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長鼓舞(長鼓舞(瑤族舞蹈))

瑤族長鼓舞(瑤族舞蹈)

長鼓舞(瑤族舞蹈)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瑤族民間舞蹈。流行於廣東廣西湖南等省瑤族聚居地區,多在瑤族傳統節日、慶祝豐收、喬遷或是婚禮喜慶的日子表演。瑤族長鼓舞的歷史悠久,在瑤族傳統祭盤王儀典中和在一些驅鬼逐邪、治病占卜的巫術活動中常跳此舞。現在瑤族長鼓舞已經成為民眾性文娛活動。

2008年6月7日,瑤族長鼓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瑤族長鼓舞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第二批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遺產編號:Ⅲ-60
  • 申報地區:湖南省江華、廣東連南、廣西富川
歷史沿革,風格特色,基本動作,道具,區域差異,傳承現狀,傳承意義,

歷史沿革

這種具有獨特民族風韻的舞蹈,包含著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傳說很久以前,瑤山上住著父子3人,老人臨終前把家產平分給兩個兒子。哥哥貪圖錢財,把家產全部占為已有,弟弟冬比只好流浪在外,給人做工為生。盤古王的女兒房莎十三妹看見冬比人品好, 下凡與他結為夫妻。冬比的哥哥想用野法害死冬比,霸占房莎十三妹。 盤古王知道此事,幫助冬比擊敗了哥哥,並把房莎十三妹召回了天庭。監別前,十三妹告訴冬比:南山上有棵樹,砍來做個長鼓,打上360個套環,等到十月十六日那天(盤古王婆誕),踏環擊鼓,跳上360個圈,就可以象鷹一樣飛上天去與她團圓了。冬比按照十三妹的囑咐, 不畏艱危,來到了南山,找到了琴樹,做成了長鼓, 果然在約定的時間跳了起來,終於飛上天與十三妹團圓了。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恩愛的夫妻,以後每逢盤古王婆誕耍歌堂時,都要跳長鼓舞,這種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每年春節期間,排瑤同胞除自己跳長鼓舞歡慶佳節外,還組成花鼓隊,到附近漢、壯地區去向各族兄弟賀年。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熱情的歡迎。漢、壯兄弟拿出年糕餅食,煮好甜酒湯圓,款待客人。舞畢,主人還得送上一封“利是”,祝賀瑤胞新春吉祥如意。
長鼓瑤語稱"播公",其歷史悠久。南宋紹興二年(1132)五月三日頒發的《十二姓瑤人過山榜文》載:"天子殿前,國王長衫大袖,長腰木鼓,斑衣赤領,琵琶吹唱。"據此,瑤族長鼓已有800多年歷史。
2018年11月28日,中南大學的瑤族長鼓舞項目入選第一批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

風格特色

基本動作

表演時,鼓手左手握住長鼓的鼓腰上下翻轉,右手隨之拍擊,邊舞邊擊。。動作主要有模擬動物、祭祀等。舞姿剛健,風格淳樸。有的還可以在一張八仙桌上手舞長鼓,邊打邊跳。一般以嗩吶、鑼鼓伴奏,有時也唱"盤王歌"來助興。
長鼓舞分“單人舞”、“雙人舞”、“群舞”等類型。它有72套表演程式,而每一套又分“起堂”、“移堂”等若干動物細節。其動作特徵是粗獷、勇猛、奔放、剛強、雄勁、彪悍、灑脫。不管是跳、躍、蹲、挫或旋轉、翻撲、大蹦、仰騰等動態,都表現了瑤族人民熱情奔放、堅強勇敢的性格特徵。
長鼓的擊鼓動作大多是表現生產、生活內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種地、摹仿禽獸動作等,形象生動,富有生活氣息。擊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動作柔和緩慢,武打粗獷豪放;有2人對打、4人對打,也可大群人圍成圓圈打,氣氛熱烈,鼓聲洪亮。

道具

分類
長鼓按其形狀分小、中、大三種。小長鼓亦稱短鼓,長約70—90厘米,鼓腰直徑為4—5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為8—10厘米;中長鼓亦稱長腰鼓或黃泥鼓,長約110—130厘米,鼓腰直徑約15—20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約25—30厘米;大長鼓亦稱賽鼓,長約 180—200厘米,鼓腰直徑約20—25厘米,兩端鼓面直徑約30—40厘米。
製作
長鼓通常用沙桐木作材料,牛、羊皮蒙鼓面。1.2米左右長,中間小,兩頭大,其中一頭又略大三分之一。木心挖空,兩頭喇叭蒙上精製過的黃羊皮,然後用6至8條染色麻繩拉緊兩頭黃羊皮,再塗上紅、黃、白等色彩,繪上龍鳳圖案,美化鼓身。跳舞時,舞者用一條彩帶綁著兩頭"鼓頸",掛在肩上,橫於腰間,右手使掌、左手持竹片分別擊鼓,隨著音樂節拍,即發出"唪啪唪梆"的鏗鏘之聲。如果4人以上擊鼓,隨著音樂節拍,即發出"噼啪蓬平"的渾厚激昂之聲。若配之牛角、芒鑼、嗩吶伴奏,則如古代列隊排陣廝殺,鼓角喧天,山鳴谷應,振奮人心。

區域差異

居住在粵北山區的排瑤民,逢年過節,都喜歡跳長鼓舞。廣東連南瑤族長鼓舞在排瑤祖先隋唐時期遷徙到連南時一同傳入, 隨著耍歌堂的興盛而興盛。起舞時,舞者身穿節日盛裝, 腰扎紅綢,腳裹白色綁腿,掛著1米多長的花鼓,時而騰空急轉,時而如猛虎撲地,特別是雙人表演時,猶如兩虎相鬥,又象雙龍戲珠,真是妙趣橫生。整套動作剛勁有力,粗獷灑脫,把瑤族人民勤勞勇敢的精神和雄勁剛強的性格, 表現得維妙維肖。其中“鬥雞”、“射箭”、“虎跳龍門”等動作,舞姿優美奇特,但難度也很高,需要嫻熟的表演技巧。
長鼓瑤語叫“汪嘟”,約4尺長,兩頭大,中間小,呈喇叭形。鼓身用沙桐木製成。兩端蒙上牛皮或羊皮,作為鼓面。舞時橫掛在腰間,右手五指併攏,以掌拍鼓。發出“比”聲;左手持一竹片,敲打鼓面,發出“冬”音。 這樣有節奏地連續擊拍,便發出“冬比冬比冬冬比”的聲音。表演者隨著舞蹈動作,變換節拍, 表現不同的內容和情緒,來達到其藝術效果。在表演形式上,長鼓舞分為單人舞、雙人舞和多人舞(有4人、6人、8人的),共36套表演程式,內容十分豐富。瑤族長鼓的鼓身為木質,兩端挖空,蒙以羊皮。鼓分大小兩種,大長鼓長1米以上,鼓面直徑0.2米,中間鼓腰細7~8厘米;小長鼓長約0.8米,鼓面直徑約0.1米。擊鼓時常用黃泥漿糊在鼓面上,調節音色,故這種舞蹈也稱黃泥鼓舞。
廣東排瑤地區的長鼓舞為男性舞蹈。舞者將大長鼓斜掛在腰間,左手持竹片擊鼓,右手用手掌拍擊。表演形式有雙人對舞和眾人圈舞。對舞時一人領擊起舞,另一人對應相合;圈舞時也由一人領,眾人合。舞蹈以擊鼓時晃動鼓頭而帶動上身連續環動和半屈膝柔緩起伏的步伐為基本動律。廣西大瑤山一帶的大長鼓中又有公、母之分。公鼓形同上述,左手持鼓,右手拍擊;母鼓形短而粗圓,由一領舞者掛在腰間。領舞者多由村寨中年長的鼓手擔任。通常由1隻母鼓、4隻公鼓組成舞隊,由母鼓掌握整個舞蹈的節奏。鼓手為男子,女子持手巾邊舞邊唱穿插其間。
瑤族長鼓舞瑤族長鼓舞
小長鼓由大長鼓演變而來,主要流行在廣西大瑤山和湖南瑤族地區。通常是2人或4人手持長鼓對打起舞,逢盛大節日,參加人數眾多。小長鼓輕便靈活,舞蹈動作花樣多,因膝部屈伸程度和耍鼓時部位高低不同而分“高樁”、“中樁”和“低樁”3種姿勢。打法上分為“文打”和“武打”,“文打”動作溫和、舒展,“武打”動作粗獷、複雜。還有在一張或兩張壘起來的桌子上對打的“打高台”,舞技難度較高。瑤族長鼓的打法各地有別,有36套之多,根據內容可分為:蓋房子的、農業生產的、製做長鼓的、禮儀性的和遊戲性的等。每套動作都是由慢變快,逐漸形成高潮結束。這種舞蹈以自身鼓點為主要伴奏,也常用嗩吶、大鑼、大鑔伴奏。在民眾較多時,常一起伴唱黃泥鼓歌。

傳承現狀

瑤族長鼓舞屬於喜慶舞蹈。瑤家逢"過新年"、農曆十月十六"耍歌堂"等傳統節日,或是喜慶豐收,恭賀新婚等喜慶場合,青年歌貴們即興而跳,一呼百應,龍騰虎躍,氣勢磅礴,實在壯觀。
瑤族打長鼓大多在農曆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十月十六日舉行。尤以十月十六日瑤族"盤王節"最為盛行。"還盤王願"三年一小願,十二年一大願;小願打長鼓三天三夜,大願則打七天七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此類活動由同姓宗族組織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則以村為單位組織,而且不限於上述節日,國慶節、春節或慶賀豐收時,均可打長鼓。
1951年和1954年國慶節,江華瑤族長鼓手盤天豐、盤永明與周德成、趙庚妹,先後進京表演,在人民大會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82年9月,江華瑤族長鼓手馮茂林、黃文貴在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作了表演。

傳承意義

長鼓舞大部分反映瑤家人的生產鬥爭和生活習俗,反映了瑤胞的思想感情和理想願望,具有瑤族獨特的風格。在表演形式和程式上,都充分表現瑤胞的性格特徵和氣質。舞蹈的動作粗獷、勇猛、奔放、雄勁、灑脫;節奏明快、敏捷。舞蹈語彙模仿上山落嶺、過溪越谷、伐樹運木、鬥龍伏虎等等,形象生動,一看就懂。瑤族舞蹈幾乎全是民眾性、廣場性的,並且都有一定的道具,如長鼓、花鼓、牛角、陽傘等,構成本民族的風格,為民眾喜聞樂見,易於流傳。因此,在節日、婚事、宗教、喪葬等各種場合,有歌有舞,熱鬧非常。
瑤族長鼓舞瑤族長鼓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