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西周時代的湖北
蘄春毛家嘴遺址中,也發現規模較大的乾欄式建築。江西
清江營盤里
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製乾欄式建築模型,帶有長脊短檐式的屋頂。雲南
晉寧石寨山滇墓中發現的 4件漢代青銅乾欄式建築模型,亦有長脊短檐式屋頂,代表乾欄式建築的原始特徵。廣東、廣西、湖南、四川和貴州等省的東漢墓中,也發現許多陶製的乾欄式建築模型,但除保留底架和木樁外,一般陶屋已是懸山頂,而圓形
陶倉則是穹廬頂,表明當地這些建築的基本形式已經漢化。
建築風格
乾欄式房子的主要功能是使房子與地面隔離而達到有效的防潮。除此之外,其尚具有有效地利用空間、一房多用的效能。
居住形式與各民族生活的自然與經濟條件有密切聯繫。中國古代塞北遊牧民族多住便於遷徙的帳篷;中原華夏部落多住
窯洞、半地穴或地面起建的平房;而南方古越部落則住類似巢居式的“乾欄式”房子,即竹木結構的二層樓房,下層飼養牛、豬等家畜,上層住人,這樣可以防止南方氣候的潮濕和避開各種兇惡的野獸蟲蛇。
“乾欄”式建築主要應為防潮濕而建,長脊短檐式的屋頂以及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為適應多雨地區的需要,各地發現的乾欄式陶屋、陶囷以及柵居式陶屋,均代表了防潮濕的建築形制,特別是倉廩建築採用這種形制的用意更為明顯。
現代東南亞一帶還較盛行柵居,以適應潮濕多雨的需要。
傣族民居分為乾欄式建築、地面建築、土掌房三種。乾欄式建築主要分布在
西雙版納全境和
德宏州的瑞麗,遮放壩子。乾欄式住房以竹木為材料,木材作房架,竹子作檁、掾、樓面、牆、梯、欄等,各部件的連線用榫卯和竹篾綁紮,為單幢建築,各家自成院落,各宅院有小徑相通。房頂用草排或掛瓦。瑞麗的乾欄式建築體現出較高的水平。
各種樣式
景谷傣族住土木結構平房,房頂不高,用茅草或瓦覆頂。分中堂,左右兩廂。中堂置三角火塘,為煮飯、會客之處。左廂房為長輩臥室,右廂房為子女臥室。
傣族為乾欄式竹樓。地面建築主要為
芒市、盈江等地採用,為土牆平房,因受漢文化影響,已不是傣族固有的住宅形式。土掌房,是居住在
紅河流域地區的主要住宅形式,大量分布於雲南中部和東南部地區。土掌房以木樑柱和土牆承重土質平頂,形成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因地勢建成二、三層的土樓,層層壘進,呈階梯形,有天井、樓層,一般居家擁有十數間房屋,平頂上可涼犧糧食或堆放農具。土掌房建造容易,冬暖夏涼,特別適合於
乾熱河谷地帶的氣候。
浙江
餘姚河姆渡遺址為代表的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的建築模式——乾欄式建築;一般是用豎立的木樁或竹樁構成高出地面的底架,底架上有大小梁木承托的懸空的地板,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住房。乾欄式建築上面住人,下面飼養牲畜。
建築布局
朝向布局
根據
河姆渡遺址第一次考古發掘的建築遺蹟
平面圖分析,3幢建築均呈西北——東南的走向。從朝向看,座東北,朝西南,這樣建築的朝向對
採光、通風、取暖、避寒都不利,從河姆渡文化的生產力水平看,與原始居民豐富的生產、生活經驗成反差,這種特殊朝向選擇需要對乾欄式建築本身特點進行探討。
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均未有完整的建築遺蹟出現,因為從建築技術和材料看,乾欄式建築非常容易倒餌,據民族學資料,雲南傣族同類建築使用最長年限為15年。由於砍伐、加工上的困難,估計倒坍後的建築構件又被河姆渡人用於建新屋的材料,只有入土的木樁較多留存下來。推測當時的建築還未開窗,而門的位置與傣族的乾欄式建築一樣是開在山牆面的,具有出入、通風、採光、排除煙塵的諸多功用。乾欄式建筑西北——東南走向,門的朝向向南偏東10度左右,這個朝向在江浙地區冬季
日照時間最長而夏季最短,避開了夏季的炎熱,增加了冬季的採光時間。所以對長坡檐,無窗戶的乾欄式建築,這個朝向選擇是非常符合實際的。迄今當地的建築仍繼承了這個合理的朝向選擇,門戶向南偏東5~10度是最好的朝向。當然這是通過實踐和生活積累得來的。
建築基礎
乾欄式建築凌空地坪的優點是可以減少地面的處理工作,放火燒荒後就可以建房,而且滿足了居宅防潮抗洪的實際需要,也解決了南方氣溫較高而需降溫、通風問題。但由此帶來的建築困難也比一般地面建築大得多。
萬丈高樓平地起,建築能否成功基礎是關鍵,乾欄式建築顯得尤為重要。
河姆渡遺址的建築基礎樁木有圓樁、方樁、板樁之分。方樁體積較大,一般截面為15×18厘米,入地深度也比圓樁要深50~100厘米,可起承重樁的作用。其分布也有規律可尋,一般間隔距離1.3米~1.5米。圓樁的數量很多,直徑大小變化也較多。板樁數量少,布置較密。
通過對第四文化層樁木底部的取樣調查所知,各種形式木樁的底部一律砍削成尖刺狀或刃狀,可知是用打入法處理的。樁礎完成後,接下去架設地梁,方樁上端面鑿有凹槽用於拼接地梁,有的圓木上端原來留有叉子,也可以用來承托地梁或屋樑,關鍵性的構件如中柱、轉角柱,鑿有穿孔卯口和互成直角的卯口,輔以綁紮作進一步固定。地板鋪放在地梁之上,多數未經固定,這樣便於原始居民通過活動地板向下傾倒垃圾。
基座開始是平穩的,但因土質鬆軟,有些部位會沉降。這時先民把準備的圓木甚至地板往地梁下作樁木支撐,日復一日形成基礎部分樁木林立的結果。從上面基礎工程看,開工前需要對建築負荷有個計算,以決定用材的規格和數量。然後根據建築面積,室內分隔要求,在現場放樣。最後選擇座標,以保證木樁的平行垂直,保證下步的
樑柱安裝工程。
帶橫撐的梁架結構
河姆渡人在建築上部的空間用柱和梁做成構架,來承托樹木枝幹結成的方格網狀檁架的屋面,然後鋪設茅草或樹皮完成屋頂防雨遮陽的工程。這種以樑柱為主的構架結構技術是建築技術上的一項重大發明,奠定了統木構古建築的基礎。
從樁礎遺蹟看河姆渡的乾欄式建築只有4根立柱,有一根立柱為室外走廊平台所用,這樣,還需要兩根立柱,才能支撐坡長5~6米的屋面。那么河姆渡人是怎樣架梁結頂的呢?遺址出土的編號為59的木構件,是考古、建築專家比較感興趣的一個構件。該件是一根長2.63米,直徑18厘米的兩頭榫,榫的體積比較小,位於截面中間,所以建築專家認為這是一根立柱,是一根屋樑和地梁之間的立柱,這根立柱作為中柱太低,而作為檐柱又太高,因此它在屋內的空間位置應在中柱與檐柱之間。有了這根立柱後,可以在屋頂坡面中間增加一根次梁,這樣5米長的坡面可以通過兩段連線完成,使椽子的材徑可以大大縮小,從而降底屋頂的重量,使屋面得以架設。這是一根舉足輕重的構造柱,這根立柱架設後,為了穩定起見,經中柱綁紮一根橫撐把中柱兩邊這兩根次梁撐住,從而使屋架更加穩固。這種帶橫撐的五梁五柱乾欄式建築在西南邊陲地區還可以見到。
榫卯技術的套用
在河姆渡遺址乾欄式建築遺蹟中,最有影響的是出土了上百件帶榫卯的木構件,從形式看有柱頭及柱腳榫、
梁頭榫、帶梢釘孔的榫、
燕尾榫、平身柱
卯眼、轉角柱卯眼,直欞欄乾卯眼等。平身柱卯眼即是中柱上的卯眼,轉角柱卯眼即是檐柱的卯眼,與梁配合使用使中柱和檐柱、中柱與中柱、檐柱與檐柱得到緊密聯接,從而構成十分穩定的屋架,使地板鋪設得到可靠保證。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地板長約100厘米,板厚6厘米,因此地梁之上還需要鋪設一道地栿才能擱置地板。如果用綁紮方式來固定地梁與屋柱的節點,那么用不了多久,樓板將會坍塌下來,只有榫卯發明以後,特別是帶梢釘孔榫套用以後,加強了樑柱的連線,凌空的乾欄式建築才能穩穩立住。可以說沒有榫卯木作技術就不會有河姆渡乾欄式建築。
出土的木構件中還有數件帶企口的構件,其中有標本的企口內出土時還插入一塊砍削成梯形截面的木塊。這種企口技術是密接拼板的一種較高工藝,後世多用於地板和廳堂屏風板牆拼接上。有專家認為當時的企口技術主要用於檐牆的牆體工程上面。遺址第二次考古發掘時,第四文化層底部出土一根長450厘米、寬8厘米的木構件,構件較寬一面兩頭各鑿一個長8厘米、寬6.8厘米、厚8厘米的卯眼,較窄一面鑿有一道寬3厘米、深3厘米、長320厘米的企口,同時在企口面兩端也各鑿一個小的卯眼,與較寬面的卯眼垂直相通。這根構件用於檐柱之間的地栿較大的卯眼用於連線柱枋,較小的卯眼可以插入帶榫構件,與檐柱綑紮,把地栿固定後,企口內可以插入80~100厘米長的木板,製成檐牆。後世店鋪門面的排板及室內可拆卸的板牆同樣是沿用企口技術。
河姆渡文化的榫卯、企口木作技術充分反映當時的乾欄式建築技術己比較全面。
裝修工程的出現當時
乾欄式建築的裝修內容有室外走廊的欄乾安裝、室內地坪平整處理、葦席鋪設和進出口及室內中柱,橫撐構件上的刻花裝飾等。居宅是人類生活、生產、社交的重要場所,也是裝修方面的重點。由於石質生產工具的制約,當時的
地板比較粗糙,而且高低不平,從出土的“人”字形土塊看,室內坐臥處重要區域的地板曾經用泥土抹平,然後鋪上葦席,使得這些部位比較平整,容易打掃乾淨,有利於休息。
此外根據建築學家分析,建築遺蹟中顯露出當時室外留有1米多寬的走廊,從出土的直板欄乾卯孔看,走廊外側還安裝著欄乾。第二次考古發掘時曾在第四文化層出土一根殘長112厘米、寬14.4厘米、厚7.2厘米的木構件,上有等距離小方卯,卯口長9.6厘米、寬4.8厘米、深3.6厘米,為插入直欞欄乾所用。可見河姆渡人在考慮安全因素的時候也考慮形式的美觀。在室內裝修中,他們還著意進行美化,出土的刻花木構件,馬鞍形五葉紋陶塊可能是室內懸掛於門框或中柱上的藝術品。居宅裝飾中最突出的是豎立於屋脊上的
鳥形器(也稱蝶形器),它們用石、骨、木和象牙材料製作,正面刻有鳥和太陽的紋飾,背面比較粗糙,中間鑿有凹槽,頂端槽兩旁有穿孔突脊用於穿引細繩把鳥形器與木棒綁紮起來,再把木棒綁紮在脊樑上,突出展現上面的“鳥”。紹興戰國306號墓曾出土一座銅質屋模,屋頂立有一桿,桿頂有一立鳥,室內有4個樂人。許多學者認為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鳥形器可以和銅屋模上的立鳥聯繫起來,反映古越人愛鳥、崇鳥的習俗。總之這些藝術品表現了
河姆渡人的原始宗教信仰,把居宅的裝修提高到了藝術的階段。
空間的利用
河姆渡遺址的乾欄式建築,代表著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建築水平,雖然出土的榫卯木構件僅上百件,只占構件總數的十分之一,絕大多數的節點還採用藤條綁紮加固方法,但這並不能因此而降低對河姆渡人建築技術的評價。
繼河姆渡遺址以後,考古工作者在江蘇吳江梅堰、
海安青墩、浙江
吳興錢山漾、廣東
高要縣茅崗及湖北
蘄春縣毛家嘴、四川
成都十二橋等遺址中都發現乾欄式建築的遺蹟。由於它適應
江南地區多雨、潮濕的自然環境,還具有防蛇蟲猛獸和飼養家畜、堆放雜物的多方面功用,因此歷數千年不衰。我國著名古建築專家
楊鴻勛先生指出,乾欄式建築促成了
穿斗式結構的出現,並直接啟示了樓閣的發明——提高地板(居住面),並利用了下部空間,最終導致閣樓與二層樓房的形成。河姆渡的乾欄式建築在中外建築史上寫下光彩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