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規模效率

銀行規模效率是指銀行是否在最節省成本的狀態下提供產出,即當銀行在擴張存款貸款資產時,其單位成本的狀況。如果產出的增長高於成本的增長,則一該銀行處在規模效率狀態中,通過擴大規模和提高產出水平,銀行可以更有效率經營;如果產出的增長低於成本的增長,或者說,成本的降低將一導致產出更快地降低,則該銀行處在規模無效率狀態中;如果產出的擴張所引起成本的增加沒有變化,則該銀行處於常數規模效率狀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銀行規模效率
  • 類型:銀行術語
成因,實證分析,

成因

規模效率的成因可以歸結為提高收入降低成本分散風險3個方面。
首先,從提高收入方面而言,規模較大的銀行享有更高的聲譽,從而也就更容易開展業務,獲取更多的收益。同時,實現管理分工和提高管理專業化水平也需要規模。規模較小的銀行,因管理人員絕對數量少,每個人承擔多項管理工作,專業化分工不強,因此效率不高。規模較大的銀行則可以按照最優組織結構,設立專業化的職能管理部門,管理人員通過合理分工,承擔專一的管理任務,從而有利於經驗累積,也有利於提高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
其次,規模較大的銀行在進行管理信息系統、辦公室白動化、數位化改造和巨額的廣告費用支出時,可以在更大的業務規模上進行分攤,從而降低成本。同時,管理信息系統和智慧型辦公系統的使用,也可以提高信息傳遞的速度,從而降低平均管理成本。20世紀90年代,隨著金融市場金融工程學的發展和完善,銀行產品推陳出新。由於技術日益複雜,新產品開發的成本也越來越高,產品開發後,只有在大規模產品上進行分攤,才可能有利可圖。而且,在競爭激烈的金融市場上,大銀行可以以更低的利率吸收存款發行債券,也更容易在股票市場籌集資金,從而降低銀行的融資成本。特別是在“脫媒”的外在環境下,大銀行依靠其完善的信息網、多樣化的融資手段以及良好的信譽,在獲取資金時比小銀行具有更大的優勢。2004年通過的《巴塞爾新資本協定》允許銀行根據內部評級結果來計提資本,而採用內部高級法所需計提的資本比低級法和外部法都少,從而可以節省資本。從資產組合而言,規模較大的銀行的貸款更容易進行組合以降低風險,從而也可以少計提資本。因此,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規模較大的銀行可以節約資本成本,從而使大銀行獲得了更優越的競爭條件。
最後,銀行規模越大,其抵禦風險的能力也越強。一方面,商業銀行的規模越大,覆蓋面越廣,所面對的債權就越多,所有債權同時提取存款的可能性也越低,銀行面臨擠兌的可能性也越低;另一方面,規模越大的銀行面對的債務人越多,貸款的風險也就越分散,從而增強了銀行的抗風險能力

實證分析

由於一級資本較其它投入指標,可自由處理的程度較低,但也不是不能改變,因此在模型中設定其為可弱處理量。對實證結果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在樣本銀行中除去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情況下,其他11家商業銀行的規模效率值幾乎沒有改變。這說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不處於標桿(bench mark)銀行中,即效率前沿上,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雖然在規模上占有優勢,但在規模效率或者規模報酬上並不處於優勢。
(2)從2000年到2002年,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在規模效率上均有上升的趨勢,說明我國商業銀行的規模報酬有所提高,這主要是因為大部分商業銀行的技術效率有所提高,技術效率的提高也是下面幾個措施的結果:國有商業銀行精簡機構和裁減人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股份制商業銀行在經營領域上的擴展;業務創新有所加強等。
(3)我國商業銀行的有效規模是一個範圍較廣的區間。在當前商業銀行經營環境和經營狀況下,中小商業銀行具有較高的規模經濟性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交通銀行在規模上占有優勢,但不具有規模經濟性。例如,股份制商業銀行從2000年到2002年,規模效率逐年有所提高。
(4)從2000年到2002年,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除建行在2002年為規模有效外。其它的均為規模無效。且都處於規模報酬遞減區問。從長期看,這並不能說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規模已過於龐大。一方面,從他們的技術效率值來看,他們的資源利用率遠未達到100%,表面上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規模不算小,但實際利用的規模遠未達到賬面規模。規模效應未完全發揮。另一方面,與國外大型商業銀行相比,國有商業銀行在管理和技術上還存在較大差距,這勢必影響國有商業銀行規模效率的充分發揮。只要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提高資源利用率、資產質量以及管理上狠下功夫,其規模及規模經濟還大有潛力可挖。
總之,商業銀行不要僅把擴大規模作為唯一目的。商業銀行的規模效率區間是個較廣泛的數域,不是唯一值。各商業銀行必須在權衡經營環境和技術條件的基礎上,追求自身的有效規模。各商業銀行必須在提高資產質量和資源利用率的基礎上,擴大規模,獲取規模收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