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忠集:玄奘西遊記

錢文忠集:玄奘西遊記

《錢文忠集:玄奘西遊記》是以錢文忠在《百家講壇》的同名講座為基礎,加以改編而成,其主要內容是把百姓早已熟知的《西遊記》人物——唐僧,加以歷史的還原,把這個西行印度求法的大唐僧人的真實生活及其旅程的原貌,他一路上經過了哪些地方,都發生了什麼有趣的故事,和《西遊記》中所描述的場景有何異同等問題,為讀者一一講解。豐富的歷史文化,深厚的哲學思想,幽默風趣的語言,引人入勝的情節,盡在《錢文忠集:玄奘西遊記》。

基本介紹

  • 書名:錢文忠集:玄奘西遊記
  • 出版社:青島出版社
  • 頁數:438頁
  • 開本:16
  • 作者:錢文忠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368335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錢文忠集:玄奘西遊記》再現《百家講壇·玄奘西遊記》演講盛況,錢文忠教授傾情講述玄奘傳奇而輝煌的一生。撥開歷史的迷霧,還原一代高僧的本來面目

作者簡介

錢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貫江蘇無錫。1984年,考入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梵文巴利文專業,師從季羨林先生。大學一年級起,開始撰寫並發表學術論文,獲“季羨林東方學獎學金”一等獎。1980年代中期,留學德國漢堡大學印度與西藏歷史文化學系,主修印度學,副修藏學和伊朗學。1990年代,居家自修文史之學五年。1996年,入復旦大學歷史學系任教。現為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國文化書院導師,華東師範大學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季羨林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大學《儒藏》精華編編纂委員會委員。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門立雪》《天竺與佛陀》《國故新知》《人文桃花源》《玄奘西遊記》《巴利文講稿》,譯作有《繪畫與表演》(合譯)、《唐代密宗》、《道、學、政》,另有資料編集與古籍整理十餘種,發表各類論文一百餘篇。

圖書目錄

星雲一步的慈悲
錢文忠玄奘與時代精神
前言
第一講玄奘身世
第二講皈依佛門
第三講求學之路
第四講潛往邊關
第五講偷渡國境
第六講邊關被擒
第七講險象環生
第八講身臨絕境
第九講被困高昌
第十講異國傳奇
第十一講龜茲辯經
第十二講一波三折
第十三講化敵為友
第十四講走進印度
第十五講佛影謎蹤
第十六講巴印奇聞
第十七講真假女國
第十八講在劫難逃
第十九講絕處逢生
第二十講佛陀故鄉
第二十一講情怯聖境
第二十二講求學奇緣
第二十三講雁塔傳奇
第二十四講何去何從
第二十五講宗派之爭
第二十六講論戰因緣
第二十七講雙雄鬥法
第二十八講生死決戰
第二十九講危機重重
第三十講東歸軼事
第三十一講遊子還鄉
第三十二講會見太宗
第三十三講魂系真經
第三十四講彌勒真相
第三十五講晚年風波
第三十六講法師圓寂
附錄一
舊唐書·玄奘傳
大唐三藏玄奘法師表啟
附錄二
玄奘法師年表
附錄三
“讀書應該是天經地的”
“及門弟子”錢文忠揭秘季羨林
參考書目

序言

我謹將在《百家講壇》上為大家講述的三十六集《玄奘西遊記》,以書的形式奉獻給大家。我的心情是喜悅和惶恐交加。節目講完了,書也出版了,那么,我所能做的就是恭候大家的批評和指教了。
現在回想起來,我和《百家講壇》實在可以說是一場美麗的邂逅。2006年10月的一天,我接到《百家講壇》執行主編王詠琴女士的電話。她語氣優雅,問我是否可以到《百家講壇》講一次,題目是否可以和《西遊記》有關。
我和王詠琴女士素不相識,接到這個電話確實有點意外。雖然我平時很少看電視讀報紙,也基本不上網,但是,對《百家講壇》的盛況,對主講人閻崇年、易中天、王立群、于丹等先生的大名以及著作,卻總還是知道的;他們的著作,有的還購藏拜讀過。不過,我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過,自己也會登上《百家講壇》,成為又一名主講人。我並沒有問王詠琴女士,她是怎么會找到我的。
11月間,我略微做了一些準備,利用一次赴京探友的機會,來到國宏賓館參加試講拍攝。結束後就返回上海,並沒有過多地在意結果。很快,我又接到王詠琴女士的電話,希望我再次赴京,具體商量拍攝事宜。這多少讓我有點驚訝,但還是沒有多問什麼,遵囑趕到北京,蒙《百家講壇》製片人萬衛先生、總策劃解如光先生接談,從此開始了我和《百家講壇》的這一份因緣。
準備、拍攝、製作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百家講壇》對主講人的講稿思路、環節設定、敘述風格都有獨特而嚴格的要求。儘管不用等到事後就已經證明,《百家講壇》的這些似乎很苛刻的要求,絕對是有的放矢的,也是非常有效的。但是,我想,沒有哪一位主講人會從一開始就感到習慣。感謝《百家講壇》的主創人員,他們以高超的專業素養、高度的敬業精神,指點我、幫助我克服了一個接一個的困難。終於,《玄奘西遊記》循著上升的軌跡,畫上了大致可以說是圓滿的句號。我固然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卻更多地感受到了《百家講壇》主創人員給我的教益和情誼的沉重。我由衷地感謝他們。
如今,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我認同《百家講壇》的基本理念。根據我自己的感受,我將它總結為:為電視觀眾提供親近文化精神的平台,為學院教師提供傳播文化精神的講台。《百家講壇》的全體創作人員和主講人共同努力,正在嘗試並且成就著一項卓有成效的文化事業。或許,這還是一個美麗的夢想。然而,卻絕不會永遠只是一個夢想。
《論語·雍也》里有一句話,是我們都耳熟能詳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楊伯峻先生的權威譯文是:“(對於任何學問和事業)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意思很清楚。倒過來看也同樣清楚:“以它為樂”和“喜愛它”乃是“懂得它”的前提或必經之路。那么,雖說當下正在進入網路時代,但是,恐怕誰都不能否認,電視仍然是解決“如何以它為樂”“如何使人喜歡它”這些問題的最為直接有效的手段和媒介。學者是已經“懂得它”,更多的是正在努力“懂得它”的專業人員,如果有意或立志使非專業人員“喜愛它”“以它為樂”,迄今為止,電視終究還是最接近於理想的平台。從這個意義上講,我贊同易中天先生的意見,他認為,倘若春秋時代就有電視,那么,孔子也應該不會拒絕的。
使更多的人“以它為樂”“喜愛它”,本身就是一種傳播和普及的努力過程。傳播且不論,普及又豈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深入淺出”也是大家所熟悉的話了,“深入”正是對“淺出”的要求、希望,或許也可以說,“深入”正是“淺出”的門檻和資格。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要給人一碗水,自己最好有一桶水,無非也就是這個意思而已。正因為如此,在我看來,普及不僅絕不意味著輕鬆,相反,它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
所有這一切,都讓我在《百家講壇》這箇中央電視台的欄目上講《玄奘西遊記》的時候,有一種戰戰兢兢、如履薄凍的心情。雖說這個題目處於我本人的專業領域之內,但是,我卻沒有把握說,自己對這個題目已經足夠“深入”了。因此,在努力“淺出”的時候,我只能老老實實地恪守有來歷、不妄語、不做無根游談、不為懸想虛語。我努力了,可是,我究竟做到了多少呢?那只有恭候大家的評判了。
本書是在《百家講壇》的《玄奘西遊記》講稿的基礎上,加以增補而成的。增補的部分主要是由於時間和電視節目特點的限制而沒有完全講述出來的內容,此外書後所附“參考書目”,意在為有進一步興趣的讀者提供最初步的導引。
錢文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