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瀋陽市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及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的報告

《關於瀋陽市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及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的報告》是2010年瀋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通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瀋陽市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及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的報告
  • 性質:報告
  • 類別:地方法規
  • 發表時間 :2010年
一、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
2009年,面對極其嚴峻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全市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完成“五大任務”、實現“三大目標”,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全力實施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畫,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項政策措施取得顯著成效,全市經濟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保持了社會和諧穩定。
預計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59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7.3%、16.1%、12.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17.5億元,增長19.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76億元,增長2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78.6億元,增長18.1%;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54.1億美元,增長2.3%;出口總額35億美元,下降1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20.2億元,增長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0元,增長9.1%;農民人均純收入9129元,增長14%;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以內;居民消費價格下降0.1%;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5%;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少4.5%,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減少3.2%。除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出口總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項指標受金融危機影響未達到預期目標外,其它主要指標均完成了預期目標。
(一)工業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優勢產業支撐作用明顯。預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611.4億元,增長19.6%;利稅總額460億元,增長20%;利潤總額280億元,增長25%;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72%,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
優勢產業和重點企業支撐作用突出。8個優勢產業實現總產值6074.4億元,增長20.7%。汽車產業扭轉了上年生產持續低迷的局面,呈現大幅回升,實現產值742.2億元,增長29.7%,比上年加快37.9個百分點。機械裝備、農產品加工、醫藥化工產業產值分別增長19.8%、28.1%、19.2%。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較快。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840億元,增長22%。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高端電漿增強化學氣相沉積設備研發等4個IC裝備項目、工具機五軸聯動加工中心等16個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項目,通過評審並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併購海外科技型企業取得進展,新松機器人公司兼併德國希康公司等9個項目已經完成,沈飛民機公司引進龐巴迪支線飛機設計與製造專家團隊等50個海外研發團隊項目啟動並納入省“雙百工程”。
用電量、貨運量回升趨勢明顯。全社會用電量207.8億千瓦時,增長7.2%,其中工業用電量110.8億千瓦時,增長6.4%,比上年分別回升1.5個和2.6個百分點。全市貨運總量1.5億噸,增長8.4%,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別回升5.3個和4個百分點。
(二)縣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農業生產形勢穩定。預計8個郊區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36億元,增長16.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93.5億元,增長23.9%;固定資產投資1664.1億元,增長25.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8.3億元,增長18.1%。於洪家具、法庫陶瓷等8個產業集群產值達百億元。
現代農業發展加快。新增設施農業面積20萬畝,累計137萬畝;新增高效特色農業面積45萬畝,累計284萬畝。新建標準化畜牧小區359個,水產小區50個,13個農業經濟區產業發展規模繼續擴大。新上投資1000萬元以上農產品加工項目100個,累計686個。
農業生產穩步發展。努力克服嚴重乾旱等自然災害影響,糧食產量344.6萬噸,與前五年平均產量持平;蔬菜產量510萬噸,與上年持平。肉、蛋、奶、水產品產量達到78萬噸、55萬噸、35萬噸、20.6萬噸,分別增長9%、2.4%、5.1%、10%。
新農村建設取得進展。綠化中心村500個,植樹1205萬株。建成農村公路511公里,建成村莊內道路140公里。完成新民梁山等3個垃圾處理場和4個垃圾中轉站建設。茨榆坨等8箇中心鎮的道路、排水等項目抓緊實施。
(三)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服務業平穩發展。預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78.6億元,增長18.1%。居民消費結構呈現積極變化,電子出版、家用電器、通訊器材、汽車等商品零售額較快增長。“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家電下鄉”、“汽車機車下鄉”有效地拉動了農村消費,城市和農村零售額分別增長18.1%和17.2%。居民消費價格平穩回升,居民消費價格下降0.1%,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別回升2.2個和1.6個百分點。
房地產市場明顯回暖。商品房銷售面積1532.9萬平方米,增長4.6%;銷售額684.4億元,增長13.2%。存量住宅成交面積641萬平方米,增長68.3%。個人消費貸款面積1533萬平方米,增長121.1%;貸款金額370億元,增長127.1%。
會展業、旅遊業穩步發展。舉辦各類會展活動185項,增長11.4%;成交額1200億元,增長37.9%。接待國內外旅遊者5308萬人次,增長1.9%;旅遊總收入433億元,增長5.6%。
金融業發展穩中加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5170億元,比年初增加1204億元,增長30.4%;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6810億元,比年初增加1248億元,增長22.4%。大連銀行瀋陽分行等金融機構相繼開業。瀋北新區村鎮銀行正式運營。15家小額貸款公司開業。爭取地方債券15億元,發行企業債券12億元。
(四)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重大項目建設步伐加快。預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76億元,增長22.2%。第一產業投資110.4億元,增長76.4%;第二產業投資1390.2億元,增長23.5%,其中工業投資1352.2億元,增長22.4%;第三產業投資2175.4億元,增長19.5%,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1188.7億元,增長17.6%。積極爭取中央投資,新增中央投資項目322個,總投資97.5億元,其中中央投資10.1億元。
開工建設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1849個(億元以上項目837個),其中新開工項目983個,竣工項目923個;完成投資1928.6億元,增長10.8%。投資3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開工建設749個,完成投資441.5億元。鐵西裝備製造、東部汽車、航高基地三大聚集區建設加快推進,《瀋陽鐵西裝備製造業聚集區產業發展規劃》獲國家批准。特高壓輸變電生產基地一期、沈化50萬噸CPP、東藥製劑生產基地、Q400飛機大部件轉包等項目竣工投產,華晨金杯A級車工廠擴建、華晨寶馬F18新產品、歐直公司直升機及航空結構件基地等項目正在積極推進。現代建築產業園建設全面啟動,韓國錦湖、日本伊藤忠等14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推進項目206個。投資3000萬元以上服務業項目開工建設807個,完成投資1149.9億元。金廊續建項目46個,新開工項目19個。華潤萬象城、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園、國藥物流中心等重點服務業項目加快建設。瀋陽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行。
(五)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生態市建設取得新成績。預計全市城鄉基礎設施完成投資360億元,增長26.8%。捷運工程完成投資32.5億元,1號線全線實現軌通,鐵西廣場以西實現車通;2號線8個車站完成主體工程。哈大客運專線進行主體施工,西部出海鐵路三台子至火石崗段完成鋪軌。沈康高速二期、遼新高速、機場高速改擴建工程完工。完成南湖橋、滂江橋等94座危舊橋樑改造加固工程。開工建設西站、長客總站等綜合運輸樞紐。康平電廠併網發電,金山熱電、沈西熱電“上大壓小”項目開工。
生態市建設加快推進。啟動環境建設樣板城創建工作,我市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列為全國唯一的生態城示範項目。東陵區通過國家生態區驗收,瀋北新區、棋盤山開發區通過國家生態區技術核查,和平區成為全省第一個生態城區,30個鄉鎮通過國家環境優美鄉鎮驗收。沈西北邊界防風阻沙帶工程、遼河水系綠洲工程、蒲河濕地森林生態景觀示範帶工程全面實施。25個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其中22個竣工。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全面加強,新增節能建築1200萬平方米,節水量5500萬立方米,新增地源熱泵套用面積1625.8萬平方米,累計5085萬平方米。關停各類污染企業20家。6家熱電企業脫硫工程全面開工,沈海熱電完成脫硫改造工程。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5%;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少4.5%,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減少3.2%。
(六)改革創新取得新突破,對外開放呈現新變化。新組建基礎產業集團、達銳投資公司,5家投融資機構對接融資560億元,其中到位資金223.7億元。組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累計為1300多家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新增擔保額14億元。太宇機電設備、諾康生物製藥、萬通源商貿在美國上市,三一重裝在香港上市,新松機器人成為首批創業板上市企業。成功組建動力集團,捷運集團與港鐵公司組建沈港捷運運營公司,商業城集團、煤氣總公司完成整體改制。非公有經濟發展加快,實現增加值2840億元,增長15.6%,占全市的65.1%,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化,41個鄉鎮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試點,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962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啟動。市區兩級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完成。
對外對內開放積極推進。洽談推進302個重大外資項目,引進超千萬美元項目64個;新批外商投資企業710家,契約外資額120.5億美元,分別增長37.1%和17.4%。引進投資500萬元以上內資項目1809個,實際到位內資617.2億元,增長48.4%。對企業擴大出口、投保信用保險給予補助,全市出口總額35億美元。新簽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合作契約額10.2億美元,營業額6億美元,增長7%。新批境外投資項目39個,中方投資額7100萬美元,增長1.4倍。
瀋陽經濟區一體化進程加快。瀋撫城際鐵路通車,沈鐵城際鐵路開工,瀋撫2號公路、沈本公路、沈阜開發大道等項目抓緊建設。瀋陽經濟區旅遊集散中心掛牌運行,瀋撫連線帶建設步伐加快,區域房地產市場聯動取得成效。
(七)財政收入平穩增長,重點支出力度加大。全市努力克服減收增支因素影響,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20.2億元,增長10%。稅收收入222.9億元,增長9.4%;非稅收入97.3億元,增長11.4%。
全市一般預算支出完成476.1億元,增長17%。其中教育支出67.6億元,增長12.9%;醫療衛生支出33.7億元,增長67.7%;農林水事務支出26.7億元,增長28.6%。
(八)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得到加強,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預計全市民生工程投入226.6億元,增長13.2%。市財政投入18億元,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津補貼政策。發放糧食綜合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良種補貼等政策性補貼7.4億元。
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以內。實名制就業25.1萬人,援助就業困難群體就業3.4萬人。建設15個創業基地,開發公益性崗位安排就業3萬人,10萬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普惠制培訓10.9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6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6.6萬人。減收1個月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費,不提高養老、醫療等五險最低繳費基數,為企業和參保人員減輕負擔15.1億元。
社會保障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險參保179.9萬人,職工醫療保險參保314.9萬人,失業保險參保123.5萬人,工傷保險參保161.9萬人,生育保險參保222.9萬人。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等11類群體待遇標準。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每月提高111元,人均達到1037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238.5萬人,參合率達到常住人口的99.3%,參合農民籌資標準提高到150元。城市低保標準各區提高到月人均340元,四縣(市)提高到280元;農村低保標準各區提高到年人均2100元,四縣(市)提高到1600元。
保障性住房及農村貧困戶危房改造等工作力度加大。安排經濟適用住房建設項目11個,新開工面積91萬平方米;為2.2萬戶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建經濟適用住房和發放貨幣補貼;為1.6萬戶城市低保及低保邊緣家庭發放租賃住房補貼5049萬元;完成農村貧困家庭建房2250戶。
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加快。改造100所城鄉幼稚園,建成10所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完成20所普通高中標準化建設,全面完成6所萬人規模職業學校建設任務。文化事業進一步繁榮,建成鄉鎮文化站17個,我市被中宣部、文化部等四部委授予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地區稱號。奧體中心網球館、游泳館投入使用。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走在全國前列,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繼續加強,奉天醫院、七院交付使用,骨科醫院和婦嬰醫院完成主體工程,兒童醫院完成改擴建一期工程,新建和改擴建35所鄉鎮衛生院和14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72所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新建和改擴建12所農村中心敬老院,市兒童福利中心、安寧康復中心等福利設施正抓緊建設。
過去的一年,全市經濟總體上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一些需要高度重視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壓力仍然很大。一些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有較大回落,外貿出口大幅下降,部分地區經濟成長乏力。二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最佳化結構的任務非常艱巨。消費需求拉動經濟成長的作用有待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有待增強,土地集約利用水平有待提高,投資環境還需進一步改善,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十分繁重,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仍然較多。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實現瀋陽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關鍵一年。做好2010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對於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十二五”規劃啟動實施奠定堅實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展望新的一年,我市既面臨著嚴峻挑戰,也面臨著難得機遇。世界經濟出現積極變化,我國經濟形勢總體呈現企穩向好勢頭。但同時也要看到,世界經濟復甦將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我國經濟回升基礎還不穩固,國際國內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從我市自身看,瀋陽老工業基地振興已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具有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潛力和後勁,但面臨的困難和矛盾依然較多。
基於我市經濟發展走勢和2010年國際國內環境的分析,2010年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安排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完成“五大任務”、實現“三大目標”,按照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部署,立足新起點、謀求新發展、實現新跨越,更加注重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最佳化,更加注重加快自主創新,更加注重深化改革開放,更加注重加強節能環保,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為“十二五”規劃啟動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主要發展目標是: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1%;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
——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0%;
——出口總額增長20%;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5%;
——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10.5萬噸和6.6萬噸以內。
三、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任務及措施
為確保完成2010年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著力推進結構調整,實現工業新發展。加快推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建設,加快建設裝備製造業核心區、主導產業帶和基礎產業帶及數控工具機、重礦機械、捷運裝備、輸變電裝備等優勢產業基地。加快推進以東部汽車城建設為重點的汽車產業發展,推進華晨金杯A級車、華晨寶馬F18等整車項目竣工投產,航天三菱小排量發動機擴大產能,啟動華晨寶馬新工廠、米其林搬遷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航高基地建設,確保完成核心區和起步區建設,加快龐巴迪支線飛機項目續建和投產。加快推進現代建築產業基地建設,以瀋陽鐵西建築產業園為核心,發展新型建材、工程機械等高端產品,加快構建一主多輔、專業化協作配套、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新格局。加快推進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製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大對自主創新支持力度,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深入實施高檔數控、IC裝備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繼續併購和引進一批國外科技型企業及海外研發團隊,提高繼承創新和引進消化再創新能力。全市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增長20%。
(二)著力發展縣域經濟,加快推進工業化、產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大於洪大工業區、東陵滿融經濟區、蘇家屯雪松等工業園區建設力度,做大做強新民包裝印刷、遼中泵閥、法庫陶瓷、康平塑編等產業集群規模,產業集群產值增長20%以上。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新增設施農業10萬畝,特色農業21萬畝,農業標準化生產面積達到600萬畝;重點扶持產值超億元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形成一批農業品牌生產基地;新上投資1000萬元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80個,農產品加工率達到55%。力爭全市縣域城市化率有較大提高,重點抓好4個縣城及胡台、瀋撫、空港、近海等新城規劃建設,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繼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促進人口、資源、產業向重點城鎮集中。
(三)著力擴大消費需求,加快服務業發展。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繼續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和社會優撫對象待遇水平,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拓展消費空間,繼續實施鼓勵家電、汽車、農機、節能產品銷售的優惠政策。完善住房消費和調控政策,增加中低價位和限價商品房的供應,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加快完善瀋陽經濟區旅遊集散中心服務功能。加快家政、社區、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最佳化消費環境,擴大消費信貸,發展耐用消費品貸款、教育助學貸款、旅遊貸款等。進一步做好家電、汽車機車下鄉工作。抓好涉農、涉企、能源、交通、教育、醫藥等領域價格收費的監督檢查。完善消費設施,加快大中街、太原街、長江街等商貿集聚區建設,最佳化市場規劃布局,鼓勵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發展。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在服務業中的比重達到55%。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快保稅物流中心建設,打造東北區域物流中心。鼓勵發展為生產企業服務的中介服務業,吸引國內外著名諮詢公司、設計公司、研發公司、工程公司來沈設立分支機構,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會計、評估、拍賣、典當、代理、租賃、法律服務等商務中介服務。積極培育新興服務業,發展軟體和服務外包產業,支持渾南動漫軟體產業帶發展,大力發展文化創意、影視製作、文化會展等文化產業。加快建設東北區域金融中心,推動瀋陽金融商貿開發區和金融街錯位發展,支持瀋陽金融商貿開發區創建國家級最佳化金融生態綜合試驗區。積極爭取成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城市。推進瀋陽聯合產權交易所功能拓展。
(四)著力擴大投資需求,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加大投資結構調整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進京瀋客運專線、瀋丹客運專線、瀋陽新客站等鐵路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新鐵高速公路等公路建設項目;推進捷運1號線及東延長線、2號線及北延長線建設;啟動城市道路快速系統建設,改造城市橋樑和市政道路,緩解交通擁堵問題;抓好金山熱電、沈西熱電“上大壓小”等項目建設。加強工業重大項目建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加強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重點推進華強文化科技園等重點服務業重大項目;推進一批地產項目,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0%。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10萬畝設施農業小區、303個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農村公路等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大夥房輸水配套工程。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事業建設,重點加快兒童醫院、博物館、藝術中心等一批公共設施建設。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切實組織好對內對外招商引資活動;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加強新增中央投資的管理,切實管好用好政府資金;充分發揮投融資平台的作用,爭取各銀行加大在沈信貸投放額度。鼓勵企業上市融資,支持已上市企業再融資。積極引導民間投資投向國家鼓勵的領域、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公益性事業。加大重大項目幫扶力度,堅持市領導帶隊幫扶重大項目的工作機制,繼續篩選一批投資超億元的重點項目,著重解決制約項目建設的土地、資金、動遷等關鍵問題,確保新開工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1000個,竣工800個。加大重大項目謀劃力度,按照產業最佳化升級、中心城市功能提升的要求,謀劃和培育一批發展潛力大、帶動作用強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重大產業項目。
(五)著力深化改革,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快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申報工作,爭取瀋陽經濟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開展新型工業化裝備製造業調整改造、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金融改革創新等專項改革試驗。進一步最佳化所有制結構,推進國有骨幹企業實行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戰略重組;繼續落實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快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落實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繼續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擴大醫保覆蓋面;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在全市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並實現零差率銷售;繼續加大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和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繼續推進政府管理創新,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完善綠色通道審批機制,建設服務型政府,進一步最佳化投資環境。加快完善公共財政體系,積極推進預算改革、收支兩條線改革、鄉鎮財政管理方式改革,加強政府性投融資償債風險評估及預警管理。加快推進“信用瀋陽”建設,建成瀋陽市信用數據交換中心一期工程,構建政府信用監控網路。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加快農村信用社、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深化集體林權配套改革。
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調整引資結構,提高引資質量,努力引進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產業關聯度高、功能性強、支撐作用大的裝備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項目。積極搭建招商引資平台,精心組織好東北亞論壇、制博會、東博會等重要展會活動。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0%,調入內資700億元。推動外貿出口穩定增長,積極引導企業調整出口產品結構,用足用好各項鼓勵出口的優惠政策,提高出口產品檔次、附加值和競爭力,努力扭轉外貿出口下滑局面。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繼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境外投資。
加快推進瀋陽經濟區建設。啟動沈鐵、瀋撫、沈本、沈遼鞍營、沈阜城際連線帶的規劃建設和產業布局,重點推進城際連線帶內新城和新市鎮的建設。加強區域交通、能源、環保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瀋撫2號公路、沈本大道、沈鐵城際鐵路等重點項目建設步伐,提升瀋陽中心城市的競爭力、影響力、輻射力。
(六)著力加強生態市建設,加快創建全國環境建設樣板城。加強循環經濟和靜脈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加快建設瀋陽近海經濟區國家現代環保產業基地,建設全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設施,實施一批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示範工程。積極申報國家低碳經濟試點城市。紮實推進生態城市創建工作,啟動經濟技術開發區、渾南新區聯合國生態城及3個國家級生態工業園區的創建工作,加快和平、鐵西、法庫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工作,推進東陵區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試點工作。加快推進生態區縣創建工作,瀋北新區、棋盤山開發區通過國家生態區驗收,於洪、遼中通過國家生態區、縣技術核查。抓好遼河、渾河、南北運河、白塔堡河的治理改造,加大臥龍湖生態環保力度,搞好蒲河全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加強秀湖、丁香湖等水系建設。加強城市排水系統改造,推進雨污分流。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支持低碳技術的開發和套用,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推廣使用高效節能照明和LED產品,推進集中供熱,推動工業領域電機系統變頻改造。支持重點企業推行清潔生產和ISO14000認證,使部分重點企業能耗、水耗、物耗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積極推進排污集中控制,加快高耗能、高排放企業整體搬遷改造。淘汰瀋陽熱電廠和金山熱電廠小發電機組,實施35噸以上燃煤鍋爐脫硫改造工程,新建一批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和村鎮污水處理設施。構建生態保護和循環經濟城市管理體系,推行政府綠色採購,建設綠色機關,發展綠色建築和綠色交通,積極倡導綠色消費和低碳生活。
(七)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進社會建設。進一步穩定就業形勢,實現實名制就業25萬人。積極鼓勵支持勞動者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和創業,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就業服務。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完善養老保險制度。擴大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將四個縣(市)全部納入市級統籌範圍。完善低保戶、低保邊緣戶救助制度,提高低收入居民及部分特殊群體的待遇標準。適應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建立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發展教育事業,推進萬人規模重點職業學校進入國家級1000所示範校行列,重點支持每個涉農區、縣(市)創辦省級示範高中,完成已建成的104所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加強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路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進一步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繼續推進縣級中心醫院及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有效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啟動市精神衛生中心等改擴建工程;提高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能力。進一步發展文化體育事業,促進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推進文化惠民工程,以承辦第十二屆全運會為契機,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進一步完善城鄉住房保障,完善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政策,拓寬住房供應渠道,有效緩解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努力打造住有所居的城鄉住房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