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龍

攀龍

攀龍是一個漢語辭彙,意指追隨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攀龍
  • 外文名:Climb the dragon
  • 典故:《史記·封禪書
  • 含義:追隨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
典源,釋義,同源典故,示例,

典源

1、《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2、《史記·孝武本紀》:“黃帝采首山銅,鑄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龍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龍鬍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3、《漢書》卷一上《光武帝紀上》~4249~
行到南平棘,諸將復固請之。光武曰:“寇賊未平,四面受敵,何遽欲正號位乎?諸將且出。”耿純進曰:“天下士大夫捐親戚,棄土壤,從大王於矢石之閒者,其計固望其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其所志耳。今功業即定,天人亦應,而大王留時逆眾,不正號位,純恐士大夫望絕計窮,則有去歸之思,無為久自苦也。大眾一散,難可複合。時不可留,眾不可逆。”純言甚誠切,光武深感,曰:“吾將思之。”

釋義

傳說黃帝鑄鼎於荊山下,鼎成,有龍下迎,黃帝乘之升天,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餘小臣不得上龍身,乃持龍髯,而龍髯拔落,並墮黃帝之弓。百姓遂抱其弓與龍髯而號哭。後用為追隨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的典故。

同源典故

示例

作者
詩題
詩句
途中作
退鷁風雖急,攀龍志已堅。
洗兵馬
攀龍附鳳勢莫當,天下盡化為侯王。
同兵部李紓侍郎刑部包佶侍郎哭皇甫侍御曾
攀龍與泣麟,哀樂不同塵。
寄職方李員外
曾袖篇章謁長卿,今來附鳳事何榮。
陪南省諸公宴殿中李監宅
宦貴攀龍後,心傾待士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