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博餅是盛行於閩台地區的一種民俗活動。博餅又叫卜餅,其淵源可以上溯到唐代的“進士餅”。唐時,欽賜進士登第御宴的宮廷點心為“紅綾餅”。清襲唐制,每年春三月文華殿之“經筵宴”,宴後均賞“紅綾餅”。唐德宗貞元八年(729年)泉州出了福建歷史上第一個進士歐陽詹,之後泉州文化教育事業迅速發展,名人學者相繼出現,對“進士餅”也情有獨鐘,直至20世紀40年代末,泉州私塾先生中秋節給學童送月餅還叫“進士餅”。既有“進士餅”,就該有“狀元餅”,進士可以多人,狀元則只能有一個,於是,就有了“博”(擲骰子)的遊戲,目標都博得“狀元餅”,求得好兆頭。
博餅流行的另一個助力是民俗。古代中秋拜月是女人的活動,泉州中秋夜“聽香”(尋求神明的啟示)參與的多數也是女性,博狀元餅則是一種男人“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的寄託,開始時是文人雅士的遊戲,後來工商界行會、店鋪也流行起來。為避免擲骰子有“賭”的嫌疑,商家通常先把中秋餅敬財神土地,然後“卜信杯”博餅,最大的中秋餅叫“龜頭”(即“鰲頭”),還是“博”第一的意思。直到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泉州工商界還有這種活動。但是這種方式要焚香禱告,氣氛太凝重,有的也就從俗改為擲骰子,博狀元餅就更流行了。
中秋博狀元的規則源於“狀元籌”(又稱“狀元簽”)遊戲。早在宋代,就有“狀元局”的遊戲,狀元籌大概在明代出現,清代盛行。清人顧祿《清嘉錄》卷1《狀元籌》載:“取科目名色,制籌為局戲,歲夕聚博,以六骰擲之,得狀元者為勝,取及第爭先之讖,謂之狀元籌”。全副狀元籌由63支長短大小不一的籌條組成,每支籌條刻有從狀元到秀才的不同科名和注數,以科名高低定注數,狀元1支16注(最大),秀才32支各1注(最小)。中秋博狀元一套會餅63個,與狀元籌遊戲規則基本相同,即兩者科名相同、數量相同、骰子相同、博法相同,區別是,狀元籌玩的是籌不是餅,中秋博狀元玩的是餅不是籌。博餅文化內涵豐富,雖然閩南各地誌書都沒有記載,但閩台習俗相同,據清代蔣毓英修《台灣府志》卷6《歲時》載:中秋“是夜士子遞為燕飲賞月,制大麵餅一塊,中以紅朱塗一‘元’字,用骰子擲以奪之,有秋闈奪元之想”。但是,現代有一種傾向,採信關於中秋博餅的不實的“美麗故事”,中秋博狀元的獎品也從中秋月餅,變成一般商品、甚至是昂貴的物品。
民俗內容
閩台博餅習俗包含有唐代皇帝給新科進士的賞賜、狀元局和狀元籌的遊戲規則、宋代民間的中秋拜月風氣和閩南地區佳節祈福習俗等文化因素。方式有大碗擲骰子和上香卜信杯兩種,規範是一套會餅63個,以得到最大的中秋餅(稱為狀元餅)為最大幸運。
閩台博餅與狀元籌遊戲規則基本相同,即用6粒骰仔擲在海碗(大碗)內,有1粒“四”的,叫一秀,提一個最小的月餅;2粒“四”,叫二舉,提第二小的月餅,依次類推;3粒“四”叫三紅;4粒點數相同的叫四進;擲著4粒都是“四”的就是中狀元了,提最大的狀元餅。而狀元是可以爭奪的,4粒“四”再帶兩粒“麼”,叫狀元插金花,是最高級的,狀元不被奪走。如果6粒全部相同的,叫做“總抄”,如果6粒全是“四”,叫滿堂紅,比狀元插金花更大,整套月餅統統歸其所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閩台博餅習俗遊戲傳播科舉文化的歷史知識,了解博餅規則,有助於後人了解科舉文化,鼓勵民間百姓讀書應舉高中,寓意吉祥、積極向上,具歷史研究價值。
泉州博餅是中原文化和閩南文化、科舉文化和民俗文化、古代文化和現代文化的融合,並印證了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閩南文化一脈相承,閩台博餅同源同俗,具文化研究價值。
閩台博餅自從走出書齋,走入民間,就成為大眾的節慶娛樂。由於閩台博餅的歷史淵源相同,活動方式相同,每逢中秋博餅,不僅很多台灣同胞參加泉州的博餅活動,而且一些在泉州的台灣企業也組織員工進行博餅,喜氣洋洋、親情濃濃,影響廣泛。
保護措施
泉州市區西北側設有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博物館三樓面積為2889平方米的《鄉土閩台》專題展,按照“春、夏、秋、冬”四個時節,展現閩台兩地共有的民俗習性,深入表現閩台關係。其中秋天以“卜餅萬家喜,對渡郊商急”為主題,展示閩台兩地中秋節博餅等傳統習俗。
社會影響
主要活動
2017年10月,泉州舉辦第二屆海絲泉州文化旅遊嘉年華,鯉城肅清門廣場、印記閩南文化驛站以及晉江安平橋景區、白塔廣場具有博餅活動。
主要展覽
2019年9月7日—9日,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泉州)農產品採購訂貨會在南安(福建)成功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展會期間時逢中秋佳節,組委會特別推出富有閩南傳統文化習俗韻味的“樂享花樣博餅—溯源鄭成功文化之旅”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