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口伏擊戰

長生口位於河北省井陘縣西部,自古以來是冀晉往來的必經之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生口伏擊戰
  • 位置河北省井陘縣西部
  • 地位:冀晉往來的必經之路
  • 時間:1938年2月中旬
  • 主要指揮官:王近山,葉成煥
  • 所屬:抗日戰爭
戰事信息,戰事歷程,

戰事信息

1938年2月中旬,日軍華北方面軍調集3萬餘人,沿平漢(今北京—漢口)、同蒲(大同風陵渡)、道清(道口—今博愛)等鐵路線向晉南、晉西發動進攻。為牽制日軍向晉南的進犯,八路軍第129師奉命向正太鐵路(今石家莊—太原)東段井陘地區的日軍進擊。井陘西南的舊關是井陘至平定公路上的日軍重要據點。第129師決定採取攻點打援戰法襲擊舊關,吸引井陘日軍出援而於中途消滅之。

戰事歷程

第一次長生口伏擊戰
1937年10月14日,日軍占領井陘後,其川岸文三郎第20師團和山岡重厚第109師團除沿正太路繼續向娘子關進攻外,還分兵一部經板橋、長生口、核桃園向山西的舊關進發,企圖迂迴娘子關背後,夾擊堅守娘子關的國民黨曾萬鐘部隊。 
陳賡,時任386旅旅長陳賡,時任386旅旅長
為打亂敵人計畫,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陳賡率第772團到達距舊關東10多公里的井陘境內的支沙口。10月21日晚,陳賡命令副團長王近山帶領第3營的兩個連,連夜襲擊聚集在板橋村西北後山的日軍。王近山部趕到長生口河溝、即將登上西北山坡時,突然從板橋方向開來約一個連的日軍。王近山立即命令戰士們迅速隱蔽,布設伏擊圈。當日軍全部進入伏擊圈後,戰士們隨即“關門打狗”。在黑夜中行進的日軍頓時被打得暈頭轉向,邊盲目還擊,邊退守到長生口村邊的一個打穀場。戰鬥持續了半個小時,除少數日軍逃跑外,其餘50多人被擊斃。
第二次長生口伏擊戰
1938年2月,根據戰爭形勢,八路軍129師決定再次發動長生口戰鬥,襲擊井陘平定公路上的日軍據點舊關,以吸引井陘日軍出援,在途中殲滅。2月21日,劉伯承帶師部進駐井陘縣呂家村。陳賡旅長也帶領第772團和第771團的部分官兵重返第一次伏擊戰時的宿營地支沙口。陳賡命令772團團長葉成煥率領號稱“夜老虎”的二營,於22日凌晨1時出發,拂曉前趕到長生口南山布設伏擊圈。22日凌晨4時許,戰鬥打響,從舊關方向傳來第769團佯攻敵駐軍的密集槍聲;6時左右,從井陘城方向的公路上傳來了敵救援部隊的汽車馬達聲。8輛汽車載著200多名日軍全部進入葉成煥布設的伏擊圈,二營戰士居高臨下,迅速發起猛烈進攻,日軍措手不及,亂成一團,僅半個小時,戰鬥勝利結束。這次伏擊戰共斃俘日軍駐井陘南關警備隊長荒井豐吉少佐以下130餘人,炸毀汽車5輛,繳獲迫擊炮2門、九二式重機槍2挺、步槍50餘支以及大批武器彈藥。
772團團長葉成煥772團團長葉成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