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開陽縣地,夏、商、西周時期為雍州、梁州邊鄙。春秋時為牂牁國北境。戰國時屬大
夜郎國。秦時,屬象郡。漢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在南夷置
且蘭縣,開陽地屬其西北域。元鼎五年(前112年),以原且蘭縣城為治所置牂牁郡,開陽地屬其西北境。
晉,以牂牁郡且蘭地置萬壽、且蘭、平渠3縣,開陽屬
萬壽縣西北隅地。後劃出萬壽縣一部與另一些地方建
晉樂縣,開陽地遂歸晉樂縣。
隋,牂牁郡領牂牁、賓化2縣,開陽地屬牂牁縣。
唐
貞觀四年(630年)以今開陽縣雙流區同知衙為治建蠻州,領
巴江縣,隸黔州都督府。轄地有今開陽大部和貴陽、修文等。後又在蠻州南置
光州,地在今雙流光堵河北岸。
宋,以唐之蠻州地分置矩州、功州等,開陽地屬
蠻州,隸紹慶府;開寶八年(975年),蠻州改稱大萬谷落總管府,治今羊場。
元在今貴州中部設有八番順元等處
宣慰司都元帥府,其下有順元路軍民
安撫司、管番民總管府、八番各安撫司等處。時雍真乖西葛蠻等處,納壩紫江等處,葛蠻雍真等處均在今開陽境,屬順元路(路治今貴陽)。皇
慶元年(1312年),在
三台山開科龍場地(今開陽縣城東)置乖西軍民府,隸管番民總管分,轄地包括今開陽和
龍里、貴定等的一部分。後降為長官所。
明崇禎四年(1631年)置開州。1930年設開陽縣。以傾慕明代理學家
王陽明學識淵博,夙願人才輩出昌盛地方,故名開陽。取開陽明之學命名。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順元路,合水西安氏,水東宋氏土司地置貴州宣慰司於今雙流同知衙。水東宋氏有親轄地
陳湖十二馬頭,大都在今開陽縣境。天順中,貴州宣慰司治所從大羊場(今開陽槓寨)移至楊黃寨(今開陽縣城)。崇禎四年(1631年),將陳湖十二馬頭改置為開州,治所楊黃寨,領乖西蠻夷長官司,隸貴陽軍民府。轄地與今開陽縣地略同。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貴陽軍民府稱
貴陽府,開州仍隸之。開陽之名,《開陽縣誌》認為源於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所建之開陽書院,時人解釋為“開陽者益欲開陽明之學也”。
民國三年(1914年),廢州,因
直隸有開州,四川有開縣,以州境有紫江(洗泥河),更名為紫江縣,屬黔中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直隸省政府。民國十九年(1930年),改稱開陽縣。二十四年(1935年),開陽改隸貴州省第一督察區。
1949年,成立開陽縣人民政府,隸貴陽專區。1952年,貴陽專區改為貴定專區。1956年,劃歸
安順專區;1958年,屬貴陽市郊區縣,1963年,改屬
遵義專區;1965年,復歸安順專區。1970年,改稱
安順地區。1992年,改屬貴陽市。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開陽地處黔中,位於貴州省中部。地理座標為東徑106°45′~107°17′,北緯26°48′~27°22′,南北長64.5公里,東西寬53公里,總面積2026平方公里,總面積占貴州省面積的1.15%。南距省會城市貴陽66公里,北距歷史名城遵義110公里,位於連線貴陽與遵義兩大城市的次中心區域。
地形地貌
開陽縣在區域性地質構造上,屬黔中高原區。地勢較高、起伏不平,地質構造複雜多樣。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由西南分水嶺地帶向北面
烏江河谷和東面清水河谷傾斜。最高海拔1702米,最低海拔506.5米,平均海拔在1000~1400米,相對高差1195.5米。由於風化強烈,流水侵蝕、溶蝕嚴重,
岩溶較為發育,形成複雜多樣的地貌類型。山地、丘陵、盆地(壩地)皆有,以山地為主。
氣候
開陽縣縣境大部分地區屬
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春暖風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水熱同季,無霜期長,春遲夏短,秋早冬長,多雲霧,濕度大。年平均氣溫介於10.6~15.30℃之間。最熱為7月,平均氣溫22.3℃,極端最高氣溫35.4℃;最低氣溫為1月,平均氣溫2℃,極端最低氣溫零下10.1℃。春、冬、夏 季風交替,氣溫回升緩慢,寒潮頻繁,天氣多變,氣溫波動大。夏季光照充足,降水強度大;秋季多為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冬季凝凍大,霧多日照少。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開陽的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磷、汞、煤、鋁土等30餘種,據《貴州省志·地理志》載:迄至1983年底止,已不同程度探明礦產儲量約有64個礦種,被收編在1984年出版的《貴州省地理志·貴州省礦產儲量表》上的有59種。在探明的64個礦種中,鋁土礦貴州省列有24個分布區,其中開陽縣趙家彎礦區被列其中。其中
磷礦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儲量大且集中,是中國三大磷礦基地之一,素以量大質優著稱。
水文資源
境內河流均屬山區雨源型河流,由降雨補給河川徑流,均屬長江流域烏江水系。主要河流有
烏江、
清水江、魚梁河、谷撒河,分別流經縣境的北、東、南和西北。全縣流域面積在20平方公里、河長大於10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30餘條,流域面積在20平方公里以下的溪流亦有30條,其中流域面積大於10000平方公里的有烏江,流域面積在1000~10000平方公里的有清水江和
魚梁河,流域面積在100~1000平方公里的有谷撒河、翁昭河、花橋河、細泥河、洋水河,其餘河流流域面積不足100平方公里。境內河流流向總的是由西南流向東北。河流總長911.7公里,河網密度每平方公里450米。
動植物資源
開陽縣境內的野生保護動物有一類保護動物:穿山甲、錦雞、古蛙、羚羊、
黔金絲猴、黑葉猴、華南虎、黑頸鶴、白鸛。二類保護動物:小熊貓、獼猴、熊猴、雲豹、原貓、林麝、毛冠鹿、水鹿、大鯢、中華紗秋鴨、紅腹角雉、白冠長尾雉、
鴛鴦。三類保護動物:蘇門羚、大靈貓、
虎紋蛙、金雕、
白鷳、金雞、鉬雞。
縣境屬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主要植物代表為殼斗科、樟科、山茶科、冬青科的多種植物。喬木有
青岡、白楊、板栗、楓樹、
樟樹等。林下有杜鵑、竹、馬桑、紅子等灌木草叢。由於濕度大,近地層苔蘚、地衣發達。因人為的砍伐破壞,本縣僅有極少原生植被存在,伴之以天然植被和人工營造的次生植被類型,人工營造林主要是馬尾松、
華山松、杉、柏等。
行政區劃
人口民族
1999年末,開陽縣總人口40.4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46萬人;少數民族人口4.98萬人,占總人口的12.31%。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開陽縣總人口389252人。2001年末總人口43.0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13萬人,少數民族4.27萬人,占總人口的10.34%。
2002年末總人口43.2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19萬人;少數民族人口4.64萬人。2003年末總人口43.54萬人,其中少數民族4.69萬人;非農業人口5.24萬人。
開陽縣境內主要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僳僳族、
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
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
普米族、蒙古族、怒族、
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
獨龍族等民族分布。
經濟
農業
2006~2010年“十一五”期間,開陽縣建成優質水稻、次早熟蔬菜、
富硒茶、水果等標準化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69個。建立養殖小區和基地122個,培育出南江現代農業、台農、長生源等一批龍頭企業。獲得農業部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38個,富硒米、油、肉、茶葉獲“中國綠色食品”稱號。被列為國家級菸葉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實施了養殖污染物生物處理、綜合利用
雞糞生產有機肥等項目,秸桿還田率達85%。
2011年,開陽縣全年累計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20.04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4.5%。2016年,開陽縣全年累計增加值29.38億元,增長6.4%
工業
2006~2010年“十一五”期間,開陽縣建成投產開磷集團120萬噸磷銨、開陽紫江水泥公司120萬噸磷渣水泥等14個重大工業項目,推進開陽化工公司50萬噸
合成氨等項目,
磷礦石就地加工轉化率從14%提高到56.8%,實現磷化工產業由過去的粗放型轉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建成投運總裝機容量為38.3萬千瓦的大花水、格里橋、南江、紫江4個水電站。建立5個市級工程技術中心和7個專家大院;開陽化工公司50萬噸合成氨項目被納入科技部863計畫。
2010年,開陽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84.6億元,增長15.5%,是2005年的2.63倍,年均增長16.1%。2016年,工業增加值114.93億元,增長14.5%;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0.05億元,增長12.5%。
交通概況
開陽縣投入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近8億元,完善城市路網,建成貴開二級公路、楠木渡大橋、樂旺河大橋、麥肖二級公路修文至開陽段等骨幹交通設施。
2016年,開陽縣市政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貴開大道、科技大道、遵義大道等城市骨幹路網建設加快,老城區道路及景觀工程有序實施,楊公橋擴建、南門大橋改造。
社會
文教體衛
2006~2010年,開陽縣的3至6周歲幼兒受教育率達86.6%,開陽縣示範幼稚園創建為省級一類幼稚園。開陽一中被評定為省級二類示範性普通高中,
開陽縣職業技術學校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兩基”工作代表省、市順利通過國家檢查驗收。全面實施城鄉醫療救助制度,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7.45%,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0%,參保人員的個人負擔比例比2005年降低了10個百分點,惠民醫療政策、醫療救助制度100%覆蓋城鄉困難民眾。
2016年,開陽縣的學前三年入園率92.3%,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5.1%,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0.58%,義務教育基本均衡順利通過國檢。
基礎設施
2006~2010年“十一五”期間,改建、新建公路907.3公里,完成投資16.53億元。新建鄉鎮水廠3個、農村人飲工程100餘處、串寨串戶路2700餘公里。實施8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6處煙水配套工程、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和6439口小水池建設,動工建設雲灣水庫、鹿角壩水庫、老堡河水庫。增加
變電站2座,新增容量6萬千伏安,行政村通電率、一戶一表率均達100%。加大居民固定電話、手機等的普及,城鎮居民每100戶擁有電腦42.5台。2016年,開陽至王選、大塘口至乾溪等129.8公里農村公路全面竣工,完成南龍、宅吉、毛雲等鄉鎮客運站和68個建制村招呼站建設。
文化風俗
鬥牛節
縣境西南
高寨苗族布依族鄉,每年3月初在平寨舉行鬥牛節。男子身著盛裝,牽著鬥牛,背著
蘆笙來到鬥牛場。午時,鬥牛場一般成年男子放牛決鬥,青年男女則在另一場地跳園。男青年吹蘆笙,女青年隨其後。同時,還開展拔河、斗畫眉、扭扁擔、鬥雞等。
六月六
布依族
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一個節日。每年六月初六,布依村寨屋裡屋外打掃乾乾淨淨,殺豬借酒、追念先祖。男女老少,身著盛裝,匯集於曠野草坪,舉行吹
嗩吶、跳花燈、斗畫眉、情歌對唱等活動。其間,布依族青年男女對歌最具情趣,三五成群聚集於幽靜之處對歌,尋找意中情人,稱之"相表"。
殺魚節
每年
清明節前後,由苗胞組織的殺魚活動,是苗胞獨特的盛大節日。活動在
開陽、
貴定、龍里、
福泉四縣交界的清水江約10公里的河段舉行。男子提叉背藥,婦女身著盛裝,肩挑魚飯、米灑齊集於江岸,形成數公里長的人龍。
旅遊
南江峽谷公園中國首家峽谷公園——開陽 南江峽谷公園是 陶淵明的第二故鄉,地處貴州高原中部,距省會貴陽五十四公里。峽谷全長四十多公里,峭峰頂立,最深處達三百九十八米。峽谷內有自然景觀80餘處,各種姿態瀑布40多條,位於小南江的奢香瀑布,落差達一百五十餘米。2008年被評為中國最佳綠色生態景區和全國4A級景區。 | |
紫江地縫位於 龍崗鎮境內,全長近20公里,景區距縣城約50公里,距貴陽約60公里。 景區可謂貴州風景名勝區的瑰寶,景區內主要有千佛嶺、紫江天龍、紫雲神、三泉映月、萬瀑銀台、春雲乍卷、水上倒石蓮、地縫一線、七將軍山、紫江大佛、紫江神女、九天銀河等25處國家3級以上景源。 | |
開陽丹砂水銀遺址群開陽丹砂水銀遺址全部分布於洋水河流域,西起洋水河西源洪水河源頭修文縣六桶鄉銀河村白岩廠(清代著名水銀廠),東達馮三鎮輝黔村龍塘,南迄禾豐鄉穿洞村斗甫,北至楠木渡鎮紅星村廠上,西北及息烽縣溫泉鎮南部,總面積300多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面積最廣、規模最大的丹砂文化遺址群。 開陽縣已調查發現古代丹砂洞穴403個以上,丹砂水銀遺址總計近500處,包括世界唯一僅存的丹砂神廟 寶王廟、丹砂烈士墓和軍隊鍊汞遺址等。 開陽丹砂水銀遺址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 |
“ 十里畫廊” 十里畫廊鄉村旅遊區毗鄰貴開高等級公路,距貴陽市46公里,開陽縣城18公里。旅遊區由禾豐鄉和南江鄉沿清龍河畔的10餘個自然村寨組成,主要以沿河兩岸的田園風光為載體,提供觀賞、採摘、遊樂等體驗性休閒活動。這裡的馬頭寨還是貴州獨有的水東土司文化的發祥地,“ 馬頭寨古建築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猴耳天坑坐落於貴州省開陽縣城關鎮石頭村,其中包含景點“燕蝠宮”、“閃電門”、“天門”以及絕無僅有的"鐘乳石"景觀。景區內,集天坑、峭壁、暗河、飛瀑於一體,融奇、險、秘、幽於一爐,溶洞、暗河錯落有致,飛瀑流泉懸天倒掛,盲魚、盲蛙等奇特生態神奇迷離。景區內底部與地下河相連線,除此之外,還有罕見的盲魚、盲蛙、昆蟲和奇異的生態現象。 | |
歷史人物
孫烈(1921~2001),開陽縣城關鎮人。1945年,就讀
貴州大學,因侵華日軍逼近黔南,日軍飛機轟炸貴陽,輟學回鄉,受聘開陽中學任教,併兼任開陽標準中心國小教師,1984年任政協開陽縣一、二、三屆委員會副主席,其間編修《開陽縣政協志》。
宋和海(1925~1999),苗族,開陽縣平寨村光中寨人。先後任開陽縣文教科副科長、縣人民委員會副縣長、縣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政協開陽縣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全國二、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開陽縣第二至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鄧森樵(1922~1999),名白,號若松,開陽城關鎮人。中國公共關係協會藝術委員會會員、貴州省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安順地區書法協會會員、開陽縣老年書畫研究會名譽主席、貴陽市老書畫研究會會員、開陽縣書法、美術、攝影協會副主席、詩詞學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