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

《關於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提出到2025年,品牌建設初具成效,品牌對產業提升、區域經濟發展、一流企業創建的引領作用更加凸顯,基本形成層次分明、優勢互補、影響力創新力顯著增強的品牌體系,品牌建設促進機制和支撐體系更加健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
  • 發布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
  • 發布時間:2022年8月
發展歷史,檔案全文,內容解讀,

發展歷史

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關於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

檔案全文

品牌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象徵,加強品牌建設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國品牌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品牌影響力穩步提升,對供需結構升級的推動引領作用顯著增強。同時也要看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品牌發展理念和實踐深刻變革,我國品牌發展水平與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為高質量推進品牌建設工作,全面提升我國品牌發展總體水平,提出意見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總體思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品牌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質量第一、創新引領,開展中國品牌創建行動。適應新時代新要求,進一步引導企業加強品牌建設,進一步拓展重點領域品牌,持續擴大品牌消費,營造品牌發展良好環境,促進質量變革和質量提升,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久久為功促進品牌建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品牌建設初具成效,品牌對產業提升、區域經濟發展、一流企業創建的引領作用更加凸顯,基本形成層次分明、優勢互補、影響力創新力顯著增強的品牌體系,品牌建設促進機制和支撐體系更加健全,培育一批品牌管理科學規範、競爭力不斷提升的一流品牌企業,形成一批影響力大、帶動作用強的產業品牌、區域品牌,中國品牌世界共享取得明顯實效,人民民眾對中國品牌的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到2035年,品牌建設成效顯著,中國品牌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有力支撐,形成一批質量卓越、優勢明顯、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企業品牌、產業品牌、區域品牌,布局合理、競爭力強、充滿活力的品牌體系全面形成,中國品牌綜合實力進入品牌強國前列,品牌建設不斷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培育產業和區域品牌
(一)打造提升農業品牌。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畫,聚焦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現代農業產業園等,打造一批品質過硬、特色突出、競爭力強的精品區域公用品牌。深入實施農業生產“三品一標”(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行動,加強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農產品培育發展,打造一批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開展脫貧地區農業品牌幫扶,聚焦特色產業,支持培育一批特色農產品品牌。加強科技創新、質量管理、市場行銷,打造一批產品優、信譽好、產業帶動性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合作社品牌、家庭農場品牌和農業領軍企業品牌。發展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圍繞休閒農業、鄉村服務業等,打造一批新型農業服務品牌。
(二)壯大升級工業品牌。大力實施製造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行動,形成有影響力的“中國製造”卓著品牌,培育一批先進制造業集群品牌。引導裝備製造業加快提質升級,推動產品供給向“產品+服務”轉型,在軌道交通、電力、船舶及海洋工程、工程機械、醫療器械、特種設備等裝備領域,培育一批科研開發與技術創新能力強、質量管理優秀的系統集成方案領軍品牌和智慧型製造、服務型製造標桿品牌。鼓勵消費品行業發展個性定製、規模定製,在汽車、紡織服裝、消費類電子、家用電器、食品、化妝品等領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專精特新”企業。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發展和原材料產業關鍵技術攻關,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的品牌企業。加強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督促企業落實質量主體責任,提升質量管理數位化水平,提高產品技術質量性能、穩定性和可靠性。
(三)做強做精服務業品牌。加強服務品牌意識,提升服務品牌價值。推動金融、物流、研發設計、商務諮詢、人力資源、節能環保等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產性服務品牌。推動商貿、健康、養老、托育、文化、旅遊、體育、家政、餐飲等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創新發展體驗服務、共享服務、智慧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培育專業度高、覆蓋面廣、影響力大、放心安全的服務精品,推動形成服務優質、套用面廣的線上服務品牌。面向產業數位化發展需求,圍繞人工智慧、5G、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智慧農業等領域,培育優質數位化品牌。實施“數商興農”,培育電商優質品牌。
(四)培育區域品牌。鼓勵各地圍繞區域優勢特色產業,打造競爭力強、美譽度高的區域品牌。支持產業聯盟、行業協會商會、企業等共建區域品牌,在商標標識、質量標準等方面加強協調,宣傳推介區域品牌形象。構建區域品牌質量標準、認證和追溯體系,推動產業集群質量品牌提升。充分發揮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制度作用,加強區域品牌運用、價值評估和智慧財產權融資,強化區域品牌使用管理和保護。加強地理標誌的品牌培育和展示推廣,推動地理標誌與特色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文化傳承、鄉村振興等有機融合,提升區域品牌影響力和產品附加值。
三、支持企業實施品牌戰略
(一)提升技術和質量水平。支持企業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實施全產業鏈質量提升,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協同聯動,促進技術疊代和質量升級。支持企業推進生產自動化、智慧型化、綠色化,構建規範化、標準化、精細化的運營體系。鼓勵企業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模式,開展質量管理數位化升級,建立全周期全流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鼓勵企業完善測量管理體系,夯實高質量發展的計量能力和水平。開展對標達標提升行動,鼓勵企業制定高於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水平的企業標準,推動形成一批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企業標準“領跑者”和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領跑者”標準。
(二)塑造提升品牌形象。鼓勵企業推進產品設計、文化創意、技術創新與品牌建設融合發展,建設品牌專業化服務平台,提升品牌行銷服務、廣告服務等策劃設計水平。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加強商標品牌指導站建設,培育知名商標品牌。引導企業誠實經營,信守承諾,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塑造良好品牌形象。支持企業強化商標品牌資產管理,提升品牌核心價值和品牌競爭力。
(三)豐富品牌文化內涵。積極推動中華文化元素融入中國品牌,深度挖掘中華老字號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慶文化精髓,彰顯中國品牌文化特色。推進地域文化融入品牌建設,弘揚地域生態、自然地理、民族文化等特質。培育兼容產業特性、現代潮流和鄉土特色、民族風情的優質品牌。
(四)發揮大型骨幹企業示範引領作用。推動大型骨幹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進一步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深入實施中央企業品牌提升專項行動,加大品牌建設投入,積極推進全面品牌管理,促進品牌建設與企業經營良性互動,形成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品牌建設實踐經驗。支持大型骨幹企業融入國家形象塑造,參與國際重大交流活動,傳遞中國品牌理念,不斷增強全球消費者對中國製造、中國建造、中國服務的品牌認同。
四、擴大品牌影響力
(一)鼓勵品牌消費。以質量品牌為重點,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廣泛開展品牌宣傳推廣工作,推進品牌故事“走基層、入民心”,引導消費者認可、信任優質品牌。鼓勵企業在重大裝備和重點工程中使用優質品牌產品。創新數位化消費新場景,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企業持續培育新型消費。依託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和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消費促進月、雙品網購節等重要活動,營造品牌消費良好氛圍。
(二)引導品牌國際化。鼓勵企業實施品牌國際化戰略,拓展國際市場。引導企業構建研發、採購、生產、品牌建設推廣、售後服務一體化體系,開展商標海外布局。鼓勵品牌企業與國際品牌企業合作,提高品牌國際化運營能力。引導行業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聯合開展海外品牌建設推廣,合作共建展銷中心、行銷渠道、服務網路、研發體系和公共海外倉。支持企業參加海外品牌展示和推廣活動。
(三)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推動完善品牌相關的智慧財產權國際規則和標準。推進重點領域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結果國際採信、互認。推動行業協會、品牌服務機構與國外相關組織開展合作交流。鼓勵品牌研究和標準化活動國際合作,積極開展品牌評價、品牌管理等領域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加快品牌標準套用和標準信息共享。
五、夯實品牌建設基礎
(一)加強品牌保護。統籌推進商標、字號、專利、著作權等保護工作,加強馳名商標保護,嚴厲打擊商標侵權等違法行為。完善跨部門、跨區域智慧財產權執法協作機制,加強智慧財產權信息公共服務資源供給,推進商標、地理標誌等智慧財產權數據共享,依法依規加強智慧財產權領域信用體系建設。支持企業加強商標品牌保護,完善商標品牌維權與爭端解決機制,推進商標數據國際交換與套用,推動商標品牌保護、糾紛處置的跨國協作。加強國家海外智慧財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國家海外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平台等建設,開展海外糾紛應對指導服務。
(二)強化質量基礎設施。建設若干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推進品牌培育、品牌管理、品牌評價等標準化建設,構建完善的品牌標準體系。開展“標準化+”行動,促進全域標準化深度發展。推動標準升級疊代和國際標準轉化套用,加快建立健全質量分級制度,推動實施中國精品培育行動。推動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加強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鼓勵符合條件的地區建設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台,實施質量基礎設施拓展夥伴計畫,打造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基地。
(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支持企業實施品牌人才提升計畫,完善品牌人才引進和培養培訓機制,提高品牌創建、運營和管理能力。鼓勵企業聯合高等院校開設品牌理論和套用管理課程,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品牌管理專業素質的企業家、管理人才。支持企業加強品牌適用人才培訓,鼓勵企業和專業機構、職業學校開展品牌管理職業培訓,培養品牌建設專業人才。弘揚工匠精神,培養造就一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六、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協調。堅持黨對新時代品牌建設工作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品牌建設工作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認識品牌建設的重大意義,強化組織實施,完善工作機制。國家發展改革委要加強統籌協調,會同中宣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務院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等部門,按照職能分工,對品牌建設加強指導,協同配合,形成合力,紮實推進品牌建設工作。
(二)營造良好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構建適宜品牌發展的產業生態和制度環境,健全品牌發展法律法規,完善市場監管。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推進品牌建設方面深化改革創新,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持續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推動城市商圈、重點商業街區、社區生活網點、步行街等錯位發展、最佳化布局。不斷完善品牌建設支持政策,鼓勵企業加大品牌建設投入、建立品牌管理體系、提高品牌培育能力。健全國家質量獎勵制度,鼓勵地方對質量水平先進、品牌影響力突出的組織實施激勵。
(三)培育品牌標桿。鼓勵重點行業和領域企業開展品牌建設行動,培育一批重點行業和領域精品品牌,打造世界知名品牌企業和品牌產品。發揮品牌標桿示範作用,引導區域、行業、企業開展對標提升行動,增強品牌培育和管理能力。適時總結推廣全國品牌建設典型經驗和做法。
(四)加強品牌宣傳。深入開展中國品牌日、“質量月”、全國智慧財產權宣傳周等活動,推動全社會形成愛護品牌、享受品牌的良好氛圍。圍繞“中國品牌 世界共享”主題,持續辦好中國品牌博覽會、中國品牌發展國際論壇、行業和地方特色品牌創建活動等。鼓勵開展中國品牌海外展示專題活動,講好中國品牌故事。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農 業 農 村 部
商  務  部
國務院國資委
市場監管總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2022年7月29日

內容解讀

加快品牌建設,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是促進強大有韌性的國民經濟循環體系、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路徑。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既離不開供給側技術與產業的創新,也離不開需求側的消費升級,品牌作為連線兩端的“支點”,發揮了槓桿撬動作用。為高質量推進品牌建設工作,全面提升我國品牌發展總體水平,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務院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及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關於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品牌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質量第一、創新引領,開展中國品牌創建行動。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品牌發展工作。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加強品牌建設。2016年6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提出設立“中國品牌日”,凝聚品牌發展社會共識,營造品牌發展良好氛圍,搭建品牌發展交流平台,提高自主品牌影響力和認知度。2017年4月24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設立“中國品牌日”的請示》,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5月10日設定為“中國品牌日”。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品牌建設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三個轉變”,特別是2020年以來在各地考察時又著重指出,要“實現技術自立自強,做強做大民族品牌”“堅持綠色發展方向,強化品牌意識”,為我國品牌發展指明了方向。李克強總理連續4年對中國品牌日活動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殷切期望。
品牌建設是一項長久的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謀劃,久久為功,紮實推進。《指導意見》指出,到2025年,品牌建設初具成效,基本形成層次分明、優勢互補、影響力創新力顯著增強的品牌體系,中國品牌世界共享取得明顯實效;到2035年,品牌建設成效顯著,布局合理、競爭力強、充滿活力的品牌體系全面形成,中國品牌綜合實力進入品牌強國前列。
走好趕考路,做好答卷人。品牌是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有研究顯示,品牌價值每增加1%,會給本國GDP帶來0.13%的提升。優勢品牌的集合,不僅有助於在國際上打響知名度,更是我國挖掘內需潛力、開拓國際貿易的新契機和新舞台。
推動品牌高質量發展,穩與進辯證統一。“穩中求進”方可沉著應變,“穩中有進”方能固穩促穩。農業品牌成為引領帶動鄉村產業提質增效的“助推劑”,推動傳統農業逐步向二三產業延伸,賦能鄉村振興。工業品牌建設開創新局面,截至2021年底,我國企業數量比2012年增長1.7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規模翻番;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四成以上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我國輕工業100餘品類的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鍛壓機、盾構機等國之重器接連下線,5G、高鐵領跑全球。服務業品牌質量和價值雙提升,對產業結構升級、居民生活品質提升、擴大就業發揮重要作用,一批專業化、國際化服務品牌脫穎而出,截至2021年,我國服務貿易已連續八年穩居世界第二……創新驅動、轉型升級,中國品牌企業發展活力充沛、後勁十足。
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正在快速成長為高質量、高品位、高顏值的“國貨之光”,受到市場認可和消費者青睞。相關數據顯示,近5年中國品牌百度搜尋熱度占品牌總熱度比例從45%提升至75%,是海外品牌三倍;2021年抖音電商國貨品牌銷量同比增長667%;京東成交額TOP10品牌中,國貨品牌的數量占比由2017年的六成提升至2021年的九成。
成為品牌大國,我們蹄疾步穩;建設品牌強國,我們任重道遠。要清醒地認識國內外環境深刻變化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凝心聚力、持之以恆紮實做好品牌建設工作。《指導意見》指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品牌發展理念和實踐深刻變革,品牌發展與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要更好適應新時代新要求,進一步推進質量變革和質量提升,進一步營造品牌發展良好環境,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久久為功促進品牌建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殷殷初心如磐,時代答卷常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因時乘勢,高質量品牌是滿足人們高品質生活需求的有力支撐。中國品牌建設要堅持以人民需求為導向,順應人民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指導意見》指出,加快構建適宜品牌發展的產業生態和制度環境,健全品牌發展法律法規,完善市場監管。不斷完善品牌建設支持政策,鼓勵企業加大品牌建設投入、建立品牌管理體系、提高品牌培育能力。
《指導意見》強調,要堅持黨對新時代品牌建設工作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品牌建設工作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深入開展中國品牌日、“質量月”、全國智慧財產權宣傳周等活動,推動全社會形成愛護品牌、享受品牌的良好氛圍。
在社會各方凝心聚力、同心協力的積極推進下,必將推動中國品牌建設邁出新步伐、跨上新台階,強化擔當作為,繼往開來、開拓前進,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國家發展改革委解讀
品牌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象徵,加強品牌建設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徑。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出未來一個時期我國推進品牌建設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為新時代品牌建設指明了方向。
一、立足發展成就,明確品牌建設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持續加強對品牌建設工作的頂層設計,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紮實推進品牌的培育、創建、提升、推廣。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品牌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品牌影響力穩步提升,對供需結構升級的推動引領作用顯著增強。“2022年全球品牌價值500強”榜單中,我國入圍企業84家,比2017年增加27家,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紡織服裝、建築工程、金融、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等領域湧現眾多全球知名品牌,“中國橋”“中國港”“中國路”“中國高鐵”等中國名片享譽全球。截至2021年底,我國品牌領域國家標準達40項,2.7萬家企業參與“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品牌建設質量支撐基礎更加堅實。連續多年舉辦的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成為凝聚品牌發展社會共識、加強品牌交流的重要平台,以及全世界了解中國品牌、認可中國品牌的重要視窗。
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經濟高質量發展、人民高品質生活都對品牌建設提出了新要求。立足新時代新要求,《意見》明確了品牌建設總體要求,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質量第一、創新引領,開展中國品牌創建行動,進一步引導企業加強品牌建設,進一步拓展重點領域品牌,持續擴大品牌消費,營造品牌發展良好環境,久久為功促進品牌建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到2025年,品牌建設初具成效,基本形成層次分明、優勢互補、影響力創新力顯著增強的品牌體系,培育一批品牌管理科學規範、競爭力不斷提升的一流品牌企業,中國品牌世界共享取得明顯實效,人民民眾對中國品牌的滿意度進一步提高。到2035年,中國品牌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創造高品質生活的有力支撐,中國品牌綜合實力進入品牌強國前列。
二、突出供給創新,培育產業、區域品牌和一流品牌企業
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必須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提升供給體系的韌性和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多年來,我國保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地位,但供給質量水平還不高,特別是優質、高端的品牌產品和服務仍然不足。培育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品牌,不僅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激發消費潛力和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意見》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從產業、區域、企業三個層次明確了品牌培育的方向路徑。
一是提升產業品牌。品牌培育是改善農業供給結構、推動工業邁向中高端、加快服務業專業化品質化發展的現實路徑,產業的長遠發展有賴於品牌塑造和品牌價值提升。《意見》根據三次產業特徵和要求,提出打造提升農業品牌,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畫、“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培育綠色優質農產品品牌;壯大升級工業品牌,實施製造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行動,在裝備製造、消費品、電子信息、原材料等領域培育領軍標桿品牌;做強做精服務業品牌,打造競爭力強、專業化程度高、品質好的服務業品牌,培育優質線上服務品牌、數位化品牌和電商品牌。
二是培育區域品牌。區域品牌是地區產業、企業競爭力的綜合體現,是凝結地方產品和服務市場價值的重要公共品。實踐證明,良好的區域品牌能夠增進區域規模經濟效應,給區域內企業和產業帶來溢價,提升區域文化自信,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意見》明確提出,鼓勵各地依託區域優勢特色產業,打造競爭力強、美譽度高的區域品牌,開展區域品牌形象宣傳推介,構建區域品牌質量標準、認證和追溯體系,強化區域品牌使用管理和保護,加強地理標誌的品牌培育和展示推廣。
三是支持企業實施品牌戰略。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是塑造和培育品牌的基本單元,品牌建設首先要激發企業的創造力和積極性。《意見》提出,支持企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建立品牌管理體系,提升品牌策劃設計水平,推動中華文化元素融入品牌建設,支持大型骨幹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融入國家形象塑造,建設一流品牌企業。
三、強調需求牽引,有效激發品牌消費潛力
品牌消費是品牌市場價值實現的最終環節。一方面,消費者是否認可和消費品牌產品,決定了品牌培育的成功與否。另一方面,品牌消費趨勢潮流的變化,能夠引領產品變革突破、疊代創新的方向,推動形成供需良性互動循環。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和新消費群體成為消費主力軍,品牌消費、品質消費蔚然興起。
《意見》著眼於品牌建設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標,圍繞推動品牌消費,提出要引導消費者認可、信任優質品牌,鼓勵企業在重大裝備和重點工程中使用優質品牌產品,創新數位化消費新場景,依託各類重大節慶、消費活動營造品牌消費良好氛圍;圍繞發展品牌消費載體,持續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推動城市商圈、重點商業街區、社區生活網點、步行街等錯位發展、最佳化布局。
四、促進開放發展,推動“中國品牌 世界共享”
開放是品牌繁榮發展、永葆活力生機的必由之路,品牌建設是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有效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優質產能和裝備走向世界大舞台、國際大市場,把品牌和技術打出去。近年來,中國品牌在海外市場的認可度、美譽度不斷提升,但在品牌設計、內涵塑造、市場行銷等方面的國際競爭力仍有欠缺,與“中國品牌 世界共享”的願景還存在差距。
《意見》大力支持中國品牌走向海外,通過開放發展提升中國品牌發展水平,推動更多中國品牌成為全球消費者值得信賴的選擇。一是引導品牌國際化,鼓勵企業實施品牌國際化戰略,加強與國際品牌企業合作,開展海外品牌建設推廣,提高品牌國際化運營能力;二是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完善品牌相關的智慧財產權國際規則和標準,推進重點領域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結果國際採信、互認;三是加強品牌宣傳,持續辦好中國品牌博覽會、中國品牌發展國際論壇、行業和地方特色品牌創建活動等,開展中國品牌海外展示專題活動,講好中國品牌故事。
五、打牢基礎基石,加強品牌保護和質量基礎建設
創新是品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沒有品牌保護的有力支撐,就沒有品牌的創新創造。現實中,一些企業品牌保護意識薄弱,申請註冊商標品牌意願較低,或面臨品牌維權難題。為進一步加強品牌保護,《意見》強調,統籌推進商標、字號、專利、著作權等保護工作,加強馳名商標保護,嚴厲打擊商標侵權等違法行為,完善商標品牌維權與爭端解決機制。
質量是品牌可持續發展的前提,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質量基礎設施是品牌建設的重要支撐。《意見》圍繞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提出推進品牌培育、品牌管理、品牌評價等標準化建設,推動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打造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基地。
品牌建設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能為。要全面提高認識、多方協同發力,企業厚植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打造百年品牌,政府積極主動作用、加大政策支持、營造良好環境,全社會愛護品牌、享受品牌,久久為功共同推動中國品牌建設高質量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