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閩台文化
- 分布區域:中國福建、台灣
閩台文化是指分布於今中國福建、台灣的地域性文化。歷史沿革史載福建早期先民為閩越人。漢初,無諸被封為閩越王,建閩越國,都福州(一說都崇安城)。後為漢所滅,內地居民開始移居此地。西晉末,大批中原士族及百姓逃遷福建。唐代漢人入...
閩台文化既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徵,又受到外來文化的濃重影響,且兼備少數民族文化習俗,是一種多元複合型文化。“信巫術,重淫祀”的民間信仰即便是現今也是本區民風民習的重點之一。媽祖文化、佛教文化發達。20世紀中葉以來,閩台兩地...
鄭成功驅荷復台以後,閩南人大量移居台灣,帶去了自身的文化,並在交流與融合中不斷沿襲發展,形成了具有兩岸共同特點的閩台區域文化。近代,海外僑胞也將僑居地不同的文化帶回閩南。世界各地的閩南人,共同創造了共有的文化。 形成標誌 ...
《閩台文化大辭典》是2018年6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詞典類工具書,編者為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閩台文化大辭典》是一部反映閩台地域文化及其淵源關係的大型工具書。其收詞範圍相當廣泛,內容涵蓋福建、台灣兩地的地理、歷史、民俗、語言、...
《中華地域文化大系:閩台文化》共分十五章分別是:閩台自然環境、閩台史前人類與文化、閩台地區早期的住民及其文化、三國時代閩台的民族文化、漢至唐北方漢人入閩及漢文化在福建的傳播、隋唐至宋元時期福建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文化成就、隋朝至...
惠安閩台文化創意園位於福建惠安,由世紀長龍影視主投,是一個集影視拍攝製作與發行、生態休閒、觀光度假、工藝美術、娛樂演藝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文化產業園區。園區定位 惠安閩台文化創意園定位為東南亞影視之都,著力打造三大核心品牌:一是...
閩台(長泰)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於2006年01月09日成立。法定代表人陳磊,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傳統工藝製作流程展示(觀摩);旅遊景觀開發;藝術品、旅遊用品開發、銷售;玉石、珠寶、飾品加工、銷售;化妝品銷售;金屬材料、建築材料加工、銷售(...
閩台民俗是中華文化一體多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閩台人民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在共同的文化精神基礎上共同創造的,並具有了明顯的地域文化特徵。中秋博餅 博餅是閩南地區特有的餅文化外延的一種民俗活動。是在中秋節時用於娛樂的一種...
福建省文化改革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7年9月11日 方案全文 福建省促進閩台文化產業合作發展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 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
其中秋天以“卜餅萬家喜,對渡郊商急”為主題,展示閩台兩地中秋節博餅等傳統習俗。社會影響 主要活動 2017年10月,泉州舉辦第二屆海絲泉州文化旅遊嘉年華,鯉城肅清門廣場、印記閩南文化驛站以及晉江安平橋景區、白塔廣場具有博餅活動。主要...
再者,我們為蘭州交通大學學子提供一個鍛鍊和提升自我的平台,弘揚校園文化,我們會定期舉辦各種活動豐富同學們的生活,例如:閩台文化宣傳周、茶話會、蘭州市福建大學生運動會、 地方特色語言交流等活動。協會簡介 蘭州交通大學閩台文化協會,...
《閩台文化的多元詮釋(三)》為2013年6月由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閩南師範大學聯合主辦的“閩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學術研討會”論文結集,《閩台文化的多元詮釋(三)》收錄精選論文四十幾篇,圍繞“閩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主題,跨...
《閩台文化的多元詮釋(一)》是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蕭慶偉、鄧文金、施榆生。內容介紹 本書是2012年11月漳州師範學院舉辦的閩南跨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收錄論文50多篇,議題圍繞閩南文化的歷史發展、區域特徵、文化...
閩台乞龜民俗信仰旨在祈求平安、健康或財利。海峽兩岸乞龜活動在共同信仰的基礎上綿延不斷。2009年5月31日,“閩台乞龜民俗”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Ⅹ-82。歷史淵源 山格(...
第一章 閩台歷史淵源 第一節 史前閩台關係 第二節 古代閩台關係 第三節 近代閩台關係 第二章 閩台文化 第一節 台灣文化與閩南文化 第二節 台灣人與閩南人 第三章 閩台宗教 第一節 閩台宗教的歷史淵源 第二節 閩台宗教交流 第四...
《閩台文化新論》是2012-10齣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曉望。內容介紹 《閩台文化新論》講述了閩台文化本質是唐宋時期的中原的移民文化,而後融入了閩台區域的閩越族文化、海洋文化,從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華區域文化一支。歷史上福建以朱熹為代表...
2008年,南安市鄭成功研究會成立,進一步傳承和弘揚鄭成功的愛國精神,並與台南市簽訂“鄭成功文化交流合作協定”。閩台鄭成功信俗入選泉州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石井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延平中學作為以鄭成功“...
《閩台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主要內容包括閩國文學述評;梁章鉅《楹聯叢話》漫議;明鄭時期台灣文人心態與社會民風的真實寫照——《全台詩》第1冊初探;清代台灣詩歌所表現的內容初探;台灣日據時期文學的幾個特殊形態等。內容簡介 《...
2005年12月,“廈門送王船習俗”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送王船”被列入廈門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5月23日,福建省廈門市申報的民間信俗(閩台送王船)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
11月18日,閩台歷史文化研究院在福建福州掛牌成立。研究院將著力打造兩岸智庫開放合作平台,成為兩岸文化交流與研究、文物交流與展示的重要視窗。發展歷程 2022年12月3日,閩台歷史文化研究院德化分院在德化陶瓷博物館正式 揭牌。
了解閩台服飾文化中傳統的意蘊,是探究閩南與台灣人文化價值取向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促進兩岸文化認同的有效途徑之一。 本項目的調查研究主要圍繞“一縱一橫,五個關鍵點”展開。一縱:即以歷史發展為線索,統領全文,貫穿始終;這條線索...
是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性工程,也是廈門社科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閩台民間信仰傳統文化遺產資源調查/閩台歷史民俗文化遺產資源調查系列/2013年廈門社科叢書》的作者是林江珠和段凌平和王煌彬和徐輝和謝賜龍。
《閩台文化產業合作》是於2012年出版的書籍。內容簡介 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大背景下,發揮“海峽文化圈”的紐帶作用,推進福建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早已成了大多數人的共識。而“五緣”“六求”的理念則為福建省文化產業研究開拓了新的...
《閩台文化的多元詮釋(二)》是2013年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支平、李玉柱。本書為2012年廈門大學舉辦的“閩台文化多元詮釋學術研討會”的論文結集,收錄論文30多篇。內容介紹 本書圍繞中華文化的當代意義這個主題,較集中...
“玉二媽”神話傳奇對於研究大陸和台灣的地緣、人緣、神像以及兩岸的民俗信仰有著突出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它展現了中華民族文化創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有著閩台民俗文化的鮮明特色,同時通過開展民俗信仰交流和聯誼活動,增進兩岸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