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拼音:fù)是漢語二級通用字,初文見於商代甲骨文。阜的古字形像階梯或像階梯那樣有起伏的山,後來演變為“山丘”之意。阜也用來表示面積很大的、又高又平的土地,由此引申為厚、大、多之意。由多的意思引申,又特指物質的財富。
阜是重要意符。阜用在字的左半邊變為阝(俗稱“左耳旁”)。用阜作意符的字多與土山、丘陵、登降、高下有關,如:陸、陵、陟、陸;有的與建築物有關,如:陛、除、階。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阜
- 拼音:fù
- 注音:ㄈㄨˋ
- 平水韻部:上聲二十五有
- 部首:阜
- 筆畫:8+0
- 造字法:象形字
- 結構:獨體字,上下結構
- 異體字:峊、𠼛、𨸏、𠻰、𡸠
- 統一碼:CJK統一漢字-961C
- 五筆:WNNF(86);TNFJ(98)
- 倉頡碼:HRJ
- 鄭碼:MYED
- 四角碼:27407
- 字級:二級(3968)
文字溯源
詳細釋義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名詞 | 〈文言〉土山,也泛指山。 | mound; mountain | 阜陵;阜丘 | |
〈文言〉指眾人,百姓。 | people | 《國語·晉語六》:“考訊其阜以出,則怨靖。” | ||
(Fù)姓氏用字。 | ||||
形容詞 | 〈文言〉高。 | high;tall | 阜陸 | |
〈文言〉旺盛。 | exuberant | 《詩經·鄭風·大叔于田》:“叔在藪,火烈具阜。” | ||
〈文言〉強健;肥壯。 | 《詩經·小雅·吉日》:“田車既好,四牡孔阜。” | |||
〈文言〉豐厚,富有。 | rich;wealthy | 阜實;物阜民豐;民殷財阜 | ||
〈文言〉敦厚;淳厚。 | 《北史·周紀上論》:“德刑並用,勛賢兼敘,遠安邇悅,俗阜人和。” | |||
〈文言〉安定;安寧。 | ||||
動詞 | 〈文言〉使之豐厚、富有。 | 《國語·周語上》:“行善而備敗,所以阜其財用、衣食者也。” | ||
〈文言〉使之淳厚。 | 白居易《去盜賊策》:“成康阜其俗,禮讓興行。” | |||
〈文言〉繁衍生息。 | 《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阜人民,以蕃鳥獸。” | |||
〈文言〉看重;重視。 | 王符《潛夫論·班祿》:“使皆阜於養生而競於廉恥也。” | |||
〈文言〉使之安寧。 | 《舊五代史·周書·王朴傳》:“恭儉節用以豐其財,徭役以時以阜其民。” | |||
以上參考資料: |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廣韻
康熙字典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韻書集成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目 | 字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
廣韻 | 婦 | 流 | 上聲 | 四十四有 | 奉 | 開口呼 | 三等 | 全濁 | 房久切 | bʰju | |
集韻 | 婦 | 流 | 上聲 | 四十四有 | 奉 | 開口呼 | 三等 | 全濁 | 扶缶切 | bviəu | |
中原音韻 | 赴 | 去聲 | 魚模 | 非 | 合口呼 | 全清 | fu | ||||
中州音韻 | 去聲 | 魚模 | 葉夫去聲 | ||||||||
洪武正韻 | 阜 | 上聲 | 十九有 | 奉 | 奉 | 全濁 | 房缶切 | viou | |||
分韻撮要 | 阜 | 陽去 | 第五修叟秀 | 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