漁洋少歲即見重於牧齋尚書,後學殖日進,聲望之高,宇內尊為詩壇圭臬,實過黃初,終其身無異辭”(《清詩別裁集》卷四詩人小傳)。
趙翼論康熙朝詩人,亦云:“其名位聲望為一時山斗者,莫如王阮亭。”(《甌北詩話》卷十)
順治十五年(1658年),王士禛殿試二甲進士,依那年的新規,在京觀政二年,謁選得揚州府推官。推官是理刑讞獄的官員。揚州處在長江和運河交匯處,為南北水道樞紐,漕運重鎮,素稱繁劇,歷年積欠“欽贓”數目甚大。前任官嚴刑追繳,囹圄為滿。他到任之日,又值海上鄭成功、張煌言溯江反攻,陷儀真、金壇,旋敗退之後,清廷謂回響者為“通賊”,大肆拘捕,“朝命大臣讞其獄,辭所連及,系者甚眾。監司以下,承問稍不及稱指,皆坐故縱抵罪”。這對一位初步官場而性耽風雅的文士來說,是頗難以應付的。王士禛卻從容自如地處理得非常得體:對積欠錢糧的紳、商,廣為募捐代輸,使許多人得以開釋;讞“通海”一案,“理其無明驗者出之,而坐告訐者”,曲意回護了許多紳民,又抑制了誣告陷害之風。(讞“欽贓”、“通海”兩案事,均見惠棟注補《漁洋山人自撰年譜》,前者繫於康熙年,後者繫於順治十八年。王掞、宋犖、孫星衍等所作王士禛碑傳,皆稱述之)據說,他審理案件時,“左右裁答,酬應若流,侍史十餘人手腕告脫,嘗以數月完欽件數千。一時指,稱為神奇”(惠棟注補《漁洋山人自撰年譜》卷上康熙五年項下引冒襄序考績中語)。
他官揚州五年,興會無窮,賦詩上千首,以其沖淡清遠,韻味勝人,而贏得前輩名公的青目。錢謙益至以“與君代興”之語相許,可說是已蔚然成一大家,奠定了主盟詩壇的地位。
康熙十七年(1678年)官戶部郎中,被朝臣推許為“各衙門官讀書博學善詩者”之“最”,召對懋勤殿,特旨授翰林院侍講,旋轉侍讀,更受到皇帝的賞識。再加上他心地平和,辦事謹慎,為國子監祭酒,選拔皆名士;官戶部督理錢糧,廉潔自勵,“雖日在錢穀簿書中,不啻空山雨雪,燒品字柴,說無生話時”(《蠶尾續文集》卷三《答唐濟武檢討》);任督捕,掌刑事,務在寬簡矜慎;總領憲台,不立門戶,不輕彈劾。
王士禎出身官宦家庭,祖父王象晉,為明朝布政使崇禎七年閏八月二十六日(1634年9月17日),王士禎出生於豫省官舍,祖父呼之小名“豫孫”。娶山東鄒平張延登之孫女為妻。
王士禛幽篁坐嘯圖王士禛幽篁坐嘯圖
順治七年(1650年),應童子試,連得縣、府、道第一,與大哥王士祿、二哥王士禧、三哥王士祜皆有詩名。順治八年鄉試第六,順治十二年參加會試第五十六。
順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補殿試,三甲三十六名進士。
23歲遊歷濟南,邀請濟南文壇名士集會於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賦秋柳詩四首,此詩傳開,大江南北一時和作者甚多,時稱“秋柳詩社”。
順治十六年(1659年),任揚州推官,“晝了公事,夜接詞人”。
康熙四年(1665年),升任戶部郎中,至京城為官。有大量名篇傳世,其寫景詩文,尤為人稱道,所作“綠楊城郭是揚州”一句,被當時許多名畫家作為畫題入畫。康熙皇帝稱其“詩文兼優”,“博學善詩文”。
康熙十七年(1678年),受康熙帝召見,“賦詩稱旨,改翰林院侍講,遷侍讀,入仕南書房”。康熙皇帝還下詔要王士禎進呈詩稿,王士禎遂選錄300篇詩作進奉,定名《御覽集》。後升禮部主事、國子監祭酒、左都御史
當時,王士禎名揚天下,官位也不斷遷升,成為清初文壇公認的盟主,一時間,詩壇新人到京城求名師,往往首先拜見王士禎。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官至刑部尚書。不久,因受王五案失察牽連,被以“瞻循”罪革職回鄉。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康熙帝眷念舊臣,特詔官復原職。
康熙五十年五月十一日(1711年6月26日)卒,享年78歲。
王家曾四代官至尚書,山東桓台境內至今還存有歌頌王家功德的磚牌坊,上刻明代董其昌題寫的“四世宮保”四個大字。
王士禎像王士禎像
王士禛去世後猶被易名數次。 至雍正朝,其“禛”字因避雍正諱,改名王士正。至乾隆,又賜名士禎,諡文簡。後世文學史中,“王士禛”或“王士禎”兩名並用。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當我朝開國之初,人皆厭明代王(世貞)、李(攀龍)之膚廓,鐘()、譚(元春)之纖仄,於是談詩者競尚宋元。既而宋詩質直,流為有韻之語錄;元詩縟艷,流為對句之小詞。於是士禎等以清新俊逸之才,范水模山,批風抹月,倡天下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之說,天下遂翕然應之。”
袁枚稱王士禛的詩作“不過一良家女,五官端正,吐屬清雅,又能加宮中之膏沐,薰海外之名香,取人碎金,成其風格。”,“然稍放縱,不加檢點,便蓬頭垢面,風姿全無。”
錢鐘書指王士禛的詩善於掩飾天賦之不足。其《談藝錄》中評王漁洋:“一鱗半爪,不是真龍”,又說“漁洋天賦不厚,才力頗薄,乃遁而言神韻妙悟,以自掩飾。”
王士禎以詩文為一代宗師,其詩多抒寫個人情懷,清新蘊藉、刻畫工整,早年作品清麗華贍,中年後轉為清淡蒼勁。散文、填詞也很出色。擅長各體,尤工七律。與朱彝尊齊名,時稱“朱王”。他提出的神韻詩論,淵源於唐司空圖“自然”、“含蓄”和宋嚴羽“妙語”、“興趣”之說,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為作詩要訣。所傳詩文中,有不少題詠濟南風物,記敘濟南掌故之作。
王士禎一生著述達500餘種,作詩4000餘首,主要有《漁洋山人精華錄》、《蠶尾集》、雜俎類筆記《池北偶談》、《香祖筆記》、《居易錄》、《漁洋文略》、《漁洋詩集》、《帶經堂集》、《感舊集》、《五代詩話》、《精華錄訓篆》、《蠶尾集》等數十種。
王士禎曾贈詩蒲松齡:“姑妄言之妄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為《聊齋志異》大書“王阮亭鑑定”,各家書坊爭相求索書稿,刊刻《聊齋志異》。

書法家與藏書

王士禎自幼酷愛書法,九歲即能草書。李集《鶴征前錄》云:“阮亭楷書之精,逼真褚公《枯樹賦》”。冒辟疆《同人書》中稱其“小楷之工,足與雲間雁行”。同時人孫枝蔚有詩讚曰:“瀟灑已嘆書法好,清雅誰敵賦詩勤。”
康熙朝巡撫,書畫家宋犖《西坡類稿》則稱之:“書法高秀似晉人。雅不欲以此自多。人以絹素求書,輒令子弟代。惟二三同好間答書,必親作其手跡,皆藏弆之”。
康熙朝書法家陳奕禧【褚河南枯樹賦拓本跋】云:“今人惟新城總憲學之極得其神。先生海內文儒,不肯以一藝名。有求書者必命門弟子代筆,從不輕作。門弟子欲得先生書,輒假問字奏記先生隨意落札便藏弆以為至寶;或稿紙傳寫,即塗抹點勘者,皆裝潢成冊。”
梁章鉅【退庵書畫跋】云:“先生本不以書名,亦有若無意於書,而柔閒蕭散有晉唐風味。雖名書巨手,亦不能不讓其出一頭地。此其故不在行墨間也。”
王士禛以詩與詩論著稱於文學史,其書名為詩名所掩。
著名文字學家與書法家馬宗霍(1897—1976)在《霋岳樓筆談》中稱王士禎書法為“詩人之書”。
其書風與詩風一樣,經歷了數次變化,早期率真狂放,中年後瀟灑俊逸,清雅悠長。
王士禎家富藏書,其先父有遺書,因兵火散佚過半。入仕途後,借他人藏書而錄做副本。所得收入,悉以購書,長達30餘年,從無間斷。康熙四十年(1701)請假告歸,惟載書數車以行,弟子禹之鼎為之畫有《載書圖》。作書樓“池北書庫”,取白居易池北書庫之名命名,藏庋之富,甲于山左。與“曝書亭”並稱盛一時。
有《池北書庫藏書目》,收錄宋元明本近500種,每書之下撰有題記。朱彝尊為之作《池北書庫記》。
精於鑑賞。藏書印有“王阮亭藏書印”、“御史大夫”、“宮詹學士”、“忠勤公之世孫”、“經筵講官”、“懷古田舍”、“琅琊王氏藏書之印”、“國子祭酒”、“寶翰堂章”等圖章數十枚。
現代藏書家王紹曾輯有《漁洋讀書記》600篇。

神韻詩論

清初詩人王士禎,是繼司空圖嚴羽之後倡導神韻理論的又一大家, 是“神韻說”的集大成者。遺憾的是,王漁洋平生只“拈出神韻”二字,並未對此作正面系統闡述。後世注家各執己見,紛紛詮釋。
清·王士禎撰 池北偶談二十清·王士禎撰 池北偶談二十
有認為“神韻”即 “格調”亦即 “肌理”,它是“徹上徹下無所不該”的,這是翁方綱“泛神韻論”的解釋。有認為 即,郭紹虞先生力主此說,他指出 :“神韻”“韻” “實則漁洋所謂神韻,單言之也只一‘韻’字而已。”
敏澤先生以為神韻 “有時是指創作上和形似,形式等等相對應的內在的神似、氣韻、風神等一類的東西”,“有時它又是指創作中那種在內容上以寫景為特點,在風格上比較清新,富有詩情畫意的氣氛和境界。”
蔡鐘翔先生認為 :神韻是“古淡清遠的意境”。吳調公先生在其著作《神韻論》“。葉嘉瑩先生也說 :總論中則說 :神韻的主要內涵是指詩味的清逸淡遠”“總清遠二妙,則為神韻。”錢鐘書先生在談到漁洋詩論時亦評述道“神韻乃詩中最高境 界”說等等。
以上諸“優遊痛快,各有神韻。此外還有味外味”、“神韻分離,以韻為主”說自有其合理乃至深刻的方面,它們都不同程度地談到“神韻”的某種內涵。然而就漁洋詩論和詩歌創作的實際傾向來看,似感不甚妥切。
有人認為,王漁洋標舉的“神韻說”“有兩層含義 :
一是指詩歌藝術風格上,“優遊不迫”與“沉著痛快”兩種風格並舉而又側重於古淡閒遠一格 (簡稱“並舉說”),
二是指在某一首詩歌中追求“與詩的高度統一,重在詩的內在品質”,韻則偏重詩的外在風貌(簡稱“統一說”)。
明清時期對古典文學文法的研究日趨深入縝密,而與此同時王士禎王漁洋的“神韻說”卻又別開生面,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文法研究所執著的具體的文本形式,對古典作品藝術價值的理解上升到了一個更加玄奧的層面。
然而,究竟應當怎樣理解王漁洋的神韻說在古典文學形式觀念的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卻還是一個尚待解決的問題。
王士禛放鷳圖(局部)王士禛放鷳圖(局部)
王漁洋自己在說明他的神韻說理論時說,他最喜歡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八個字;有時又標舉出嚴羽的“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八個字來說明神韻的含義。
從他的神韻說觀念和這些解釋中很容易得出這樣的觀點:神韻是指作品中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某種情思內涵而不是形式方面的特點。
翁方綱為了澄清神韻說的玄虛之論,在專析神韻說的《神韻論》文中把神韻解釋為“下筆如有神”的“神”,“熟精文選理”的“理”,乃至格調、肌理等,而最終歸之為“君形者”,似認為神韻屬於內蘊方面的東西。
現代學者錢鐘書先生在談及神韻時說,神韻“非詩品中之一品,而為各品之恰到好處,至善盡美”,也就是入神之意。用“君形者”、“神”或神氣、入神來解釋神韻,都意味著是從作品內蘊的角度來理解神韻的。這樣理解當然不錯,因為“神韻”之“神”肯定與內在的精神意蘊相關。但這樣解釋的結果,“神韻”的“韻”字似乎還沒有落到實處。
當代學者吳調公先生則對神韻說中的“神韻”一詞作了更細緻的分析:
神與韻,原來是渾然一體。但細細分析起來,卻有一個由“神”生“韻”的過程。哪怕這變化很倏忽、很隱約,但卻分明包含著歌德所強調的一種“灌注”過程。既有詩人主觀“精神”的傾注,也有因灌注的需要從而有待於涵茹式地渟蓄或噴薄式地張揚,形成一種洋溢著“生氣”的載體。
總的說來,神韻論者比古代各種詩論家都更為注意“韻”,注意帶著內在節奏感的心靈的流動。吳調公先生不僅指出了神韻說所包含的“神”和“韻”,即內在的精神與外在的節奏兩個方面,而且強調了神韻說的重心是在“韻”的方面,即“帶著內在節奏感的心靈的流動”。
如果把嚴羽看作神韻說的先驅之一,那么應當說,他所說的“別材”、“別趣”和“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的“興趣”還只是指示了一種模糊惝恍的意蘊,還沒有將神韻的問題真正鍥入到文本分析的實處,因而還沒有構成關於藝術形式問題的觀念。王漁洋則不同,他的神韻說已成為可認知甚至可效法的東西,也就是說已經形式化了。
翁方綱批評人們把神韻誤當作王漁洋的發明:“詩以神韻為心得之秘,此義非自漁洋始言之也,是乃自古詩家之要眇處,古人不言而漁洋始明著之也。”
為什麼人們會把古已有之的東西,當成是王漁洋的發明呢?除了因為王漁洋特標舉出神韻說的名目以立門戶外,更重要的是王漁洋談論的神韻雖標榜“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實際上卻有路徑可尋。

家族成員

父母

父親:王與敕,字欽文,號匡廬,清順治乙酉拔貢,翌年有司舉薦,以服侍年邁父親為由不仕。他教子有方,四子有三人中進士(士祿、士祜、士禛),以政績、詩文聞名於世。與敕卒,以子士禛貴,誥封朝議大夫、國子監祭酒,贈資政大夫、經筵講官、刑部尚書
母親:孫氏

妻妾

妻子:鄒平張氏,曾祖張一元,巡撫河南都御史,祖父張延登,都察院左都御史,謚忠定,父親張萬鐘,江南鎮江府推官,14歲時嫁給王士禎,康熙十五年九月在家中去世。
側室:陳氏,康熙三十二年四月去世

子女

長子:王啟涑(字清遠),別號石琴山人,行十二,生於順治十年八月二十二日,有《西城別墅詩》、《因繼集》等
次子:王啟渾,生於順治十三年(1656)五月,康熙十一年五月去世
第三子:王啟訪(字思遠),一字全道,號崑崙山人,行十八,任唐山縣知縣,候補知州,生於康熙元年正月
第四子:王啟汧,康熙十一年四月生。
女兒
長女:王端,康熙二十九年六月去世
第二女:王婉,康熙三十八年九月去世
第三女:王宮,康熙三十二年七月去世

詩詞選錄

《秦淮雜詩》
年來腸斷秣陵舟,夢繞秦淮水上樓。
王士禎像王士禎像
十日雨絲風片裡,濃春煙景似殘秋。
結綺臨春盡已墟,瓊枝璧月怨何如。
惟餘一片青溪水,猶傍南朝江令居。
桃葉桃根最有情,琅琊風調舊知名。
即看渡口花空發,更有何人打槳迎?
三月秦淮新漲遲,千株楊柳盡垂絲。
可憐一樣西川種,不似靈和殿里時。
集評:惠(惠棟,下同)注引《國雅》評云:諷此,便已想見張緒。
潮落秦淮春復秋,莫愁好作石城游。
年來愁與春潮滿,不信湖名尚莫愁。
集評:
惠補註引《國雅》評云:眼前話,一時說不到,可稱神品。此即六朝樂府也。
伊(伊應鼎,下同)評:首句,言自秦淮以來,不知春秋幾度,人代變遷。如潮起落,風景自不殊也;次句,是追想莫愁昔日嘗游於此,而今不可見矣,對此茫茫,百端交集,故第三句雲“年來愁與春潮滿”也;末句,遂借莫愁湖三字,弄筆作姿,極流連低回之致,與前《山蠶詞》“曾說蠶叢”二語相仿。此等句法,可開後人無限聰明,然不善學之,恐亦易落惡道也。
青溪水木最清華,王謝烏衣六代夸。
不奈更尋江總宅,寒煙已失段侯家。
當年賜第有輝光,開國中山異姓王。
莫問萬春園舊事,朱門草沒大功坊。
新歌細字寫冰紈,小部君王帶笑看。
千載秦淮嗚咽水,不應仍恨孔都官(注)。
(注)福王時,阮司馬以吳綾作朱絲闌,書《燕子箋》諸劇進宮中。
集評:
伊評:此譏明末南京時事。明末阮大鋮,與陳後主時之孔都官事正相仿,皆因便嬖荒淫亡國。但孔都官代遠年湮,恨當少息,而阮司馬近事可哀,故云不應仍恨古人也。
舊院風流數頓楊,梨園往事淚沾裳。
樽前白髮談天寶,零落人間脫十娘。
傅壽清歌沙嫩簫,紅牙紫玉夜相邀。
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見青溪長板橋(注)。
(注)《白門集》註:傅壽,字靈修,舊院妓,能弦索,喜登場演劇。沙,名宛在,字嫩兒。桃葉女郎,見《蝶香集》。
新月高高夜漏分,棗花帘子水沉薰。
石橋巷口諸年少,解唱當年《白練裙》(注)。
(注)《白門集》註:《白練裙》,萬曆中休寧吳非熊,新城鄭應尼嘲馬湘蘭作也。
玉窗清曉拂多羅,處處憑欄更踏歌。
盡日凝妝明鏡里,水晶簾影映橫波。
集評:
惠補註引《國雅》評云:艷極,亦靜極。
北里新詞那易聞,欲乘秋水問湘君。
傳來好句《紅鸚鵡》,今日青溪有范雲(注)。
(注)雲,字雙玉,有《紅鸚鵡》詩最佳。
十里清淮水蔚藍,板橋斜日柳毿毿。
棲鴉流水空蕭瑟,不見題詩紀阿男(注)。
(注)阿男《秋柳》句云:“棲鴉流水點秋光。”詩人伯紫之妹也。
集評:
伊評:此因紀阿男“棲鴉流水”之詩,睹景而懷其人也。一詩之妙處,只在“蕭瑟”二字,通首俱是“蕭瑟”二字之神。以此二字,傳阿男之詩之神,即以此二字並傳阿男之神也。
總評:
惠註:鈍翁《白門詩集序》:“貽上再至白門,館於布衣丁繼之氏。丁故家秦淮,距邀笛步不數弓。貽上心喜,遂往來賦詩其間。丁年七十有八,為人少習聲伎,與歙縣潘景升,福清林茂之游最稔,數出入南曲中,及見馬湘蘭,沙宛在之屬,故能為貽上縷述曲中遺事,娓娓不倦。貽上心益喜,輒掇拾其語入《秦淮雜詩》中,詩益流麗悱惻,可詠可誦。噫,亦異矣哉!”
惠補註引《國雅》評云:唐人《水調》,《竹枝》等歌,悉從漢魏六朝樂府陶冶而出,故高者風神獨絕,而古意內含,直可一唱三嘆。米元章書不使一實筆,庶幾得之。《秦淮雜詩》偶而遊戲,已參上乘,一切叫噪之病盡除,有心者讀之,如聞雍門之瑟矣。
《真州絕句》
(六首選一)
江乾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
好是日斜風定後,半江紅樹賣鱸魚。
《初春濟南作》
山郡逢春復乍晴,陂塘分出幾泉清?
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後千峰半入城。
《秋柳》
(四首選—)
秋來何處最銷魂?殘照西風白下門。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煙痕。
愁生陌上黃聰曲,夢遠江南烏夜村。
莫聽臨風三弄笛,玉關哀怨總難論。
《高郵雨泊》
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
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江上》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浣溪沙·紅橋》
其一
北郭清溪一帶流,紅橋風物眼中秋,綠楊城郭是揚州。
西望雷塘何處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煙芳草舊迷樓。
其二
白鳥朱荷引畫橈,垂楊影里見紅橋,欲尋往事已魂消。
遙指平山山外路,斷鴻無數水迢迢,新愁分付廣陵潮。
《息齋夜宿即事懷故園》
夜來微雨歇,河漢在西堂。螢火出深碧,池荷聞暗香。
開窗鄰竹樹,高枕憶滄浪。此夕南枝鳥,無因到故鄉。
《蝶戀花·和漱玉詞》
涼夜沉沉花漏凍,欹枕無眠,漸覺荒雞動。此際閒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憶共錦衾無半縫,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往事迢迢徒入夢,銀箏斷續連珠弄。
《題秋江獨釣圖》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寄於淅川道子》
西望商於地,風前木葉紅。荒城三戶在,官舍萬山中。
歸路日猶遠,故人今不同。淅江通漢水,心折武關東。
揚州逸事
順治十七年(1660年),時年二十六歲,王漁洋赴任揚州府推官。其祖父王象晉曾於明崇禎元年(1628年)曾任揚州兵備副使。
在揚州的王士禎銅像在揚州的王士禎銅像
揚州任職五年,王漁洋寫下很多詩詞和遊記。康熙元年(1662年),與張養重邱象隨陳允衡陳維崧等修禊紅橋,王漁洋作《浣溪沙》,編有《紅橋唱和集》。
康熙三年(1664年)春,又與諸名士修禊紅橋,賦《冶春絕句》。其中“紅橋飛跨水當中,一字欄桿九曲紅。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一首,唱和者甚眾,一時形成“江樓齊唱冶春詞”的盛況。
據《揚州畫舫錄》記載:“貽上司理揚州,日與諸名士游宴,於是過廣陵者多問紅橋矣。”。
秋柳詩社
王士禎少年時居濟南,以濟南人自稱,一生寫有許多詠濟南山水風光的詩作。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秋,王士禎與文友數人遊覽濟南大明湖上。天氣漸涼,湖岸垂柳,已是翠褪黃顯。王士禎遂賦《秋柳》詩四首:
“秋來何處最銷魂?殘照西風白下門。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煙痕。愁生陌上黃聰曲,夢遠江南烏夜村。莫聽臨風三弄笛,玉關哀怨總難論。”
“娟娟涼露欲為霜,萬縷千條拂玉塘。浦里青荷中婦鏡,江乾黃竹女兒箱。空憐板渚隋堤水,不見琅琊大道王。若過洛陽風景地,含情重問水豐坊。”
“東風作絮糝春衣,太息蕭條景物非。扶荔宮中花事盡,靈和殿里昔人希,相逢南雁皆愁侶,好語西烏莫夜飛。往日風流問枚書,梁園回首素心違。”
“桃根桃葉正相連,眺盡平蕪欲化煙。秋色向人猶旖旎,春閨曾與致纏綿。新愁帝子悲今日,舊事公孫憶往年。記否青門珠絡鼓,松柏相映夕陽邊。”
這四首《秋柳》詩,句句寫柳,卻通篇不見一個“柳”字,表現出詩人深厚的藝術提煉功底。
王士禎時年二十四歲。此詩傳開,大江南北一時應和者甚眾,連顧炎武也由京抵濟,作《賦得秋柳》唱和。由於各地眾名家對《秋柳》詩的唱和,產生了享譽當時文壇的文社——“秋柳詩社”。
如今,秋柳園早已湮沒,但其遺址風光依舊,水光粼粼,荷紅芙綠,岸柳披拂,明湖風光盡收眼底。秋柳園在濟南的人文史上有著顯著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