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海號子

長海號子

長海號子是流行在遼寧省大連市長海地區的一種傳統民歌,屬於富有海島特色的勞動號子。長海由100多個島嶼組成,千百年來居民以漁獵為生,在與風浪的搏鬥中,船(漁)民需要用號子統一勞動節奏,提高勞動效率,於是產生了長海號子。長海號子內容豐富,調式各異,是漁民們在從事漁業生活的艱苦勞作中創作產生的,反映了廣大漁民樂觀主義精神,是民間音樂寶庫中的珍貴財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海號子
  • 流行區域遼寧省大連市長海地區
  • 類別:民歌
  • 性質:富有海島特色的勞動號子
起源,種類,特點,唱詞,演唱形式,藝術及歷史價值,長海號子現狀,

起源

作為一種古老的民歌,遠古時,因為生產力水平低下,所用的船隻都是一些小船,開始只有一些拉網小調。東漢中葉,開始出現比較大的船隻。隋征高句麗和唐征高句麗時,途經長海海島,當時薛仁貴以長山列島為根據地,率水師攻打平壤,所使用的船隻比較大,需要十幾人共同操縱,長海號子逐漸興盛起來。到了日偽占領時期,為了支援膠東抗日隊伍,需要將東北的鋼材、糧食、藥品運往抗日根據地,海上運輸更加發達,由於使用的船隻噸位比較大,操作程式十分複雜,統一號令才能完成,因此長海號子的使用便處於鼎盛時期。

種類

據了解,長海號子分為兩類:一類是船民號子,主要是運輸船上用的號子,漁船比較大,號子內容比較複雜,它包括蹬挽子號子、拉縴號子、掌大篷號子、打錨號子、推磨關號子、勒錨號子、抽灘號子、撈水號子、拔筐號子、搖擼號子等;另一類是漁民號子,主要是漁民捕魚用的號子,漁船比較小,號子內容比較單一。不過不管哪種號子,其曲調鏗鏘粗獷、高亢有力、音節簡短,詞通俗簡短,多為兩三個字。一人起頭,大家和,聽起來很有氣勢。

特點

長海號子因勞動情景不同,音樂特點各異。如,撐大篷號子矯健明快,打錨號子粗獷豪放,搖櫓號子柔美悠揚等。與其他號子一樣,長海號子的旋律素材多為重複和變化重複,節奏一般比較規整、簡捷。

唱詞

唱詞以即興編創為主,也有因習慣而產生的固定唱法。多為勞動呼號式,幾乎沒有任何實際內容,只有“呼呵嗨呦”等。也有部分唱詞加入通俗簡單、與勞動場景緊密結合的詞語,如,“哎上來呀,哎使勁拽呀,把篷撐呀;乘風上呀,快下網呀;多撈魚呀,好換糧呀;全家老少,飽肚腸呀!哎上來呀,哎上來呀……”飽含著滄桑之感,又洋溢著樂觀主義精神。

演唱形式

演唱形式多為一領眾和,也有少量的齊唱和獨唱。領唱者即勞動的指揮者,領唱曲調大多高亢舒展,富有號召性;和唱部分大多是勞動者的齊唱,曲調深沉有力,節奏性較強,常有勞動呼號式的襯腔。領、和的結合形式因勞動條件和要求而定。緊張的勞動常用句接式,即領一句和一句;輕緩的勞動常採用段接式,即領一段和一句。領唱與和腔的交替進行,促進了集體勞動者之間的情緒交流,加強了行動的一致性。同時,由此而出現的間歇,也便於調節呼吸,以及領唱者的即興編詞。

藝術及歷史價值

長海號子具有悠久的歷史價值和獨特的文化價值。首先流傳久遠,影響力大,號召力大。在生產過程中,號子起到鼓舞幹勁、振奮精神、團結協作的作用;其次反映了漁家生活,其歌詞反映各個時代社會意識和生活狀態;第三其高亢優美的唱腔,對後世歌曲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多年來,很多音樂工作者以長海號子為素材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優秀歌曲。

長海號子現狀

2005年,長海號子已經被列入為遼寧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較之2006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川江號子,作為北海號(流行於大連、營口、煙臺、青島一帶的船號)的重要代表——長海號子,無論從歷史價值還是藝術價值等方面來說,都毫不遜色。
長海號子與其依附的勞動形式的關係如同“寄生”般緊密,而隨著這種以人力為主的勞動形式被機械化所代替,可以說長海號子幾乎失去了其賴以生存的“母體”,其生存的條件已經不具備了。現代漁業生產生活中已較少使用號子,會喊(唱)長海號子的人也多是些七八十歲的老人,大部分號子頭都已故去,現長海縣會喊號子的也不過幾十人。
為了更好地保護這門古老的生活習俗活動,長海縣縣委、政府抓住全國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有利契機,制定了相應的保護措施。陳列原有保護成果,將過去發掘的資料歸檔陳列;全面蒐集、整理現有流傳於民間的號子,對老漁民進行訪談、錄音、錄像、分門別類地進行登記;成立長海號子研究學會,將大連市及周邊地區的作曲家組織起來,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研討創作活動;成立業餘漁家唱隊。以文化館和劇團現有演員為骨幹,以文藝愛好者為輔助,成立一支30~40人左右的演唱隊。利用漁人碼頭“千年帆船”這個舞台,進行原汁原味的展演,給予動態的持續性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