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鼓舞

銅鼓舞

銅鼓舞是在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族彝族民眾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古老舞種之一,分布於廣南麻栗坡富寧西疇馬關、邱北等縣的壯、彝村寨,而以廣南縣壯族、彝族和麻栗坡縣新寨鄉和富寧縣木央鄉幾個彝族白倮支系的銅鼓舞最具代表性。

2006年5月20日,銅鼓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鑼舞
  • 申報地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
  • 批准時間:2006年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遺產編號:Ⅲ-26
  • 非遺級別:國家級
歷史淵源,風格特色,傳承現狀,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雲南楚雄出土的銅鼓,距今已有2600多年。銅鼓可能由銅釜演化而來,原為炊具或禮器。明代《蜀中風俗記》中載,婚喪與年節時,當地都要“擊銅鼓歌舞”。同時,銅鼓舞與祭祀或巫術(驅病祈福)活動也緊密相關,如宋代史籍上說:“擊銅鼓、銅沙鑼以祀神”;“病不知醫,尚跳鬼,數人為群,擊鼓鳴鉦,跳舞呼號”。
銅鼓舞銅鼓舞
文山壯族銅鼓舞
古代嶺南西部的廣西盛產銅,《舊唐書·地理志》說:銅陵縣漢屬合浦郡,"界內有銅山"。《太平寰宇記》卷一五八記載:"銅山,昔越王趙佗於此山鑄銅。"東漢馬援南征時曾獲得大量的 "駱越銅鼓"。由此可見,壯族先民是較早鑄造和使用銅鼓的民族之一。壯族地區銅鼓的紋飾特徵,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粵桂式的銅鼓,其紋飾是中原地區商、周時代習見的雲紋、雷紋、席紋等,另一類為滇桂式型的銅鼓,有翔鷺紋、舞蹈紋、划船紋等,民族特點較為濃厚。晉朝人裴淵《廣州記》(轉引自鄭師許《銅鼓考略》有:"俚僚鑄銅為鼓,鼓為高大為貴,面闊丈余,初成,懸於庭,克晨置酒,招致同類,來者盈門,豪富子女,以金銀為大鑔,執以叩敲,叩竟,留遺主人也。"銅鼓紋飾上的舞蹈人象和史書上的記載,反映了古代壯族先民在銅鼓鑄成時招致親朋,歡樂舞蹈的習俗。
古代銅鼓是部落統治權力的象徵,到明、清兩代時,廣西實行"改土歸流"政策,部落首領地位衰落,銅鼓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只作為一種樂器流傳於民間了。
銅鼓舞銅鼓舞
史書有壯族"親戚宴會,即以匏笙銅鼓為樂"及"節會則鳴銅鼓"之載(清羅士琳著《晉義熙銅鼓考》)。這種習俗至今還在壯族村寨中流行著,每當喜慶豐收或歡度節日,民眾便興高采烈地抬出銅鼓來敲擊。每村的銅鼓隊,由音調高低不同的兩面公鼓和兩面母鼓組成,公鼓的體積較小,音調高亢,母鼓體積較大,音調低沉。敲擊時,四個鼓手雙手持竹片,右手擊鼓心,左手打鼓邊,節奏多變,音調諧和。
流傳於中國西南彝族、苗族壯族瑤族水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中的民間舞。以擊打銅鼓而舞為特徵。銅鼓舞是中國最古老的舞種之一。苗族銅鼓舞是一人擊鼓併兼領舞,他擊出時快時慢節奏有序的鼓點,自己隨之起舞,眾人環繞他,時進時退,踩著鼓點舞蹈。
彝族稱為“妻麗”。是雲南東部彝族人民喜愛的古老的傳統民間舞蹈。流傳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寧、廣南、麻栗坡、西疇等縣。由於跳“妻麗”時,擊銅鼓伴奏,故叫銅鼓舞。
銅鼓最早用作炊具,古代南方民族亦作為禮器,是權力的象徵。其聲洪遠,故又是傳遞信息的工具。銅鼓被視為吉祥之物,平時妥善保存,遇隆重節日或婚喪禮儀才擊鼓而舞。據《唐書?南蠻列傳》載:“擊銅鼓,吹木角,歌舞為樂。”明代《蜀中風俗記》載:“馬湖之夷,歲暮百十為群,擊銅鼓歌舞,飲酒穹晝夜以為樂。”“婚姻以牛、酒為聘……會聚擊銅鼓,吹角。”“喪葬擊鼓唱歌,男女圍屍跳躍,舉哀而散……。”(《貴州嘉靖通志》)這種習俗至今仍保留在水族等少數民族的喪葬活動中銅鼓舞也與祭祀、宗教活動緊密相連, 《南州異物志》中記有以擊鼓為伴奏而舞的祭祀活動。宋代以後,西南諸民族因生活貧困,缺醫少藥,在染疾患病之時,即“擊銅鼓、銅沙鑼以祀神”。“病不知醫,尚跳鬼,數人為群,擊鼓鳴征,跳舞呼號”(《黎歧紀聞》、《宋史?蠻夷列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銅鼓舞多用於年節慶典活動中,成為民眾自娛性的舞蹈。
銅鼓舞銅鼓舞

風格特色

銅鼓舞是以鼓手有節奏地擊鼓,由鼓點的節奏變化而引起舞蹈者的動作和隊形變化的一種舞蹈。其特點動作按其形式有六七種。每種動作各有不同的舞步和節拍,風格不盡相同。銅鼓舞中的集體舞以一種固定的男女青年圍成圓圈隊形。其隊形還有半圓形、一字形、縱形、交叉對跳、四方形等。舞步矯健有力,舞姿粗獷靈活,動作幅度大,情緒飽滿。跳至高潮時鼓手還常常伴以歡快的喊和激動的呼叫,波瀾起伏的情緒和動人的場面,充分體現了當地人民豪放、樸實的民族性格,抒發了他們純潔快樂的思想感情。
各民族銅鼓舞
苗族銅鼓舞多在盛大節日,如“吃牯髒”“苗年”“蘆笙節”活動中表演。銅鼓架設在場地中心,由一名鼓手敲打,另一人持特製木桶置於銅鼓後面,時近時遠相配合,以增強樂音效果。舞者人數不限,經常是越百上千,圍成幾個大圓圈,合著銅鼓的敲擊變化互相呼應,表演以日常勞動生活為內容的舞蹈。苗族銅鼓的敲打方法,一般都有固定的鼓點、讀法及呼喊聲,由於民眾非常熟悉這些鼓點和讀法所包含的內容,所以鼓聲具有"鼓語"的特點。鼓手執雙槌棒擊鼓鼓點有專門的讀法:“咚”表示右手擊鼓心,“嘎”表示左手擊鼓邊,“的”表示雙槌相擊。例如“翻高豆”,意為“趕斑鳩”,舞蹈表現農民聽說飛來的斑鳩,正在刨出黃豆種啄食,於是騎著馬來到田裡驅趕斑鳩。舞蹈動作有:在地邊趕斑鳩、作抬腿趕、騎著馬趕、拍掌轉身下蹲甩腰趕斑鳩等4個動作。又如"平冷潘拉冬高冬",苗語意為"迎客舞",表現主人以舞蹈歡迎客人的到來。據說此鼓點是受山林中啄木鳥"篤篤"啄木聲的啟發而編成的。客人到來時,主人和迎客者在路邊兩旁,拍手歡舞,迎客人進寨。其他還有表現"獲獵歸來""兒童放鴨""撈蝦""捉蟹",以及"吃牯髒"中表演的祭祀性"刀舞"等,都有不同的鼓點讀法和苗語鼓詞。
瑤族銅鼓舞蔚為壯觀:逢年節,十幾面甚至幾十面銅鼓一字排開,每面鼓一人邊擊邊舞;中間還有一面直徑不小於60厘米的大木鼓領奏,全場鼓聲震天,時促時緩。壯族銅鼓有公、母之分,跳舞時,它們各分左右,中間夾一大皮鼓,皮鼓主奏,公母銅鼓伴奏,別有韻味。
布依族銅鼓舞常在喪葬儀式中進行,當村中老人去世後,由兩名舞者合著銅鼓、皮鼓的鼓聲緩緩而舞,以此哀悼故去的老人。平常跳銅鼓舞時,還常和"刷把舞"一同表演,並稱之為"銅鼓刷把舞"。舞蹈中銅鼓聲、刷把聲交織鳴響,表演別具一格,增添了濃郁的民族色彩。水族有過"端節"的習俗,水語稱作"借端",是豐收後的盛大節日,過去在農曆的八九月間,後改為十一月的第一個"亥"日。屆時,各村寨都敲起銅鼓歡度節日,並把活動的場地叫作"端坡",人們合著銅鼓、皮鼓、蘆笙的樂聲,在場地上盡情高歌歡舞。
流傳於中國南方以及西南地區的族、苗族、壯族、瑤族、水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中,以敲打銅鼓而舞為共同特徵的舞蹈。銅鼓面刻花紋,曲腰,中空無底,側有4耳用以懸掛,鼓重數十斤。銅鼓舞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文化遺產。雲南楚雄出土的春秋中期的銅鼓,距今已有2600多年,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久遠的銅鼓,在晉寧石寨山漢墓出土的一個銅鼓貯貝器的外暈花紋上,有3個男子擊銅鼓而舞的形象,廣西花山崖畫上也繪有壯族先民圍著銅鼓歡呼雀躍的舞蹈圖象。
廣西南丹縣一帶山區瑤族人民每至春節期間都以打銅鼓活動慶賀節日。屆時將數面銅鼓一字排開,懸於木架上,每面銅鼓由一名鼓手右手拿槌敲擊鼓面,左手拿小木棍擊鼓腰,另一人持木桶,隨鼓點節奏將木桶送向銅鼓口,取其共鳴。在銅鼓隊的伴奏下,一名舞者雙手持鼓槌,圍繞一面大木鼓,邊敲邊舞。鼓的直徑約60厘米,高1米左右,擊鼓節奏複雜,動作穩健而多變,場面壯觀。
貴州南部的水族人民,於農曆十一月過水族春節時,敲銅鼓歌唱跳舞慶賀,舞蹈動作開放而變化自如。布依族流傳著“銅鼓刷把舞”,每年農曆四月初八、七月十五日或春節時,青年男女相聚,手持刷把或竹竿,合著銅鼓的節奏互相敲擊而舞。
銅鼓舞銅鼓舞
地跨雲南、廣西兩省的族山寨,除有眾人圍繞銅鼓而舞外,還有男子左手抱小銅鼓,右手用拳邊敲擊邊舞動的銅鼓舞。舞時以腰部及胯部的扭動為主,動作古樸而健美。
廣西東蘭、馬山都安一帶的壯族銅鼓舞於春節時表演,舞時懸掛兩面銅鼓,有公鼓、母鼓之分,中間一人敲擊大皮鼓跳舞,以公、母兩鼓伴奏,動作變化較多。廣西西部山區的壯族農民,至今在農閒之時,相聚山頭以賽銅鼓為樂,表現內容多為民間傳說和故事,有《瓦崗夫人守山寨》、《趕山鞭》等,擊銅鼓以伴歌舞。
文山壯族銅鼓舞
因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緊鄰廣西壯族自治區,所以雲南彝族的銅鼓舞和廣西彝族的銅鼓舞同出一源,動作也大同小異。廣西的銅鼓舞是在節日或喪事時跳的。舞時一人打鼓,男在外圈,女在里圈,圍著銅鼓,隨著鼓的節奏起舞。舞步象攀登山路的樣子,每邁一步,雙膝隨之頻頻顫動,甚為奇特。步伐大致分為六種,即二步、三步、四步、六步、八步,至最後一拍,腳向前踢出。男女同舞時,互相拉手,前後擺動。男子單獨排成長隊舞蹈時,則各執摺扇一把,屈伸於前側和胸前。舞蹈動作比較簡單,主要在於隊形的變化,節奏由慢而快,至高潮而收。廣南那灑鎮馬貴村壯族的銅鼓舞完整保留了十二套舞蹈動作,反映著一年四季十二個月不同的生產內容。
文山壯族春節期間的賽銅鼓,場面壯觀,激動人心。銅鼓比賽以紅水河為界,各村的銅鼓隊,把自己的銅鼓扛上河岸旁的山頂上,雙方隔河遙遙相對。比賽開始,各擊鼓的健兒,精神抖擻,奮力敲擊,鼓聲震撼山川。助戰的夥伴拿著草笠,為擊鼓者扇涼鼓勁,吶喊助興。圍觀的民眾,滿山遍野,夜間,火把串串川流不息,場面異常雄偉壯觀。比賽是以銅鼓聲最響亮,打鼓時間最長者為勝,雙方往往直打到銅鼓聲啞,有一方認輸為止。然後民眾便心滿意足的唱著山歌,排著長隊,歡天喜地的返回寨子。
如今流傳在壯族地區的銅鼓舞,表演時,一般是將四面銅鼓掛在村前的大榕樹上,由四個小伙子敲擊,作為伴奏;前面置一大皮鼓,由一老鼓手雙手持棍敲擊,他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他邊敲鼓,邊舞蹈,有正面打、抬腿打、轉身打、翻身打等各種擊鼓動作,節奏由慢到快,反覆變化,舞姿靈活敏捷。另有兩個小伙,一個左肩扛竹筒,右手持竹棍邊敲竹筒邊舞,另一個拿雨帽為擊鼓者扇涼,邊扇邊舞,三人彼此穿插跳躍,配合自然協調,場面熱烈,情緒歡騰。
舞蹈評價
銅鼓舞屬族群性的集體舞蹈。舞者圍成圓圈,踏著鼓聲節奏沿逆時針方向起舞,跳完一組舞蹈動作再跳另一組,內容都是壯族、彝族農耕生產生活的反映麻栗坡、富寧等幾個村寨中的銅鼓舞,主要用於祈雨、求豐收和老人喪葬等民俗活動。壯族、彝族的銅鼓舞流傳普遍,動作古樸,舞蹈語彙非常豐富。壯族銅鼓舞表演時,一人敲銅鼓,另一人以木盒輔助形成共鳴滑音,這在其他音樂演奏中是找不到的。
銅鼓舞銅鼓舞
彝族的銅鼓演奏則是一種專門技巧,一人用公、母兩面銅鼓可演奏十二種音調組合,簡稱十二調。據稱公鼓代表太陽,母鼓代表月亮,十二調代表一年十二個月,因此彝族的銅鼓舞還包含著本地民族的曆法文化內容,積澱著壯、彝先民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維繫民族生存發展等多方面的歷史文化內涵,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和重要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銅鼓舞——銅鼓和銅鼓舞是青銅器時代的文化遺存與發展,銅鼓上積澱著古代農耕民族、沿海漁民的文化創造,也可以探尋在今日民間舞蹈中的遺存。主要在壯、苗、彝、瑤、水、布依等民族中流傳,是今日比較偏僻的山區村寨。銅鼓舞的表演形式,主要是以銅鼓為主,還配合蘆笙、大鼓等樂器作為伴奏,一般都在節日中進行。各民族有自己的特定節日和活動方式,舞蹈的跳法與風格各有特色,他們從不同方面繼承了古代銅鼓、銅鼓舞的功能與樂舞習俗,並不斷匯入新的文化創造。
舞蹈表演
每年“打公節”,即農曆六月十五日這一天,彝族人民百十人為一群,跳“妻麗”,擊銅鼓為樂,連跳三天三夜盡興而散。
銅鼓舞是載歌載舞的民眾性自娛舞蹈,男女均可參加,人數不限。舞蹈的風格和律動別具一格。它以胸、腰及胯部的大幅度扭擺為基調,舞風清新、純樸。步伐不複雜,基本是一步一併腳,向前進或橫走,膝部隨扭擺而屈伸。有時拉手,有時左、右手交替上下甩動。男子左手抱銅鼓,右手敲擊,腳步男女相同。舞蹈時歌唱,跳到高潮時呼叫,情緒激越。
銅鼓舞銅鼓舞
因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緊鄰廣西壯族自治區,所以雲南彝族的銅鼓舞和廣西彝族的銅鼓舞同出一源,動作也大同小異。廣西的銅鼓舞是在節日或喪事時跳的。舞時一人打鼓,男在外圈,女在里圈,圍著銅鼓,隨著鼓的節奏起舞。舞步象攀登山路的樣子,每邁一步,雙膝隨之頻頻顫動,甚為奇特。步伐大致分為六種,即二步、三步、四步、六步、八步,至最後一拍,腳向前踢出。男女同舞時,互相拉手,前後擺動。男子單獨排成長隊舞蹈時,則各執摺扇一把,屈伸於前側和胸前。舞蹈動作比較簡單,主要在於隊形的變化,節奏由慢而快,至高潮而收。
銅鼓舞苗族銅鼓舞有男子跳的,也有男女同跳的,舞時將鼓懸起,擊鼓者一人,左手持木棒擊鼓腰,發音清脆,右手持鼓錘擊鼓面中心,發音濃重,節奏多為、拍,鼓手邊擊邊舞,隨節奏踏地抬腿,眾人環繞而舞,隨著變化多端的節奏,時里時外,且進且退,舞至高潮時,加擊掌呼喊“嗨哧哧”之聲助興。其動作多為狩獵生活、農事生活動作以及對動物形態的模擬,如騎馬趕斑鳩、捕魚、撈蝦等。苗族銅鼓舞步伐有力,臂部多前後甩動或左右擺動。
銅鼓舞伴奏用的銅鼓大小各一,成為一套,大鼓為“雌”,小鼓為“雄”。擊鼓者右手執軟木棒,交替敲擊兩隻相對的鼓面,左手執竹棍,敲擊小鼓梆,擊鼓者不參加舞蹈。
相關資料
銅鼓在古代曾有多種用途,它既是樂器、祭器和禮器,又曾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清代以後,仍用於祈神、祭祀、治病、喪葬、娛樂等活動,並用鼓聲傳遞信息。收藏或仍在使用的銅鼓,多是出土文物或傳世古物,件件都是鑄有紋飾、造型精美的藝術品。如鼓面中心有太陽紋,周邊有青蛙、蟾蜍飾物及翔鷺紋,鼓身有羽人舞蹈紋,競渡紋,或通體雲霄紋等。銅鼓上的紋飾,多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神奇奧秘之感,吸引著人們對它的內涵進行探索。
銅鼓舞銅鼓舞
近代出土的銅鼓與保存在少數民族中的銅鼓,其形制和紋飾各有不同,由此反映了當時當地民族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和宗教意識,幫助我們探索銅鼓舞中古文化的遺存。如蛙飾:多是立體造型,四隻勻稱地分鑄在鼓面的邊沿,反映出古代農耕民族對蛙的重視、蛙的圖騰崇拜。壯族至今還有祭青蛙的節日,認為蛙是雷神的女兒,通過它可以祈求雷神給人們帶來風調雨順,農業豐收。又如太陽紋:它與古民族的太陽崇拜有關,著名的廣西寧明花山岩畫上,就畫有許多這一類型的銅鼓與銅鼓舞的場面。
畫面上,銅鼓置於江邊,許多人物姿勢相同,向同一方向歡呼雀躍,像是在擊銅鼓起舞,祭祀江神。再如廣西博物館存的世界最大銅鼓:直徑166厘米,重300公斤,鼓面中心是太陽紋,銅鼓上的翔鷺紋認為是水鶴和鷺鷥,水鶴能測風雨,鷺鷥善捕魚,以此紋飾寄託漁民出海平安、豐收的心愿。羽人舞蹈紋和競渡紋是當時歌舞娛樂、龍舟競渡的描繪,這些紋飾有助於研究古代風俗和舞蹈文化的源流。

傳承現狀

文山壯族、彝族銅鼓舞活動示範點是開展項目保護和傳承工作的主陣地,是項目實施和發展的支撐點。其中壯族活動示範點兩個:廣南縣那灑鎮貴馬村、者兔鄉里玉村;彝族活動示範點兩個:廣南縣八寶鎮里灑村、麻栗坡縣董乾鄉新寨、城寨村(後兩村為一點)。
銅鼓舞銅鼓舞
在授牌儀式上,里灑村村長王國文雙手捧著“文山壯族彝族銅鼓舞活動示範點”的牌子和2000元傳承活動經費,激動地說:“近年來我們得到各級領導的關心,曾多次受邀到鎮上或縣上參加各種演出活動。沒想到我們的銅鼓舞會得到國家如此的重視,現在我們不但要一代一代地跳下去,而且還要跳到文山,跳到昆明,讓更多的人都能看到。”
文山州文化館館長王瑛介紹,州、縣對銅鼓舞傳承和發展的相關措施主要是:不斷充實“文山壯族彝族銅鼓舞”的文字、音樂音像、器具等相關資料,建立傳習活動及傳承人檔案。成立州、縣、鄉(鎮)、村四個級別的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形成有組織、有計畫、有責任制的規範保護;以實物、圖、文、音像等藝術形式,在文山州文化館及廣南、麻栗坡兩縣文化館分別建立“文山壯族彝族銅鼓舞”民俗展廳;在廣南、麻栗坡兩縣分別建立“文山壯族彝族銅鼓舞”示範點的傳承活動場所(兼傳習所),扶持銅鼓舞老藝人進行傳習活動,培養年輕一代;以學校為示範點,將銅鼓舞蹈編入學生課間操中,使青少年學生從小得到銅鼓舞的優美音樂旋律和舞蹈韻律的感染和薰陶。
文山銅鼓舞凝聚著壯、彝人民的創造才能和聰明才智,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和重要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是壯、彝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之一。銅鼓舞文化折射出壯、彝人民勤勞、聰慧、淳樸、善良的性格及審美觀念,是研究壯族、彝族社會歷史,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媒介,在維繫民族生存和發展等方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各級文化工作者經過近3年多的實地調查、收集整理和組織申報,《文山壯族彝族銅鼓舞》於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傳承意義

由於外來文化的衝擊,壯族、彝族年輕一代對民族傳統歷史文化缺乏深層次的認知,導致習銅鼓舞者銳減,如不及時加以保護和傳承,就有消亡的危險。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銅鼓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