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閩南博餅習俗)

中秋節(閩南博餅習俗)

中秋節(閩南博餅習俗),福建省泉州市民俗,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22年,列入第七批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秋節(閩南博餅習俗)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福建省泉州市
歷史淵源,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泉州博餅習俗,是中秋節“大家樂”活動的一種,其淵源可以上溯到唐代的“進士餅”。據《中國隋唐五代習俗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等史書載,唐時,欽賜進士登第御宴的宮廷點心為“紅綾餅”。清襲唐制,每年春三月文華殿之“經筵宴”後均賞“紅綾餅”。唐德宗貞元八年(729年)泉州出了歷史上第一個進士歐陽詹,之後名人學者相繼出現,對“進士餅”也情有獨锺,直至20世紀四十年代末,泉州私塾先生中秋節給學童送月餅還叫“進士餅”。既有“進士餅”,就該有“狀元餅”,狀元只能有一個,於是,就有了“博” 的遊戲。博餅開始時是文人雅士的遊戲,後來工商界行會、店鋪也流行起來。為避免擲骰子有“賭”的嫌疑,有的商家先把中秋餅敬財神土地,然後“卜信杯”博餅,最大的中秋餅叫“龜頭”(即“鰲頭”),還是“博”第一的意思。直到20世紀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還有這種活動。 泉州博餅的規則源於“狀元籌”(又稱“狀元簽”)遊戲。狀元籌大概在明代出現,清代盛行。清人顧祿《清嘉錄》卷1《狀元籌》對此有記載。博餅一套會餅63個,與狀元籌遊戲規則基本相同,即兩者科名相同、數量相同、骰子相同、博法相同,區別是,狀元籌玩的是籌不是餅,中秋博狀元玩的是餅不是籌。至於用骰子做工具,可以追溯到宋代的一種牌戲宣和牌,玩的就是骰子六面的點數,而博餅用的中秋會餅,可以追溯到清代宮廷的中秋禮俗,也是由大到小疊放,按等級高低對應大小月餅賞賜。台灣史書記載的擲狀元餅玩法與泉州博餅吻合。 狀元籌、宣和牌、進士餅和博狀元遊戲結合,就有了泉州博餅。

傳承保護

泉州博餅的價值在於它是中原文化和閩南文化、科舉文化和民俗文化、古代文化和現代文化的融合,從一個方面印證閩台同俗的區域特徵。 中秋博餅活動在很多地方成為一種節日習俗,但是也出現一些與博餅的歷史文化內涵不相協調的現象。有的杜撰歷史,有的不斷提高博餅獎品價值,幾乎成為一種不用投注的博彩。要保護博餅,保護其應有的歷史文化內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