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將台(南京市浦口區點將台(中敵台))

點將台(南京市浦口區點將台(中敵台))

點將台,古稱中敵台,位於南京市浦口區浦口明城牆遺址浦子山上,古東門鎮與古南門鎮之間,是南京江北民間皆知的地名。

相傳在楚漢戰爭時大將韓信曾在此地點將布陣,智退西楚霸王項羽;南宋時期韓世忠梁紅玉也曾在此率領義軍全殲渡江北逃的金兵。據《江浦埤乘》載:“中敵台在浦口城上,城踞浦子山,台築其嶺,巍峨壯麗,俯仰江天,萬匯在目,為浦口第一名勝。”

1984年起,點將台遺址列為浦口區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規劃入南京《大江風貌區》江北沿線的主要建設之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點將台
  • 外文名:Dianjiangtai
  • 地理位置:南京市浦口區東門、南門鎮
  • 文保單位: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 代表南京浦口點將台
中敵台歷史,新建的中敵台,點將台,點將台傳說,藏兵洞,雪鴻洞,韓侯台,點僵台,地理位置,

中敵台歷史

石磴縈紆踏碧苔,層樓高敝綺窗開。
隔江斜日雨初霽,無數好山飛過來。
這首七絕《雨後登中敵台》,是清代浦口人鄭景元即景抒懷之作。雨後的中敵台更顯得巍峨壯麗,令人豁然開朗,心曠神貽。
據《江浦埤乘》記載:“中敵台在浦口城上,城踞浦子山,台築其嶺,巍峨壯麗,俯仰江天,萬匯在目,為浦口第一名勝。”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王朝為保衛南京門戶的需要,在今東、南門鎮一帶,建起了一道周長十六華里的浦口城。明弘治十六年到正德十二年(公元1503年~1517年),長江水改道北移,沖塌了浦口城南面的一段城牆和“清江”、“望京”兩座城門,這時的江水沿浦子山、平山寶塔山下沖刷而過。時隔百年後,也就是明朝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大司馬黃克纘親來浦口視察,他認為: “浦城為南京之保障,缺一面與無城同,其當修築……山勢可依則依之,江流宜避則避之……”。他的建議和上疏,在大司空丁賓、少司空羅朝國等朝廷官員的支持下,很快得到批准。修補被江水沖塌的城牆南段,從明萬曆四十五年十月開始動工,到萬曆四十六年夏末竣工(公元1617年~1618年),歷時近一年,補造好浦口城南面的城牆899丈,同時增建了一座瓮城,四個門券,九個水洞,七座敵台,這中間也包括了“中敵台”。 《江浦埤乘》載曰:“浦子山突起一峰,舊在浦口城中央。明弘治中江水北徙,南城盡圯。萬曆中改築城跨其上。今城牆下,巨石壁立,陡絕千仞,猶想見怒濤衝激時也,上有中敵台。”

新建的中敵台

“基高丈余,方廣四、五丈,空其下,?L石為券,縱橫交錯,通達往來。”後在清朝順治、嘉慶年間也進行過維修。清朝鹹豐年間,太平軍與清軍在浦口多次激戰,中敵台被毀於兵燹之中。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再次重修浦口城時,又重建中敵台。可惜這次再建的中敵台,在浦子山上屹立了六十個春秋便全部倒塌了。所幸我區兩位老先生家中還保存著一張中敵台倒塌之前的照片,這張照片使我們得觀當年中敵台的外貌,並為將來的復建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據《江浦埤乘》載:“中敵台……上有樓三楹,重檐飛宇,戶牖通明,即舊志所謂尺五天也。”
點將台
中敵台建造之初,本為軍事之用,但由於它氣勢雄偉,獨具一格之故,很快成為人們看長江、觀景抒情的“浦口第一名勝”。明清時期許多文人墨客,常攜酒相邀,登台賞景,題詩留字。中敵台上曾有“留都屏翰”,“江表壯觀”,“江山雄麗”,“尺五天”等匾額。這既是一些名士的即興之作,也說明中敵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風貌,浦口人李可植的一首《隨外舅孫阿匯家大人登尺五天》七律,真實地描繪了當時情景。他寫道:
露澌林木暑初收,次第追隨到石樓
江上數峰青過雨,山中七月氣全秋。
雲低樹杪巢禽夢,燕亂江清舞翼流。
攜句呼天當在此,安能十日共夷猶。

點將台

說到中敵台,必然要提到點將台。關於點將台,雖然縣誌上沒有翔實的文字記載,但它的流傳之廣,都遠遠地超過了中敵台。關於“點將台”,至今在浦口地區還留下兩個膾炙人口的傳說。真是“無巧不成書”,這兩個傳說偏偏都和姓“韓”的人有關,而且這兩個姓“韓”的又都是統軍之帥。傳說之一是:
點將台石碑點將台石碑
點將台下有個藏兵洞,一直通到安徽省滁州境內的琅琊山後。秦朝末年,楚漢相爭時,為劉邦建立漢王朝立有大功的淮陰候韓信,在此與楚霸王項羽相遇。項羽自持英勇無比“力拔山兮氣蓋世”,要與韓信決戰。當時,韓信兵少將弱,不是項羽的對手。如何退敵呢?只有智取。韓信便登上了浦子山巔的一個平台說: “我這裡有千軍萬馬,你豈是我的對手?”項羽不信,說: “視此彈丸之地,焉能伏有重兵,只有眼見為實。”於是韓信手搖令旗,指揮一隊隊服鮮器利的兵馬從項羽陣前列隊走過,繞後山西北而去。韓信的兵馬源源不斷,竟走了三天三夜。人們不禁要問:“韓信的兵馬,怎么一下子出來這么多?”原來這些兵馬都是由滁州琅琊山後的山洞進去,從點將台下的藏兵洞出來,如此循環往復,使人覺得真有千軍萬馬了。項羽目睹韓信的兵馬三天三夜還沒走完,嚇得不戰自退,這也正是霸王的有勇無謀之處。

點將台傳說

點將台的另一傳說是與南宋的韓世忠有關。韓世忠是和岳飛同時的抗金英雄。金兀朮五進中原時,被韓世忠的軍隊在鎮江打得往北敗逃,後被圍困在長江之中。韓世忠的夫人梁紅玉也是位著名的“巾幗英雄”,她為了有力地截擊金兀朮部隊,親自爬到戰船一、二十丈高的桅桿上,擂響戰鼓指揮兵士作戰。據說,梁紅玉一手拿鼓錘擊鼓、一手拿令旗指揮。由於她登得高,望得遠,兵士們就根據她手中的令旗指向東就打到東,指向西就打到西,打得金兵無藏身之地。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梁紅玉擊鼓抗金兵”。金兀朮大敗後,正準備從逃跑老路?D?D浦口的宣化渡北去,忽然發現北岸一座高山頂上,宋兵列好陣勢,整裝待命;還見一個山洞口,不斷有一隊隊兵馬走出,金兀朮嚇得既不敢南進,又不敢北逃,以至最後敗走死港“黃天盪”,險些喪了命。

藏兵洞

據說金兀朮在長江中望見的那座山就是“點將台”,而台上所擺的陣勢,是韓世忠為了配合梁紅玉一舉擊敗金兵而布的疑兵,雖然他們兵將不多,但卻能出奇制勝,美名傳揚。而“點將台”也隨之聲名大震,流傳至今。不過有人說是從韓信開始有的,有人說是從韓世忠開始有的, 還有人說: “藏兵洞就在點將台山下,的的確確通到滁縣的琅琊山後。解放三十多年,誰也沒有發現這個洞。1982年文物普查之際,文物幹部在當地老人的指點下,終於在山底部找到了一個有20平方米方圓的大洞口,但是否就是“藏兵洞”,有待進一步證實。
東門鎮已故老人曾庚林回憶:他爺爺年幼時,曾見有人下過此洞。當時,下洞的人腰系長繩,繩通洞口的鈴鐺上。洞口上的人如聽見鈴鐺響,趕快將入洞的人往外拉。很可惜,下去的這位壯士,沒走多遠便拉鈴返回洞口。這位壯士出洞以後說:“洞內很寬,可四馬並行,但太深、太冷,不敢再進。”還有人下去看見洞內的死馬屍骨。
據已故老人靖應昆鳥 說,解放初期,在農機校和農機分院搞基建時,他參加挖土工程。在點將台山下由東南至西北方向,他親自挖出和看見一段磚石路,而且鋪得很有規則。這是否和藏兵洞有關?是否是洞底之路?有待新的發掘。

雪鴻洞

據安徽的史料記載,在滁州琅琊山上的琅琊寺後有“雪鴻洞”。當地也有人說此洞通往浦口點將台。而且還記載了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曾進過“雪鴻洞”,一游之事。這裡面有史實,也有傳說,但卻有驚人的巧合,期望有朝一日揭開這個歷史之謎。不過,據此推斷,點將台與韓世忠的關聯似乎更符合歷史事實。
雪鴻洞雪鴻洞

韓侯台

《江浦埤乘》除了只簡單地提及:“相傳為韓侯台,台下即其藏兵處。”之外,還錄有清代道光年間,浦口人韓印的一首《立春日偕蘭三秋浦王九遠山登中敵台》七律詩句:
待到春深春尚寒,行春小步樂盤桓。天低礙我登城嘯,山遠邀人隔浦看。
琅琊山辛棄疾摩崖題刻琅琊山辛棄疾摩崖題刻
萍水交遊心境合,鴻泥蹤跡指聲彈。
崇台傳有英雄事,莫說來游我姓韓。
(著重號為筆者所加)這首詩的後兩句也說明了點將台和姓韓的有關。如果從傳說自身歷史來看,則流傳了千百年。

點僵台

說來掃興,點將台還有一個可怕的諧音“雅號”------點僵台。清朝鹹豐年間,清軍在浦口殘酷鎮壓太平軍,他們殺人如麻,屍積如山,以致無人掩埋,暴屍荒野。戰後,浦口活著的人竟“二十而不得一焉!”人們遂在焚毀的中敵台南面,堆起一座“白骨大冢”(見《江浦埤乘》),故有“點僵台”之說。這無疑是清政府殘酷鎮壓太平軍,屠殺無辜的罪證。
今天,當年號稱“浦口第一名勝”的中敵台已蕩然無存,只留下明萬曆四十六年,翰林院侍讀、國子監祭酒顧起元撰文的《重修浦口城記》石碑,橫陳山巔。這塊明碑,現已列為浦口區文物,它是歷史的見證之一。
雖然中敵台有翔實的歷史記載,點將台只是傳說,但浦口人更相信它是點將台。時至今日,人們仍稱其為“點將台”,甚至連山下的公共汽車站、馬路,都稱為“點將台汽車站”, “點將台路”。 “點將台”遺址自1984年起,己列為浦口區文物保護單位,並將上升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規劃入南京《大江風貌區》江北沿線的主要建設之中。

地理位置

在南京浦口區東、南門兩鎮的交界處,有一座峻峭壁立的紅石山。它由西北向東而來,好似一條昂甩尾的巨,被東移的長江擱淺在陸地上,龍首正好伏附在公路旁俯瞰長江,默默地回首著往事……這就是南京江北地區人人皆知的“點將台”。根據史書記載,它應該稱為“中敵台”,“點將台”則與傳說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