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鼓

黃泥鼓

黃泥鼓屬於長鼓中的一種,是居住在大瑤山上瑤族人民喜愛的民間樂器。這種鼓最特別的是要用大瑤山特有的黃泥漿來糊鼓面才能定準鼓音,所以人們便稱黃泥鼓。用黃泥漿糊過的鼓面,由於鼓面濕潤,增加了厚度,敲打起來發出“空央、空央”的雙連鳴音,特別宏亮、動聽,音傳數里之外。黃泥鼓是用木質軟韌而輕便的泡桐樹木鏤空兩頭製成。有公鼓、母鼓之分。公鼓腰長,母鼓腰短,鼓頭兩端呈喇叭形。

由來傳說,歷史溯源,形制結構,演奏方法,演奏場合,

由來傳說

黃泥鼓傳說是為了紀念瑤族祖先盤王而製作的。在瑤族人民世代傳誦的史書《過山榜》中有這樣的記載:瑤族祖先盤王是一位智勇雙全的英雄人物,當民族處於危難之際,他挺身而出,勇闖異國,用計謀將敵人首領的頭顱取回,保衛了部落人民的生命財產,國王遂將三公主嫁給他,並封他為王,從此人民稱他為“盤王”。盤王與公主結婚後入山居住,生了六男六女,這就是瑤族的後代。一天,盤王上山打獵,不幸被山羊撞下山崖喪生。兒女們在山下的一棵泡桐樹上發現了盤王的屍體,他們悲痛欲絕,遂把泡桐樹砍下,鋸成七截,製成一個母鼓和六個公鼓的鼓身,並將山羊皮剝下做鼓面。
糊上黃泥漿,是因為黃泥粘的鼓皮上可以遏制鼓聲的噪音,這是我國早期在鼓的音色改進上的重要發現。 鳴鑼擊鼓悼念盤王,狠狠敲打山羊皮鼓面以解心中悲憤。這就是祭祀盤王時要擊打黃泥鼓,跳黃泥鼓舞的原因,這一習俗世代流傳。此後,瑤寨里凡遇喪事,都要敲擊這種鼓以示悼念。鼓分公、母兩種。丈夫去世,妻子要在靈柩前打母鼓、兒子打公鼓;妻子去世,丈夫和兒子都要打公鼓,這已成為瑤家習俗,世代傳承。

歷史溯源

據瑤族史書《盤王券牒》記載,公元前11世紀,瑤族祖先盤瓢,幫助評王打敗高王有功,得到評王的賞賜,配以第三公主為妻,並封為盤護王。一天,盤護王進山打獵,不幸被山羊撞下懸崖,喪生在一棵泡桐樹上。三公主萬分悲痛,令其子女砍下泡桐樹做成一個大鼓,六個小鼓,把山羊打死剝皮作為鼓面。鼓做成後,三公主背著大鼓,兒女們背著小鼓,邊打邊跳邊唱,祭祀盤護王。所以,瑤族打黃泥鼓就沿襲下來了。
黃泥鼓的歷史悠久,在中國三大石窟中的雲崗石窟,可以看到早在北魏時期人類使用腰鼓的歷史,其造型與瑤族黃泥鼓同屬一源。
宋人沈遼在《踏盤曲》中也寫道:“湘水東西踏盤去,青煙白霧將軍樹,社中飲酒不要錢,樂神打起長腰鼓。”反映了居住在湘水的瑤族先民使用打腰鼓的歷史,進一步說明瑤族用腰鼓已經進入到瑤族社會的祭祀活動中。明人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更加明確地記述了當時居住在湖南的瑤族使用腰鼓的情況:
“以木為鼓,圓徑一斗余,中空兩頭大,四尺長,謂之長鼓,二尺者,謂之短鼓”。從史料記述鼓的大小、長短來看,和我們現在用的黃泥公鼓、母鼓是基本一致的。
歷來就有“瑤不離鼓”之說,黃泥鼓在瑤族人民的心目中是神聖的,它是瑤族文化的象徵。金秀瑤族博物館高大的牆壁上,浮雕著二隻3米多長的黃泥鼓作為民族文化的標誌。從黃泥鼓可聯想到瑤族系列文化。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90年代,金秀縣六巷鄉民間老藝人應日本人的邀請,在自治縣民委的帶領下,組成黃泥鼓表演隊到日本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民間文化交流,增進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

形制結構

鼓身用整段苦楝樹、桐樹原木挖制而成,兩端蒙以山羊皮或牛皮,皮面固定在兩個圓形鐵圈上,蓋於兩端鼓口上,用鐵鉤繫繩相對繃緊。黃泥鼓有公鼓、母鼓兩種,其鼓形和 尺寸各不相同。公鼓,全長170厘米,鼓身中間細小、兩端粗大,形如兩個倒接的喇叭,鼓腰直徑6厘米、兩連線埠徑均為23厘米,兩個皮圈直徑26厘米、鼓身壁厚1厘米。母鼓,全長100厘米,鼓身兩端似桶,中間細腰較短,形如兩個倒接的腳杯,鼓腰直徑11厘米,兩連線埠徑均為22厘米,兩個皮圈直徑26厘米、鼓身壁厚2厘米。鼓身素色或彩繪龍鳳圖案。

演奏方法

演奏時,公、母鼓的持法、奏法各有不同。奏公鼓時,左手持握鼓腰,舉鼓於胸前,並上下、左右舞動,右手交替拍擊兩端鼓面;奏母鼓時,將鼓系帶掛於腹前,雙手分別拍擊兩端鼓面。黃泥鼓的演奏常與舞蹈相結合,多為邊擊邊舞,民間稱其為黃泥鼓舞。也可兩人同擊一鼓,常由一個母鼓和幾個公鼓組隊進行演奏。黃泥鼓無固定音高,參加合奏的鼓均需用 濕黃泥粘塗鼓面,使其音高一致、音色鏗鏘明亮。用於合奏或為歌舞伴奏。

演奏場合

凡逢年過節、師公活動、喜慶豐收、祭祀祈禱或喪葬齋事等場合,瑤族人民都要演奏黃泥鼓。在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等地,每個寨旁林中都有一塊“浪坪”,春節期間,青年男女到這裡盡情歌舞、談情說愛、跳黃泥鼓舞,許多美滿姻緣就是這樣締結的。黃泥鼓既是歌舞的伴奏樂器,又是舞蹈的道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