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景點
在鎖陽城城東約1公里處有一片土
塔林,被當地人稱為塔兒寺。
據史料記載,塔兒寺是唐、五代及宋元時瓜州地方官員及百姓進行祭祀的宗教活動場所。可見漢唐時代,這裡是很熱鬧的。
塔兒寺現存大小塔十一座,寺門南向,東西兩側分置鼓樓及
鐘樓各一座、僧房數間,院牆正方形,面積10000平方米。寺院中心有大型廟宇建築
台基,其北面有一座高14。5米的大塔,用土坯砌成,白灰抹面。塔頂為覆缽式結構。塔形莊嚴雄渾,十分壯觀。
據《
大唐西域記》記載,高僧
玄奘法師赴印度取經路過瓜州,在此講經說法半月有餘。《重修肅州新志》記載:“唐朝斷碑,在寺基內,字畫不甚剝落。一面逼真
唐體,雖未為唐人之極佳者,而斷非唐後之書,因首尾殘缺,僅存中段,文義不能聯貫而總系大中時復河、湟,張義潮歸唐授爵,大興屯墾、水利疏通,荷鍤如雲,萬億京坻,
稱功頌德等語。其一面,字型流入五代宋初,文義與前略相仿,似頌曹義金之語,
由此可見鎖陽城在整個河西,尤其是瓜沙地區的重要意義。
鎖陽城簡介
鎖陽城,原名苦峪城,建在
安西縣城東南約75公里的荒灘上。主城長方形,南北長470米,東西寬430米。除主城外,還有4個
瓮城,城的四周還築有若干用以加固城郭的馬面。此城久已廢棄,但城垣仍然存在,高約9米,寬約5米,全為黃土夯築而成,十分堅固。一條南北走向的牆把全城分成東西兩部分,東城較小,約1.7萬平方米,據說是當年駐軍將領及其家屬的住地。西城較大,約16.5萬平方米,據說是駐紮士兵的地方。全城東西長565米,南北寬468.72米,總面積27.49萬平方米。城周圍建有關廂,關廂前面地頻寬闊,是養馬、練兵的場所。關廂外西北角有小土堡兩個,很可能是用以關押戰俘和處罰士卒的地方。城外東面,有塔兒寺遺址一處,是少數民族祭祖的祠廟,現屋宇無存,只有一座高1米多,用土坯襯砌的大塔和五座小塔,塔原為白色,如今石灰剝落,面目全非。祠旁不遠,有一個10多畝大的凹坑,坑內墳頭累累,很可能是古代死亡將士的墓地。城內布滿沙丘、積炭堆、瓦礫和斷牆殘壁,長著
紅柳和沙生植物。西城內有一口深約1.5米的水井,水深達1米左右,傳說這口井是唐代薛仁貴西征途中被困在此城時挖的。井旁有兩棵老柳樹,也傳為唐人所栽。城西北角有一高大
點將台,點將台旁有一大堆積炭層,傳說是唐代哈密國元帥蘇寶同占領此城時鑄造兵器和起炊的遺址。鎖陽城地處大漠深處,登城遠眺,南面荒漠一片,遠處
祁連山峰潔白明淨;北邊,田野中大大小小的水泊湖池閃閃發光;西面,廣闊的草原綠草如茵。城周圍天闊地廣,蒼茫幽遠,塞外風光盡收眼底。
鎖陽城歷史
歷史地位
鎖陽城在漢代是
敦煌郡冥安縣治所,西晉為
晉昌縣,隋為常樂縣,唐為瓜州郡。後歷經戰亂,明王室閉關後遭廢棄。鎖陽城之名緣於清代民間,因城周圍有諸多味美甘甜的鎖陽,後人因物命名為鎖陽城。鎖陽城是絲綢之路咽喉上的一大古城。在河西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及軍事諸方面曾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古代鎖陽城附近有一大片非常開闊的綠洲,是
酒泉郡與西域聯繫的紐帶。周圍有幾十處古城、古墓、石窟、寺廟,保存規模尤以鎖陽城為最。鎖陽城分內外兩城,外城總面積80萬平方米,內城總面積28萬平方米。西北角墩高18米,上有
敵台、擂台等古代軍事設施。
鎖陽城具有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古代軍事防禦系統和古代農田水利灌溉系統。同時,也是古代沙漠化演進過程創舉滄桑變化的典型標本,是中國西部古文化遺存和獨特自然景觀結合最為完美的旅遊景點。
1992年,
趙朴初先生在鎖陽城參觀考察後,為其保存的完好程度和深厚文化內涵所感動,欣然提筆寫下了“安西一路樹蔭蔭,留得瓜州作別名;濟潤焦枯生萬物,西來始識雪山尊”的佳句。
在古代
河西地區的政治、文化、經濟、軍事活動中,鎖陽城一直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史料稱“鎖陽城及其周圍分布的6處
漢唐古城,其形制之複雜,年代之久遠,保存之完整,遺存之豐富,為國內罕見。”
於是,在
旌旗獵獵、戰馬嘶鳴中,這座古老的城池不僅給我們留下了一串串朝代更迭的印記,也記錄了一幕幕風雲際會背後的脈脈溫情。
歷史變遷
瓜州鎖陽城遺址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是歷代各民族輪番上演歷史悲喜劇的大舞台。距今雖有1380餘年的歷史,但該城址及其周邊地區是集古文化遺存和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的古文化遺存地,匯集了古城址、古寺院、
石窟寺、古墓群、古河道、古渠道、古墾區等多種文化遺存,其文化面貌的多樣性和複雜豐富的內涵為國內罕見。
鎖陽城又名“苦峪城”、“瓜州故城”、“晉昌故城”等,遺址位於
中國西部甘肅省的
安西縣,是一處隋唐時期(公元581—907年)的郡城遺址。
據史料記載,鎖陽城始建於漢,興於唐,其他各代都不同程度地重修和利用過。鎖陽城在漢代是
敦煌郡冥安縣治所,唐為
瓜州郡。後歷經戰亂,明王室閉關後遭廢棄。其形制保存了典型的唐代古城風格。城東北方向有一座大型寺院系
元代建築,大塔高14。5米,千座小塔整齊地排列於一條線上。唐
武德五年(62)設立瓜州,安史之亂後,
吐蕃侵占河西一帶,瓜州於大曆十一年(776)陷落。後歷經唐末、五代、宋初的曹氏及張氏
歸義軍時期,宋仁宗
景佑三年(1036)西夏占領此地,仍名瓜州。西夏亡,州廢;明代更名苦峪城,
宣德十年至
正統六年(1411)重修;
成化八年(1472)移
哈密衛於此。
弘治七年(1494)又有修繕。明末城廢。
有專家認為,鎖陽城是“古代沙漠化演進過程創舉滄桑變化的典型標本,是中國西部古文化遺存和獨特自然景觀結合最為完美的旅遊景點。”
歷史傳說
此城其所以改名為鎖陽城,是因為有一段傳說:唐代名將
薛仁貴奉命西征,一路順利,可是打到苦峪城後,中了埋伏,被
哈密國元帥蘇寶同圍困在城中。
唐軍雖然多次衝擊,仍然沖不出重圍,只能固守苦峪城。一天天過去了,城中糧草快要斷絕,老將
程咬金殺開一條血路去長安搬救兵,薛仁貴召將士節衣縮食,並親自帶人挖草根樹皮充飢,以待援兵。有一天,薛仁貴發現城周圍田地里生長的一種植物和紅蘿蔔一樣,名叫鎖陽,可以食用,便命令將士挖出來充飢,這裡遍地都有鎖陽,將士們挖吃鎖陽一直堅持到程咬金救兵到來。以後為紀念鎖陽解救全軍性命一事,就把苦峪城改為鎖陽城。
鎖陽城的具體築城年代從現有資料無從考證,但從城中發掘出的
開元通寶等唐代器物和城外白塔下挖出的唐碑斷定,城的始築年代當不晚於盛唐。據文物部門考證,鎖陽城就是唐代
瓜州的治所晉昌縣城。
鎖陽城遺址內留有大量土台、房屋及其他建築物遺蹟,陶片、銅幣隨處可見。鎖陽城周圍漢唐時期的古渠道分南、北、中
三條主渠,東西貫通,南北相連,總長度達百餘公里,其間,支渠、毛渠、
斗渠及古農墾區大片棄耕地交錯相連,如今仍依稀可辨。
鎖陽城具有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古代軍事防禦系統和古代農田水利灌溉系統。它的發現,對於研究中國隋唐時期的軍事、農業、城市形制以及當地的生態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鎖陽城周邊分布的古墓葬東西綿延數十公里,現已查明的漢、唐、魏、晉時期古墓葬約四千餘座,是
河西地區規模最大、最為集中、最為豐富的古墓區之一,且還沒有進行過正規的勘探發掘。僅從1992年被盜掘後的鎖陽城唐墓出土的
三彩馬、駝、俑、
鎮墓獸及墓室畫像磚、地磚等判斷,其製作工藝精美絕倫,屬河西地區少見。
文化價值
“
鎖陽城遺址是國務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
漢唐古城之一,是集古城址、古河道、古寺院、古墓葬、古墾區等多種文化為一體的古文化遺存地。這裡的古代軍事防禦系統和
烽燧信息傳遞系統是我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典型範本;這裡的古墾區及古代水利灌溉系統是目前我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典型標本;其滄海桑田的沙漠化演變過程也是
中國西部最典型的活標本。祁連雪峰、
雅丹地貌、沙丘紅柳、大漠落日與多種古文化遺蹟有機結合,形成了自然的美、淳樸的美、殘缺的美、悲壯的美;——它是人類古文化同大自然完美結合的一個奇蹟。”
美食
附近沙地盛產鎖陽。鎖陽,植物,狀如小胡蘿蔔,固精
壯陽、補血益氣的中藥材
購物:
玉門鎮紅蔥品質優,營養豐富,辛辣芳香,是調味佳品,名傳遐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