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台玉二媽信仰民俗,福建省漳州市民俗,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銅缽村的“淨山名院”始建於明朝萬曆十七年間(1589),廟內供奉著唐朝開漳聖王陳元光第二女兒陳懷玉的神像(稱柔懿夫人)。自明朝末年鄭成功收復台灣的軍人將閩南“玉二媽”帶到台南始,“玉二媽信仰”便迅速傳遍台灣全島。位於福建省東山縣康美鎮銅缽村的媽祖廟,被視為台灣“玉二媽廟”的真正香火祖廟,吸引台胞絡繹不絕前來進香。為表達對玉二媽的崇敬之情,閩南民眾創造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俗活動,舉辦時間固定,祭祀方式雅致,頗具藝術特色。
2007年8月28日,“閩台玉二媽信仰民俗”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Ⅹ-8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閩台玉二媽信仰民俗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福建省漳州市
- 保護單位:東山縣海峽民俗文化促進會
- 項目編號:Ⅹ-87
- 批准時間:2007年8月28日
歷史淵源,起源,發展歷史,民俗內容,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起源
陳懷玉(705—720),自幼聰穎好學,熟讀詩書,胸懷報國大志,有魏太祖母少年時風範,將門出虎子,巾幗不讓鬚眉。唐開元六年(718年)秋,蠻酋藍奉高在得知漳州刺史陳元光殉國後,認為漳州主帥及開漳軍校多年邁體衰,即募員占領潮州城。在警訊傳來後的選兵比武場上,少年陳懷玉脫穎而出,即隨兄長陳珦、部將盧如金攻破潮州城,並對盤踞鳳凰山石鼓坪村一帶蠻峒進行突襲。又連夜與兄長聯手再入山林,單槍匹馬沖入敵陣砍殺藍奉高、雷成、朱艾等幾員敵將,並俘獲餘黨。不幸中箭傷而殉國。《陳元光將軍大事年表》載:“(陳懷玉)謀復父仇未果,年十五卒。追贈柔懿夫人,入祀威惠廟。”《潁川陳氏開漳族譜》:“至明末,地方志載,朝廷封錫陳將軍七代,澤及女兒。陳元光之次女陳懷玉,追封為柔懿慈濟夫人。”漳州百姓特建造廟紀念,尊稱為“夫人媽”,唯東山人尊稱“媽祖”。如東山淨山名院、漳浦威惠廟、長泰甘寨村皇龍宮廟、詔安岑頭威惠廟、莆美鎮寶樹村大香樟樹邊的夫人媽廟、陳岱鎮竹港村夫人媽廟、列嶼鎮山前村柔懿夫人廟、東廈鎮溪塘村塘美夫人媽廟、竹塔村橫山夫人媽廟等,香火日益鼎盛,前來晉謁的海內外香客越來越多。
發展歷史
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銅缽村西南,有一座媽廟山(亦稱媽婆山),山坡上有座結構精巧的二媽廟(淨山名院)。該廟供奉的是當地信仰女神“玉二媽”,相傳她是“開漳聖王”陳元光第二女兒陳懷玉,該廟數百年來香火不斷。
淨山院媽廟始建於明萬曆十七(1589),於禎年間重修。清嘉慶戌午年間寇亂遭毀,丁丑年擴建重修。民國年間和文革時期再次遭毀,於乙丑年(1985年)由台胞、新加坡華僑捐資重建。廟宇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面對蘇峰拱秀,遠眺台灣海峽,面闊三間,進深六間,主殿奉祀“大媽”“二媽”,兩邊配祀“註生娘娘”和“注壽娘娘”,廟內雕樑畫棟、碧瓦飛檐、精緻雅觀、富麗堂皇。
明朝末年(1661),鄭成功率領水師揮戈東征,驅逐荷夷,銅缽四十餘鄉親參加水師的將士駕四隻竹伐船隨軍出征,臨出師時,把淨山院“懷柔夫人”神像虔誠請上船,祈求神靈隨船保駕護航。台灣收復後,將士有的分別留居台灣、澎湖,有的把隨軍出征的“玉二媽”金身恭請護送返鄉與淨山院“懷柔夫人”並祀,分別尊稱為“二媽”(“二娘娘”)、“大媽”(“大娘娘”)。“玉二媽”香火在台灣傳衍紮根,分布在高雄、台南、嘉義、台中、雲林、台北、桃園、基隆等地,其信眾達20多萬人,淨山院媽廟成了台灣十三座“玉二媽”廟的祖廟。
隨著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的發展,兩地對“玉二媽”的共同信仰和崇拜,淨山院香火旺盛,台灣信眾經常到淨山院尋根問祖,舉行民俗信仰交流活動。
民俗內容
在民間傳說中,陳懷玉以其孝、智、勇而受人尊崇。為褒揚其奮御外侮,捍守海疆的精神,人們便給她“淑女元勛”“懿德懷柔”等尊號,並尊稱她為“媽祖”加以神化。為表達對玉二媽的崇敬之情,閩南民眾創造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俗活動,參與人數眾多,舉辦時間固定,祭祀方式雅致,供品製作精細,頗具藝術特色。
在東山銅砵村,每年元宵節都要舉行隆重的迎玉二媽巡安民俗踩街活動,踩街隊伍鼓樂彩旗儀仗,由青壯年接力抬神轎出巡,沿途有民眾於門前置香案迎拜。一年一度的平安節是村里具有特色的民俗活動,因此較為隆重。提籃挑擔的婦女奔走於媽祖廟之間虔誠膜拜,各家各戶喜氣洋洋地參與各種慶賀活動。祭祀儀式上,牲禮、果品、花碗、花盤等應有盡有,桌上菜式、擺設物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玉二媽”神話傳奇對於研究大陸和台灣的地緣、人緣、神像以及兩岸的民俗信仰有著突出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它展現了中華民族文化創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有著閩台民俗文化的鮮明特色,同時通過開展民俗信仰交流和聯誼活動,增進兩岸人民的思想感情,對於促進祖國統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保護措施
1988年8月,東山淨山名院被東山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東山淨山名院被列入福建省重點涉台文物保護單位。
社會影響
交流活動
2009年2月16日,台灣26家媽祖宮廟的650名信眾,首次乘船直航大陸,用7頂神轎恭奉92尊神像回“娘家”,到東山淨山名院舉行尋根謁祖活動,場面壯觀。許多信徒從各地湧來,參加這一盛會,一睹玉二媽的風采。之後,海峽兩岸民間往來和宗教文化交流得到進一步增強,謁祖參訪、舉行民俗信仰交流活動持續不斷。
2011年1月9日,由嘉義市天后宮董事長蕭鎮煌等帶領的台灣8個宮廟、單位共82人的進香團,9日下午結束在福建東山淨山名院的台灣玉二媽“令駕”安座、謁祖、文化聯歡等系列活動,啟程返台。
衍生作品
2011年,東山退休老教師沈舜友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山歌冊”形式,創作了一部22卷共30萬字的七言《玉二媽陳懷玉傳奇》一書,在抑揚頓挫、輕柔委婉的演唱中,展現了1300多年前,開漳聖王陳元光一家四代平獠肅亂的血史悲歌,體現了祖先為了保家衛國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玉二媽的忠、孝、勇、智、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